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丁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芦丁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下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其裂解规律。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技术研究芦丁的结构和正、负离子扫描条件下芦丁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其裂解规律。芦丁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在正离子模式下,容易与Na+形成[M+Na]+的准分子离子,并裂解形成碎片m/z 605,487,331,325,313,185等,在负离子模式下,形成[M-H]-的准分子离子,并进一步碎裂形成碎片m/z 301,283,257,255,229,227,211等。分别阐明了芦丁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质谱碎裂规律,并对主要特征碎片离子进行归属,为进一步芦丁的结构优化和修饰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己二胺为分子内核,室内合成了一类支化代数为1.0G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己二胺四丙酰胺二胺(1.0G支化物)。应用ESI-MS技术研究并表征了该支化物的分子结构与正、负离子扫描条件下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主要裂解途径。1.0G支化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以得到较佳的质谱信息。在正离子模式下,容易与H+形成[M+H]+准分子离子,并裂解形成碎片m/z573.41,m/z 555.40,m/z 471.30,m/z 459.30,m/z 453.28,m/z 369.17,m/z357.16等。在负离子模式下丢失一个H+,形成[M-H]-准分子离子,并进一步碎裂成碎片m/z 571.43,m/z 511.29,m/z 457.20,m/z 397.05,m/z 342.99,m/z240.84等。分别阐述了1.0G支化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并对主要特征碎片离子进行了结构归属,为进一步对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的表征与结构指认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IT-TOF)技术, 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芒柄花素及其同分异构体7-甲氧基异黄酮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了5级高分辨质谱. 结果显示, 二者在负离子模式下的碎片相同, 而在正离子模式下的碎片裂解不同. 根据正负离子模式的5级高分辨质谱推导了两者的可能裂解规律, 丰富了异黄酮的ESI-MSn数据, 为其它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质谱方法.  相似文献   

4.
芹菜素的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电喷雾萃取电离源(EESI),结合串联质谱(MSn)技术,对芹菜素这一典型的黄酮类活性化合物的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该化合物均能得到较好的EESI-MS信号,且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灵敏度更高。通过对比芹菜素的EESI-MS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谱图发现,芹菜素在EESI-MS和ESI-MS中的裂解规律相似,但是EESI是一种比ESI更软的电离模式。根据对芹菜素EESI-MS特征碎片离子的分析,提出了芹菜素在EESI-MS中裂解的基本规律,为EESI-MS技术用于分析、鉴定复杂基质中痕量芹菜素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研究典型三嗪类除草剂的特征质谱裂解规律。14种三嗪类除草剂的标准溶液经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3.0 mm,1.7μm)分离,用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采集离子信息。通过分析主要特征离子碎片发现:含O、含Cl和含S 3类亚型三嗪类除草剂质谱断裂方式包括:均三嗪环上氨基取代基的碳氮键断裂、均三嗪环上杂原子取代基自由基的丢失和均三嗪环的开环反应。含O三嗪类除草剂的主要特征离子碎片为m/z 142.07234和m/z 100.05060,含Cl三嗪类除草剂的主要特征离子碎片为m/z104.00017,含S三嗪类除草剂的主要特征离子碎片为m/z 116.02769。本研究中得到的三嗪类除草剂的裂解规律可作为非靶向筛查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三嗪类化合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苦参生物碱电喷雾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怀侠  韩凤梅  杜鹏  陈勇 《分析化学》2006,34(2):205-208
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MS)研究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一级质谱电离规律和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实验结果显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电喷雾一级质谱中均易产生聚合及加合离子,二级质谱中易产生环逐步裂解碎片离子,即结构相似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相似的电喷雾质谱行为。苦参碱的特征碎片为m/z148和150,氧化苦参碱的特征碎片为m/z248([M H-17] )、m/z247([M H-18] )以及m/z148、m/z150。对苦参对照药材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电喷雾质谱分析,由一级质谱的准分子离子及其二级质谱碎裂信息对各已知组分进行了结构认证。  相似文献   

7.
