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口腔医学》2017,(12):1083-1086
目的探讨PASS生理支抗矫治技术治疗低位尖牙伴重度拥挤错牙合的特点。方法选取上颌尖牙低位造成的牙列重度拥挤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11~20岁,平均14.5岁。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后使用PASS矫治器进行治疗,矫治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6.4±5.1)月,矫治结束后上下前牙中线一致,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前移(1.50±1.25)mm,与矫治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SS矫治器能够高效矫治低位尖牙造成的重度牙列拥挤。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探讨利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牵引上、下牙列,整体远中移动矫治成人轻、中度双牙弓前突的新途径。方法15例双牙弓轻、中度前突的成年患者,拔除第三恒磨牙,上颌种植钉植入颧牙槽嵴,下颌种植钉植入内、外斜线颊棚区,利用镍钛螺旋弹簧牵引上、下牙列,整体向远中移动。对所有病例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全口曲面体层片进行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60颗微钛钉种植体均保持稳固。②SNA、SNB等骨骼方面的测量值矫治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U1/NA、U1-NA、L1/NB 、L1-NB、U1/L1的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③鼻唇角(Cm-Sn-UL)、颏唇沟角(LL-B’-Pos)治疗后显著增大(P<0.01),上、下唇相对于审美平面的突度减小,鼻、唇、颏的协调关系明显改善,面部侧貌改善。④上、下颌磨牙、切牙均不同程度远中移动。结论微钛钉种植体能提供稳定的支抗,牵引上、下牙列整体远中移动,矫治成人轻、中度双牙弓前突,硬组织和软组织均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张俊峰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0):899-901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解决上牙弓前突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上牙弓前突的患者12例,减数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之间膜龈结合处,以滑动法整体内收6颗上前牙。通过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方法,观察切牙和磨牙的位置变化。结果: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上颌切牙切端水平内收7.49mm,上切牙牙轴平均减少12.46°,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0.32mm。上颌切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磨牙近中位移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覆盖正常,建立上下磨牙的中性关系和良好的尖窝锁结关系。结论:微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解决上牙弓前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骨性Ⅱ类双牙弓前突错H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性支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正畸临床提供支抗控制的手段,应用骨性结合的修复种植体可以实现绝对的支抗控制而不需要依赖患者的合作,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正畸患者,修复种植体正畸支抗受到植入部位有限,术式复杂,愈合期长等的限制。近来,微型钛钉和微型钛板种植体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OPA-K滑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双牙弓前突病例的矫治效果。方法:15例双牙弓前突病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应用OPA-K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UI-NA角减小13.43°,UI-NA距减小5.22mm,LI-NB角减小8.95°,LI-NB距减小4.91mm。UI-LI增加20.47°,鼻唇角平均增加12.73°。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正侧位容貌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双牙弓前突病例应用OPA-K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种植支抗配合摇椅弓矫治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12例双颌前突患者,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直丝弓固定矫治,应用摇椅弓配合种植支抗矫治内收上下颌切牙完成矫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对比。结果 12例患者获得成功矫治,上下切牙明显内收:上中切牙唇倾度U1-SN平均减少12.92°,上中切牙与NA角度U1-NA平均减少13.08°,距离U1-NA(mm)平均减少5.62 mm,下中切牙唇倾度L1-MP平均减少12.75°,下中切牙与NB角度L1-NB角度平均减少12.82°,距离L1-NB(mm)平均减少5.19 mm,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鼻唇角NLA平均增加9.24°,EP-UL平均减少2.82 mm,EP-LL平均减少2.62 mm,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PA,OP-FH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微种植支抗配合摇椅弓可以有效矫治双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7.
对43名双牙弓前突患者进行了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与48名正常(牙合)进行了对照研究。选择了临床常用的硬组织测量项目21项,软组织测量项目7项。测量结果为上、下颌对颅底无明显前突,上、下前牙前突及唇倾,造成上、下唇明显前突。颏部发育不足,软组织颏部后缩及鼻突度减小,使上下唇相对更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性双牙弓前突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颌面部硬组织、软组织在矢状方向上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临床矫治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临床选择10例安氏Ⅰ类重度骨性双牙弓前突符合正颌手术的患者,术前正畸矫治完成后实施上、下前颌部截骨后退术(术中去除上下第一前磨牙牙骨块),术后进一步正畸治疗以改善咬合关系。通过手术前后头影测量分析,比较颌面部硬组织,软组织在矢状方向上后退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10例重度骨性双牙弓前突患者,经正畸一正颌联合矫治后,效果非常显著。上颌切牙平均后退7.13mm,上颌牙槽骨平均后退6.48mm,上颌软组织唇突点平均后移5.66nm。上颌硬、软组织后退的比例为1:0.87;下颌切牙平均后退6.62mm,下颌牙槽骨平均后退6.91mm,下颌软组织唇突点平均后移5.89mm。硬软组织后移的比值为1:0.85。结论重度骨性的双牙弓前突患者,应首选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彻底纠正前突的面型,上、下颌的硬软组织显著的内收,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一、病史患者。女,20岁。就诊日期:2009年10月。主诉:上下门牙前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头影测量比较种植体支抗辅助舌侧隐形矫治双牙弓前突患者治疗前后牙颌面结构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双牙弓前突畸形患者,均使用舌侧矫治器配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观察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微螺钉种植体的成功率为97.5%.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近中移动0.23 mm±0.76 mm(P>0.05),上中切牙切端平均远中移动5.31 mm±2.02 mm(P<0.001),治疗后U1-SN角度为99.4度.结论 舌侧隐形正畸联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双牙弓前突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磨牙支抗,在内收上颌前牙的同时能有效控制转矩,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研究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与常规口内加强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侧位头影测量及软组织美学分析结果变化,回顾性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 研究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成年双颌前突拔牙矫治患者62例,其中38例应用双颌后牙区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种植支抗组),24例应用常规口内加强支抗(常规支抗组)。