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在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Hunt-HessⅠ~Ⅲ级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急性期68例患者的术前症状、影像表现、手术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以突发头痛为主要表现,术前CT血管成像和(或)DSA诊断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对患者均行眶上外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术,对所有动脉瘤顺利夹闭,无开颅相关并发症。门诊随访2~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58例(85.3%),无植物生存或死亡病例。结论应用眶上外侧入路能安全有效地夹闭低分级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是一种简便易行、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翼点入路联合部分眶顶和额骨颧突切除(改良眶翼点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36例,均经DSA或CT血管成像检查证实。对标准眶翼点入路的6次切割成型进行简化,采用眶翼点入路但仅去除部分眶顶而未去除眶外侧壁、蝶骨翼等骨性结构,总结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及手术结果。结果治疗36例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均采用改良眶翼点入路,术后CT复查未见明显的脑组织牵拉性损伤,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25例,4分8例,3分3例,无死亡病例。随访3~24个月无再出血及复发病例。未发生眼球凹陷、眼球损伤及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眶翼点入路通过切除部分眶顶和额骨颧突增加了手术操作空间,避免牵拉脑组织,明显缩短了手术操作距离,增大了对深部的观察角度,适用于处理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尤其后指向、上指向及高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无骨质丢失,无需行眶顶重建;从解剖上保留了额叶直回,有利于保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非优势侧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ACoAA)的手术方法、经验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根据前交通动脉和双侧A2段形成的A2开放平面朝向选择经非优势侧眶上锁孔入路夹闭的ACoAA病例资料,对手术方法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该方法的适应证和优缺点.结果 12例患者的ACoAA均经非优势侧眶上锁孔入路完全夹闭,优势A1段动脉均显露良好.术后随访4~29个月均未发现动脉瘤复发或再破裂,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分5分11例,4分1例.结论 ACoAA可经非优势A1侧眶上锁孔入路完全夹闭,是一种能获得良好疗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IAR)的不同破裂点(瘤体、瘤颈及瘤顶)对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3月连续纳入的135例(148个动脉瘤)接受显微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价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进行评定。将发生IAR动脉瘤的不同破裂点作为影响因素,并对其与IAR患者不同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35例患者的148个动脉瘤夹闭术中,30例患者的31个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占动脉瘤20.9%,占患者22.2%),其中破裂点发生在动脉瘤顶部9个、体部17个及颈部5个。17例患者GOS评分5分,8例4分,2例3分,1例2分,2例1分;预后良好者共25例,预后不良者共5例。IAR不同破裂点对于IAR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73,95%CI:6.764~18.344,P=0.006),其中25例瘤体、顶部破裂者中1例预后不良,5例瘤颈部破裂者中4例预后不良。结论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点对于IAR患者预后可产生明显影响,其中瘤颈部破裂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于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眶上外侧入路手术)与对照组(翼点入路手术),每组42例,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与有效率。 结果2组患者术前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领域、躯体限制、社会领域与精神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小,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手术有效率(97.61%)高于对照组(85.7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8.57%)(P<0.05)。术前,2组患者的炎性因子IL-12p70、IFN-γ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IL-12p70、IFN-γ和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而观察组炎性因子IL-12p70、IFN-γ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改善手术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4例形成脑内血肿)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4例形成脑内血肿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均采用"三H"疗法,予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治疗。结果 17例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术后随访0.5~3 a,根据GOS:Ⅴ级10例,Ⅳ级4例,Ⅲ级2例,Ⅰ级1例。结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应及早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对形成脑内血肿者应急诊清除血肿、探查夹闭动脉瘤。术后采用"3H"疗法、给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A)瘤体指向与大脑前动脉A1段几何形态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ACoAA患者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和临床资料.ACoAA依瘤体指向分为前下指向、前上指向、后上指向、后下指向和复杂指向型.大脑前动脉A1段根据其几何形态分为弧形(Ⅰa型:上弧形;Ⅰb型:下弧形)、“S”形(Ⅱa型:反横“S”形;Ⅱb型:横“S”形)、“近线”形(Ⅲa型:内侧半向下的“近线”形;Ⅲb型:内侧半朝上的“近线”形;Ⅲc型:基本水平状的“近线”形)及不显影.结果 共纳入200例ACoAA患者,其中前上指向型93例,前下指向型76例,后下指向型8例,后上指向型8例,复杂指向型15例.大脑前动脉A1段形态分别为:Ⅰa型113侧,Ⅰb型8侧;Ⅱa型27侧,Ⅱb型70侧;Ⅲa型21侧,Ⅲb型46侧,Ⅲc型60侧;不显影55侧.ACoAA瘤体指向与优势显影侧A1段形态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x2=215.582,P=0.000;Pearson列联系数C为o.665,P=0.000),与非优势显影侧A1段形态之间无显著关联性(x2=5.525,P=0.478).