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外科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患者27例。27例均补片修补窦壁,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的18例用单个补片覆盖修补窦壁和室间隔缺损17例(94.44%)、主动脉瓣成形5例(18.52%)、主动脉瓣置换4例(14.82%)。结果死亡1例(3.70%),治愈出院26例(96.30%)。随访1个月~4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主动脉瓣轻度反流3例。结论补片是治疗主动脉瓣窦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PVS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94例小儿SPVSD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补片修补182例,直接缝合12例。对8例合并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结果 死亡4例,病死率2.1%,存活190例,效果满意,142例随访3个月至16年,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能参加正常活动,无残余漏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 对SPVSD治疗以补片修补为主,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有AI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风心病是后天性常见瓣膜病,在全部瓣膜病变中彩色多普勒超声(CPDE)比x线平片的评价总准确率高,分别为:二尖瓣狭窄97%,二尖瓣关闭不全95%,主动脉瓣狭窄9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0%。由于其准确率高,为此现将35例风心病患者的X线平片与CPDE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心内隧道法手术纠治右室双出口(DORV)合并主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VSD)的经验。方法:对12例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病人采用心室内隧道法纠治,其中艾森门格型7例,法乐四联症(TOF)型5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室内隧道修复,经右心室切口用涤纶补片做内隧道将左室血通过VSD引至主动脉,根据病人情况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结果:早期TOF型1例病人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余11例均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心室内隧道通畅,无残余分流。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纠治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的满意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PVS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94例SPVSD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补片修补182例,直接缝合12例。对8例合并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结果 死亡4例,病死率2.1%。存活190例效果满意,142例随访3月至16年,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无残余漏和新的AI发生。结论 对SPVSD应补片修为主,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粘液退行性变所致的主动脉瓣病变病人,进行瓣膜形态学及临床分析发现:(1)肉眼见瓣膜多变薄、脱垂,也可有增厚与钙化,同时可引起主动脉窦病变。(2)粘液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应与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进行鉴别,而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变,应想到粘液退行性变之可能。(3)对粘液变性所致的主动脉瓣返流,外科治疗应替换主动脉瓣,以防止退行性瓣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因重度慢性主动脉瓣病变于我科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的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重度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及重度退行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显示,重度退行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LVMI [(148.33±6.47) g/m2]明显高于重度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24.11±5.31) g/m],表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在行瓣膜置换前已经存在严重的左心室肥厚,术前等待时间越长,LVMI越高(r2=0.78,P <0.0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展至重度后应尽早手术,以期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窦瘤60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合并畸形的处理。方法:60例均经左室与升主动脉照影或超声心动图确诊,手术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4例,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止血2例,残余小分流1例。结论:(1)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2)对窦瘤内口>10mm者采用补片修补法,以减少早期复发瘘和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对合并>10mm室缺者采用单一补片法,以改善瓣叶脱垂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加固窦瘤的修补。(4)对合并主动脉瘤关闭不全的处理,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35例置换二尖瓣手术时对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予处理,近期随访显示,早期病死率5.7%,术后16.2±10.7(6~38)月复查32例(97%)心功能改善,左室缩小显(P〈0.00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血压无显变化(P〉0.05),均无主动脉瓣病变症状,失访1例(3%),我们认为,合并轻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二尖瓣病变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不影响近期临床疗效,这种病例不必行双瓣置换,但元期  相似文献   

