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回顾应用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虎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虎口狭窄进行彻底松解后,以尺骨茎突上1.5~2.0 cm处为旋转点,根据虎口区皮肤缺损面积设计骨间背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治疗虎口狭窄中重度畸形42例,测量手术前后虎口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39例,表皮部分坏死3例.31例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虎口宽度增加28~52 mm,平均37.9 mm.术后康复治疗能明显增加治疗效果,虎口宽度平均多增加8.6 mm.结论 骨间背皮瓣是治疗严重虎口狭窄的一种理想方法,术后固定及系统的康复治疗对保证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应用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虎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虎口狭窄进行彻底松解后,以尺骨茎突上1.5~2.0 cm处为旋转点,根据虎口区皮肤缺损面积设计骨间背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治疗虎口狭窄中重度畸形42例,测量手术前后虎口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39例,表皮部分坏死3例.31例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虎口宽度增加28~52 mm,平均37.9 mm.术后康复治疗能明显增加治疗效果,虎口宽度平均多增加8.6 mm.结论 骨间背皮瓣是治疗严重虎口狭窄的一种理想方法,术后固定及系统的康复治疗对保证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虎口重度挛缩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目的 总结应用外科皮瓣移植修复创伤后虎口重度挛缩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度虎口挛缩的治疗与康复。 方法 从1991年1 月至 2001 年 7 月,采用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18例,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穿支皮瓣修复9例,示指近节背侧局部转移皮瓣修复 8 例,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腹股沟皮管修复8例,以物理测量评价临床疗效,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临床应用 43例,术后41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随访 6~24 个月。术后 6 个月,虎口宽度成人平均增加35 mm,儿童增加34 mm;虎口角度成人平均增加55°,儿童增加60°。 结论 应用外科皮瓣治疗均能够有效开大虎口,应根据患者年龄、损伤机制、局部软组织条件、虎口畸形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上臂外侧游离皮瓣修复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彻底切除虎口处瘢痕并松解粘连后,取同侧或对侧上臂外侧的皮肤筋膜组织瓣,带桡侧副动脉血管蒂束行游离移植,于受区背侧鼻烟窝处与桡动脉吻合,头静脉吻合,供区游离皮瓣移植或直接缝合,并用弓形针固定拇指于外展、对掌位.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11月,以此法进行虎口修复手术16例.结果 本组16例患者,除1例远端部分坏死,余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经12~18个月随访,虎口宽度平均增加32mm,虎口角度平均增加51°,两点辨别觉平均7mm,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上臂外侧游离皮瓣修复重度虎口瘢痕挛缩,可兼顾术后外形、皮肤质地及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重度虎口挛缩的显微外科修复与一期拇对掌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度虎口挛缩伴拇对掌功能障碍者,在解除挛缩、皮瓣修复虎口的同时行环指指浅屈肌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疗效。方法 1996年-2005年,对18例重度虎口挛缩伴拇指对掌功能障碍者在切除虎口周围瘢痕组织和粘连带后,将环指指浅屈肌腱转位重建拇外展功能,用鼻烟窝皮瓣、骨间前动脉背侧支皮瓣或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虎口皮肤缺损,并用弓形针固定拇指于外展对掌位。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8例患者虎口角平均增大60°(35°-70°),虎口宽度平均增加40mm(35-55mm),恢复了拇指外展对掌功能。结论重度虎口挛缩在解除其挛缩开大虎口的同时行拇外展功能重建手术,具有一次完成虎口开大及恢复对掌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桡骨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骨皮瓣移位术式。方法10侧成人上肢标本经肱动脉灌注乳胶后,对其骨间前动脉背侧支的起始部位、口径、长度及其皮支、骨膜支的分布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临床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皮瓣逆行移位,骨皮瓣中桡骨瓣支撑于第一、二掌骨间或修复掌骨缺损,皮瓣修复虎口、手背尺桡侧的皮肤缺损。结果临床应用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受区移植骨已骨性愈合。结论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桡骨皮瓣,适用于修复掌部软组织合并掌骨缺损及重度虎口挛缩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骨间背侧逆行岛状皮瓣由于其血管蒂恒定,解剖相对容易,且操作简单,深受广大手外科医生的欢迎。自1989年~1999年10年间,我院共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术300余例,其中有5例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危象,经积极处理皮瓣成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例1:男,30岁。左虎口瘢痕挛缩,行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术中发现无皮支进入皮瓣,但在血管蒂近端有一粗大皮支向尺侧伸腕肌发出,改以该肌皮支为皮瓣供血动脉解剖皮瓣,将尺侧皮肤携带的部分尺侧屈腕肌切下,手术成功,术后皮瓣成活良好。例2:男,21岁。左虎口瘢痕挛缩,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术。术中发现骨间…  相似文献   

8.