当ACoAA瘤体指向向下时,优势显影侧A1段一般表现为Ⅰa型、Ⅱa型或Ⅲa型;当瘤体指向向上时,优势显影侧A1段一般表现为Ⅰb型、Ⅱb型或Ⅲb型;当瘤体指向为复杂指向时,优势显影侧A1段可表现为各种形态.结论 ACoAA瘤体指向与优势显影侧大脑前动脉A1段形态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IA)破裂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于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前循环IA急性期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经翼点入路组(WA组)和眶上外侧入路组(UA组),每组30例。WA组患者采用经翼点入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UA组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过程中,W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4.81±24.13)mL]、切口长度[(18.59±2.04)cm]、手术时间[(182.35±21.75)min]均高于UA组[(101.25±25.76)mL、(9.89±1.12)cm、(131.08±17.5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A组患者22例恢复良好,UA组患者23例恢复良好,2组均未出现死亡,UA组恢复良好率优于WA组(P>0.05)。WA组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U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WA组(P<0.05)。 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前者治疗前循环IA效果更佳、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龚凯  佟小光 《山东医药》2013,53(2):84-86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PICA)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经手术治疗的PICA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中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小脑出血3例,脑室内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室内出血4例,以占位为首发症状者2例。12例行介入手术,其中行动脉瘤栓塞6例,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2例,采用微弹簧圈行动脉瘤并载瘤动脉闭塞3例,行载瘤动脉并动静脉畸形栓塞术1例;8例行开颅手术,其中行动脉瘤夹闭5例,动脉瘤孤立并血管吻合术3例。1例行动脉瘤夹闭并血流重建术中动脉瘤破裂,术后昏迷,3 d后自动出院,死亡。余手术均成功。19例随访1个月~3年无复动脉瘤发。术后瘫痪1例,脑积水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均为3分;行动脉瘤并载瘤动脉闭塞术者术后出现吞咽呛咳和轻度脑积水1例,经相应处理后缓解,GOS 5分;行远外侧夹闭动脉瘤的1例术后出现吞咽呛咳、声音嘶哑,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3个月后未见复发,GOS为5分,余患者GOS为5分。结论 PICA动脉瘤未累及穿支血管者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占位效应明显者选择开颅手术,介入与夹闭、血管吻合相结合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发育异常和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颅内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64排CT血管成像(CTA)的资料。①将216例中CTA发现有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126例,分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CoAA)组69例和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组57例,其余CTA检查无动脉瘤,但有头痛、头晕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②分析动脉瘤的有无,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和瘤颈的宽度、瘤顶指向及瘤体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③将判定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④同时观察大脑前动脉A1段是否存在发育不良或缺如,是否存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结果①64排CTA共检出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26例,其中ACoAA 69例,PCoAA57例,以DSA和手术为判断标准,64排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②ACoAA组中一侧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达81.7%,明显高于PCoAA组和对照组(P〈0.05);PCoAA组中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达56.1%,明显高于ACoA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①64排CTA检出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②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及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眶上外侧入路夹闭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临床症状、Hunt-Hess分级量表,及影像学资料如动脉瘤部位、大小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DSA证实后实施了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①本组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脉络膜前动脉瘤1例,胼周动脉瘤1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②11例均被栓塞成功,其中被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5例,在术后3~6个月的DSA随访中,显示这5例完全闭塞。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的有9例,4分的有1例,死亡1例。无技术相关并发症。③术后3~6个月DSA随访6例,MRA随访2例,电话随访2例。有影像资料的随访病例显示,动脉瘤均被完全闭塞;电话随访患者GOS均为5分,无再出血。结论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前循环微小动脉瘤安全、可行,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液态栓塞剂Onyx闭塞载瘤动脉治疗颅内远端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破裂动脉瘤患者(共29个颅内远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17个,小脑前下动脉3个,小脑上动脉2个,大脑后动脉2个,大脑前动脉1个,大脑中动脉4个。对28个动脉瘤采用Onyx闭塞近端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方式治疗,1个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自行闭塞。