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将旧窑(干法,湿法和半干法)改造为悬浮分解炉窑,问题很多。本文仅就改造时如何确定窑产量进行探讨。一、回转窑、分解炉和予热器三个机组的恰当匹配早先,回转窑是一个单一的机组,生料的予热、分解和烧成三项物理化学变化过程都在单一机组内。前两项过程占去了窑的长度一大半,且传热过程甚不合理。因此这种回转窑又大又长,且产量低,热耗大。五十年代洪堡窑问世,回转窑后面加了一套四级旋风予热器,把予热和部分分解工作放在予热器内完成。这一做法同三十年代立波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出现的带窑外分解炉的干法旋风予热器回转窑是水泥熟料煅烧工艺的一大发展。它把生料的予热和绝大部分碳酸盐的分解工作移到窑外,在传热较好的悬浮状态下进行,从而进一步缩小了回转窑的尺寸,提高了窑的产量,降低了基建投资和生产费用。然而,这项新工艺还不能取消回转窑。增设窑外分解炉以后,窑的尺寸虽然相对缩小  相似文献   

3.
孙正 《水泥》2002,(2):24-25
0引言对于湿法窑改造,有2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淘汰湿法窑和生料制备系统建新型分解窑(全干法)。二是保留湿法生料制备系统,淘汰湿法窑建湿磨干烧分解窑(湿磨干烧法)。江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用此方法改造了2台湿法窑。下面就这2种方法以1000t/d窑型为例进行分析与比较。1工艺分析工厂现有Φ3m×88.68m湿法窑6台,1998年由水泥行业专家对该厂湿法窑改造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如果就地改为全干法窑,必须从原料储存至烧成窑头这一段所有的原湿法工艺全部要废弃拆除。一是损失大,二是拆除时间长,不合算。如果就地改为…  相似文献   

4.
0 概述 湿法生产技术落后,单窑容积产量低、热耗高、燃料成本高,自动化水平低。因此对湿法窑的技术改造势在必行。 湿法窑的改造分为两大类:一类改为全干法窑,本文不对其评述。另一类是改为“湿磨干烧”窑(如四川渠江水泥厂),其特点是熟料烧成热耗略高于全干法,单窑产量大幅度增加,可利用原生料制备系统,  相似文献   

5.
干法旋风予热窑出予热器的废气温度,一般为350~400℃;其排出废气量,国外为1.5~1.8、国内为2.2~2.7标米~3/公斤熟料。这些体积废气带走的热量约为150~300千卡/公斤熟料,占全窑系统热量的20~25%。国外多数水泥厂,大都利用这些余热送至生料磨烘干生料、入破碎机予烘干原料或通入烘干机烘干各种物料。随着干法予热窑和窑外分解技术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废气余热,在工艺技术上存在那些问题,经济是否合理,将是当前和今后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就我国水泥工业而言,由于目前仍存在着大量的湿法窑,其单位熟料热耗较国内新型干法窑约高出75%,因此湿法窑的节能仍是我国水泥工业节能改造的重要课题。诚然,采用干磨干烧方法是湿法窑节能改造最有效的方法,但不节约资金。充分利用工厂已有的湿法生料制备系统,采用湿磨干烧方法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波特兰水泥的生产方法,以干法为主,其中带悬浮予热器的SP法窑和在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设置分解炉的NSP法窑的产量,约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80%。本文所述的DD法(Dual combustion andDenitration Process)就是在很多SP和NSP法窑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由日本水泥公司新创的NSP法窑。DD法窑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燃烧完全,燃料费用低,压力损失小及NO_x含量低等。众所周知,SP法或NSP法窑的热交换率好,窑本身的热负荷低,其热耗只有750~800千卡/公斤熟料,热效率好。尤其是NSP法窑的入窑生料的碳酸钙分解率可达85~90%,其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旋风予热器窑各处的物料平衡计算,由于受各筒收尘效率和部分分解作用的影响,本来已是个比较繁复的工作;近年来,窑外分解技术的研究成功,又在予热器的Ⅲ-Ⅳ级旋风筒之间,加进了一台分解炉,在这里另外加入燃料燃烧和热交换,入窑生料的碳酸钙分解率达到85~95%,因而使计算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但是无论在设计阶段,还是在对生产窑作标定时,都需要对系统各处特别是分解  相似文献   

9.
早在六十年代初,捷克普谢洛夫机械厂在发展水泥干法生产技术的同时,就已开始研究窑外分解技术,第一个设想方案于1962年获得了专利权(捷克专利),按此专利,水泥熟料煅烧的热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生料预热、碳酸钙分解、熟料形成。此后,又进行深入研究,改进了分解炉等设备,研究工作是在日产熟料10~12吨的试验装置上进行的。该装置包括普谢洛夫机械厂设计和制造的立筒式悬浮对流预热器和分解炉系统。分解炉是一个独立的圆筒形  相似文献   

10.
中国联合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分公司3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料采用石灰石、砂岩、粉煤灰和硫酸渣四组分进行配料,生料磨采用丹麦史密斯的ATOX立式磨,烧成系统采用日本三菱带N—MFC分解炉的低压损五级旋风预热器窑,煤粉制备系统采用合肥院HRM1700立式磨。为了优化生料配料方案,为生产控制提供理论数据,我们进行了生料易烧性试验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运用,现做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1.
湖北宝石水泥集团(原湖北光化水泥厂)有1条!3.5m×145m的湿法华新窑,产能600t/d,烧成热耗在1400~1500kcal/kg熟料;水泥电耗约为100~110kWh/t,远高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的能耗。2005年初,投资方吉港宝石水泥有限公司,为适应我国水泥工业生产形势的发展变化,提高工厂的技术水平,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委托南京凯盛水泥设计研究院将正在生产中的湿法窑生产线改为!3.5m×57m带五级悬浮预热器和分解炉的新型干法生产线。1熟料生产线工艺配置(见表1)2工程改造范围和方案我院对原湿法生产线的设备及土建使用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本着节约投资,缩…  相似文献   