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的电子轰击与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电子轰击质谱(EI-MS)两种质谱技术分别对传统中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的化学结构和裂解途径进行系统研究。采用EI-MS从丹参酮ⅡA获得m/z 294[M] 、279、261、233、207等特征质谱峰,从丹参酮Ⅰ获得m/z 276[M] 、248、233、219、205等特征质谱峰;采用ESI-MS从丹参酮ⅡA获得m/z 295[M H] 、280、278、262、249等特征质谱峰,从丹参酮Ⅰ获得m/z 277[M H] 、259、249、231、221、193等特征质谱峰,并用Mass Frontier 3.0软件辅助解析了其中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以及可能的裂解途径;比较了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Ⅰ的电喷雾电离质谱和电子轰击质谱裂解规律,本研究为研究丹参二萜醌类主要特征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与结构修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紫草素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测定紫草素的单扫描极谱分析方法;在0.03mol/LNa2CO3+0.2mol/LNaOH(pH=12.63)底液中,紫草素于-0.60V(SCE)处有一灵敏的二次导数还原峰,电流峰高与浓度在7.0×10-8~5.6×10-7mol/L和6.0×10-7~4.2×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10-8mol/L;用于中药紫草中紫草素的测定,结果良好;同时还研究了紫草素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紫草素在0.2 mol/L HAc-NaAc缓冲溶液(pH4.3)中,产生灵敏的线性扫描极谱峰,峰电位EP=-0.186 V(vs.Ag/AgCl)。峰电流与紫草素浓度在5×10-7~1×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紫草中紫草素含量的测定。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该体系属具有反应物吸附性的可逆过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紫草中的紫草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紫草药材中左旋紫草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以融硅毛细管(150μm×70 cm)为分离柱,研究了缓冲液的种类、浓度、添加剂种类与添加量、分离电压和进样量等因素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优化选择1.0 mmol/L H3BO3 3.0 mmol/L三乙胺缓冲液为电泳介质,分离电压18.0 kV,可实现分离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左旋紫草素线性范围为10.0~250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2;检出限为5.0 mg/L(S/N=3)。2批样品不同浓度添加水平的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4%,两批药材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9%~97.4%和93.1%~101%。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以用于紫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氧载体模型化合物乙二胺钴氧合产物的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探讨。以固相法合成的乙二胺钴吸氧初和吸氧6 d两个阶段为研究体系,在正离子电喷雾质谱条件下能够清楚地观测到乙二胺钴氧合配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对其中m/z 150.86的碎片峰进行子离子扫描,可得到失去中性氧分子(M=32)的子离子碎片峰(m/z 118.85),从而可进一步确认其为氧合配合物碎片峰。本文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吸氧初和吸氧饱和后的两个体系进行了合理的初步探讨,根据所得质谱数据对乙二胺钴氧合产物的结构、裂解规律及氧气的存在形态给出初步合理的推论,结果表明,吸氧过程是一个老化的过程,乙二胺钴配合物从吸氧初到吸氧饱和后,其形态经历了从双核过氧桥联配合物到双核过氧羟基双桥联配合物形态的转变。初步确立电喷雾质谱(ESI-MS)可做为研究氧合反应和表征氧合配合物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总结和归属了 (2H)_2_环己基_3 ,4二氢吡咯并[1 ,2_a]吡嗪_1_酮及其7个苯甲酰基衍生物和3个苯乙酰基衍生物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 (EI_MS)中的主要裂解方式和特征 ,指明了主要碎片离子的来源和结构 ,这10个芳酰基衍生物质谱图中的主要碎片峰均来自麦氏重排和异构化后的α_裂解,由其裂解产生的m/z120和m/z163离子是该类化合物共同的特征离子 ;吡嗪酮苯甲酰基衍生物基峰为M -82 ,苯乙酰基类衍生物基峰为m/z245。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伏安行为研究表明,在pH 3.98的HAc-NaAc(20%乙醇)缓冲溶液中,紫草素在玻碳电极产生了一对氧化还原波,并证实这一反应是受吸附控制为主的电极过程.同时选用方波伏安法以氧化峰为对象考察峰电流与药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峰电流与紫草素浓度在2.08×10-8~1.82×10-6 mol/L范围内呈较好线性关系.方法用于中药药品紫草中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总含量的测定,样品不经预处理分离即可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总结和归属了(2H)-2-环已基-3,4二氢吡咯并[1,2-α]吡嗪-1-酮及其7个苯甲酰基衍生物和3个苯乙酰基衍生物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中的主要裂解方式和特征,指明了主要碎片离子的来源和结构,这10个芳酰基衍生物质谱图中的主要碎片峰均来自麦氏重排和异构化后的α-裂解,由其裂解产生的m/z120和m/z163离子是该类化合物共同的特征离子;吡嗪酮苯甲酰基衍生物基峰为M-82,苯乙酰基类衍生物基峰为m/z245。  相似文献   

15.
