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冬小麦施肥效果与肥料利用率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河北省冬小麦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现状,通过对河北省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的2 794个冬小麦"3414"田间试验进行分析,明确了氮肥、磷肥、钾肥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测算了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河北省冬小麦不施化肥时产量为4.16 t/hm~2,配方施肥显著提升产量至6.83 t/hm~2,在其他肥料施用的基础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使小麦增产1.77、1.31、0.90 t/hm~2。肥料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39.3%,其中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5.7%、18.8%、13.1%;河北省冬小麦肥料偏生产力平均值为15.0 kg/kg,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平均值分别为36.1、50.9、60.2 kg/kg;冬小麦肥料农学效率平均值为5.9 kg/kg,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9.2、9.5、7.7 kg/kg。河北省冬小麦肥料利用效率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推进土壤培肥、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提高养分资源管理水平,实现小麦产量与养分效率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对保证粮食安全和膳食健康营养至关重要。河南隶属黄淮冬麦区,是我国发展优质强劲小麦的最适宜地区。然而,小麦具有需肥较多、营养期较长的特点,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与施肥密切相关。为验证"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麦栽培上的应用效果,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笔者于河南省渑池县张村镇进行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麦栽培上的肥效试验,检验其大田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该肥料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黔西北山区通过3a的"3414"肥料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钾配合施用后小麦产量最高,可达6 193kg·hm-2,缺素时小麦产量降低,以不施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低,降低35.69%。增施氮、磷、钾肥小麦产量增加,最高增加37.35%;2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时氮肥利用率可达50.78%,磷肥利用率可达29.77%,缺素时氮、磷肥利用率降低;3增施氮、磷、钾肥可以提高氮、磷肥利用率,但是施用量过高时氮、磷肥利用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长武小麦对氮磷钾肥的利用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量的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肥料的利用率,拟合肥料效应模型,得到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①合理增加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小麦产量显著增加。②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三种肥料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③土壤中肥料的贡献率在小麦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④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是150.859 1 kg/hm2、118.474 6 kg/hm2和62.583 1 kg/hm2,最佳产量范围是:4 157-4 527 kg/hm2。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氮肥与肥料增效剂配施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氮肥处理相比,常规氮肥与5 kg/667m2肥料增效剂配施后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11.5%和11.7%。在配施氮肥增效剂的基础上,减少10%~20%的氮肥的投入不会造成小麦产量的降低,而且会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新型肥料配施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探索小麦减量减次施肥可行性。结果表明,4种新型肥料配施与常规施肥相比,均能够减少施肥作业次数2次,减少小麦施氮量0.14%~8.97%;对小麦产量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69.15~806.55 kg/hm~2;长效配方施肥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较常规施肥增收1 946.6元/hm~2;缓释配方施肥可以实现种肥混播,不会造成肥料伤苗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适宜肥料用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设置了氮、磷、钾肥料的0(对照)、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穗数与产量增加,千粒质量下降,小麦产量在氮肥用量超过150 kg/hm~2后稳定在8 442~8 474 kg/hm~2;随磷肥用量增加,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磷肥用量为7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617 kg/hm~2,穗粒数、千粒质量变化不大,过量施用磷肥显著降低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减产幅度达5.1%;钾肥用量对小麦穗数、产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施钾量的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下降。[结论]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季节肥料适宜用量为氮肥225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8.
李玲子 《河南农业》2023,(22):26-27
<正>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国民温饱问题和国民经济稳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农民将化肥投入作为提高当地优质小麦产量的主要手段。近年,由于化学肥料不合理施用,农业生产中化肥用量越来越高、氮磷钾养分比例失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优质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还导致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下降。随着生产中肥料投入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华琼 《农家科技》1997,(10):18-19
<正>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此乃农业生产实践的总结,充分说明了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但肥料须施得科学合理,方能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否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根据小麦的生产实践和肥料对小麦生育进程与产量构成的作用,施好基础肥、促蘖肥、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18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 416 kg/hm2,比2017年下降1.19%,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小麦主产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及适宜的年降水量均有利于小麦蛋白质和面筋的形成与积累,有利于生产强筋、中强筋小麦。但农田草害一直是阻碍我国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随着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化肥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小麦施肥上存在施肥量超标、养分搭配不合理、忽视微量元素等问题,不仅导致产量降低,而且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改变,还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当大量施用传统化学肥料导致养分利用率低的时候,一些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肥料应运而生。河南农业大学汪强博士在河南省新郑市进行的小麦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肥料在同等施肥量的情况下,与普通肥料相比,增产幅度达20%。因此,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择新型缓释配方肥料和传统配方肥料,  相似文献   

