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门子POLYMOBILⅢ型X线机开机后面板指示灯亮,kV及mAs值能正常调整.按下手开关,不能正常曝光且出现Err14故障代码.Err14代码表示:kV实际值该机采用先进的变频技术,它是由市电整流后经电容C1、C2滤波、蓄能,再经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逆变成频率为5kHz中频电流,然后经中频变压器升压后供X线管使用.对于该机型出现kV实际值①逆变控制电路故障,使四个IGBT逆变元件均不导通,造成X线管无高压,或一组控制电路故障造成该组控制电路所控的两个IGBT元件不能导通使高压减半而出现Err14故障.  相似文献   

2.
(一)材料准备:选用沈阳产2DL130/0.2型高压硅管。击穿电压150kV,工作电压130kV,正向压降150V,整流电流200mA,油温70℃。高压硅管装头为φ6.0mm内螺纹,与本机整流管插座不配套,须加工8只连接螺丝。按连接部位分阴极和阳极螺丝。加工方法用φ12.0mm、长22.0mm的圆柱形铜  相似文献   

3.
故障现象透视正常,摄像选择小条件曝光时控制台内发出很大振颤声,电压降大,毫安表指示较正常值偏低1/4左右,胶片结果模糊.经初步检查发现:低kV短时间连续曝光3次以上或高kV下按下手闸即发生高压初级保险熔断.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几年前购进西门子早期 GIGANTOS 1012 MP X线机一台,虽使用方便,但因使用时间较长,影像增强器部分多次发生故障。现将我们检修、改装两例故障情况介绍如下: 故障现象 1 透视状态下,监视器荧屏有透视消影圆出现但无图像信号。 分析检修开机注意观察监视器荧屏,一会儿,荧屏有光暗影覆盖透视圆,说明视频电路无问题。从 X线机控制台显示参数看,曝光瞬间 kV值、 mA值均正常,说明 X线控制电路正常。用感光屏放到 X射线管出口处观察,曝光瞬间有 X线产生。取下摄像枪,从增强器尾部摄像窗口处观察,曝光瞬间无图像。由此判断故障在增强器电路系统内。测量增强器电路 D8板上 M1、 M2、 M3检测点电压,发现 M3点电压只有 60V左右,实际电压应为 430V± 15V,而 M1、 M2点电压均正常。从电路图可知, M1点电压为 H21组件 T1高压变压器初级供电电压、 M2点电压为 T1起振电压。 T1起振后次级输出电压经过 V6- V14、 C9- C16倍压整流后提供给增强管阳极 25kV高压。 M3点电压是 T1的次级反馈电压。 H21组件与增强管阳极间是由一根高压电缆相联。将高压电缆从增强管阳极处拔掉、 M3点电压立即恢复至 430V,说明问题在高压电缆上。仔细检查电缆,发现电缆与增强管阳极连接处 10兆欧电阻器外套处有一小黑点,看来电缆已击穿。用枪钻在小黑点处钻一小洞,清除烧焦痕迹,用无水酒精清洗干净并吹干后,灌注双管混合粘胶、并在塑料外套上粘贴一层塑料胶皮,将联接处电缆外套网割断 10cm长, 24小时风干后连接试机、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探讨增感屏-胶片系统特性曲线距离测定法。方法 在焦点-胶片40-400cm的距离范围内取11个距离暴光点,在不同曝光条件下得到MSCaWO4/Fuji RX及T颗粒两种屏-片体系光密度楔照片,绘制特性曲线。结果 (1)T颗粒的平均斜率2.7,MSCaWO4/FujiRX体系的平均斜率2.4。(2)距离测定法的曝光条件取定在60kV-80kV,mAs以在距离100.5cm[相对曝光量对数(LogRE=1.2]时得到密度值2.2为选取指标。结论 距离法最接近X线摄影实际,其测量参数更有指导意义,根据特性曲线使用的目的选取曝光点。  相似文献   

6.