12.
张浩云  郭辉  齐俊华 《水泥》2011,(12):26-28
新型干法窑生产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用风技术,通过调节系统风温、风压、风速和风量来掌控生产线的运行,并通过设备形状和内部结构的设置来调整风向,使携带生料的气体产生涡流、喷腾和悬浮效应,流场更为优化与合理,达到预期的生产效果。本文从水泥生产风耗分析、预分解系统用风设计及窑系统调风三个方面介绍风在新型干法窑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提供成分稳定的生料是保证水泥生产优质、高效及低耗的基本条件。对生料制备过程全面采用现代均化技术是现代干法生产的特点之一。顺昌水泥厂2000t/d预分解窑生产采用了原料预均化、计算机控制配料、X-射线荧光分析和生料均化等技术,形成生料制备全过程的均化控制保证体系。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我厂对该系统的操作和管理获得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把水泥湿法生产工艺改为干法或半干法工艺可以节省燃料。但是单凭节省燃料费用这一项不足以偿还对改造所花费的投资。英国曾是以湿法为主生产水泥的国家。英国兰圈公司是英国最大的一家水泥公司,也是一家跨国公司。兰圈公司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就着手水泥厂的改造工作。三十年来,他们对各种工艺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改造了许多水泥厂,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改造的途径主要有:用料浆压滤法将湿法厂改造成半湿法、带预热器或窑外分解窑等不同类型的干法厂。现将各种不同的改造办法分述如下。一、用料浆压滤法将湿法改成半湿法采用料浆压滤法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主要由于工厂现有的制备料浆的设备、搅拌设备都可以保留下来继续使用,投资只用于料浆除水  相似文献   

15.
1存在问题我公司某厂2003年扩能改造,将700 t/d预热器窑改为1 500 t/d预分解窑,配套生料磨为Φ3 m×9 m烘干尾卸磨两台,平均台时50 t;1 000 t/d新型预分解窑配套Φ3.5 m×10 m中卸磨,平均台时90 t。窑扩能改造完成后,因配套生料磨系统改造滞后,为保证正常生产,公司对生料供料系统进行局部改造,形成三磨供两窑的生产局面。而两台窑正常生产时,要求生料磨相对于窑运转率保持在95%以上,生产非常被动,难以保证设备检修时间,设备一旦突发故障,大窑必须减产运行或停  相似文献   

16.
水泥生产中粘土质原料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资源状况及水泥生产工艺,一般湿法生产以黄土。粘土为主,而干法生产则以页岩、粉砂岩、泥岩等较为有利。随着水泥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水泥工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于法窑外分解窑生产工艺,且单台窑生产能力不断加大,由于干法工艺生料中CaCO。的分解大多在预热器及分解炉中进行,窑本身媛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熟料一般都采用较高的硅酸率(SMJ。在采用较低硅酸率(SM)的粘土质原料时,由于其St02含量较低,川对3含量较高,往往需增加砂岩、河砂等硅质校正原料。本文将上述粘土质…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水泥工业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产量迅速增长,这不仅要兴建一批现代化的新厂,同时还要对现有老厂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改造老厂比建设新厂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优点。现有直径较大的的干法窑或湿法窑,都有可能逐步改造成带窑外分解炉的预热器窑。现仅就带余热锅炉的干法旋窑的改造方案,提出设想。一、从经济效果看带余热锅炉的干法旋窑在水泥工业中的地位带余热锅炉的干法旋窑具有总热利用率较高,电费低,能降低水泥成本和增加企业利润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生产线配套的生料系统所采用的是一台Φ2.4m×13m中心传动生料磨,原设计为四仓湿法生料磨,设计能力为生料浆45~50t/h。湿法磨不能适应东北地区使用,为此我厂1982年将磨机进行改造,采用干法生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料磨机产量和出磨细度已不能满足烧成的需求,因此,1992年12月对该磨机进行第一次改造。将该磨机由四仓磨改成三仓磨,具体改造方案如下:改造前(有效长度12380mm)一仓二仓三仓四仓2750225027004680250505012730改造后(有效长度12630mm)一仓二仓三仓350033505780505012730图1各仓室变化示意图1.将一仓长度由2.75m延长…  相似文献   

19.
水泥工业生料制备过程的"均化链"中,生料均化是最重要的链环。在生料制备四个主要链环中,生料均化年平均均化周期较短,均化效果良好。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重视均化率不断改进和优化。特别是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诞生以来,在同湿法生产模式竞争中,"均化链"的不断完善,支撑着新型干法生产的发展和大型化,保证生产"均衡稳定"进行。本文结合实际工况,设备性能,DCS编辑逻辑探讨CF库系统控制及在DCS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湖南辰溪华中水泥有限公司一台Ф3×48m带捷克型立筒预热器窑,因产量较低,能耗较高,故于2006年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改为1000t/d的带管道式分解炉的五级旋风预热器的窑外分解窑。因窑的台产提高,对配套的生料磨系统也必须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