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脉冲激光667nm线激发Rb2基态到低激发态B1Πu态,研究Rb2(B1Πu)+Rb→Rb2(X1Σ+g)+Rb(5PJ)的碰撞转移过程.测量不同Rb密度下B1Πu的时间分辨荧光强度,它是一指数衰减函数,取其光强对数描绘得到B1Πu的有效寿命τ3为23.5ns(温度为545K时的寿命).从描绘出的有效寿命倒数与Rb原子的粒子数密度的关系直线的斜率得出B1Πu态总的碰撞猝灭截面为σ3=(4.33±0.14)×10-15cm2.测量Rb2的B1Πu→X1Σ+g在不同Rb密度下的时间分辨和时间积分荧光强度,得到Rb2(B1Πu)+Rb→Rb2(X1Σ+g)+Rb(5P1/2)的碰撞截面σ31=(2.86±0.13)×10-16cm2,Rb2(B1Πu)+Rb→Rb2(X1Σ+g)+Rb(5P3/2)的碰撞截面为σ32=(8.30±0.38)×10-16cm2.  相似文献   

2.
在K-H2和CO2的混合系统中,利用404 nm脉冲激光器激发K原子至K(5P)态后其与H2发生反应,产生KH(X^1Σ^+,V=0-3)分子.采用泵浦-探测技术,利用OPO脉冲激光器作为"泵浦"激光,泛频激发X^1Σ^+(V=0)至高位振动态(V=14-21),钛宝石激光器作为探测激光激发KH(X^1Σ^+)至激发态KH(A^1Σ^+),在与激光束垂直方向测量A^1Σ^+(V)→X^1Σ^+(V)的激光感生荧光光谱(LIF),得到KH(V)与CO2碰撞的猝灭速率系数,得出猝灭速率系数与KH振动量子数V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C s(6P3/2) C s(6P3/2) H e→C s(n lJ=8S1/2,4F5/2、4F7/2) C s(6S1/2) H e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在温度为330~340 K,单模半导体激光器共振激发C s原子至6P2/3态,利用另一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激光束作为吸收线探测6P3/2态原子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缓冲气体增大了两个6P3/2原子间的能量转移,这可从测量由两个C s(6P3/2)原子碰撞而被布居的n lJ态所发射的荧光得到证实.三体碰撞速率系数分别为(1.80±0.72)×1-0 27cm6-s 1、(1.28±0.51)×10-27cm6s-1、(2.23±0.89)×1-0 27cm6-s 1.  相似文献   

4.
利用激光光谱技术得到A2Σ(v′=0,1)→X2Π(v″=0)跃迁在不同气压下的时间分辨谱,在此基础上得到A2Σ(v′=0,1)两态的自发辐射寿命τ0分别为195.7ns和180.1ns及无辐射驰豫速率kq分别为4.73×104kg-1ms和3.91×104kg-1ms.同时将时间分辩谱上产生较大波动原因初步归结为较宽的激光脉宽所引起的量子拍频现象.  相似文献   

5.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方法研究了Li_2[A~1∑_u~+(v′=7)]与He的碰撞能量转移.脉冲激光激发Li_2基态至Li_2[A~1∑_u~+(v″=7)]态,池温保持在623K,He气压在1Torr至10Torr之间变化,在He气体不同压强下,测量了转移荧光和直接荧光的时间积分荧光强度比.结合能级的速率方程分析,得到了v′=7的单量子驰豫转移速率系数和总去布居速率系数如下:k_(67)=(1.20±0.48)×10~(-8)cm~3·s~(-1);k_6=(0.88±0.26)×10~(-8)cm~3·s~(-1);k_(78)=(2.52±0.63)×10~(-9)cm~3·s~(-1);k_8=(1.00±0.30)×10~(-8)cm~3·s~(-1).  相似文献   

