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关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早期裂缝及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温度应力计算、施工、监测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对具体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工程实施有效的裂缝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新广电中心项目一期工程中的主楼筒体承台基础CT-1等厚度达3.5m,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克服大体积混凝土因水化热过高产生裂缝,施工采取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置后浇带、斜面分层浇筑和实施混凝土浇筑后温度监测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地控制了温度和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确保了该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承台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德友 《宁夏工程技术》2011,10(1):72-74,79
大体积混凝土在冬期施工时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冻的情况.以银川市西夏热电厂一期工程储煤筒仓3m厚筏板基础施工为例,通过详细的温度计算,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冬期设计配合比、入模温度,并采取合理的保温养护、测温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为今后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体积混凝土现在较为流行的定义是,结构外型最小尺寸不小于80 cm,水化热在混凝土内产生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工程.在工业厂房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比较常见,但对于如何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温控,怎样处理好温控措施,对于广大设计者还是一个较浅的概念.笔者针对我院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X23500 m3/h空分工程中冷箱基础承台的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冬季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是一项国际技术难题。理论成果很多,但在施工中仍然难以依据某一理论来指导现场施工。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筏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如何从原材料选择、温度控制以及施工组织等方面对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庞大,混凝土浇筑后释放出大量水化热,由于体积较大,聚集在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由于约束的影响,在混凝土的升降温过程中会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剧烈变化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裂缝,施工难度较大.结合南京某综合大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实例,施工前用有限元分析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现场埋设了温度监控点,施工中根据监控信息随时调整养护方案,从而做到信息化施工.实践证明理论分析得出的温度变化规律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采取的施工方案安全可靠,上述综合防裂技术措施的应用确保了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C4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越洋国际广场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工程的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原材料选用、质量控制和配合比设计等控制温度裂缝的方法进行了实践.温度差是引起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在越洋国际广场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控制温度差为目标,充分利用降低水泥用量、掺用粉煤灰和矿粉、延长混凝土龄期、选用缓凝型外加剂等方法在延缓和降低水化热方面的作用,不仅使混凝土达到C40P8的要求,且未产生裂缝和渗透,达到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温度监测记录和强度评定结果表明: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某电厂烟囱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技术难题,通过热工计算、合理选择施工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面的技术控制手段,达到了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的目的,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工程更趋于合理、安全,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实际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采用三维瞬态温度场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整体浇筑、分层浇筑、设置水管冷却等不同施工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整体浇筑相比,分层浇筑和加水管冷却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水化效应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且昼夜温差大,增大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难度。以该地区某热轧机组特大型筏板基础为对象,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及养护过程的温度变化及裂缝发展进行研究。计算施工过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讨论混凝土温度随龄期发展规律。提出控制大体积基础混凝土的温度,从而控制裂缝的措施,并采取措施监测基础内部温度。  相似文献   

11.
结合凯悦国际大厦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的施工,阐述了超长、超厚底板的施工技术,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并对超厚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了分析计算.合理组织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测温监控,同时从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工艺方面,解决了超长、超厚基础底板施工的技术难点,有效地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缝.  相似文献   

12.
介绍和论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校区结构实验室大型模拟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了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出现温度变形和开裂问题,按照配合比设计采取低水化热水泥、级配良好的砂石和合理的掺合料等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使用,施工时采用有效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方法和后期测温保温养护等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基础工程的质量安全,未出现温度变形裂缝,实际工程应用证明,这些防止裂缝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宁夏大学综合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掺入混合材料、缓凝型减水剂等外加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调整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表面处理,监控混凝土内部温度,加强混凝土保温养护;并利用冷却水吸收并带走内部水化热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原理,在基础混凝土中采取预埋冷却水管的措施,有效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保证了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给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瞬态温度场的分层计算方法,将三维复杂的热传导问题转化为一问题,并采用约束矩阵法对大体积混凝土筏式基础底板进行了应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对实际工程计算是简明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高层建筑基础下土壤温度场的概念。采用一维非稳定传热方程来描述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砼的传热过程,建立了土壤温度场与砼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其较精确的显式差分求解方法。结果表明:由模型所计算出的理论值与现场实测值相当吻合。为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砼绝热温升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砼和土壤耦合温度场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武汉协和医院外科大楼工程实例,建立了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砼温度场与土壤温度场相互影响的非稳态耦合温度场模型,以精确计算砼的绝热温升。采用一雏非稳定耦合传热方程组来描述基础大体积砼的传热过程。用Laplace变换把耦合方程组化为易解的常微分方程组,用Stehfest算法进行数值反演,编制Matlab程序计算出砼内各点在各时刻的温度。结果表明:由模型所计算出的理论值与现场实测值相当吻合,为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砼绝热温升计算和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解决其它一维热传导耦合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强混凝土中总胶凝材料用量较多导致水化热剧烈、从而产生裂缝的问题,对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模型结构进行温度监测来指导实际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水化热试验确定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参数.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及ABAQUS进行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大体积高强混凝土结构比普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升温更快,峰值温度更高,应当加强养护;进行水化热计算时,水化热系数m及最终水化热Q0的常用值需针对大体积高强混凝土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8.
从天津凤凰商贸广场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筏板裂缝控制问题出发,定量地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水化热的影响.应用理论计算的结果,结合现场的施工条件,设计了一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过程的温度监控和循环水降温方案,通过对表面、中部及底部三个不同深度混凝土水化升温的现场结果检测,说明循环降温系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方案设计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工程研究成果,进一步给出了在采用循环水降温过程中的设防控制时间安排与位置设置的建议,为今后该类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