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云  丁霄霖  朱丹华 《化学世界》2005,46(9):529-532,540
利用气液交替循环装置,在40~60℃、9.7~16.2 MPa范围内等温、等压和等密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预处理产物在超临界CO2中的高压相平衡,并比较了不同类型植物油脂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经甲酯化和甲醇解处理后,溶解度将进一步加大.最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溶解度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和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扰理论,借助微扰状态方程,对超临界CO2 系统相平衡进行了模拟。编制了求解程序,介绍了状态方程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和程序模块的设计思想。针对超临界CO2 /非极性体系、超临界CO2 /极性体系,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气液相平衡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扰状态方程适合模拟超高压下的CO2 二元体系的相平衡。  相似文献   

3.
刘云  丁霄霖  朱丹华 《化学工程》2006,34(4):59-62,65
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预处理产物为原料,在温度40—60℃、压力9—17 MPa范围内等温、等压和等密度3种条件下分别测定了预处理产物中天然维生素E和脂肪酸甲酯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计算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分离因子。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单柱萃取、萃取+精馏和双柱萃取3种超临界CO2逆流浓缩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方案。结果表明,双柱萃取优于其他2种方案。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馏浓缩天然生育酚复杂体系相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胡长鹰  丁霄霖 《精细化工》2004,21(6):429-433
温度为40~60℃,压力为9~17MPa等温、等压和等密度3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大豆油脱臭馏出物前处理产物中生育酚与超临界CO2的气液相平衡数据。结果表明,前处理产物中生育酚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及在气液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分别比二元系中dl α 生育酚高约5倍和10~11倍,前处理产物生育酚各异构体在超临界CO2中的分配系数大小顺序为α>δ>γ>β,前处理产物中α 生育酚相对于β、γ、δ异构体的分离因子分别在1 09~1 51。  相似文献   

5.
许心皓  段远源  杨震 《化工学报》2012,63(5):1331-1337
综合考虑缔合作用和密度涨落的影响,将经重整化群修正的CPA方程(RG-CPA方程)扩展到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的计算。通过一个温度下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回归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预测其他温度下的相平衡。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了超临界CO2与醇二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性质和临界曲线。结果表明,RG-CPA方程预测超临界CO2与醇二元体系的气液相组成和密度具有较高的精度,液相组分平均绝对偏差为0.032,气相组分平均绝对偏差为0.019。与原始CPA方程相比,RG-CPA方程能更好地预测气液临界曲线。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二氧化碳和醇类体系的相平衡计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Peng-Robinson(P-R)状态方程对超临界CO2系统进行了相平衡模拟。对超临界CO2和醇类二元系统进行了汽液相平衡计算,结果表明,P-R状态方程模拟高压下CO2系统的相平衡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回收和精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以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采用甲醇酯化、结晶分离、溶剂重结晶净化精制工艺,对回收和精制植物甾醇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工艺从油脂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的植物甾醇含量大于95%,过程总收率达80%以上,为从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的甲酯化是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生育酚的重要的前处理步骤。对甲酯化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优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油比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及极差分析得到该反应的最优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酯化率为97.53%,α-生育酚回收率达99.97%。  相似文献   

9.
用2×2×1结构的BP神经网络计算了脂肪酸酯 超临界CO2体系的液相相边界溶解度数据,用2×4×2结构的BP神经网络对相平衡数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同时对神经网络计算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参数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邵平  姜绍通  谈建 《化学工程》2007,35(3):59-62
通过分子蒸馏技术从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制备生物柴油,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柴油机燃烧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臭馏出物中制备的生物柴油与普通的0#柴油性质相似,脂肪酸甲酯质量分数在90%以上。在生物柴油的排放中,除CO2排放和耗油率相对升高,CO2排放增加幅度达到20%左右;CO,CH和碳烟都相对降低,烟度和CH最高降幅分别达到54%和88%;NOx排放在高载荷阶段体积分数上升。  相似文献   

11.
萃取八角茴香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精油。采用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6 MPa、温度35℃、时间2 h、CO2流量30 L/h。在此条件下,八角茴香萃取物得率为10.5%。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精油,得率为7.5%。对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精油的品质和得率进行了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得到的八角茴香精油产品得率比水蒸气法高出40%,并且香气更全面。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_2萃取芹菜籽油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广东白芹菜籽进行了萃取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低于15MPa时,较重的油树脂等成分难以被萃取出来;萃取温度为308K时对萃取最有利;解析温度对萃取效率影响较小;CO2流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比床层高度引起的扩散阻力的影响大得多。超临界CO2萃取所得芹菜籽油品质优越,且其中的药用有效成分(3-正丁基-4,5-二氢苯并呋喃酮)含量比水汽法所得芹菜籽油的高五倍多。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蛋黄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蛋黄油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设计了正交实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超临界CO2和一些脂质体系相平衡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应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及Panagiotopoulos和Reid混合规则,改进能量参数a(T)后,用于计算脂质和超临界CO2组成的二元和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结果与实验数据拟合精度较好.对于一些复杂的混合物如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与超临界CO2体系,简化成拟三元、四元等体系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达到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山苍子核仁油的萃取工艺,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山苍子核仁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5 MPa、CO2流量220 L/h、萃取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山苍子核仁油萃取率84.5%。研究证明了加入溶剂和剥壳均可提高山苍子核仁油的萃取率。  相似文献   

16.
李敏洁 《当代化工》2016,(5):954-956
随着化工工程的发展,超临界技术得以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之中,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二氧化碳、乙醇、丙烯等气体都可作为流体萃取的溶剂,而在石油工业中,二氧化碳萃取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以二氧化碳为溶剂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作为分析化学中一种新兴技术,迅速显示了其特有的效果和广泛的运用前景。文章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原理和特性,重点阐述其在油气开采和石油炼制研究领域的进展状况,并指出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姜净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薇  李昶红  银董红 《精细化工》2004,21(11):812-814,826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姜净油,考察了萃取压力和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以及原料颗粒度、二氧化碳流量与萃取完成时间之间的关系,最优工艺条件为:当压力24 0MPa、温度50℃、生姜颗粒度为60目、二氧化碳流量为20m3·h-1时,萃取2h即可完成操作;所获得的生姜净油收率约2 74%、香气纯正,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并设计了150L中试工业装置,经过4000多小时的试运行证明,该装置用于萃取生姜净油可完全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超临界 C O2 萃取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云南省植物资源及应用现状,以及超临界 C O2 萃取技术在开发云南植物资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