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头孢哌酮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方法用PCR方法扩增62株临床分离菌TEM型及SHV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并对从65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及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分离提取的β-内酰胺酶进行等电点测定。结果62株临床分离菌PCR扩增结果表明,58.1%(36/62)对头孢哌酮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含有TEM型β-内酰胺酶;32.3%(20/62)含有SHV型β-内酰胺酶。65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等电点的测定结果表明36.9%(24/65)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一种β-内酰胺酶,29.2%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2种β-内酰胺酶,13.8%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3种β-内酰胺酶,10.7%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4种β-内酰胺酶,6.1%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5种β-内酰胺酶。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生1种β-内酰胺酶,1株铜绿假单胞菌产生2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介于4.95—9.36之间。72株临床分离菌共产生160种β-内酰胺酶。全部β-内酰胺酶能够水解头孢哌酮,而舒巴坦可以抑制酶的活性。β-内酰胺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1)的水解率与头孢他啶相似,但低于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5)和哌啦西林/三唑巴坦(1:8)的水解率。包括7株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72株产生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大部分对头孢哌酮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TEM型β-内酰胺酶,舒巴坦可以增强头孢哌酮对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产酶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方法:用E试验法测定1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亚胺培南、ertapenem(MK-0826)和阿米卡星对所有受试菌保持较高抗菌活性,细菌耐药率分别为4%、15%和17%;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33%、25%和26%,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在44%-51%。与2001年我院调查水平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增加15%,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变化不大。用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分别筛选出ESBLs产生菌13株和11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产酶率最高,分别为21.7%(5/23)和34.8%(8/23),肺炎克雷伯氏菌其次,分别为23.8%(5/21)和9.5%(2/21)。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对所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菌株都敏感。而临床常用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并未体现酶抑制剂优越性,耐药菌株多。结论: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加酶抑制剂抗生素的滥用,已造成细菌对其耐药率升高,且对付产酶耐药株感染逐渐失去优势。  相似文献   

3.
E试验监测重症监护病房中4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我院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了解四年来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用E试验法测定4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E试验酶试条检阅细菌产ESBL的情况。结果 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保持最高抗菌活性,细菌耐药率仅为7.5%;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仍有较高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16.0%、20.0%、22.5%、23%和26.8%;其它抗生素耐药率在42.8%—46.8%之间。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筛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产生菌27株,检出率分别为40.9%和27.3%。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所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菌株都对之敏感。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ESBLs株保持较高体外抗菌活性,但2001年分离菌耐药率有所增加。四年资料相比,所测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998—2000年的11%—14%增加至2001年的26%,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1998—1999年的45.2%上升至2000—2001年的79.6%,细菌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 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抗菌药物(尤其是加酶抑制剂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滥用,已造成细菌对其耐药率升高,且对付产酶耐药株感染逐渐失去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呼吸监护病区分离的406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cf琼脂扩散法,数据输入WHONET4软件并进行分析。结果 绿脓杆菌(45%)、不动杆菌属(18%)、克雷伯氏菌属(14%)、肠杆菌属(8%)和大肠杆菌(7%)。10种抗生素的总耐药率较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24.2%)、头孢吡肟(43.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头孢吡肟等5种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检测,比较头孢吡肟与其他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抗菌活性。结果分离出245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不动杆菌(48.2%)和铜绿假单胞菌(11.0%)为主的非发酵菌占65.3%。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菌素的敏感率为44%~68%;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为93.9%。头孢吡肟对阴沟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而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明显较低,其他与头孢他啶相近;2004年较2003年,头孢吡肟除对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略升高外,对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活性保持稳定。结论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可用于ICU危重病人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6.
翁亚丽  刘雁雁 《江苏医药》1997,23(12):850-851
检测临床分离的57株绿脓杆菌和36株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进行接合传递耐药性质粒的检测。体外药敏结果显示:57株绿脓杆菌中,除多西环素外,10种抗菌药物全部敏感30株(52.63%)。36株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全部敏感15株(41.67%)。除多西环素外,绿脓杆菌和不动杆菌对其余各药的敏感率均可达70%以上。特别是绿脓杆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不动杆菌对头孤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敏感率均达90%以上,其中又以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绿脓杆菌和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耐药性质粒检测结果显示:经脓杆菌和不动杆菌质粒携带率分别为15.79%(9/57)和13.89%(5/36),接合传递性质粒携带率分别为7.02%(4//57)和5.56%(2/36)。  相似文献   

7.
