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酿酒》2015,(3)
以扳倒井第九车间窖池中的窖壁窖泥为研究对象,以窖壁黄水线为界,上下分别取样混合,分析检测其感官、水分、p H、铵态氮、有效磷、腐殖质和梭菌数量,同时进行窖泥样品的液态发酵蒸馏试验,蒸馏液经过气相色谱仪、气相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仪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时间越长,黄水线以下部分的窖壁窖泥老熟的情况越好,其中的梭菌数量相对越多,杂菌越少。这证明在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发酵过程中,黄水对窖泥的老熟,对窖泥微生物的驯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蔡鹏飞 《酿酒》2009,36(5):39-40
按照一定比例稀释的芝麻香窖池黄水,中温曲,较好地补充了窖泥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有利于己酸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3.
《酿酒》2017,(1)
芝麻香型白酒的特征风味物质主要集中在蒸馏过程的后段。在小窖宣酒芝麻香型白酒接酒过程中通过将后段酒以不同的比例加入到前段,分析酒体产生的变化,以期优化摘酒工艺使优质酒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芝麻香酒典型风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春晖 《酿酒科技》2006,(6):104-105
芝麻香型白酒是位于浓香和酱香之间的一个独立的香型.它没有浓香型白酒生香、产味的基础窖泥,也不具有酱香型酒酿造的大量高温大曲的多轮次复式发酵特点.芝麻香酒与浓香、酱香及浓酱兼香都有明显的区别,其典型风格的形成来源于独特的窖池、原料、糖化发酵剂和工艺.(孙悟)  相似文献   

5.
分析浓香型新老窖池新鲜黄水封闭静置培养前后的理化性质和菌群组成。新老窖池新鲜黄水相比,后者丁酸、己酸、戊酸、乙酸等有机酸和铵态氮的含量较高。新老窖池黄水经过5个月的封闭静置培养,淀粉、还原糖和酸度值降低,而铵态氮增加;此外,老窖池黄水己酸和戊酸值降低;新窖池黄水的乙醇值显著降低,同时丁酸和乙酸的值显著增加。新老窖池新鲜黄水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均占绝对优势(>95%),封闭静置培养后,Lactobacillus分别降低至68.55%和52.5%,同时其他菌属的丰度增加,其中包括很多对窖泥老熟有益的厌氧菌。聚类分析表明:与窖龄相比,是否静置培养对黄水菌群的影响更大。冗余分析表明:还原糖与菌群结构的相关性最强,其解释度高达65%。本研究证明了封闭静置培养对黄水菌群的老熟作用,为将来定向培养黄水以促进新窖泥的老熟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将本公司浓香型白酒发酵产生的副产物黄水配制成黄水酯化液,并对酿酒一车间产原酒质量不太理想的发酵窖池进行应用测试,结果发现对窖池进行了黄水酯化液的养护以后,窖泥的pH值及氨态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都比保养之前有了改善,原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酿酒》2017,(3)
利用浓香型班组的低度原酒、第一甑丢糟、食用酒精,进行串蒸。经过2个阶段的蒸馏试验,结果表明,甑底加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食用酒精和低度原酒,至垫圈下部,装入甑桶高度1/2的丢糟,加热蒸馏,分段摘酒,至酒液乳白为止。这个串蒸方法是可行的,在将低度原酒转化成高度酒的同时,保证了酒质的清爽干净。  相似文献   

