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科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性心理治疗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的性心理治疗学巳渐趋成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但也存在着诸多的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与缺陷.作者就精神分析性治疗、行为主义性治疗、新性心理治疗、人本主义性心理治疗、折衷主义性治疗以及其它性心理治疗等方法加以论述,并指出目前的问题是,性心理治疗学界如何面对这些纷繁的治疗方法合理取舍,在环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创造出适合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本土化性心理治疗学.  相似文献   

2.
人权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在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性的需要既是生理的需要、享受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因此,性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相似文献   

3.
性健康教育学绪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一章性科学与性文化一、人类的性存在性的问题是人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男女老幼概莫能外。孟子说:“食色性也”就是把性当作人的基本需要。无论是从人类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史来看,性的存在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物存在,心理存在和社会存在。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实际上是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把人统一起来。男女两性的差别也是这样,一般认为,男女性差别应由三个方面组成:男女在生物学  相似文献   

4.
人体各器官生理活动和内环境稳态反映到大脑,产生与自身有关的各种心理现象。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常产生满足感、舒适感,甚至欣快感,其强烈程度主要决定于需要的种类、性质和该需要在得到满足的当时对个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而最强烈的当首推性满足感和性快感,因为性活动能满足机体保持调节系统正常状态、消除调节系统功能紊乱及对人体整体功能进行优化的生理需要。相反,过度性活动也以调节系统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性心理学主要研究性相关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质,是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所组成的学科体系。英国著名性心理学家霭理士1933年出版的著名的《性心理学》所指的性心理学主要是指对性冲动和性能方面的心理学,也包括男性和女性的性心理特征的研究。我国学者李荐中在2013年编写的《性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中指出,性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性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则包含了相当广的范围,是指有关人类性相关行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几个阶段。古代中国由于对养  相似文献   

6.
性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从人的本质谈起 中国古代认为性是人的一种本质,是人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孟子》书上说:"食、色,性也",《礼记》上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古人讲"性命"二字,没有"性"也就没有"命".  相似文献   

