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介绍一种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利用恒电位电解法原理制成的传感器,并配以最新电子元器件组成检测仪。用于对矿井、化工、煤炭、电力、冶金、环保等有关部门的一氧化碳检测。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对于煤矿的生产安全十分重要.提出了一种较为先进而且实用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以STC12C5A08S2单片机为核心,集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浓度值显示、通讯、报警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井下一氧化碳浓度的准确检测,并且可以通过RS485接口将浓度值实时的传输给计算机,便于远程观测.实际的测试证明,该系统的精度、误差以及灵敏度等参数均符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3.
《传感器世界》2005,11(2):53-53
该产品可以测量可燃气体、氧气、氢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下爆限,也可以作为一个个人监测器或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进行检测的工具。该产品的特性包括:标准的数据录入,内置泵,可充电的NiMH电池和可任意使用的碱性电池,可单手操作,袖珍型设计。其显示器可以同时显示5个传感器的数据——这些传感器包括红外(一氧化碳),电化学(氧气,一氧化碳和氢化硫)和接触反应式传感器(LEL)(美国MSA公司)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环境安全程度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的一氧化碳的危害,基于此,本设计制作了一款一氧化碳的监测报警装置。该装置由单片机、一氧化碳传感器、蜂鸣器组成。其中单片机作为本设计的中枢,负责接收信息与发送命令。本设计通过一氧化碳传感器对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并转化成数字电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经过计算发送给蜂鸣器进行报警。通过论证分析,本设计是合理的,能够完成一氧化碳的监测及报警任务。  相似文献   

5.
现有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测量数据易受烷类气体、氢气苯类等气体及矿井环境压力的影响,测量结果误差大,且需定期调校。针对该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微型泵吸式的矿用红外一氧化碳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非分散式红外吸收原理,利用CO气体对4.5μm的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通过测量红外辐射的初始能量和红外辐射被气体吸收后的能量,检测出CO气体浓度。针对扩散式一氧化碳传感器检测采样速度慢,检测结果容易受检测环境的风速、温度等外界因素干扰的问题,采用微型泵吸式检测方式,气体通过微型气泵的流动进入红外敏感元件气室,保证了传感器气流的稳定性。6个月的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相比传统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红外波长固定、测量数据不受其他气体影响的优势;使用中,矿用红外一氧化碳传感器的维护周期大于6个月,主要维护操作是清洁处理,无需更换敏感元件及标校。  相似文献   

6.
目前煤矿普遍采用基于电化学测量原理的一氧化碳检测装置,为解决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测量精度低、标校周期短、探头寿命短、易受背景气体干扰产生误报警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TDLAS的矿用激光一氧化碳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更低功耗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替代DFB激光器,以ARM和FPGA为核心,实现了一氧化碳的实时准确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基本误差不大于测量值的2%,响应时间小于15 s,可靠性高,能有效解决电化学原理检测装置现存的问题,对提升煤矿安全监测的可靠性,减轻设备运维的工作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市场中的煤气报警器生产成本高和检测到煤气泄漏没有相应自动处理功能的问题,提出了多点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和自动排气的方案;设计了多检测点的无线传输电路,自动报警及自动排气电路;为了实现无线传输的目的,对无线传输的发送与接收程序进行了设计;通过软件仿真工具对煤气泄漏自动报警与自动排气装置的电路进行仿真与分析;实验结果,基于相同的一氧化碳检测指标要求,煤气泄漏自动报警与自动排气装置的硬件电路选用性能相对较差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一氧化碳的泄漏信号;实验结论,采用多点自动检测报警的措施降低了对传感器性能的要求,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自动排气功能增强了报警器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玉娇  魏超 《软件》2011,(3):88-89,92
根据矿井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的实际情况,文章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的传感器的设计,实现一氧化碳浓度的数字化、智能化检测。传感头采用电化学式感应原件,硬件电路由显示电路、频率输出电路、声光报警电路、A/D转换电路、前置放大电路、红外接收电路组成。为了便于调试、连接和扩展,软件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技术,彼此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甲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同时检测,设计出一种红外多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将探测器和红外光源集成在光学气室内.在对气室进行设计时,首先确定气室高度为25 mm,随后通过计算和软件仿真分析确定气室的半径为10 mm.设计完成外围电路并对传感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对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测范围可达到(0~40 000)×10-6.  相似文献   

10.
针对检测矿井一氧化碳(CO)含量时,电化学传感器输出受到矿井大气中甲烷气体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数据融合的CO浓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催化传感器与电化学传感器构成传感器对,利用能够从全局意义上逼近任意非线性关系的支持向量机对传感器对的输出信号进行非线性数据融合,构建了矿井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88%,均方根误差为1.32 ppm,有效地消除了甲烷对CO电化学传感器的影响,实现了矿井CO浓度的精确检测。  相似文献   

