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咪酯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EEG,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选择志愿者20人,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10人,男女各半,分别静脉注射0.2 mg/kg或0.3 mg/kg依托咪酯,观察、比较给药前后QPEEG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静脉输注依托咪酯后,两组志愿者QPEEG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增加(P〈0.01),2-5 min达高峰,约10 min恢复。0.3 mg/kg组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幅度大于0.2 mg/kg组(P〈0.05或P〈0.01)。结论依托咪酯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人QPEEG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QPEEG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监测依托咪酯麻醉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家兔定量脑电图(QPEEG)δ频段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盐酸戊乙奎醚0.03、0.09和0.27 mg/kg组,每组6只.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脉注射盐酸盐酸戊乙奎醚前后脑电图的变化.结果 仅0.27 mg/kg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个别脑区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有轻微影响,NS组、盐酸戊乙奎醚0.03和0.09 mg/kg组δ频段功率百分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对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与氯胺酮(Ket)合用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8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Ns组、Dex组、Ket组、Dex+Ket组及Ati+Dex+Ket组,各组根据实验分组计划分3次顺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s)、50肛∥k的阿替美唑(Ati)、5μg/kg的Dex、8mg/kg的Ket。观察并比较各组给药前后QPEEG8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Ns组相比,Dex组给药后8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不明显(P〉0.05),而Ket组的8频段功率百分比在给药后0.5—10min增加(P〈0.05,P〈0.01);Dex+Ket组给药后8频段功率百分比进一步增大(P〈0.05,P〈0.01);Ati+Dex+Ket组给药后8频段功率百分比较Dex+Ket组减小(P〈0.05,P〈0.01),接近于Ket组的8频段功率百分比(P〉0.05)。结论Dex与Ket合用对兔QPEEG8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增加具有协同效应,仅:受体可能是该效应的主要受体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西泮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4组(n=6):分别静脉注射1ml·kg-1生理盐水(Ns组)及0.125、0.25、0.5mg·kg-1地西泮(LD、MD、HD组),应用数字脑电地形图仪,计算给药前及给药后各时间点兔各脑区QPEEG8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与给药前比较,Ns组、LD组各脑区8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MD组和HD组各脑区8频段功率百分比在30S-30min内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与地西泮剂量呈正相关(r=0.564~0.943,P〈0.01)。结论地西泮剂量依赖性增加兔各脑区8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8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镇静催眠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硫喷妥钠抗惊厥作用对家兔脑电图6频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喷妥钠对惊厥家兔脑电图δ频段的影响。方法:成年家兔1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硫喷妥钠组(SP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8只,在建立惊厥兔模型后,分别耳缘静脉注射硫喷妥钠3mg/kg.生理盐水1ml/kg,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惊厥家兔给药前后QPEEG δ频段的变化。结果:静注硫喷妥钠后兔惊厥强直持续期明显缩短,各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1~10min内显著增高(P〈0.05,P〈0.01),2min时达到峰值,10min后降至基础水平,以额区和左枕区最为明显。结论:硫喷妥钠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提示δ频段可以作为惊厥时脑电波监测的主要观察指标以及硫喷妥钠抗惊厥时的用量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α1、α2频段的影响。方法:采用QPEEG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耳缘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3 mg/kg前后α1、α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比较,各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给药后各时间点(除右额在5 min、40 min稍降低)均增加,且左额、右顶、右枕及颞区在个别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给药前比较,各脑区α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给药后各时间点(除左顶在5 min,左枕在10 min稍降低)均增加,且额、顶及左颞区在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能够增加兔QPEEGα1、α2频段功率百分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electroencephalogram,QPEEG)各频段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4组(n=6):NS组(生理盐水1ml·kg-1)、LD组(舒芬太尼1.5μg·kg-1)、MD组(舒芬太尼3μg·kg-1)、HD组(舒芬太尼63μg·kg-1)。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分析兔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前后α1、α2、β1、β2、δ和θ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NS组、LD组中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MD组、HD组中各脑区β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在30S-30min内减少(P〈0.05,P〈0.01),且较大部分与舒芬太尼剂量呈负相关(r=-0.43~-0.75,P〈0.05);8频段功率百分比在NS组、LD组与给药前相比也无明显变化,而MD组、HD组中各脑区8频段功率百分比在30s~30min内增加(P〈0.05,P〈0.01),且与舒芬太尼剂量呈明显正相关(r=0.48~0.80,P〈0.01);各脑区α1、α2、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与给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舒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减少兔QPEEGβ1频段功率百分比,同时也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8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β1和δ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舒芬太尼镇痛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建立更好的疼痛程度监测方法,观察穴位按压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的影响.