10.
报告51例钙化性心瓣膜病,占同期心血管住院病人的8.4%(51/605),主动脉瓣病变21例(41.O%),联合瓣膜病变18例(35.o%),二尖瓣病变12例(24.0%)。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39例主动脉瓣病变中30例(76.9%)有主动脉瓣返流,13例(33.3%)有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病变30例中25例(83.3%)有二尖瓣返流。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功能不全(41%).对本病的临床诊断进行了讨论,认为超声心动图检查为本病诊断的重要依赖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测定了1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5例尸检中除外心血管病及胶原系统疾病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胶原含量及胶原Ⅰ/Ⅲ比值。结果显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尸检对照组(P<0.001),胶原Ⅰ/Ⅲ比值也明显升高(P<0.001)。对照组二尖瓣的胶原含量明显高于主动脉瓣(P<0.01),而胶原Ⅰ/Ⅲ比值低于主动脉瓣(P<0.001).结果表明正常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胶原组成上有差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胶原含量增高主要是I型胶原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矫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VSD合并中重病AI患者行主动脉瓣成形术(AVP)或者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AVP21例,其中1例失败行AVR:另3例行AVR。术后随访5例有轻度AI。结论对VSD合并AI,无论其关闭不全程度,应首选主动脉瓣成形术,瓣叶质量差或者成形失败后则应行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的病理解剖及手术治疗[徐志云等.解放军医学杂志,1997;22(3)∶159]在近16年中共手术治疗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34例,占同期主动脉瓣置换(AVR)的18.9%。行AVR32例,因主动脉瓣钙化或赘生物累及二尖瓣行双瓣置换(DV...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UCG)检出60岁以上老年人主动脉瓣钙化(AVC)158例,无主动脉瓣钙化(NAVC)36例,同时进行心电图(ECG)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O)检查,探讨主动脉瓣钙化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表明,AVC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NAVC组明显增高,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左心瓣膜返流患者的X光胸片心胸比与心脏彩超左室直径以讨论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98例(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在30~76岁(45±31.8)的单纯性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68例二尖瓣返流患者,30例主动脉瓣返流患者)。对于每位患者在同一天进行胸片及心脏多谱勒超声检测。结果在17例轻度二尖瓣狭窄患者中,有2例(11.7%)胸片提示心脏扩大,而3例患者(17.6%)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扩大。在31例二尖瓣中度返流的患者中,7例患者(22.5%)的胸片显示出心脏的扩大,而有13例患者(41.9%)的患者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扩大。在20例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中,9例患者(45%)胸片提示心脏扩大,而有14例患者(70%)心脏超声提示左室扩大。在21例轻至中度主动脉瓣返流的患者中,胸片提示1例患者(5%)的心脏扩大,而心脏超声则提示7例患者(35%)左室扩大。在9例重度主动脉狭窄的患者中,5例(55.6%)的胸片提示心脏扩大,而所有9例患者(100%)的心脏超声结果提示左心室扩大。结论左心瓣膜返流严重程度,特别是主动脉瓣返流与心脏超声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而胸部平片对左心瓣膜返流的预示价值低。  相似文献   

16.
作者手术治疗干下漏斗部室缺(SIVSD)72例,占同期室缺手术治疗的27%,室缺位于肺瓣下58例,漏斗部14例。合并Ⅰ、Ⅱ度主动脉瓣脱垂27例,全部自体心包补片修补。全组无死亡。作者认为,尽早手术可预防主动脉瓣脱垂和返流,选择合理的手术切口,明确主、肺动脉瓣间结构,及对合并畸形的妥善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985年1月~1993年12月行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替换术334例,其中对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三个瓣膜联合病变均行手术处理者18例,占同期手术的54%。18例中有17例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替换术;1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及二尖瓣替换术,所用瓣膜均为机械瓣。三尖瓣手术中12例行DeVega瓣环成形术,另6例行三尖瓣交界切开及成形术。手术效果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X片见心胸比例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认为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瓣膜病的术式以二尖瓣。主动脉瓣替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较好。  相似文献   

18.
彩超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并二尖瓣脱垂1例谭德纯,周启昌(附属第一医院410007))(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10011)主题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超声检查;病例报告;超声学/诊断应用;二尖瓣脱垂/超声检查;@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1病例报...  相似文献   

19.
人工主动脉瓣移植术后常常发生贫血,其原因通常有二,(一)瓣的四周漏血,(二)因金属瓣相互撞击破坏血球。此外,主动脉瓣口径窄小,也是产生贫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单纯性主动脉瓣返流的病因探讨杨爱爱,周建庆二维彩色多普勒(2D—CDI)对主动脉瓣返流(A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1,2]。本文对42例经2D—CDI确诊的单纯性主动脉瓣返流(IAR)的病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IAR的检出率:42例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