通过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美学分析和疗程疗效比较,明确不同支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两种支抗方式的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62例患者在矢状向上均出现牙列、牙槽突及上下唇软组织的位置改变,种植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7.23、5.89 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3.61、2.78 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3.21、2.24 mm;常规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4.62、4.17 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1.93、1.67 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2.13、1.82 mm,种植支抗组内收效果优于常规支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骨基点在矢状向的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矫正双颌前突及改善面部美学效果方面优于传统常规支抗,但对颌骨并无矫形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横腭杆与Nance弓以及横腭杆与滑动杆两种不同口内联合支抗系统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9岁双颌前突患者30例,分为两组:横腭杆与Nance弓联合支抗组、横腭杆与滑动杆联合支抗组,各组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使用MBT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横腭杆与Nance弓联合支抗组磨牙前移量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横腭杆与滑动杆联合支抗组无显著变化;横腭杆与滑动杆组切牙牙根后移量大于横腭杆与Nance弓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横腭杆与滑动杆联合支抗在矢状向控制及切牙整体移动方面较好,优于横腭杆与Nance弓联合支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非依赖性口内强支抗矫治双颌前突拔牙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双颌前突是以上下前牙前突和上下唇前突为特征的常见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正畸临床通过使用最大支抗设计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1例双颌前突患者在使用固定矫治器的同时采用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矫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两种支抗配合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J钩和种植体支抗配合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病例的矫治效果,以及支抗对磨牙的控制作用.方法 30例需最大支抗的双颌前突病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分别配合J钩(15例,A组)和种植体支抗(15例,B组)控制磨牙,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虽然矫治前A组和B组U6C-PP分别为(12.4±0.2)mm和(12.5±0.1)mm,治疗后两组U6C-PP分别为(12.6±0.1)mm和(12.8±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矫治结果临床差异不显著;两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J钩和种植体支抗配合MBT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病例,均能控制支抗磨牙,且在支抗控制上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在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河源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骨性双颌前突错牙合患者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18 ~ 45岁。患者均采用滑动直丝弓技术进行双尖牙减数矫治,在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种植体,在更换至稳定弓丝后利用种植体整体内收前牙,平均治疗时间为23个月。治疗前后均拍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患者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磨牙未发生明显移动,治疗后U1-SN、U1-NA、L1-NB、 Ls-E、Li-E Pg'B'-FH、G-Sn-Pg'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SNA、SNB 和FH-Ns-Pg'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上颌植入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矫治成人骨性双颌前突错牙合 ,并达到磨牙强支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支抗控制在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畸形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国产直丝弓托槽,滑动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畸形患者30例,使用口外唇弓和不使用口外唇弓者各15例,均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均采用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将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量进行独立t检验。结果 矫治后戴口外唇弓组争不戴口外唇弓组上颌磨牙分别前移3.21mm和4.67mm;下颌磨牙分别前移3.32mm和5.21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牙内收量戴口外弓组上颌为5.19mm,下颌为4.43mm;不戴口外弓组上颌为3.43mm。下颌为2.62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结论 口外唇弓在使用国产直丝弓托槽,运用滑动机制矫治双颌前突畸形中较有效地保护了后牙支抗,从而减少面部突度。  相似文献   

17.
The children with bimaxillary dentoalveolar protrusion in early mixed denti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occlusion children. The bimaxillary dentoalveolar protrusion children had significant smaller inter-incisal angle and greater convexity, A-B plane, and ANB angles than the normal children.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growths of the bimaxillary dentoalveolar protrusion girl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normal girls. The direction of the mandibular growth of the bimaxillary dentoalveolar protrusion boys showed a tendency of downward and backward.  相似文献   

18.
This case report describes the treatment of a 22-year-old girl who had incompetent lips with severe bimaxillary dentoalveolar protrusion.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such patients is usually extraction of four first premolars and retraction of the anterior teeth. To maintain the extraction space, maximum anchorage is required. Mini-implants were used to provide maximum anchorage for obtaining a good facial profile.  相似文献   

19.
Edgewise技术配合口外支抗加Ⅲ类牵引治疗双颌前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双颌前突患者。应用Eodgewise矫治技术配合使用口外支抗加Ⅲ类颌间牵引,利用患者本身下颌骨生长发育的趋势,能促进颏部形态的改善,恢复面下1/3部分的美观,并取得良好的咬合关系,本文结合典型介绍病例,就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力系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