11.
更正启事     
《传感器世界》2007,13(9):44-44
北京康尔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了CPR-B系列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可以分别检测室内甲醛、氨气、臭氧、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气体。该检测仪采用定电位电解传感器,该传感器是在特定的电位,将气体进行电解,通过测定电解气体所产生的电流而测得气体浓度,输出电流与气体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STC12C5A60S2为核心的室内CO浓度的实时检测和报警系统。设计主要由半导体一氧化碳传感器,STC12C5A60S2单片机,液晶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可以实现室内一氧化碳浓度的实时采集显示,并能调整报警值以及当浓度超过报警值时自动进行声光报警。实验证明,该系统性能可靠,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3.
<正> 法国OLDHAM(欧尔丹姆)公司生产的CTT63/40U集中遥控监测装置是一种矿井安全自动巡回检测装置,它可以用来检测矿井中爆炸危险性气体、毒性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及温度、压力、风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便携式CO气体检测仪的开发,论述了仪器的硬件原理图、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参数模型分析以及软件的程序流程图,该仪器可实现检测空气中CO的含量,并可自动进行声、光以及震动报警,可通过按键设定二级报警值,并且可以对仪器进行标定,仪器以美国microchip公司的微控制器PIC16F946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分辨率为lppm;误差为士3%,采用3V的锂电池可以连续工作9000h以上,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环保、汽车、家庭等一氧化碳泄漏和不完全燃烧的检测报警.  相似文献   

15.
《传感器世界》2010,(4):44-44
科尔康公司将T3个人多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进行了扩展,在检测易燃气体、氧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的基础上新增了臭氧、二氧化硫和氨气三个有毒气体。新的传感器的加入扩大了T3的应用范围,使其可以运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和饮料加工,以及水和污水处理行业。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介绍了一氧化碳传感器的特点、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 ,总结了一氧化碳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概况。探讨了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红外吸收气体检测原理设计了一款矿用红外一氧化碳气体浓度测试仪。该测试仪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实现控制和数据处理,采用双光源双探测器光路结构,对杂质气体和粉尘进行补偿。介绍了滤波放大、A/D转换、红外遥控、声光报警、无线收发、稳压电源等模块的设计。该测试仪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较高,使用寿命较长,适用于煤矿等恶劣工业环境现场的一氧化碳监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MSP430的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的设计方法,详细阐明了红外气体检测原理、系统硬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该检测仪充分利用了MSP430单片机的硬件资源,具有低功耗和测量快速精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是煤炭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和分布式无线传感技术的关键基础。阐述了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电化学和半导体一氧化碳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展望了低功耗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和前景。(1)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主要由电极和电解质构成,有两电极和三电极结构,两电极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没有参比电极,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制造,成本较低,适用于低浓度一氧化碳的监测;三电极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引入参比电极,具有较宽的量程和较高的精度,但成本高。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响应时间较短,具有分布式无线传感应用前景,其研究重点在于铂-碳复合电极的制备,但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仍然使用了水溶剂,存在漏液风险,且难以微型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避免采用液体溶剂,研究全固态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并控制其孔隙率,缩短响应与恢复时间,另一方面要寻找廉价高效的电极材料,降低传感器成本;此外,制造微型化的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也是未来重要的工作内容。(2)半导体一氧化碳传感器可分为非微加热板型和微加热板型。非微加热板型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的是陶瓷管基底或者氧化铝平板基底,由于加热器尺寸较大,且热传导严重,功耗较高,通常在100mW以上,难以用于分布式无线传感场合。微加热板型一氧化碳传感器热质量低,可以大大降低加热器运行功耗,还可与集成电路工艺兼容,可得到片上系统型一氧化碳传感器,降低外围电路功耗,适合物联网应用。微加热板型一氧化碳传感器体积比固体电解液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更小,且具有成本低廉、灵敏度高、易于片上集成等优点,但易受湿度影响,基线易漂移;未来研究方向是对敏感材料进行修饰改进,优化封装工艺,并采用智能算法对基线进行自校准;可以使用沸石修饰敏感材料减少湿度对传感器的影响,或者在封装工艺上采用聚四氟乙烯等的憎水膜;智能算法可以采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算法或人工智能算法,未来希望可以实现高效率的边缘计算,以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改良的SnO2单晶体式气敏传感器制作方法,巧用加热老化工艺使传感器的气体灵敏度获得大幅提高,从而解决了一直存在的难题,拓宽了应用。此工艺不仅适用于氢、甲烷的检测,而且还同样适用于乙醇、丙烷、一氧化碳、氨气、氧气、水蒸汽等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