结果所有治疗动脉瘤均完全闭塞。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死亡,其余患者术后随访8~67个月。23例患者最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为5分,3例为4分;17例患者术后DSA随访,5例患者术后CTA随访,动脉瘤均无复发;4例患者临床随访。所有幸存患者未见新的神经功能异常,无再出血。结论中-长期随访结果显示,Onyx闭塞载瘤动脉及动脉瘤治疗颅内远端动脉瘤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非优势A1侧翼点开颅与优势A1侧翼点开颅夹闭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并探讨其相关适应证。 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9月至2019年9月存在优势A1现象的5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非优势A1侧翼点开颅,为非优势A1侧组;26例采用优势A1侧翼点开颅,为优势A1侧组;比较2组患者的显微镜下操作时间,夹闭方式(简单夹闭、复杂夹闭),术后3个月及1年的动脉瘤残留或复发情况,术后1年GOS评分等指标。 结果非优势A1侧组简单夹闭25例,复杂夹闭7例;优势A1侧组简单夹闭12例,复杂夹闭1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P=0.022)。非优势A1侧组的显微镜下操作时间为(1.57±0.32)h,术后3个月动脉瘤残留或复发有2例(6.25%)、3例(9.38%),术后1年预后良好率为90.63%;优势A1侧组的显微镜下操作时间为(1.63±0.37)h,术后3个月动脉瘤残留或复发有2例(7.69%)、2例(7.69%),术后1年预后良好率为92.3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非优势A1侧翼点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能够易化动脉瘤颈显露过程并简化夹闭方式,但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115例。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结果 115个破裂动脉瘤中,38个(33.0%)位于前交通动脉,16个(42.1%)伴有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32个(27.8%)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最大直径2~17.5(6.72±3.32)mm。37个(32.2%)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72个(62.6%)动脉瘤最大直径<7 mm。颅内破裂动脉瘤体积13~2651(369.65±187.74)mm~3。63个(54.8%)动脉瘤体积<200 mm~3。24个(20.9%)动脉瘤长宽比≤1.8,91个(79.1%)动脉瘤长宽比>1.8。67个(58.3%)动脉瘤伴有子瘤。单发动脉瘤96例(83.5%);多发动脉瘤19例(16.5%),每例有1个责任动脉瘤即破裂动脉瘤,共19个,未破裂动脉瘤23个。破裂动脉瘤最大直径明显大于未破裂动脉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提供颅内破裂动脉瘤丰富的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3mm)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45例(45个)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资料。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29例,后交通动脉11例,大脑前动脉A1段3例,小脑下后动脉2例。其中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8例,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球囊辅助技术栓塞4例,双微导管技术栓塞3例,单纯血管内支架置入2例。结果①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28例,大部分填塞15例,单纯支架成功置入2例。②术中并发症情况:1例发生术中出血,经继续填塞弹簧圈后,术后恢复良好。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发生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经溶栓后再通,但术后头部CT显示有皮质梗死,患者遗有左侧肢体偏瘫。对5例脑室积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③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1分28例,2分14例,3~4分2例,5分1例。④DSA随访24例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无一例复发;CT血管成像随访12例,随访时间为2~6年,未见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精确的微导管塑形,合适的弹簧圈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减少并发症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基本特征、大小和部位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顺性分析6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脑血管造影资料,包括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破裂诱因、Fisher分级、动脉瘤大小、部位等。结果①69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3岁,男女比例为1:1.21,其中557例发牛破裂出血,21.0%(117/557)存在破裂诱因;141例未破裂。多发性动脉瘤比例为13.8%(96/698),大部分位于同侧的颈内动脉或对称的镜像部位。②共有动脉瘤814个。764个囊状动脉瘤中,破裂的有539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5.63mm,范围1.39~32.04mm);未破裂的有225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4.46mm,范围1.30~44.88mm)。在囊状破裂动脉瘤中,5.2%(28/539)≤2.5mm,42.7%(230/539)≤5mm,70.3%(379/539)≤7mm,90.2%(486/539)≤10mm;体颈比≥1.5者破裂比例较高(P〈0.001);相对于瘤径≤5mm组,〉5~10mm组破裂发生的危险明显增加(OR=2.83,95%CI:1.95~4.10),而〉15~25mm组(OR=0.29,95%CI:0.13~0.64)和〉25mm组(OR=0.14,95%CI:0.04—0.50)危险性降低。③在破裂动脉瘤中,以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最为常见(35.2%,190/539),其次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9.3%,158/539)、大脑中动脉瘤(12.1%,65/539);而在未破裂动脉瘤中,以眼动脉段最为常见(31.6%,71/225),其次为后交通动脉(24.4%,55/2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19.1%,43/225)。以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破裂发生为基准,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较高(OR=7.35,95%CI:3.52~15.34),而眼动脉段(OR=0.15,95%CI:0.09~0.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OR=0.02,95%CI:0.00~0.07)动脉瘤的破裂危险较低。结论位于前交通动脉、直径〉5~10mm、体颈比≥1.5的动脉瘤更容易破裂出血;而位于颈内动脉硬膜外段或眼动脉段、直径≤2.5mm、无瘤颈或体颈比〈1.5的动脉瘤出血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