6.
以甘氨酸为燃烧剂,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Tm3+,Ho3+共掺杂的Y2O3纳米晶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粒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本文以785nm LD为激发光,研究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实验结果得到了峰值波长为487nm(蓝色),548nm(绿色),659nm和695nm(红色)上转换发光.经过分析表明,上述发光分别指5F3→5I8(Ho3+)+1 G4→3 H6(Tm3+),(5F4,5S2)→5I8(Ho3+),5F5→5I8(Ho3+)和3F3→3 H6(Tm3+)跃迁.通过对上转换发光强度和激发光功率的关系研究,揭示出其均为双光子过程,并且能量传递上转换和激发态吸收是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由于其高效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该材料在荧光标记、三维立体显示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泵浦-检测技术,研究了K(3D)与H2反应生成的KH[X^1∑+(v,J)]分子的转动态分布,利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LIF),确定了v=0,1振动能级上的转动态分布.转动态分布与热统计分布基本一致.记录X^1∑+(v,J)←A^1∑+(v’+J+1)时间分辨荧光,从荧光强度的对数值给出的直线斜率得到它的自发辐射寿命.K激发态原子密度由泵浦激光通过样品池后的能量损失得到,反应生成物KH分子密度利用光学吸收法得到,由速率方程分析,得到σ(VJ),对J求和,得到σ(v)分别为(0.8±0.3)×10^-16 cm^2[对v=0],为(0.7±0.3)×10^-16cm^2[对v=1].  相似文献   

8.
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测量了Rb(5PJ)态与He原子碰撞的精细结构转移和碰撞猝灭截面.Rb原子被激光激发到5P3/2态,将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的检测激光束调到5PJ→7S1/2的跃迁,测量5PJ激发态原子的密度及空间分布,由此计算了5PJ→5S的有效辐射率.在T=340K和He密度0.5×10^17〈N〈4×10^17cm^-3范围内测量了5P1/2→5S1/2发射的敏化荧光强度I795,量N/I795与N有抛物线型的关系,表明了5PJ的猝灭是由于与He原子的碰撞产生的,而不是由与Rb基态原子碰撞产生的.由最小二乘法确定的二次多项式的系数得到5P态与He碰撞精细结构转移截面σ3/2→1/2=(1.84±0.61)×10^-17cm^2,猝灭截面σD=(1.07±0.30)×10^-17cm^2.  相似文献   

9.
关于乘积空间上极大奇异分的Lp有界性的一点注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T*f (x ,y) = supX1,X2> 0∫|u|> X1∫|v|> X2Ψ(u,v )|u|n|v|mf (x - u, y - v )dudv = supX1,X2> 0TX 1,X2f (x ,y)的Lp有界性.其中,Ψ∈ N-N-T,∫Sm - 1Ψ(u′,v′)dv′= 0,∫Sn- 1Ψ(u′,v′)du′= 0.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吸收技术,测定了Li(2P)+H→LiH+H的反应截面.仅在LiH基态的ν=0能级才发现有布居.通过吸收谱的测量,确定LiH(0,J)的转动态分布.由速率方程分析得到反应截面σ(J),总的反应截面为所有σ(J)之和,结果是(0.4±0.19)×10-16cm2.LiH(0,J)的分布接近统计分布,转动线吸收强度除以2J+1的对数与J(J+1)成线性关系,由斜率给出转动温度为(1529±0.05)K.观察结果给出了以下的结论:直线反应碰撞机制不适用于Li+H2系统,而插入式的反应机制适用于该系统.  相似文献   

11.
用 NaD_2线激发钠蒸汽(T=523°K),探测3P→3S,5S→3P,4D→3P 的荧光强度,得到 Na(3P)+Na(3P)→Na(4D)+Na(3S)碰撞激发能量转移截面为2.4×10~(-15)(cm)~2.并将本文和国内外文献数值作了比较,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2.
用532.0nm激光激发Na2分子到B1∏u电子态,记录了Na原子的跃迁和Na2分子的A1∑+u-X1∑+g的谱带.由Na与Na2激发态发射的光谱及其强度可以认定在Na-Na2系统中的碰撞过程,Na原子线是Na2(B1∏u)到Na(3P)的碰撞能量转移产生的,预解离过程也可产生原子线.而A1∑+u-X1∑+g谱带是由B1∏u到21∑+g的碰撞转移后再由21∑+g到A1∑+u的辐射而引起的.在360C,根据辐射衰变率和荧光强度,得到Na2(B1∏u)到Na2(21∑+g)碰撞转移速率系数为7.1×10-10cm3s-,而B1∏u的预解离率为2.3×106s-.对不同振动能级间的碰撞激发转移[Na2(B1∏u)(v′=6)+Na(3S)→Na2(B1∏u)(v′=5,7)+Na(3S)]也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v′=5和7时的速率系数分别是1.3×10-10cm3s-1和1.1×10-10cm3s-1.  相似文献   