320株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钮博  王卫国  王敏  李峰 《中国医药》2008,3(2):96-97
目的了解皖北地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与社区获得感染患者中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情况。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对320株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双纸片法检测上述菌株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大肠埃希氏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为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其次是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敏感率分别为90.1%、86.2%、75%,敏感性最低的抗生素为氨苄青霉素(6%)。320株大肠埃希氏菌对培氟沙星耐药率达76.4%,40%的大肠埃希氏菌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ESBLs)。结论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仍是目前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本地区医院内感染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β低片扩散)法和MIC法2种、试验方法和判断标准按照NCCL2002年版的规定执行,运用多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7种非发酵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780%,对碳青霉烯美药物的敏感率718%的有4种菌,对氨基糖苷类敏感率较低,没有超过80%,372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排解三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可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总计达76.9%,治疗鲍曼可动杆菌抗菌药物依次为严胺培南(95.7%),美洛培南(93.5%),头孢派酮/舒巴坦(85.5%),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表现为较高程度的单耐药性和多免的改性。  相似文献   

9.
2004~2005年我院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调查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协助组(CHINET)重庆工作组2004年11月--2005年11月临床常见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状。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 一年中我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380株;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阴沟肠杆菌和粪肠球菌为最常见菌,所占比例分别为18.6%、13.6%、11.3%、10.0%、9.4%、9.1%、8.0%和3.9%。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7.5%和31.4%;所有ESBLs产生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2%和39.4%,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达48.9%,且出现对所有药物耐药的泛耐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8.6%和92.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分别为34.8%、27.5%、37.7%。耐药组合分析显示,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不敏感株中有58株为完全相同的耐药模式,PFGE分析,这些菌株主要来源于两个克隆株。除碳青霉烯类敏感外,其余药物均耐药,其中46株来源于同一病区。结论 我院近半年的常见细菌耐药性与前期监测结果相似,但由于在一些监护病房存在耐头孢哌酮/舒巴坦流行株,使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明显低于前期监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流行株继续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13种抗生素对产AmpC酶或同时产ESBLs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了解临床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产AmpC酶或同时产超广谱肛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检测常用13种抗生索对这些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索。方法 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或同时产ESBLs菌株,应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生索对这些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结果 从临床痰标本分离对第一、二代及一种以上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226株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阴沟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单产AmpC酶34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15株,总检出率分别为15.0%(34/226)、6.6%(15/226)。无论单产AmpC酶还是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头孢美唑高度耐药,敏感率从0~14.7%;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情况亦严重,敏感率从0~29.4%;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除大肠埃希氏菌外有较高的敏感性,总敏感率均为71.4%;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仅有1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单产AmpC酶细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敏感率分别为97.1%、64.7%,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则敏感率下降为66.7%、26.7%。结论 对单产AmpC酶或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细菌。亚胺培南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除大肠埃希氏菌外亦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单产AmpC酶细菌,头孢吡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阿米卡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肝病患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类型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0~2002年传染病医院肝病患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类型、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从539例患者分离到655株革兰氏阴性菌,分别来源于血液169,腹水174,痰及咽拭子178,尿液134,菌属分布包括大肠埃希氏菌44.89%,克雷伯氏菌属18.17%,气单胞菌属13.13%,不动杆菌属7.02%,假单胞菌属5.95%,肠杆菌属5.34%。气单胞菌属主要在血液、腹水中占94.19%,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在呼吸道占73.91%和74.36%,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氏菌占绝对优势,70.90%。不同菌属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产ESBLs菌分布于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酶率分别为18.03%及2l.01%。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在ESBL阴性组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阿米卡星较好,产酶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头孢美唑的敏感性较好。结论 肝病患者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感染部位、菌属分布及耐药性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用药应根据感染部位、菌属及药敏结果综合分析,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院内感染菌体外抗菌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常见院内感染菌对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双倍肉汤稀释法测定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及其它地方病房分离的6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和2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共280株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CPZ/SB)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总耐药率最低为12.7%,其次是亚胺培南(IPM)为13.6%和头孢他啶(CAZ)28.6%。除嗜麦芽黄单胞菌外,亚胺配能对其它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率最低仅为4.5%。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为11.9%。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70%。结论:院内感染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耐药率最低,氨曲南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产酶菌呈现交叉耐药性,而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无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了解1998~2001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用E试验法测定4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MIC,并用头孢他定/头孢他定 克拉维酸(2001年新增:头孢噻肟,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E试验试条检测细菌产ESBLS的情况。结果: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有最高抗菌活性,细菌耐药率仅为7.5%;所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菌株都对之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定仍有较高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16.0%,20.0%,22.3%,23%和26.8%,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在42.8%~46.8%。筛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菌29株,检出率分别为42.1%和27.3%。4年资料相比,所测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998~2000年的ll%~14%增加至2001年的26%,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1998~1999年的45.2%上升至2000~2001年的79.6%,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细菌对加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14.