12.
就目前情况来看,土壤肥力是影响我国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如何提升粮食产量已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而提升土壤肥力是给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研究合理的施肥策略。我国当前存在很多种肥料,包括无机肥料,天然有机肥料,如猪粪、牛粪等,复合肥料和菌肥等。这些肥料对于小麦的生长都具有不同的作用。在此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种肥料的作用以及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量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占很大比重。改善小麦种植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而且可以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小麦施肥技术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小麦对肥料的需求特征,讨论了不同类型麦田的肥料标准和秘密配方,以及施肥的关键方面。从而为小麦种植者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进行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磷、钾肥,小麦穗粒数、产量增加,千粒重随氮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弱筋小麦“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弱筋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表明,肥料对小麦产量影响为氮>磷>钾,对弱筋小麦品质影响最大的是氮素;弱筋小麦要高产必须氮、磷、钾齐全,在高氮的水平下,重视磷肥使用;搬经镇地区弱筋小麦生产氮、磷、钾最佳配比为1.00∶0.25∶0.86。  相似文献   

16.
今春我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干旱,对冬小麦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北方的冬小麦影响较大。冬小麦的产量要占所有谷物全年产量的不到2成左右。旱情严重的北方冬麦区的产量占全国冬小麦产量的60%。一般认为单产的变化,在短期内主要是因为天气(当然种植利润的下滑,相关劳动力和肥料投入的下降,也会导致单产下降)。今年的干旱持续发展,使得我国小麦单产同比下降大约10%(在过去的二十五年,只有1998年小麦单产同比下降10%)。因为我国小麦从2006年起开始托市收购,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施用缓控释肥料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北京市通州区开展小麦施用缓控释肥试验,对比不同肥料产品对小麦的作用。结果表明,施"含腐植酸"缓控释肥,可促进小麦生长,改善小麦的经济性状;处理产量明显高于底施等养分的单质肥料,增产31.7 kg/667 m2,增产率8.6%,增产效果明显,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经济效益方面,施用"含腐植酸"缓控释肥与底施等养分单质肥比,667 m2增加纯效益14.91元。  相似文献   

18.
选取扬麦13作为供试小麦品种,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设置4种不同遮阴持续时间(0、5、10、15 d)的盆栽试验,模拟不同遮阴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2年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遮阴均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且随遮阴时间延长,不同生育期小麦产量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呈现为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遮阴每增加1 d,产量分别下降1.53、1.30、1.16 g/株,表明拔节期是小麦阴害胁迫的敏感期。遮阴在不同生育期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拔节期和孕穗期遮阴主要通过降低小麦穗粒数造成产量下降;灌浆期遮阴对小麦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主要通过降低千粒质量造成小麦产量下降。说明遮阴造成小麦减产与小麦所处生育阶段密切相关,在评估阴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时,应考虑小麦所处生育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保证对维护我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以来,河南省作为主要的小麦产区,其小麦种植面积、产量一直都居于我国首位,获得"全国小麦看河南"的荣誉称号。因此,巩固河南省的小麦生产,是促进河南省以及全国的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状况小麦赤霉病是困扰我国河南省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小麦一旦遭受赤霉病的侵害后,不仅会造成大面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小麦是其农业领域的重要作物,在其漫长的生长期中,极易受到水源、温度及人为因素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也极易被病虫草害所侵害。文章从河北省的农业基本情况和自然气候条件着手研究,尝试通过"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提出有助于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