8.
对沱牌酒厂两个不同窖池的浓香型大曲发酵的黄水浸泡界面糟、中层糟和双轮底糟及蒸馏酒后粮糟样品所提取的总DNA进行细菌V7~V8区、真菌18S rDNA和古菌V3~V4区片段的PCR,后进行DGGE分析,同时对糟醅真菌DGGE图谱中主要优势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不同的窖池其糟醅细菌、古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有一定差异,而相同窖池的糟醅细菌、古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浓香型大曲发酵糟醅双轮底糟的微生物种类最为丰富,其次是中层糟.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窖泥微生物与白酒风味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技术(GC)对浓香型白酒基酒样品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共检出7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29种,醇类16种,酸类12种,酮类3种,其他化合物8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酒样挥发性组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酒样共分成3类,分别为以己酸乙酯为主的老窖池下层糟蒸馏所得基酒、以乳酸乙酯为主的新窖池下层糟蒸馏所得基酒、以乙酸乙酯和乙缩醛为主的新老窖池上、中层糟蒸馏所得基酒。并通过高通量来反应窖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Bacillus新窖池窖泥的第一优势菌群,Clostridium IV是老窖池窖泥最主要的优势菌,并且窖泥微生物群落与白酒挥发性组分有一点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窖底酒醅进行多轮次循环发酵,得到高质量的多轮底发酵酒醅。同时,应用酯化酶回沙工艺强化积累多轮底发酵酒醅中的风味物质。然后将发酵好的多轮底酒醅与上层30天发酵酒醅混合蒸馏,使得多轮底酒醅中丰富的风味物质在酒精浓度相对较高的上层酒醅中得到充分的馏取。最后参与蒸馏的多轮底发酵糟醅与上层30天发酵的糟醅混合均匀后进入下一轮发酵。结果表明经过本试验可以将本厂浓香型白酒生产发酵周期缩短至30天,与42天生产发酵周期比较,窖池周转率提高40.6%,原酒特一级品率提高25%、特二级品率提高16%、优级品率提高25%、一级品率提高6%,各级原酒己酸乙酯含量提升2-3倍,四大酸、四大酯比例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1.
建立直接进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别对100年、300年窖龄窖池的酒醅在蒸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准确定性浓香型白酒中70种典型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酯类39种,醇类14种,酸类6种、烷烃类3种,醛酮类5种,其他3种;其中46种化合物属于两个不同窖龄窖池酿造白酒中的共有成分。同时,在蒸馏过程中,丙二醇、2,3-丁二醇、乙酸、苯乙酸乙酯、十四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均呈上升的趋势;辛酸乙酯、丁酸己酯、己酸丁酯、庚酸乙酯、乙酸己酯、丁酸丁酯、戊酸乙酯、乙酸异戊酯、正丁醇、戊醇、2-甲基丁醇呈下降的趋势;己酸、丁酸、己醇、辛醇均增加。本研究初步阐释了不同窖龄馏分酒中风味物质的含量差异,发掘了不同馏分酒蒸馏过程中风味物质含量与流酒时间之间的关系,为酒企科学蒸馏、质量摘酒和分级贮存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2.
黄东红  郦旦亮 《酿酒科技》2003,(6):51-51,50
利用玉米、黄豆、大米、芝麻和薄菏、丁香、檀香等材料,按比例加入生香酵母和南方白药,混合发酵20d以上。蒸馏提取生物发酵溶液即为槽香调酒液。加入该槽香调酒液1%到酒中,即有较好的香和味,且留香持久。该调酒液还可用于新工艺白酒的生产。(津京)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制曲环境微生物调控技术、复合香特殊调味酒生产工艺、提高窖泥质量的窖泥功能菌培养与应用技术、不同等级浓香型大曲基础酒陈酿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技术攻关,开发的丰谷墨渊在主要风味物质构成上具有独特性,对以浓香型为主的复合香白酒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无水乙醚萃取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了市售芝麻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实验共分离鉴定了57种化合物。占总检出化合物的81.66%,检出化合物可分为吡嗪,吡咯,吡啶,噻唑,噻吩,呋喃和酚类。  相似文献   

15.
白酒香型融合的典型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和 《酿酒》2008,35(3):3-6
香型融合使中国白酒不断创新与发展,芝麻香、馥郁香、兼香等都是香型融合的典型范例。学创结合,精华融合是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曲料中的微生物在不同温度的发酵条件下,其代谢产物的种类和产量发生了变化决定了芝麻香型白酒风味酒的类型。个人假想,芝麻香型白酒的特征风味主要是由糠醛和醋酉翁复合产生的,以糠醛的风味为主,醋酉翁的风味为辅。当糠醛的含量比其它成分微多时,显现令人愉悦的焦香风味;当糠醛的含量明显较多时,显现令人愉悦的酱香风味。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芝麻香油粉末油脂制备方法对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芝麻香油及其冷冻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粉末油脂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末油脂制备过程的加热对芝麻香油风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既造成了风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又衍生出新的物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粉末油脂风味物质稍有变化;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粉末油脂除醛类相对稳定外,烃类产生新的衍生物,醇类、酯类、酚类明显减少,吡嗪类未检出,酸类物质显著增加。可见,冷冻干燥法制备粉末油脂更适用于风味要求高、易挥发的芝麻香油产品。  相似文献   

18.
孙庆文  白岩  侯勇 《酿酒》2009,36(5):59-61
详细介绍了大曲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现场蒸馏操作的技术要点、工艺参数、操作细节及糠壳用水的质量要求、与处理和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高扳倒井芝麻香型白酒风味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国 《酿酒》2007,34(4):47-48
生产优质的芝麻香型白酒,要充分重视含蛋白质原料对白酒香味的贡献;同时,了解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内涵以及不同香型工艺间的融合,对生产优质的芝麻香型白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白酒生产是开放式多菌种混合发酵,对工艺关键环节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关键环节的控制,才能更好的获取到我们需要的酒类代谢产物,促进产品风味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曹广勇  赵章报  赵雷光 《酿酒》2011,38(1):44-47
傅潭芝麻香型白酒的工艺特点:清蒸续米查、泥底砖窖、大麸结合、多微共酵、四高一长、精心勾调,;独特的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即外观无色透明,焦香、芝麻香复合香气突出,香气幽雅,酒体丰满,绵柔醇甜,余味悠长。它既有清香型白酒的清净典雅,又有浓香型白酒的绵柔丰满,还有酱香型白酒的幽雅细腻,综合感官具有极为浓烈的焙炒芝麻的复合香气,饮后令人愉悦舒适、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