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0312号台风"科罗旺"路径变化特点、造成广西台风大风历史极值以及沿海强降水的天气原因进行分析,认为①后期贝湖低槽发展南伸影响了副高的稳定,同时南海高压减弱消失等原因导致了台风运动路径由前期偏南西移转为后期偏北西移;②台风穿过雷州半岛南部前后,副高脊线持续南压,使后期北抬的台风与副高之间气压梯度增大,台风中心涡度变化小、uv分量明显增大,是造成近海大风历史极值的主要原因;③南海、盂加拉湾一带季风云涌与台风相遇是造成沿海强降水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何纪武 《浙江气象》2004,25(2):32-35
0312台风"科罗旺"是2003年在我国登陆最强的一个台风,给海南、广东、广西3省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和卫星等资料,对其路径及其暴雨成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势力强盛的西太平洋副高经历一次短周期活动,是台风先向西南西移动,后转向西北西的主要成因;低层台风中心附近涡度长轴方向预示其未来的移向;对流云团的不断旋入台风环流,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和强烈的上升运动导致3省暴雨灾害.  相似文献   

3.
刘丽君 《广西气象》2003,24(4):24-27
通过分析0312号台风“科罗旺”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和地面资料,应用“热带气旋强度综合判据表”的办法,确定该台风的强度,并分析其大风分布的特点。为将来雷达探测台风业务,分析回波资料积累一些经验和方法,从而能更好的利用雷达回波应用于台风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4.
针对1213台风“启德”影响期间造成钦州的大风及强降水天气,利用MICAPS资料分别分析了500hPa环流、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因素.结果表明:500hPa副高稳定强盛,且脊线位置偏南,造成了“启德”沿着20°N附近西偏北移,对我市南部及西部的强降水落区和大风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傅洁  曹晓岗 《暴雨灾害》2012,31(2):161-16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上海地区的自动站观测资料、风廓线资料及雷达回波资料,对2010 年9 月1 日上海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该过程两段强降水发生在当年第6 号强热带风暴“狮子山”、第7 号强台风“圆规”、第8 号热带风暴“南川”活动期间;两段强降水受不同系统影响,前者发生在“圆规”西侧,是西风槽和台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台风远距离强降水,后者发生在“圆规”西南侧,是“圆规”外围西北风和“狮子山”、“南川”倒槽共同作用,形成数小时风切变,由次生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强降水;副热带高压与“圆规”相互作用,使副高发生短期调整,“圆规”转向前位于副高西南侧,有利于副高西侧东南暖湿气流伸入山东至上海间内陆,与中纬度冷空气相遇,产生第一阶段远距离强降水;“圆规”转向后,副高加强西伸、脊线南落,其西侧东南暖湿气流北上被切断,转而流向上海至浙北内陆,与“圆规”外围西北气流辐合,使上海地区大气层结向不稳定状态发展,进而触发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产生第二段强降水;由于影响系统不同,两段降水中雨带的雷达回波形态及发展演变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2年8月15-17日自动站、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和物理场等资料,分析台风“启德”在乐东县造成强降水的原因,发现降水起始时间与风向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TRP)往往成为高影响天气,是业务预报难点。本文用地面、探空观测资料、雷达遥感资料以及NCEP一日四次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在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引起的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是一次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控制范围内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低层受台风倒槽影响。(2)这次过程第一阶段暴雨主要是在强的对流不稳定条件下,由对流层低层“山竹”倒槽中的辐合线触发对流产生,同时对流层高层“山竹”的极向流出汇入加大了中纬度西风风速,在长三角地区上空产生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第二阶段,对流不稳定条件有所减弱,但前一阶段强回波产生的低层偏北外出气流与东南风形成辐合线,辐合线上还有中γ尺度的涡旋产生,又促进了对流发展。850 hPa台风倒槽北端形成一个低涡,500 hPa副高边缘发展出一个短波槽,暴雨的动力条件更为有利。(3)长三角的3个强降水中心分别在长江口、杭州湾北岸的嘉兴沿海及宁波沿海,都是在水陆边界附近。(4)远距离暴雨区的涡度收支诊断发现:暴雨的初始扰动主要由近地层水平辐合辐散项提供,850 hPa的水平辐合辐散项和扭曲项共同作用形成和加强低涡,并通过垂直运动上传使中层700~500 hPa附近涡度增长,进而发展出500 hPa短波槽。850 hPa涡度来自于台风倒槽和副高边缘的偏南急流。(5)在这次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台风“山竹”与海上西太平洋副高之间形成偏南低空急流,向长三角输送水汽,这与典型TRP事件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典型TRP中暴雨的初始扰动一般由西风槽提供,而这次过程主要由低空台风倒槽和偏南急流提供,涡度上传形成高空短波槽,是不同于典型TRP事件的一个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TRMM卫星降雨资料、MERRA-2卫星位势高度、风速、垂直速度等资料,对1909号台风"利奇马"的移动特征及其引发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暴雨进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台风"利奇马"是北上型台风,移动路径主要受副高与1910号台风"罗莎"等系统影响.