1 故障现象开机扫描过程中突然停止,图像显示出现全麻点无任何提示。 故障分析与检查首先考虑到球管曝光总次数已超过要求曝光范围 1万多次,重新设定使用条件,将 120kV改为 100kV进行扫描,结果扫描通过,但图像质量很差,管电流指示不高,发现 kV+、 kV-两端相差 30kV, kV控制板过载灯亮。根据上述情况调节电阻 RV3和 VD14不能达到正常值,怀疑反馈电路有故障,打开高压发生器,小心将反馈板拆下,用 M表发现有一个 1000pF耐压 12kV电容击穿,更换后开机一切正常。造成上述故障主要是因反馈电路是一个 CR分压器,它由 10M的电阻和 1000pF的电容并联组成一个单元,阴极阳极端每侧由 8个单元串联中心接地, kV控制板上还串联 4k电阻作分压。  相似文献   

7.
高压发生器内主要包括高压变压器、灯丝变压器,如用电子管整流的高压发生器还包括整流管灯丝变压器,如果任何一组变压器被损坏,而且又无法购买,就意味着高压发生器的报废。 1变压器我院 1台碎石机,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灯丝变压器的损坏,本机所用的高压发生器属用电子管整流类,曾经因电子管的损坏又无法购买,将其改用硅柱代替。这次灯丝变压器损坏,也不易购买,我们设想用电子管的灯丝变压器来代替球管灯丝变压器。查阅有关资料,灯丝变压器的次级电压为 12V在左右,功率为 30~ 50W,而电子管灯丝变压器次级的电压为 12V左右,功率约为 100~ 150W,根据以上数据,电子管灯丝变压器可满足球管灯丝变压器的条件。 2 改装的步骤 2.1 改接将高压发生器从油箱抬出,确定球管灯丝变压器,把球管灯丝变压器的初次级断开,选择相邻的电子管灯丝变压器,并将初次级断开,用铜芯线将球管灯丝变压器初级的输入端与电子管灯丝变压器的初级相连接;电子管灯丝变压器的次级直接与球管灯丝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只确定接在小焦点即可,因为碎石机的 X线部分只是用透视来定位,而不进行摄影,所以只用 1组整流管的灯丝变压器就可满足。 2.2 断端的处理球管灯丝变压器的断端不必处理,只用绝缘套管套入即可;但是,整流管已被硅柱代替,电子管灯丝变压器次级的断端与高压相接,所以对其必须用耐高压的绝缘套管套入并折叠固定,防止放电。整流管灯丝变压器初级的断端,用一般的绝缘套管套入即可。 2.3 测试改接完以后,先不放入油箱内,对各个接线进行检查核对,然后通电测量球管灯丝变压器次级的电压约为 12V,符合灯丝电压的要求,再插入高压电缆,观察灯丝的亮度比较满意,调节控制台上的 mA调节电位器,灯丝的亮度随之变化,证明改装的线路正确。 2.4 训练由于变压器抬出的时间较长,所以把变压器重新放入油箱以后,必须浸泡 24小时,然后给予较低的条件进行透视训练,逐渐增加条件,在额定的条件内进行透视,机器工作正常。 3结果经 1年的使用,机器工作稳定,未出现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开机后机器预热正常,但在行正常透视时无X线产生,且控制台上屏幕显示错误信息为"MeasuredKVOver"即测量管电压超出容许范围,机器无法工作. 故障分析上述故障信息"MeasuredKVOver"即TKVOVER,它包括TKVOVER(实测管电压过大)和TKVUNDER(实测KV过低)两种情况,故应先断定属于哪种现象.然后再分析,为此我们打开高压柜侧板,进行透视观察KVCONT-90板上各种指示灯状态,结果发现,当控制台上屏幕显示错误信息同时,KVCONT-90板上LED(TOV)灯也点亮,经查阅KVCONT-90板有关资料得知,此灯亮说明实测管电压过高,其检测过程是:当被测管电压TKV超过20kV时,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8脚为"H"电平,触发器M21的输入端6脚为"H"并使LED(TOV)灯点亮,此时FAULT信号TKVBR被送到控制台,振荡器电路的触发器M41的复位端10脚也为"H",引起变频器停振起到保护作用.通过上述分析初步考虑引起上述故障的原因有如下几种可能;(1)保护电路本身有故障;(2)高压电缆与球管接口处松动或接触不良;(3)高压电缆未完全击穿,绝缘程度下降;(4)球管真空度不够导致放电引起.  相似文献   

9.