方法 青年志愿者24名,均给予合谷穴和足三里机械定量按压刺激,观察各刺激前后QPEEG各频段(δ、θ、α1、α2、β1及β2)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 ①与合谷穴按压刺激前相比,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刺激后各时间点增加(P<0.05,P<0.01),α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刺激后各时间点降低(P<0.05,P<0.01),而其余各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与足三里按压刺激前相比,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刺激后10、20 s降低(P<0.05),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刺激后各时间点增加(P<0.05,P<0.01),α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刺激后各时间点降低(P<0.05,P<0.01),而其余各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穴位按压能够引起人QPEEG 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α2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提示α1和α2频段功率百分比有可能成为监测压力刺激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硫喷妥钠抗惊厥作用对家兔脑电图δ频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喷妥钠对惊厥家兔脑电图δ频段的影响.方法:成年家兔1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硫喷妥钠组(SP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8只,在建立惊厥兔模型后,分别耳缘静脉注射硫喷妥钠3 mg/kg、生理盐水1 ml/kg,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惊厥家兔给药前后QPEEG δ频段的变化.结果:静注硫喷妥钠后兔惊厥强直持续期明显缩短,各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1~10 min内显著增高(P<0.05,P<0.01),2 min时达到峰值,10 min后降至基础水平,以额区和左枕区最为明显.结论:硫喷妥钠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提示δ频段可以作为惊厥时脑电波监测的主要观察指标以及硫喷妥钠抗惊厥时的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相同镇静程度下丙泊酚复合不同浓度芬太尼对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EEG,QPEEG)α1频段的影响。方法 40例全身麻醉下行下腹部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2 ng/mL);Ⅱ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4 ng/mL)。两组均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45~55范围内。分别记录两组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1 min(T2)及切皮后1 min(T3)时的BIS、HR、MAP及QPEEG。利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计算QPEEGα1频段的相对功率百分比。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MAP都降低,HR减慢,大多数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降低(P<0.05);与T1相比,T2时Ⅰ、Ⅱ组MAP、HR均升高(P<0.05),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增加(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Ⅰ组MAP、HR、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升高(P<0.05),Ⅱ组MAP、HR、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镇静程度下,QPEEGα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增加与伤害反应密切相关。QPEEGα1频段有望成为反映疼痛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咪达唑仑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以建立更好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方法 18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组(n=6):M0.15组、M0.3组、M0.6组,在耳缘静脉分别注射0.15、0.3、0.6 mg·kg-1的咪达唑仑,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 0.15、0.3、0.6 mg·kg-1咪达唑仑使各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30 s~5 min内均较给药前增大(P<0.05或P<0.01).M0.3组和M0.6组δ频段所占功率百分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较M0.15组增高 (P<0.05或P<0.01),且随咪达唑仑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咪达唑仑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大兔QPEEG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提示δ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镇静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 QPEEG)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4组(n=6),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 kg^-1及布托啡诺0.1、0.5、2.5 mg· kg^-1;应用数字脑电地形图仪,分别记录给药前30 s,给药后30 s及给药后1、2、3、5 min兔左、右大脑额、顶、枕、颞8个脑区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分析给药前后QPEEG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生理盐水组及布托啡诺0.1 mg· kg^-1组、0.5 mg· kg^-1组各脑区各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2.5 mg· kg^-1组左脑额、顶、枕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30 s~5 min内减少(P<0.05)。结论小、中剂量布托啡诺对家兔QPEEG各脑区各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大剂量布托啡诺可以减少左脑额、顶、枕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表明布托啡诺与阿片受体完全激动剂在大脑皮质的作用部位、频段上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13.
蔡慧明  韩平平  周慧轩  戴体俊 《上海医学》2012,35(12):1028-1030
目的观察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1、β2频段的影响。方法采用QPEEG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并观察兔耳缘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3mg/kg前及注射后5、10、20、30、40min时β1和β2频段功率百分率(其功率占总功率的百分率)及波幅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各时间点额、顶、枕、颞各脑区β1和β2频段功率百分率(其功率占总功率的百分率)及波幅均降低,在给药后40min时有恢复趋势。其中给药后5、10、30min时左额区β1频段功率百分率显著降低(P值分别<0.05、0.01),给药后20min时右额区β2频段功率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5、10、20、30min时左额区β2频段功率百分率及左顶和左颞区β1和β2频段功率百分率显著降低(P值分别<0.05、0.01),给药后各时间点的右顶、左枕、右枕、右颞区β1和β2频段功率百分率显著降低(P值分别<0.05、0.01)。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能够降低兔QPEEGβ1、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及波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级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应用丙泊酚(A组)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B组),每组60例。A组静注丙泊酚2~3mg/kg(〉2min),B组先静注舒芬太尼0.15ug/kg,2min后再静注丙泊酚1~2mg/kg(〉2min),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即开始手术。术中如有疼痛反射(体动、呻吟、皱眉),则追加丙泊酚0.5~1.0mg/kg。观察记录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率,意识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麻醉效果满意率高于A组(P〈0.05),B组意识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小于A组(P〈0.05)。B组丙泊酚总量显著少于A组(P〈0.01),A组呼吸抑制和体动发生率均明显大于B组(P〈0.01),两组注药时静脉疼痛,术后腹痛,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并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15.