在北上的过程中,由于台风倒槽与西风槽携带的冷空气配合,且存在大量不稳定能量,引发了此次强降水过程.此外,低空急流及西风槽为降水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上升条件,南海西南季风与台风"罗莎"是台风"利奇马"充沛的水汽与能量来源,为暴雨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资料,结合本地气象要素,对2004年6月30日忻州市部分县出现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此次大雨到暴雨过程是高空低槽与7号台风“蒲公英”相互作用产生的。西风槽为降强水提供动力及冷暖空气,台风为强降水提供水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广东自动气象站、深圳梯度塔、气象卫星等资料,对1822号超强台风"山竹"影响期间深圳的大风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山竹"影响期间,深圳普遍出现了13级以上强风,沿海和高地12级及以上阵风持续长达13 h,强度和影响时间均为历史罕见;大风自东向西影响深圳,起风阶段的风速增大速率大于减弱阶段的风速减小速率;大风除了和"山竹"强度、登陆点、移动速度有关外,中高纬度地区的冷高压也是造成该次深圳强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利用1°* 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区域自动站资料等,对2009年第15号台风“巨爵”、2012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两个偏西路径台风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这两个台风登陆后均在副高加强西伸中偏西行,均于生命最旺盛时期在广东阳江登录,均具有强度变化快、路径稳定、风雨影响大的特点;但台风“巨爵”暴雨主要由“巨爵”残涡和“方头”副高共同作用产生,其中地面弱冷空气的渗透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边界层在粤西强的水汽辐合是暴雨产生的最主要原因,雷达回波上反映出列车效应是影响“巨爵”强降水过程的最直接原因,强降水局地性强,明显发生在其移动路径后方,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有点特殊的台风暴雨;台风“韦森特”降水范围较广,时间较长,强降水主要受台风云系本身的影响,中心随台风中心的西移而西移,是比较典型的台风暴雨.  相似文献   

12.
叶文群  周秀美 《贵州气象》2013,37(Z1):69-72
2012年7月24—26日,受台风韦森特减弱后的低压影响,云南省红河州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该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强降水发生前后的天气形势和多个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降水强度与低压位置、低压强度密切相关,西行台风减弱后的低压对我州南部影响大于北部;物理量场上显示最强降水开始前我州上空聚集大量能量,降水开始后能量迅速释放;降水发生前DCI、CAPE、GCAPE指数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逐小时加密观测站资料、三源融合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登陆后强降水的分布及演变特征,并对不同时段内与强降水落区有关的大尺度环境条件及水汽条件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奇马"登陆后强降水范围出现了三次增幅,分别出现在登陆后3 h、登陆后14 h和次日清晨。进一步分析发现降水效率在登陆后也明显增加,第一次强降水主要由台风本体降水造成,并与低空急流的维持以及水汽输送的贡献有关;第二次降水增幅与北侧螺旋雨带的稳定维持密切相关,另外干冷空气的侵入也是造成降水结构非对称的原因;第三次在山东半岛出现的强降水与台风倒槽和干冷空气的叠加形成的锋生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台风“韦森特”登陆后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NCAR分辨率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208号台风"韦森特"登陆影响下,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韦森特"登陆后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和辐合辐散场、西南季风的活动以及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1)西太副高高压脊西伸加强,且脊线位置维持,抑制了"韦森特"的北上,有利于其登陆后移速不致过快,为"韦森特"西北西行过程中产生持续性暴雨提供了稳定的背景场。2)100°E附近、108°E附近两支越赤道气流及索马里急流的加强,使西南季风进一步发展,为台风登陆后的降水补充大量水汽、热量和动量,有利于其降水发生维持。同时,水汽输送大值带穿过中南半岛,源源不断地向台风环流输送水汽。随着台风登陆后西北移动和西风大值区北抬的影响,水汽通量大值区和水汽通量散度大值区相应北抬,对暴雨增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3)台风登陆后,高空辐散明显加强,强于低层辐合,高层流出的气流具有强的抽吸作用,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1.×1.的NCEP/NCAR资料、相关物理量、FY卫星和常规气象资料,对“康森”移动路径和强度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康森”移动路径与副高的位置、形状演变有关,西风带低槽东移,加深作用影响副高的改变.越赤道气流,不仅对“康森”强度突变有影响,对其路径的改变也有影响.“康森”在近海突然加强期间,对应南亚高压强度的...  相似文献   

16.