7.
李耀瑄  史成礼 《中国性科学》2004,13(5):43-44,46
对性的认识 人在社会中有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三种需要都离不开性,这就是说吃、喝、性是人的本能需要,婚、孕、育是享受的需要,提高文化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杜文东 《中国性科学》2017,(6):I0001-I0001
性心理学(psychology of sex)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性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性心理学最早的研究可追溯到1886年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1840~1902)的病理性心理学专著《性精神病态》,它被认为是现代性学的开创性著作。此后霭理士等学者陆续将其发扬光大。性心理学研究人的性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9.
韩英红 《中国性科学》2004,13(4):24-25,27
近几年来,性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逐渐得到了重视,但人们通常将性教育的重点放在性的科学知识方面,而忽视了性心理学、性伦理学、性社会学尤其是性审美的教育,其实这是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只有在对大学生进行性的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又对他们进行包括性审美在内的情感教育,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健康、文明的性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的个体.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提出的原欲理论是说在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存在一种与性相关的心理能量,称其为力比多。精子卵子、受精卵、胎儿以致人的一生都有性(原)欲,并各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表达模式,成为儿童期和老年期性生活的动力源;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产生成人生殖器官交媾欲,联合性器官原欲形成性器官性欲的霸权地位,统领原欲构建正常成人的性欲求。对人类原欲的进化(发育)本质的研究和理解,也是对人类性本质的理解,为人类的性的多元化现象作了很好的诠释,为人类性科学和爱情学的研究拓展思路,为科学性教育、性医学、性健康和婚恋咨询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及分析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保健知识认知程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的27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术后性保健知识方面的问卷调查,然后将其中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及心理状态患者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7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性保健知识认知程度较低,其中年龄较高、文化程度较低、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及心理状态较差者的性保健知识认知优良率明显低于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社会支持程度较高及心理状态较好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保健知识认知程度较低,且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及心理状态均是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性的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重视。先秦儒家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大发源地,先秦儒家对人的欲望有大量的思考,也包括对人的性欲的思索,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其观点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人的自然性、节欲思想、道德礼仪及女性之性四个角度揭示先秦儒家的性观念,以及阐述由此引起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受教育者的性态度一直是性健康教育的关键点,同时也是难点之一。本文从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出发,在多年的性健康教育的教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内隐性态度的测量以及如何改变不良性态度,重塑、完善健康的性态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彭瑾 《中国性科学》2009,18(8):5-9,13
历史上对性的认识有三种,即生殖论、性欲论、社会建构论。它们体现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但是没有很好地揭示性的本质。人类的性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狭义的性就是性交往活动及其相应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内容。应当从人的实践本质出发分析性的本质问题。性的社会本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性交往是人类之性的存在方式。第二,人类的性是在社会中不断构建的。第三,社会文化对个人的性交往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人的性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专门的机构执行反性骚扰的立法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从美国的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就业歧视评议会和性骚扰防治委员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专门机构对于性骚扰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性骚扰纠纷的私密性、复杂性、当事人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都要求有专门的机构有针对性地解决这类纠纷.我国大陆地区在将来制定反性骚扰法律时应当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实施反性骚扰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性健康与道德进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性健康需要道德建设,道德进步可以提高性健康水平。1、性健康不仅包括健全、健康的生殖系统、性行为能力,而且包括健康的性心理、性活动和有关性的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健康有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性健康的基本保障。2、性健康的道德保障与法治保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道德保障是性健康的基础。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弘扬道德是最高层次的法律追求。3、道德教育是提高性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性健康教育的五个原则即“健康原则”、“科学原则”、“个体化原则”、“尊重原则”与“通俗原则”中,贯穿着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大学生性教育的实践经验,了解大学生性观念状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攀枝花学院1920名选修性教育的学生进行性科学知识、性观念、性教育状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242份,大学生家庭(7.6%)、学校(13.3%)性教育严重不足,64.7%期待的性教育方式为开设性教育课。性教育内容依次为"性生理、避孕、生育"(74.5%),"性法律、性伦理道德"(50.3%)和"性生活具体知识"(48.6%),"性自慰、性病艾滋病"(30.8%)和"性心理、性变态、同性恋"(24.3%)。42.1%被调查者报告曾经有过性行为,其中10.1%不采取避孕措施。71.4%赞成恋爱,29.7%正在恋爱。63.2%认为校外同居是个人自由,双方愿意就行;27.4%认为不可以,应保持婚前贞节。50.7%认为同性恋正常,是性取向不同、但17%认为是变态行为。66.3%立即拒绝性骚扰、但4.4%高兴,自己能吸引别人的注意。结论:大学生的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对性教育的需求较高,为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议应加强大学生的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Psoriasi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upon sexual fun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sexual function in females and males with psoriasis and to evaluate whether coexistent depression has an additional negative effect on sexual function in these patients. A total of 66 female subjects (39 with psoriasis and 27 healthy volunteers as a control group) and 70 male subjects (39 with psoriasis and 31 healthy volunteers as a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verity of psoriasis for the patient groups. The 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 (FSFI) was used to assess female sexual func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IIEF) was used to evaluate male sexu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was assessed with the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 The diagnosis of depression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SCID-I) interview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Rate Scale (HDRS) was used for grading depression. FSFI total score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female psoriatic patients without depression and psoriatic patients plus depression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24.09 +/- 5.33 vs. 24.25 +/- 4.52 vs. 28.12 +/- 3.48, respectively, p = 0.004). However, FSFI scor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without depression and those with psoriasis plus depression (p > 0.05). IIEF total score was also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male psoriasis without depression and psoriasis plus depression patien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54.21 +/- 13.07 vs. 52.0 +/- 14.73 vs. 61.69 +/- 9.49, respectively, p = 0.023). The difference in IIEF scores betwee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without depression and in those with psoriasis plus depression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especially females have distinct sexual dysfunction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and coexistent depression has no additional negative effect on sexual dysfunction in our patients.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should be evaluated in terms of sexual fun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9.
性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文化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弘扬优秀性文化,深入研究现实问题,举办好性文化节,管理和利用好网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西南某地区儿童性侵害案件及防性侵认识进行研究,为开展儿童防性侵教育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统计学方法,对西南某地区儿童性侵害案件和儿童防性侵认识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南某地区96.23%的儿童性侵害受害者为女童,86.79%的儿童性侵害案件发生在农村,67.92%的儿童性侵害受害者为留守儿童,50.94%的儿童性侵害受害者年龄范围为8~14岁,45.05%的儿童不清楚如何防性侵。结论西南某地区儿童防性侵能力需要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需要专业化,有必要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位一体的儿童防性侵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