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亮度高效率蓝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蓝色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前不久,我们报道[1]了利用ITO/PVCz/BBOT/Mg·Ag结构达到亮度1700cd/m2,量子效率0.2%的蓝色器件.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以掺杂perylene(PRL)和triphenylamine(TPA)的poly(N-vinylcar-bazole)(PVCz)为空穴传输层,以PBD为空穴锁住层,Alq为电子注入层的器件,其亮度达6100cd/m2,量子效率达0.7500,流明效率0.451m/W的蓝色发光器件.就我们所知,这个亮度是蓝光中最高的亮度.  相似文献   

2.
发光效率及稳定性改善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久前,我们报导了以TPD为空穴传输层,Alq为电子传输兼发光层的双层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在定电流密度6mA/cm2连续驱动下,初始亮度106cd/m2下降至一半亮度的时间为120小时,而继续操作500小时,亮度仍有38cd/m2[1]。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报道一个在上述器件的空穴传输层TPD中掺杂而构成的新器件。这个新器件发光亮度和效率比原器件增加了50%,而稳定性增加了近10倍,初始亮度165cd/m2的半亮度寿命达1200小时。  相似文献   

3.
以ZnO为电子传输层PPV的发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滕枫  黄宗浩 《发光学报》1997,18(4):348-350
以Ⅱ-Ⅵ族无机半导体ZnO为电子传输层,PPV为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得到的电致发光器件比单层PPV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都高.器件结构为ITO/PPV/ZnO/Al的电致发光光谱同单层PPV器件的光谱基本相同,但是启亮电压明显比单层器件低,最大亮度大约比单层器件高6倍左右,同时工作电流也比单层器件小.通过PPV层自吸收现象可判断出发光区域在PPV/ZnO界面处.电流-电压曲线表明,这种器件具有空间电荷限制电流特性,即JVn,这里n大约为2,这器件的电流主要受到空穴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新结构电致发光薄膜器件各层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春  邓振波 《发光学报》1995,16(2):124-129
本文比较了以SiO为预热层和以SiO2/Y2O3、SiO2/Ta2O5为复合预热层的新结构器件的发光亮度和传导电流,并拟合出这三种器件热电子能量,得出以SiO为预热层的新结构器件的热电子能量和发光亮度最高,比较了以SiO2和ZnS分别作加速层对发光和传导电荷的影响,得出在提高注入电荷方面,以ZnS做加速层优于SiO2做加速层;在提高热电子能量和发光亮度方面,以SiO2做加速层要好于ZnS做加速层。  相似文献   

5.
用聚合物作空穴输运层的纯Tb3+发射发光二极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刚  赵宇 《发光学报》1996,17(1):93-95
在上一篇文章中[1],我们报导了以Tb(AcA)3,·phen作为发射层,以TPB作为空穴输运层的双层有机电致发光(OEL)器件.虽然获得了Tb3+的绿色EL发射谱,但光谱的430nm处有一蓝色谱带,这个蓝色EL谱带应该来源于TPB空穴传导层.  相似文献   

6.
铽配合物Tb(BA)3phen的有机电致发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类新型稀土配合物Tb(BA)3phen,将其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获得了纯正、明亮的绿光发射.用这种搀杂体系分别制作了单层发光器件和双层器件.对于单层器件,掺杂浓度为15,甩膜转速1000 r·min-1时器件的发光效果最好,起亮电压为10V,最大亮度在21 V时可达26.8cd·m-2.双层器件用AlQ作为电子传输层,通过改变其厚度得到了发光性能较好的用AlQ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器件,其最大亮度在22 V时可达322cd·m-2.  相似文献   

7.
结合亚单层的有机发光技术,制备了一种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为ITO/m-MTDATA (50nm)/ C545T (0.05nm) /DPVBi (d nm)/DCM2(0.05nm)/ Alq (60nm) /LiF(1nm) /Al.荧光材料C545T和DCM2以亚单层的方式插入DPVBi前后,通过改变DPVBi的厚度,观察器件性能的变化,当DPVBi为4 nm时,器件在4V电压下最大发光效率是4.19 cd/A,在13 V电压下最大亮度是17050 cd/m2.分析对比了四种不同厚度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亮度-电压曲线、电致发光光谱图和色坐标,发现选择合适厚度的激子阻挡层,可以得到效率较高的器件.激子阻挡层一般选择载流子传输能力较差,HOMO能级较低的材料.所得结果对有机发光器件尤其是采用亚单层有机白光器件的设计和制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祖刚  沈悦 《发光学报》1993,14(2):185-192
合成了芳香族二胺类衍生物(diamine),测定了它的光、电性质.制备了diamine作为空穴传输层的二层结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使器件的发光亮度相对单层器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并用不同区域掺杂的方法,探讨了电致发光机理.分析、讨论了激子的形成和复合区域,较好地解释了单、双层器件的不同的电流电压关系和不同的亮度电压关系.从激子的扩散方程出发,对双层掺杂器件的发光强度比数据进行了拟合,确证了激子的扩散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型连接层的有机叠层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苗苗  刘星元 《发光学报》2010,31(5):651-654
制备了一种基于新的电荷生成层m-MTDATA∶MoO3的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叠层器件与单发光层器件相比,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均有成倍的提高。叠层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了30.06 cd/A,最大亮度为83 210 cd/m2,分别约为普通器件的2倍。除此之外,叠层器件在整个电流密度范围内的电流效率都很稳定。结果表明:m-MTDATA∶MoO3可以作为高效率的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荷生成层。  相似文献   