故障1 开机后监视器有光栅无消影圆,透视时,控制台显示曝光正常,而监视器无影像. 分析与检修由于摄影正常,透视时毫安表又有额定电流输出,且监视器有光栅说明监视器、X线控制电路及高压电路无异常.所以故障可能在影像输出部分.先拆下摄像机,踏下透视开关,观察到增强器无光亮,怀疑增强器电路有问题;然后,打开电子柜,重点检查 25kV 和 430V 高压.从增强高压发生器中拔出高压电缆插头,对地时有强烈放电火花,说明 25kV 有输出;用万用表测 D8 板 M3 点的 430V 电压,为 0V.进一步查 H21 板电路,发现从增强高压发生器输出的1.1kV 高压,经电阻 R1 分压、二极管 V4 整流后,输出电压为 0V.测量 V4 两端,V4 阻值为无穷大.换一同型号新品,再测 D8 板 M3 点,有 430V 电压输出.再给透视高压,增强荧光屏有辉光且亮度正常.安装好摄像机,观察 X 线机,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胸部组织CT设为不同扫描参数对图像噪声的影响及图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需要进行低剂量CT胸部组织扫描的志愿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256层CT扫描机,设置管电流为17mAs,按照不同管电压、自动曝光控制的不同分为4组; A组120kV,DoseRight; B组100kV,DoseRight; C组120kV,固定管电流; D组100kV,固定管电流。所有图像分别采用混合迭代重建和全模型迭代重建进行肺部组织、胸壁软组织、脊柱旁软组织、主动脉重建,比较4组噪声及图像质量。结果:使用i Dose与IMR重建图像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B组较C组质量好(P <0. 05),D组图像质量最差; C组、D组的i Dose重建图像评分低; 4组SNR值依次降低; A组有效剂量最高(P <0. 05)。结论:胸部低剂量扫描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变化不明显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GE VMX+移动式床旁 X线机,是美国 GE公司生产的专门用于医院床旁摄片用的设备.整套设备配有①高频高压发生器,其频率: 20kHz、功率: 15kW、千伏范围: 45~ 125kV、毫安秒范围: 0.5~ 125mAs、曝光时间: 4.5ms~ 1s.② X线球管,焦点 0.8mm、阳极热容量: 190kHU、靶角: 14度.③限束器.④运动机构.⑤控制面板.⑥电源要求 220V/15kW.整个机身小巧,使用方便,是医院放射科床旁照片的有力帮手.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故障.下面就将它所出现的故障及排除的过程,写成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岛津 3200型 X光机是我院于 1994年引进的大型诊断设备 , 在长期的维护工作中 , 本人总结了一些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办法 , 共同行参考 . 故障 1 不上片 , 报警提示 " super film” . 分析检修此故障为最常见 , 在排除暗盒没有胶片的情况后 , 可作如下检查 : 将暗盒中胶片退出 , 换为废片 , 卸下 " 速写摄影部” SFC-68的盖板 , 并卸下 SFC-68的固定螺丝 , 将其拉开 , 此时可看到整个上片装置的各部分 . 首先检查吸盘有无脱落或老化、真空负压管路有无脱开或老化破裂的情况 . 如果设备工作环境恶劣 (长期高温、高湿 ), 像胶制品 3年左右即可出现严重老化现象 , 造成故障 . 如果有上述情况之一 , 复位或更换设备即可恢复正常 , 吸盘可向岛津服务部订购 , 而负压管可采用相同口径、软硬相当的其它胶管替换 , 本人就碰到 1例真空胶管老化破裂故障 , 用血压表胶管替代 , 使用至今 . 如上过程未发现问题、开机试上片 , 看真空负压泵是否工作 , 胶片是否被吸起 , 胶片检测电路是否工作正常 , 查传片电机是否损坏 , 通过这几项检查 , 即能迅速判定损坏部件 , 更换后故障可排除 .  相似文献   

13.