13.
对Bi可膨胀空间类进行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若X=lim←{Xα,πβα,Σ}并且每个πα是开满映射,如果X是|Σ|-仿紧的,并且每个Xα都是Bi(i=0,1)可膨胀的,则X是Bi(i=0)可膨胀的。(2)若X=∏σ∈ΣXσ是|Σ|-仿紧的,则X是Bi(i=0,1)可膨胀的当且仅当F∈[Σ]<ω,X=∏σ∈ΣXσ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LIF)、泵浦探测技术和简并受激超拉曼泵浦(DSHR)技术研究了高激发态分子Cs H(X~1Σ~+v)与CO_2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精确测量了CO_2(00~00)[J=36-60]与CO_2(00~01)[J=5-31]的碰撞转移速率系数,并计算该过程的总猝灭率.这些实验数据表明CO_2的转动平移能量对高位振动态碰撞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激光光谱技术得到A2∑(v′=0,1)→X2Ⅱ(v"=0)跃迁在不同气压下的时间分辨谱,在此基础上得到A2∑(v′=0,1)两态的自发辐射寿命τ0分别为195.7 ns和180.1 ns及无辐射驰豫速率kq分别为4.73×104kg-1ms和3.91×104kg-1ms.同时将时间分辩谱上产生较大波动原因初步归结为较宽的激光脉宽所引起的量子拍频现象.  相似文献   

16.
设a是正整数,证明了当a=1时,方程X2-(a2+1)Y4=35-12a仅有正整数解(X,Y)=(5,1);当a=2时,该方程仅有正整数解(X,Y)=(4,1)和(56,5);当a=3时,该方程仅有正整数解(X,Y)=(3,1);当a=4时,该方程仅有正整数解(X,Y)=(2,1)和(202,7);当a=5时,该方程仅有1组互素的正整数解(X,Y)=(1,1);当a=6时,该方程无正整数解(X,Y);当a≥7且12a+1为非平方数时,该方程最多有3组互素的正整数解(X,Y);当a≥7且12a+1为平方数时,该方程最多有4组互素的正整数解(X,Y).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亲核反应合成了芳氧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前体[HO-4,6-di-C(CH3)3-C6H2-2-CH2{CH(NCHCHN)CH3}]Cl(1),1再与正丁基锂(n-BuLi)按照摩尔比2∶1常温反应生成芳氧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迁移产物[O-4,6-di-tBu-C6H2-2-CH2{C(MeNCHCHNH)}]2Li2(THF)2(2).化合物1和2均通过核磁、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表征.晶体结构显示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化学式为C19H29ClN2O,晶胞参数a=3.203 4(14) nm,b=0.863 0(4) nm,c=1.469 5(7) nm,α=90 °,β=106.305(10) °,γ=90 °,V=3.899(3) nm3,Z=8,R=0.170 5, wR=0.176 6.化合物2也属三斜晶系P1,a=0.942 64(13) nm,b=0.987 21(15) nm,c=1.405 58(16) nm,α=79.040(10)°,β=73.928(9)°,γ=85.804(11)°,V=1.233 7(3)nm3,Z=1,Dc=1.116 mg/m3,μ=0.070 mm-1,F(000)= 452.同时,发现温度是影响氮杂环卡宾迁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吡啶类Schiff碱衍生物吡啶-3-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和Cd(NO3)2·4H2O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十八元环结构的配合物Cd2(NO3)4(L3)4(L3=吡啶-3-甲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58 90(11)nm,b=1.222 15(12)nm,c=1.546 20(15)nm,α=74.243 0(10)°,β=78.974 0(10)°,γ=69.872 0(10)°,V=1.796 9(3)nm3,Z=2,Dc=1.514 8g/cm3,F(000)=836,μ=0.673mm-1,R1=0.033 8,ωR2=0.108 0(I2σ(I)).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在513nm(λmax)具有强的荧光吸收.  相似文献   

19.
研究插值多项式对| x |α达到最佳逼近度的一种构造方法,证明了对n=2m,m∈N,有Fn(α)<Ca,n/na,其中F2m(α)=max-1≤x≤1| | x |α-R2m(x)|,R2m(x)是以x0=0,xj=cos(j-1/2)π/2m(j=1,2,…,n)为插值结点的对|x |α的Lagrange插值多项式,且limn→∞Cα,n=π(a+3)+(π/2)α-1.  相似文献   

20.
记级数Σa_n 的部分和为 S_n,{ε_}是使Σε_(n/n)收敛的凸性数列,帕帝(T.PATI)[2]证明:当Σa_n 满足 sum from v=1 to n|S_|v~(-1)=0(log n)时,级数Σα_nε_n 是|C,1|可和的。本文将拓广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