135例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泌尿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分离菌株、计数、药敏试验使用K—B法。结果分离出的135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00株,占74.1%、革兰氏阳性球菌33株,占24.4%真菌2株,占1.5%。分离数在前2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但对呋喃妥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革兰氏阳性杆菌对万古霉素保持100%保持敏感性。结论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加强细菌感染的监测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福州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监测福州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3月-10月福州地区4家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426株,用K-B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用表型确认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在14种抗生素中,敏感性最高的是亚胺培南(100%)、头孢哌酮/舒巴坦(10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9.53%)、头孢吡肟(94.37%)和头孢美唑(91.08%),敏感性最低的是阿莫西林(12.68%)、哌拉西林(48.83%)和环丙沙星(50.70%);除头孢他啶外,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上;产ESBLs菌检出率为33.33%(142/426);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美唑外,产ESBLs菌对其它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结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美唑的敏感性最高,产ESBLs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临床实验室有必要常规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否产ESB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病房强化治疗下肺癌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性.方法 选取2005年4月至2014年11月病房强化治疗下院内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下呼吸道病原菌分离株和多重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44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为238株(53.1%),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5.2%)、肺炎克雷伯菌(10.5%)等;革兰氏阳性菌为84株(18.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3%);真菌126株(28.1%).培养两种致病菌占52.9%,真菌感染合并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5.4%.革兰氏阳性杆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达到10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以及环丙沙星等敏感性高,致病菌存在多重耐药性.结论 肺癌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严重,存在多重耐药性,在治疗中需要加强药物敏感试验,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规律。方法 对本院5年间ICU病房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348株致病菌分析,并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 348株阳性标本中,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3%,铜绿假单胞菌(Ps aeruginos)、阴沟肠杆菌(Entcloacae)、肺炎克雷伯杆菌(K1pneumoniae)、大肠埃希菌(Ecoli)、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nii)居分离菌的前5位。药敏结果提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较为敏感。而革兰阳性球菌则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利福平和阿米卡星呈部分中度敏感。结论 ICU病房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提示临床加强耐药监测,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产生率,并比较近年来我院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E—test法测定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感染灶分离的108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细菌产ESBLs的情况。结果 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抗菌活性最高,耐药率为16.7%;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ertapenem的耐药率为34.2%~49%;其它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0%~69.4%之间。筛选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的ESBLs产生菌24株,ESBLs检出率分别为44.4%和53%;亚胺培南对所有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株均较敏感。新型青霉烯类抗菌药物ertapenem(MK-0826)对收集的108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前下降,总耐药率为41.7%。七年资料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6.7%增至37%,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亦明显增高,由1998年的26.2%增高到2005年的49%,除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变化不大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较大。结论 亚胺培南对所分离的细菌均表现较高的敏感性。对ESBLs产生菌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7年来细菌对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岁以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5岁以下126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痰液标本经分离培养,做细菌株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97株,总阳性率39.2%,其中革兰阴性菌331株,占66.6%;革兰阳性菌109株,占21.9%,真菌57株,占11.5%。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百分率分别为51.8%和49.3%。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英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100%耐药,4种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显示高抗药性,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73.2%,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哌拉西林衔巴坦敏感,耐药率为o,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占21.6%(8/37)。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敏感,对利福平、阿莫西林/舒巴坦较敏感。结论惠州地区5岁以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要及早做细菌学检测,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2012年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方法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按NCCLS2010版标准判读结果,ESBLS菌株用双相纸片法进行确证。结果从各种标本分离到24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100株产ESBLs菌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5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15株,分别占该种菌的59%、15%。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逐渐上升。阴沟肠杆菌中除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外,其它抗生素敏感率均低于60%。不动杆菌敏感率由高到低排列为亚胺培南95%,其余抗生素敏感率均低于70%。铜绿假单胞茵敏感率较高的亚胺培南50.1%、阿米卡星50.6%其它抗生素敏感率低于50%。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对头孢菌素类耐药显著,碳青酶烯类仍是目前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最有效的药物,特殊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多。本院产ESBLs菌株以大肠埃希氏茵多见;铜绿假单孢菌在脑外科、呼吸科出现院内感染,并且耐药率在逐渐升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