<正> 编辑同志: 我院使用的F30-20型200毫安X光机,摄影时出现毫安值偏低的毛病,当时我们按常规的方法检查了高压初级电路,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并用替换法检查了千伏表,又检查了限时器和高压硅柱等均末发现异常情况。该机1981年投入运行,1984年单独作摄影使用,中间出现几次旋转阳极失控和一些其它方面的毛病,但是经过检修运行基本正常,只是每天平均工作量大一些(一般每天平均投照约70余次)。根据以上情况,笔者认为:该机摄影时毫安值偏低,是X线管老化所致,且该机的累计量,又是造成X线管老化的主要原因。故障期间,医务人员靠摸索加大条件使用一年多的时间,但是,胶片质量一直不佳。我们认为:X线管老化主要是由于X线  相似文献   

14.
故障在颅脑扫描时,扫描突然中断,所得图像全是斜条形伪影.按STATUS键提示:ER-117 XG Fail,ER-113 XGerror.触摸屏左下角显示XG Fail,从高压发生器前罩板观察窗看到POWER CONT板上D22、D27、D29红灯点亮.重新启动后扫描,球管侧发出"啪啪"打火放电声,且高压发生器侧伴有"吵吵"的异常声,因球管曝光已超过6万次,初步判断故障存在于球管,因新管没现货,所以继续用之扫描,结果在扫描第3个病人时,上述故障重复出现.重新启动,扫描不能进行.更换球管后,发现旧球管有漏气现象,对更换的新球管做拖机(OFF-LINE)扫描试验,在mA校正时,低于80mA扫描可以通过,但在80mA~160mA校正时,扫描不能进行,STATUS键提示:ER-117 XG Fail,HV Time=1256ms.  相似文献   

15.
1故障现象2管照片KV要明显提高才能如常出片,1管自动点片时几乎出白片。 2故障分析及检修机器通电后,电视透视进行正常,两台X线管改用手选条件(KV、MAS)均正常受调,指数稳定,其电路电压比值(20kV/1V和200mA/1V)亦为准确,照片预备及曝光程序显示正常。但为何照片、点片均不正常呢,我查阅了原机的安装手册第129页4.8节“高压初级电压的测定”所述参数,对照机器的故障值和机器修复后的实际值,列表如下: 经比较便知故障原因是由于照片(包括点片)KV严重不足所致,现将检查分析报告如下: 2.1结合机器检查:照片预备钮按下,MG-R(照片预备高压接触器)吸合正常,X线钮按下,双向可控硅触发极G1、K1和G2、K2均有1.8VDC,可控硅开通和截止受控正常。 2.2结合机器电路图ANALOG-80电路板1/6图查找照片KV调节电路的故障,首先检查下列各个测点参数。CP48为照片KV调节值测点,其比值250V/10V乘以该测点的电压值,即为该KV的高压初级相应的电压值,例如在100mA的60kV时,CP48上的指数应为3.24V,通过运算,3.24×(250V/10V)=81V的高压初级电压值,又如CP53 为照片KV在上述高压初级的回授电压81V÷(250V/10V)=3.24V。故CP53和CP48显示电压应相等并能随着KV的升降而正比地升降,而测点CP35的电压只有在调整照片KV ><时产生差动电压使(KV升)或(KV降)信号灯亮和RV马达带动照片KV调节碳轮去增、减高压初级电压,当="时,CP35测点便为0V,而照片KV调节电路的 灯点亮,表示照片KV已调定。而自动点片时照片KV亦从1/6图上的接口来的PHA(自动点片开动信号),使接口来的RVSET(手动照片KV信号PRV),改为X1接口来的A2、A1(与透视KV相跟随的自动点片KV)信号,因此手选照片KV和自动点片KV略有不同,但其最终通道仍然是要经CP48测点和回授测点CP53的,这是照片的正常调节通道。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 1 按启动键进行治疗时,放电火花辐射的紫外线光亮度减弱,放电声减弱,碎石治疗成功率降低。 