应用改良第一趾蹼皮瓣修复重度虎口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第一趾蹼皮瓣修复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的方法,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对22例重度虎口瘢痕挛缩患者进行此手术.患者均表现为虎口瘢痕挛缩,拇指内收畸形,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明显受限,同时多伴有手背大面积瘢痕挛缩.在彻底切除虎口处瘢痕及粘连带后,设计改良第一趾蹼皮瓣修复虎口组织缺损,并用弓形针固定拇指于外展、对掌位.结果 本组2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虎口宽度平均增加35 mm,虎口角度平均增加57°,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虎口角、虎口宽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侧虎口角、虎口宽度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两点辨别觉为6~9 mm,平均7 mm.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出现,足部行走正常.结论 应用改良第一趾蹼皮瓣治疗重度虎口瘢痕挛缩,术后虎口外形、皮肤质地及功能均较满意,能恢复一定感觉,且供区位置隐蔽,是治疗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方法:本组共有13例15处虎口电烧伤,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急诊清创,依据伤口情况,分别采取3种皮瓣修复。①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皮瓣,宽约5cm,远端达近侧指间关节;可携蒂部分中指背皮肤,形成的皮瓣远端为双叶。②骨间背则动脉为蒂的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通过腕部皮下隧道转移。③以旋髂浅或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同侧下腹部薄皮瓣带蒂转移,术后2周断蒂。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3年,评价修复虎口功能与外形。结果:8例11处虎口电烧伤创面以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4例4处虎口损伤以同侧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例以下腹部皮瓣带蒂转移修复。15例皮瓣转移后循环良好,创面Ⅰ期修复。1例前臂背侧岛状逆行皮瓣边缘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边缘0.5cm坏死。第一掌背动脉皮瓣和同侧前臂逆行皮瓣血运可靠,质地较薄,虎口修复后外形及功能良好。腹部皮瓣可提供较大面积修复组织,供区隐蔽,但修复后虎口外形和功能欠佳。结论:以同侧第一掌背动脉皮瓣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术式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及术式改进的疗效。方法本组对30例手背皮肤缺损,4例虎口皮肤缺损,1例拇指背侧皮肤缺损,2例腕尺侧,1例腕屈侧皮肤缺损的患者行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并利用前臂背侧皮动脉改进手术。结果38例皮瓣全部成活,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背部、虎口、腕尺侧、腕屈侧皮肤缺损的较好选择;对于没有条件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亦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改进的手术方法使皮瓣切取更容易,是手部皮肤缺损可供选择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First web space widening is crucial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severe thermal burn contracture of the hand. A thin, pliable flap with a long vascular pedicle is required. We describ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reversed posterior interosseous artery flap in nine patients over a 5-year period for this surgical indication. All flaps survived and we were able to achieve good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outcomes with minimal donor morbidity. We believe that the reversed posterior interosseous flap is the excellent option for the first web space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虎口挛缩的皮瓣修复体会.方法 回顾1985年以来诊治的112例116个虎口挛缩病例,就其皮瓣修复的手术适应证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116个皮瓣完全成活112个,有4例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尖端有3.0 cm×1.5 cm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有16例皮瓣在术后3~6个月再次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4.5个月.虎口饱满,外形满意,皮色正常,无继发挛缩;拇指对掌、内收、外展功能均近于正常.移位皮瓣在术后3个月开始恢复感觉功能.结论 恰当的皮瓣移植修复可以保证虎口的外形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虎口挛缩的皮瓣修复体会.方法 回顾1985年以来诊治的112例116个虎口挛缩病例,就其皮瓣修复的手术适应证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116个皮瓣完全成活112个,有4例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尖端有3.0 cm×1.5 cm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有16例皮瓣在术后3~6个月再次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4.5个月.虎口饱满,外形满意,皮色正常,无继发挛缩;拇指对掌、内收、外展功能均近于正常.移位皮瓣在术后3个月开始恢复感觉功能.结论 恰当的皮瓣移植修复可以保证虎口的外形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虎口挛缩的皮瓣修复体会.方法 回顾1985年以来诊治的112例116个虎口挛缩病例,就其皮瓣修复的手术适应证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116个皮瓣完全成活112个,有4例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尖端有3.0 cm×1.5 cm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有16例皮瓣在术后3~6个月再次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4.5个月.虎口饱满,外形满意,皮色正常,无继发挛缩;拇指对掌、内收、外展功能均近于正常.移位皮瓣在术后3个月开始恢复感觉功能.结论 恰当的皮瓣移植修复可以保证虎口的外形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组织瓣联合移植一期重建拇指和虎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组织瓣联合移植重建拇指和虎口的疗效。方法临床应用2或3个组织瓣联合移植,一期重建拇指和虎口复合组织缺损9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年,再造拇指感觉均已恢复,两点辨别觉4~7mm。拇指均恢复了持物和对指、对掌功能,效果满意。7例同时再造虎口者,虎口开大幅度正常或接近正常,另2例达健侧的60%~70%。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的组织瓣联合移植,一期重建拇指和虎口是个疗程短、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78例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的应用回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回顾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和评价。方法 应用逆行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78例 ,其中采用扩张后的逆行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 12例。单蒂串联双皮瓣 10例。术中对背侧骨间动脉的发出位置、走行和分支分布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和皮瓣的设计应用原则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本组 78例中 74例背侧骨间动脉均存在 ,位置恒定 ,4例动脉在前臂背侧中 1 3段消失 ,未发现与掌侧骨间动脉有吻合支 ,乃改用其他手术方法。 5 3例逆行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中 4 9例全部成活 ,4例皮瓣末端坏死 ,经换药自愈。 12例扩张逆行背侧骨间动脉岛状皮瓣全部成活。 9例逆行背侧骨间动脉串联岛状皮瓣中 ,7例全部成活 ,2例位于血管蒂远侧皮瓣末端部分坏死 ,换药后自愈。皮瓣面积 8cm× 6cm~ 14cm× 8cm不等。皮瓣修复可达手背指蹼近侧和掌腕及拇指间隙部位。术后手的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该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较好的手术方法 ,但术前需对血管有变异的可能性有所准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总结采用桡动脉鼻烟窝皮支皮瓣修复虎口挛缩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桡动脉鼻烟窝皮支皮瓣修复虎口挛缩18例.本组病例虎口角平均20°,平均宽度19 mm.根据皮肤缺损情况在前臂桡侧设计皮瓣:以鼻烟窝中点为旋转点、前臂中立位时桡骨的走形线为轴线.结果 1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全部病例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12个月.虎口宽度增加45 mm,虎口角平均增加50°.结论 桡动脉鼻烟窝皮支皮瓣是一种简单、可靠的修复虎口挛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