总结和归属了(1H)-3,4-二氢吡咯[2,1-c][1,4]噁嗪-1-酮及其6个苯甲酰基衍生物和两个苯乙酰基衍生物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中的主要裂解方式和特征,指明了主要碎片离子的来源和结构。这8个芳酰基衍生物质谱图中的主要碎片峰均来自α-裂解和脱中性小分子碎片的重排裂解,由其产生的m/z 164、m/z 120和m/z 92离子是该类化合物共同的特征离子;二氢吡咯噁嗪酮苯甲酰基衍生物和苯乙酰基衍生物的基峰都为m/z 164。  相似文献   

16.
总结和归属了(1H)_3,4_二氢吡咯[2,1_c][1,4]嗪_1_酮及其6个苯甲酰基衍生物和两个苯乙酰基衍生物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中的主要裂解方式和特征,指明了主要碎片离子的来源和结构。这8个芳酰基衍生物质谱图中的主要碎片峰均来自α_裂解和脱中性小分子碎片的重排裂解,由其产生的m/z164、m/z120和m/z92离子是该类化合物共同的特征离子;二氢吡咯嗪酮苯甲酰基衍生物和苯乙酰基衍生物的基峰都为m/z164。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型靛红腙类合成大麻素在电子轰击(EI)和电喷雾(ESI)电离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规律,并建立了可疑物中该类合成大麻素的鉴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LC-Q-Orbitrap/MS)技术,对5种新型靛红腙类合成大麻素(MDA-19 (BZO-HEXOXIZID),5C-MDA-19 (Pentyl MDA-19,BZO-POXIZID),CHM-MDA-19 (BZO-CHMOXIZID),4en-pentyl MDA-19(BZO-4en-POXIZID),5F-MDA-19 (5F-BZO-POXIZID))的主要碎片离子和碎裂过程进行分析,并对获得的质谱图进行解析,推测该类合成大麻素的EI-MS及ESI-MSn碎裂规律。EI-MS可获得比ESI-MSn更多的碎片离子用于该类合成大麻素的结构推断。碎片离子6,7和8对应的质荷比(m/z)118 (C8H8N+),132(C8H6NO<...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测定了紫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紫草素在玻碳电极产生一对氧化还原波,在pH为3.98及HAc-NaAc(20%乙醇)缓冲溶液中。证实该反应是以吸附控制为主的电极过程。同时,以氧化峰为对象的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峰电流与药物浓度的关系。峰值电流与紫草素浓度在2.08×10~(-8)~1.82×10~(-6)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可用于中草药紫草中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总含量的测定,样品无需预处理即可直接测定。通过方波伏安法测出新疆特有紫草素的平均含量为9.063m·mg~(-1),相对标准偏差3.08%,证明采用此方法测定紫草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薄层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紫草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峰  汪宝琪 《分析化学》1998,26(10):1282-1282
1引言紫草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新疆紫草和紫草属植物紫草的根,为常用中药,紫草素为其有效成份。药理实验证实紫草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促伤口愈合等作用。紫草素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重量法、薄层扫描法。本文根据化学发光原理,以鲁米诺-过氧化氢-钻离子(Co2+)为发光体系,利用过氧化氢定量氧化紫草素苯环上的羟基,从而消耗发光体系中的H2O2来降低发光强度,实现发光值动态猝灭。在一定范围内猝灭强度与紫草素含量呈线性关系。本法具有灵敏度高、仪器简单、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是测定萘酯类药物的又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1,4-二氢基萘醌为原料,经过甲基化、甲酰化、NHK(Nozaki-Hiyama-Kishi)反应、硝酸铈铵(cAN)和AgO/HNO3氧化脱甲氧基等5步反应,完成了一条紫草素类似物新的合成路线.该路线能够简便、快速地合成紫草素类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