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该机属振源的液电效应的高压放电型碎石机,高压放电回路,是由高压电容器、球隙 (点火开关 )和放电电极组成,激波的幅值和宽度与放电回路的高压电容的容量大小、电感大小、放电间隙的大小和液体介质的性质有关,其总等效电路回路的电容容量、电感量及电阻值都是经设计恒定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震波的宽度要求。根据上述原理,可以认定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由高压放电回路中的某一元件损坏,使恒定的设计参数变化而引起。经检查高压放电回路的各元件,发现 C2~ C5中,有一只高压电容漏电,以致高压放电回路中的电容容量下降,不能满足震波宽度的要求,引起碎石成功率下降。 故障处理更换这只失效的高压电容,该电容的容量 0.1μ F、耐压 20kV,电感量≤ 0.03μ H,使高压放电回路满足震波宽度要求,该故障即排除。 故障现象 2 进水不畅,时有时无,影响正常启动。 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该机是以水下高压放电的液电效应作为强大的振源,采用水囊耦合可使病人不与水直接接触。乳胶水囊是一种良好的绝缘体,治疗时水囊置于治疗头与病人患部间,可以防止皮肤灼伤,增加安全感。在操作中,首先是将水囊充满水,然后再慢慢的将水囊内的空气排掉后,才能按启动按钮,进行高压放电碎石。所以水囊内充满水,也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经分析,该故障只能出现在水源、进水阀及控制电路上。经查,水源正常、进水阀控制开关 K7正常、进水阀 Q1线圈正常、端电压正常 (24V),只是进水阀堵塞。 故障处理首先将进水阀拆开,疏通其进口和出口使之畅通,然后再清洗储水槽内的沉淀物和污垢,将水阀组装并安装后,该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7.
梯度功率放大器是现代磁共振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决定了扫描时间的长短,当今磁共振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如快速梯度回波序列,EPI,3D血管成像等都离不开响应时间短且功率强大的梯度系统。然而,由于梯度系统有很多大功率元件,长时间大电流工作使得其故障率相比之下偏高,本文对该系统做一简要介绍,并就我院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供同仁们参考。ElscintPrestige2T磁共振梯度系统采用美国COPLEY公司的265P型功率放大器,它是一种高性能电流控制放大系统,为梯度线圈提供强大的驱动电流。该系统是一种脉冲宽度调制功率放大器,具有很低的电源内阻损耗。它包含了三个相同的功率放大器分别控制XYZ三个梯度线圈,每个功率放大器含七块印刷电路板,分别是信号处理多路调制板,功率转换和逻辑板,及五块并联的相同功率驱动模块。 磁共振在为病人扫描过程中突然中断,提示“CONTROLLERERROR”,横断面图像变为一条中央竖线。到设备间检查发现梯度柜中X轴“INHABIT”红灯亮,且错误指示灯中“OVERCURRENT”亮,说明X轴放大器因故障而切断高压。此时YZ轴INHABIT为绿灯,工作正常。由于平时偶尔也出现过类似现象,按INHABIT键即可,因此按了X轴INHABIT键,这时候就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从墙角的射频滤波板处传来,INHABIT键马上又从绿灯跳回红灯,同时闻到一股焦味。 关掉电源,将X轴在射频滤波板上的梯度滤波器拆下来检查,在两组对称分布的片状电容中C9(1.8nF)炸坏,用万用表测电阻只有3k,而另外一组电阻则为3M。焊下损坏电容,用酒精将电路板清理干净后用电吹风吹干,然后用相近电容值的钽电容替代(2000pF/2kV),管脚尽量剪短后焊上,装上梯度滤波器,通电试机,按灭X轴INHABIT键红灯,绿灯亮,试扫水模,图像正常,未发现明显的图像扭曲和噪声。