10.
MEH-PPV/ZnO纳米晶无机有机复合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Ⅱ一Ⅵ族无机半导体ZnO纳米颗粒为电子传输层,MEH-PPV为空穴传输层兼发光层,得到的电致发光器件比单层MEH-PPV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都明显提高。器件结构为ITO/MEH-PPV/ZnO/Al的电致发光光谱同单层PPV器件的光谱出现了不同,在620nm处出现了一个小的发光峰,应该是ZnO的发光。另外,双层结构器件的启亮电压由单层器件的9V降到了4V左右。由I-V曲线及发光光谱可判断出发光区域应在MEH-PPV/ZnO界面处,并且复合区域可能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高亮度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及电极功函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主要沿着多色化、高亮度及高稳定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法研究茶叶防癌抗癌的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昭信  周实武 《发光学报》1994,15(2):168-171
近年来,由于保健医疗的兴起,有关茶叶防癌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美国迈阿密大学一位教授曾周游世界并研究各个地区的茶叶,他发现中国的茶叶是最好的保健饮料,所以这位教授建议饮用中国茶.  相似文献   

13.
掺杂聚合物薄膜的蓝色电致发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志林  蒋雪茵 《发光学报》1994,15(2):164-167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OTFEL)自从Tangu[1,2],发表了高效、高亮度的双层结构器件以来,因其驱动电压低、直流驱动、亮度高、效率高、可制成大面积的平板显示而成为当前发光器件研究的热点.但由于有机膜的稳定性差,因此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具有稳定结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OLED器件的空穴传输层中掺杂不同比例的SrF2制作出了高效率蓝色磷光OLED器件.这种器件能有效提高蓝色磷光OLED器件的空穴注入与传输特性,降低器件的的工作电压,提高流明效率(19.11m/W)、电流效率(26.9 cd/A)以及亮度(22 220 cd/m2),和未经掺杂的参比器件相比,分别提高了85.4%...  相似文献   

15.
稳定的蓝色及白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报道了一种稳定的蓝色和白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蓝色器件最大亮度为7526cd/m^2,最大效率1.451m/W,半亮度寿命1035h(初始亮度l00cd/m^2)。白色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4850cd/m^2,最大效率2.881m/W,色度x=0.31,y=0.38,且色度不随电流增大而变化,半亮度寿命为2860h(初始亮度100cd/m^2)。  相似文献   

16.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决有机电致发光的稳定性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我们在相继报道了高亮度的蓝色及绿色器件后[1,2]。  相似文献   

17.
高稳定性的红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作为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有机发光器件研究的一个目标是发展全色显示。目前绿色和蓝色器件都实现了高亮度和长寿命。有关红色有机发光器件也有一些报道。如 C.W.Tang等报道的 DCM红光器件[1],J.Kido[2]利用稀土有机物作为红色发射体,P.E.Burrous报道的TPP掺杂[3]Y.Hamada报道的ZnTPP掺杂[4], M. A. Baldo利用PtOEp[5]都得到红光。最近 Y. Hamada报道利用rubrene作为辅助掺杂得到的红光器件色度不随电压的…  相似文献   

18.
以9,9'-(1,3-苯基)二-9H-咔唑(m CP)和1,4-二(三苯甲硅烷基)苯(UGH2)为母体,将常用的蓝光染料二(3,5-二氟-2-(2-吡啶)苯基-(2-吡啶甲酸根))合铱(Ⅲ)(FIrpic)掺入这两种母体材料中,制得具有双发光层结构的蓝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对整个物理机制进行了阐述。该器件较基于m CP或UGH2为母体的单发光层器件有着更高的器件效率。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1.13 cd/A、14.97 lm/W、10.56%。器件亮度从100 cd/m2到3 000 cd/m2时,效率滚降为3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