摘要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FY-2C卫星红外云图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对2007年登陆浙南闽北交界的超强台风“罗莎”和“韦帕”大风过程及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地面气压场的分布对台风登陆前后大风的出现时间、影响范围以及登陆后大风的持续时间有重要的影响;台风登陆之前FY-2C红外云图对大风的影响范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而台风外围螺旋云带进入东海海域的时间则可以作为预报台风大风开始影响温州的一个参考依据;多普勒雷达最大径向速度对台风极大风速的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09年9月台风“巨爵”登陆前强度突变及惠州市局地强降水的成因.结果表明:高空辐散加强、西南季风加大、水平垂直切变减小和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是台风“巨爵”登陆前迅速加强的重要条件.台风登陆后,低层西南急流加强,为惠州强降水提供充足水汽,切变线、风速辐合是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机制,而地形抬升作用则有利于台风降水维持和雨强加大.  相似文献   

18.
1011号台风“凡亚比”登陆过程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 V3.2.1对“凡亚比”台风(1011)的登陆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拟采用三重嵌套,最高分辨率为3 km,共积分120 h(5 d)。利用收集到的观测资料对模式模拟的结果进行了较细致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模拟再现了“凡亚比”台风的发展演变以及两次登陆过程,模拟的台风路径与观测路径较为一致,模式也较好地把握住了“凡亚比”台风的强度演变过程,模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进一步利用高分辨率模拟资料对此次台风登陆过程的强降水开展了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散度垂直通量绝对值的垂直积分<|Q|>与地面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两者在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上比较一致,在降水大的区域<|Q|>的值也大,这表明<|Q|>对“凡亚比”台风强降水具有较好的诊断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0907号热带风暴"天鹅"进行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天鹅"登陆粤西以后折向西南方向移动进入北部湾的原因,还有进入北部湾后强度加强的原因,以及造成北海强降雨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的东移,受槽后偏北气流影响,"天鹅"折向西南方向移动进入北部湾;副高加强西伸,"天鹅"北侧的东北气流明显加大,受其影响,"天鹅"转向西南方向移动进入北部湾;"天鹅"和"莫拉克"双台风的互旋作用也是导致"天鹅"折向西南方向移东进入北部湾的主要原因;地面弱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天鹅"辐合云系的发展,高低层垂直抽吸作用的加强和垂直风切变减小以及海面摩擦力减弱,使得"天鹅"在北部湾再次得到加强;西南季风与台风低槽共同作用是造成北海市强降雨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浙江大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楚  王忠东  郑峰 《气象科技》2013,41(6):1109-1115
利用常规资料、浙江省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NCAR1°×1°每日4次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浙江大风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此次台风大风影响具有影响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和大风强度强的特点。副热带高压快速加强西进是造成台风大风提早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鞍型场、3个台风相互影响使得“莫拉克”台风移速减慢,导致台风大风对浙江沿海的影响时间增长。“莫拉克”登陆福建后其西北侧华北高压以及东南侧海上高压的存在使得地面气压梯度维持,导致大风影响时间增长和影响范围增大。垂直方向环流将高层动量下传导致低层风速猛增。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产品VCP21进行速度退模糊后可以作为台风大风分布范围和极大风速预测的一个参考依据,预测时其在沿海海面效果要较内陆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