李春艳  梅英杰 《中外医疗》2013,(28):114-114,116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无痛肠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B组)。A组给予丙泊酚2 mg/kg,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检查操作,检查中当患者体动时追加丙泊酚0.5~1.0 mg/kg。B组操作前10 min静注地佐辛5 mg,而后给予丙泊酚2 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检查,检查中有体动时追加丙泊酚0.5~1.0 mg/kg。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满意,两组中B组VAS评分和苏醒时间与A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的丙泊酚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丙泊酚用量较A组用量减少(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同样安全,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陈小明  童生元  杨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4):463-465, 46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老年病人结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择期行结肠镜检查病人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丙泊酚组(1.5 mg/kg,P组)、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组(丙泊酚1.0 mg/kg+依托咪酯0.05 mg/kg,PE组)、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组(丙泊酚0.75 mg/kg+依托咪酯0.075 mg/kg,EP组)。结肠镜检查前1 min所有病人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PE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复合依托咪酯0.05 mg/kg。E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0.75 mg/kg复合依托咪酯0.075 mg/kg。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出院时间。记录病人不良反应及病人、内镜医生、麻醉医生满意度。结果与P组、PE组比较,EP组苏醒时间及出院时间更长(P < 0.05~P < 0.01);与PE组、EP组比较,P组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更高(P < 0.05~P < 0.01);与P组比较,PE组与EP组病人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较高(P < 0.01)。结论丙泊酚1.0 mg/kg复合依托咪酯0.05 mg/kg用于老年病人结肠镜检查,病人苏醒时间及出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7.
伤害性刺激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伤害性刺激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α1频段的影响.方法:壮年家兔,雌雄不拘,经耳缘静脉注射肌松剂,建立肌松兔模型,在此模型上随机分为擦拭刺激组、钳炙刺激组和切皮刺激组,每组9只,分别给予棉球擦拭、钳夹兔耳缘、做腹正中腹膜外切口3种刺激.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观察刺激前30s及刺激后30 s、60 s、2 min、5 min和10 min的兔脑α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刺激前相比,擦拭刺激组各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改变(P>0.05);钳灾刺激组除左顶、右枕脑区外,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钳夹后30~60 s内升高(P<0.05);切皮刺激组在切皮后30 s~2 min内,各脑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伤害性刺激引起兔QPEEG 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升高,提示α1频段功率百分比有可能成为反映镇痛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对患儿麻醉深度、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儿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丙泊酚的使用剂量分为3组。第1组21例,丙泊酚起始维持剂量10 mg/(kg·h),后每隔20min减量2 mg/(kg·h),以6 mg/(kg·h)维持到缝皮;第2组19例,丙泊酚初始维持剂量15 mg/(kg·h),20 min后减量为10 mg/(kg·h),40 min后减量为8 mg/(kg·h)维持到缝皮;第3组20例,丙泊酚初始维持剂量20 mg/(kg·h),后每隔20 min减量5 mg/(kg·h),以10 mg/(kg·h)维持到缝皮。评价3组患儿不同时间点BIS、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结果第2组和第3组在各时间点麻醉深度大于第1组(P〈0.01)。第3组对MAP和心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1组的应激反应较第2组和第3组强(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儿童全麻按照15 mg/(kg·h)、10 mg/(kg·h)、8 mg/(kg·h)维持麻醉,患儿既可以达到较满意的麻醉深度,并且对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ASAⅠ~Ⅱ级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随后丙泊酚组(P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5~2.0 mg/kg后以0.08~0.12 mg/(kg.min)持续输注;依托咪酯组(E组)静脉推注依托咪酯0.30~0.35 mg/kg后以10~15μg/(kg.min)持续输注.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生命体征等.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和满意度相似(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P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T1、T2时刻较E组及本组基础值降低(Ρ〈0.01),SpO2≤90%发生例数高于E组(Ρ〈0.01).结论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运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效果完善,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业农 《河北医学》2009,15(12):1423-1425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丙泊酚诱导前1min缓慢静注布托啡诺0.04mg/kg,B组,丙泊酚诱导前缓慢静注芬太尼0.002mg/kg,C组丙泊酚2mg/kg,30s内匀速输注,术中体动追加丙泊酚1mg/kg至体动消失。记录用药前、用药后2min,术毕MAP、HR、SPO2及丙泊酚用药总量,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5、10、15 min宫缩痛VAS评分。结果:三组HR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布托啡诺及芬太尼)用药后2 min MAP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用药后2min 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布托啡诺组P〈0.01,芬太尼组P〈0.05);清醒后VAS评分及丙泊酚总量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复合布托啡诺或芬太尼可以减少丙泊酚总量,能有效抑制或减轻术后宫缩痛,且不影响清醒质量,布托啡诺呼吸抑制作用较芬太尼更加轻微,还能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