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或糖尿病病人与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特征,把建立方程作为心率变异性数值判别分析的一种参考方法,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辅助手段.方法 对61例冠心病或糖尿病病人与134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白天时域指标所得的方程最为理想,总回代符合率、特异度和灵敏度都最高,方程为:P=expY/(1 expY),Y=-3.698 4 0.094 8A 0.769 9S-0.029 1dsDNN,其中A为年龄,S为性别,男性为1,女性为0.Kappa值0.472 6,P<0.000 01.结论 白天时域法是一种相对方便、可靠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序 《西部医学》2011,23(11):2210-2211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05~2011年在我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各30人,冠心病伴发2型糖尿病者30人,健康体检者40人,由计算机自动测出心率变异性时域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低于单一疾病者(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重,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率变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与73例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10项时域分析指标和心率变异指数(HRV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最小心率比正常人增快;合并冠心病组的HRVI减低曲阳性率明显高于同组其他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受损,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心率变异性减低,而且其心率变异性减低程度与心脏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心率变异性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CHF)、心肌病、糖尿病(DM)等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进一步分为冠心病组32例,原发性高血压组31例,慢性心衰组24例,心肌病组14例,糖尿病组19例.同时选择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所有对象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120例心率变异性患者的24 h HRV时域分析指标.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组、慢性心衰组、心肌病组、糖尿病组的各HRV时域分析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064~3.769,P<0.05),糖尿病组各HRV时域分析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617~3.770,P<0.01).结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心肌病、糖尿病患者HRV降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HRV可作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心肌病、糖尿病患者的无创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各 30例 ,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 ,并对其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RR间期标准差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较RR间期标准差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与正常人相比 ,糖尿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与正常人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下降明显 ,其RR间期标准差、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有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冯应君  杨汉东  闵新文  李东峰  王波 《重庆医学》2008,37(2):164-165,16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3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35例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完成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求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完成症状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并求心脏变时功能指标最高心率与预测最大心率值之比(rHR) 和心率储备率(HRR).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各项心率变异指标和变时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所有病例的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SDNNindex、 rMSSD与rHR(依次r=0.502、0.438、0.369、0.327,均P<0.01)和 HRR(依次r=0.544、0.492、0.407、0.312,均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比冠心病患者更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降低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常相关.  相似文献   

7.
彭继晖  方涛  廖夏  张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0):1195-1196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短程心率变异性与正常人的差异,评价短程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5例分别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患者和200例其它病种患者进行短程心率变异性检查,对各病种患者之间及各病种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RR间期标准差(SDNN)及变异系数(CV)两项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RR间期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两项指标均较正常人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脑卒中组两项指标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结论:短程心率变异性检测能敏感地反映糖尿病心率变异性的改变,这一观察结果与长程心率变异性分析有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特点。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王静  施培培 《新疆医学》1998,28(4):213-215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诊断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7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6例正常人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组(DM_2组)HRV显著低于不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组(DM_1组)。结论: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是一种敏感的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锐  高萍  褚红 《海军医学杂志》2000,21(2):115-11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况。方法 :对 117例冠心病患者和 91例健康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患者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 0等时域指标均低于正常人 ,且差异非常显著 ,冠心心梗组比非心梗组各项时域降低 ,但两者相差不显著。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 ,其自主神经功能减退。因此HRV可作为冠心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东 《当代医学》2009,15(7):57-5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临床特点以及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中的平均心率(HR)、SDNN、SDANN、rMSSD、PNN50等5项时域指标对7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A组)和38例健康成人(B组)的24小时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A组)心率变异性降低明显高于健康成人(B组),其中SDNN、sDANN两项指标,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A组)与健康成人(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对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 5 5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与 3 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正常人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变异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结论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和失衡 ,且与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大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改变与自主神经活动的特点。方法对157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和171例正常人(对照组)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等五项时域指标心率变异(HRV)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的HRV时域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均显著降低(P〈O.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通过长时程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冠心病患者临床判断病性,估计预后,指导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艳  许军  顾国荣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1):62-62,64
目的 了解冠心病病人的心率变异性(HRV),探讨冠心病病人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冠心病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心电图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24hHRV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49~6.15,P〈0.05)。结论 冠心病病人存在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1月年至2005年12月,对145例体检正常人,14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24小时SDNN、rMSSD、PNN50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LF、HFTP等频域指标也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心率变异性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3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6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心率变异性时域检测和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中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夜间SDNN、RMSSD、PNN50高于白天(P0.05),观察组夜间、白天的心率变异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4h的SDNN、RMSSD、PNN50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心率变异性诊断和分析,更有利于预测、预防自主神经病变,降低恶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city,HRV)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性评估人体心脏植物性神经功能的方法。文献报道冠心病〔1〕及糖尿病〔2〕的HRV均较正常人低。为此,我们选用时域和频域方法通过6项参数指标,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单纯糖尿病的HRV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1995年1月~1996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66例,其中糖尿病组35例,男13例,女22例,年龄为47~74(平均59.7±10.27)岁。均经病史、体检及常规检查未发现心血管疾患。冠心病合并糖尿病31例,其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为49~71(平均62.42±7.30)岁,包括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性别对高龄老年住院病人长时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近3年来80岁以上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住院病人105例按性别分成二组,对心率变异性长时程时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二组病人各个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NN50:P=0.157;SDNN:P=0.633;RMSSD:P=0.444;SDANN:P=0.397;SDSD:P=0.374)。结论:在高龄住院病人中,性别对长时程心率变异性并不存在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昼夜因素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观察 2 47名正常人的日、夜间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白天交感神经张力高于夜间 ,而迷走神经张力低于夜间。结论 临床HRV分析时要注意昼夜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程心率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和正常对照组短程和长程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短程心率变异性测试采用床边1min的测试方法,即受测试者佩带24h动态心电监测(Holter)记录盒后立即卧床,深呼吸,用心电图机连续描记1min的心电图。测试RR间期,如果RR间期所对应的快慢心率相差10次以上为正常,≤10次为异常。结果正常人短程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短程心率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短程和长程心率变异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人短程心率变异与长程心率变异缺乏对比性。结论短程HRV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