我院Prestige2T磁共振工作在81.26MHz的高频,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为了消除各种高频耦合和干扰,减少图像噪声,梯度功率放大器输出的三组梯度驱动电流在进入磁体间前先经过梯度滤波板。故障发生时正逢雨季,连续多日下雨造成机房湿度较高,因而使电容容易击穿,梯度功放过电流保护。我们据此准备了相近容量的各种电容,其后的一段时间里YZ轴也发生了多次类似的故障,且多发生于对称的C5和C9,换了2000pF/2kV电容后至今未发生问题,我个人认为该梯度滤波板在设计上存在缺陷,C5、C9这两个部件特别易击穿。由于找到替换电容,故每次均能在短时间里迅速修复,为医院节省了资金,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皮克 I/Q CT机在我国从 92年开始引进使用,现在使用的医院较多,该机塔式计算机部分采用 110V电源供电,计算机很少出现故障,电源部分可靠性很高。该机使用 4- 5年之后,发生显示器图像无亮光,触摸显示屏也无任何显示和反应,整机无法操作,但前一天关机前使用正常。该机采用国产自动稳压器供电,检查 110V电源正常,初步诊断为塔式计算机发生故障。计算机采用开关电源供电,主电源+ 5V,辅助电源+ 12V、- 12V,电源部分无详细图纸。打开计算机机箱用电压表测量电源情况:供电 AC110V正常,输出主电源+ 5V为 0V,辅助电源+ 12V为+ 0.35V,- 12V为- 0.4V。仔细听电源箱有开关电源保护时的咝咝响声,基本断定电源输出部分有短路过流现象,使开关电源处于保护状态。电源箱安装于计算机的底部,为了区分短路故障在电源箱中还是在计算机内,首先将电源箱从底部拆出,断开所有供电线及输出线后,将电源箱的输出主电源+ 5V端接上假负载电阻,一般用一段电炉丝代用,电阻为 4- 5左右,接上 110V电源后,用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发现主电源+ 5V实测为 0V。辅助电源+ 12V为+ 0.5V,- 12V为- 0.6V,电源仍然有咝咝的响声,可以断定是开关电源输出部分出现短路故障。根据+ 5V主电源为 0。基本可以断定短路点发生在该处,根据经验判断一般为整流二极管短路或者是输出电源滤波电容发生短路引起。计算机+ 5V电源工作电流较大,为降低内阻采用全波整流电路,开关变压器次级+ 5V出线较粗,比较好找,该二极管安装在电源箱的机壳上,整流二极管体积较大,散热片上装云母片加硅脂用英制螺丝安装。二极管共有三个输出端 (或者二个 )中间或者散热板为公共端,其余二端为交流输入端。用指针式万用表 1档测量,发现两只二极管其中一只短路,然后用同样方法测量输出滤波电容,未发现短路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是+ 5V主电流整流二极管其中一只早期失效,而发生短路,使计算机电源无输出。该整流二极管比较特殊,显长方形。两只整流二极管背背用厚膜技术安装在铜质散热板上,其型号为 FST175.45,测量其好的一只二极管特性 (用晶体管图示仪 JT- 1)测出其特性为正向压降为 0.15V,反向压降为 56V,根据经验分析一般计算机电源的全波整流二极管都采用肖特基管,其正向压降都比较小,反向耐压较低,一般工作于低电压大电流的场合,可见此管也是肖特基双二极管,其额定工作电流 175安培,反向耐压为 45V,相同型号的管子较难找到,找到一种形状基本相同,但工作电流 160安培的肖特基二极管按照原线路装上。注意散热极处必须涂上硅脂使散热良好,接上原来用的假负载,再接上 110V电源后测量其输出电压比额定稍高,即 5V电源 5.1V,辅助电源+ 12V为+ 12.2V,主要原因是负载较轻。到此为止电源已经修复,按原线路把计算机电源装上后开机,一切恢复正常。该机的电源修复之后,电源部分至今未出现过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