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察了86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锌与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肿瘤患者的血清锌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伴有淋巴细胞转化率及NK细胞活性下降。表明缺锌是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4例肿瘤患者口服葡萄糖酸锌1片(含锌10mg)tid×1个月,以淋巴细胞转化率及NK细胞活性为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观察了葡萄糖酸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口服葡萄糖酸锌后血清锌水平升高(P<005),NK细胞活性增强(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P<005)。表明对低锌肿瘤患者补锌,对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35例食道癌患者血清铜/锌比值及血清硒水平,结果发现食道癌患者血清铜/锌比值增加,血清硒水平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提示随着食道癌分期增加,铜/锌比值进一步增加,血硒水平进一步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上述结果对临床诊断及观察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锌与锗对小鼠抗氧化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0只小鼠的血清、肝脏、肌肉进行了锌和锗含量,抗化指标SOD活性、MDA含量测定。观察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与锗在小鼠血清中有一定的竞争作用。血清锌锗与肌肉、肝脏锌、锗及SOD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锌和锗含量的变化,小鼠抗氧化作用受到了影响。当两者联合应用时,SOD活性有不同程度增加,MDA含量随之下降,提示了锌与锗在小鼠抗氧化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气相色谱法及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对37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初发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血清硒及外用血NK细胞活性检测,并以健康人群作对照,结果发现肿瘤患者血硒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并且随着病情进展有进一步降低趋势;治疗(手术)后血硒及NK细胞活性则明显升高。由此认为对患者进行血硒、NK细胞活性检测可作为口腔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并为判断疗效及预后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对血硒与免疫应答关系的探讨,认为将硒及NK细胞运用于肿瘤的防治中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195例住院的肺心病患者和9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了血清锌、铜的测定,并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肺心病患者血清锌较健康人明显下降,血清铜明显升高,且病情愈重,年龄愈大,差异愈大。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将7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代偿期及失代偿期分为两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血清中的镁、铁、铜、锌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查了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镁、铁、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铜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4+、NK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以失代偿期改变明显。肝硬化患者血清铜水平与CD3+、CD4+、NK细胞呈负相关,血清锌水平与CD3+、CD4+、NK细胞呈正相关。提示肝硬化患者微量元素代谢异常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应激对体内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和机制,预先给予大鼠不同水平的铜3周后,采用冷束缚法使大鼠产生应激,测定了血清铜、锌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高铜给予没有对清洁级大鼠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变化不明显,但适量的铜给予能显著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冷应激处理后大鼠血清中Cu水平下降,Zn水平升高,同时SOD消耗降低,而GSH含量显著升高。表明冷应激可使大鼠体内铜锌代谢及SOD活性和GSH含量发生变化,适量的铜给予在应激状况下才发挥出积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清锌,体液及细胞免疫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缺锌是否导致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失调,诱发口腔溃疡的发生,采用吡啶偶氮萘酚比色法测定了血清中的锌,用免疫荧光法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通过各50例实验观察表明,口腔溃疡组血清锌偏低,且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失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31例尿毒症患者血清锌、铜、镁、铁含量,并与50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显示患者血清锌、铜、铁含量下降,血清镁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1),并就其变化的原因和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临床、病理、放射线或CT检查确诊的82名癌肿患者,在放疗前后和对42名健康人进行了微量元素铁、锌、铜、锰、硒,铬、钴、镍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癌肿患者血清铜、镍、锰、铬、钴的含量比健康人高,而血清锌、铁、硒的含量却比健康人低;2.血清Cu/Zn、Cr/Zn、Co/Zn、Ni/Zn的比值癌肿患者均比健康人高,而Fe、Zn、Se/Zn的比值却相反。因此,可根据血清铜升高、血清锌降低,血清铜/锌比值升高的特点。用于癌肿的早期诊断;3.癌肿患者放疔后血清铁、锌含量进一步下降,铜、锰、铬的含量也出现降低,唯有硒的含量有所上升。因此,放疗时应注意补充铁、锌、铜元素。  相似文献   

12.
血清铜、锌、硒与恶性淋巴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6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铜、锌、硒及铜/锌比值水平,采用t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因素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铜、铜/锌比值升高,而血清锌及硒水平降低。血清铜和铜/锌比值升高与肿瘤的负荷状态及病期明显有关,提示血清铜和铜/锌比值的测定对监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价值,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血清锌、硒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发病的保护因素;而  相似文献   

13.
对198例胃癌患者同时检测的血清铜、锌及癌胚抗原(CEA)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联合应用血清铜、铜/锌比值及CEA对判断胃癌患者有无肿瘤负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发射光谱法测定了55倒广州地区居民患肾小球疾病时血清和头发申锌、铜、铁、钴、铬、锰含量,观察对象包括肾病综合征组17例,肾炎组17例,尿毒症组21例.对照组为30例健康人。其年龄、性别构成比、地区与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发现肾病综合征组病人血清锌、铜、钴及头发锌、钴含量均明显下降,头发铜无明显变化,肾炎组血清钴、头发钴明显下降,血清锌、铜及头发锌、铜无明显变化。尿毒症组病人血清锌、头发锌、钴显著下降,血清钴、铜及头发铜无明显变化.肾炎组、肾病综合征组及尿毒症组病人血清及头发申铁、铬、锰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儿童组复发性口疮患者发病期间血清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状态,选取了65名6~14岁患儿作血清锌、铁含量、铜/锌比值、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Fe、Zn含量、Cu/Zn比值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CD3、CD4、CD4/CD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g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儿童组患者发病期间同样存在血清微量元素改变,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对28例住宅的肺心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了全血锌、铜的检测,并对28例肺心病患者全血锌、铜与其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分别做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肺心病组全血锌低于健康人组(P<0.01),全血铜高于健康人组(P<0.05)。(2)全血锌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CD8呈负相关(P<0.05)。提示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全血锌下降,造成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导致肺心病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使肺心病病情加重。认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予以积极抗感染、对症的同时适当补充锌剂,能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1)病毒性肝炎与微量元素锌、硒、铜有关:张冠群等测定了128例乙肝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锌、铜、铁含量低于常人,急性肝炎患者血清锌铜铁与常人无差异。任仲轩测定了47例老年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与45例非老年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显示,两组锌、铜、硒含量皆低于健康对照。王晋升等测定了122例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查了症状发生后24小时内入院的61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血清锌浓度,其中42例在症状发生后12小时内进行锌浓度测定。其结果提示血清锌浓度在症状发生后的最初3小时内急剧下降,在发病后的最初2至3天血清锌浓度达到最低水平.然后在5至10天内逐渐回复到正常水平,检查结果还提示血清锌显著下降的病人,其临床情况一般比较严重,而且预后较差。因此及时补充锌可能有助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改变及小剂量雷公藤多甙对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选择了复发性口疮患者143例对观察组Ⅰ,予以小剂量雷公藤多甙、复方丹参、锌铁制剂口服。观察组Ⅱ,110例,只接受复方丹参,锌铁制剂治疗。测定了服药前、服药2个月后及停药3个月后血清Zn、Cu、Fe含量及Cu/Zn比值,对照组为正常体检健康人员100例。结果表明:(1)治疗前实验组Ⅰ、Ⅱ对照组比较,Zn、Fe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对25例再障患者头发、血清和骨髓组织中锌、硒含量进行测定,并与20例健康人作比较,再障头发、血清和骨髓内锌、硒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有感染的13例患者血清锌低于正常人,P<0.01;未有感染的病人血清锌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提示再障患者存在着锌、硒元素代谢异常,可能是再障发病机理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