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冷就业现状的思考入手,结合市场的现实需求及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育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如何走向市场的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2.
邓晓宁 《科学咨询》2010,(12):57-57
本文从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冷就业现状的思考入手,结合市场的现实需求及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育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如何走向市场的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地方的中职学校也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本文从计算机就业形势切入,提出了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应该改善的几点问题,让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就业能够更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以工学结合为理念的专业建设实践,从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就业促进机制和教学团队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从中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上的分析,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即要加快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改革;也要进行课程整合和改革,让学校老师注入新的教学思维,让教学活动适应就业的需要,从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树立正确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行业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当前重庆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入手,以行业需求调研、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提出如何做好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作为热门专业之一,一方面人才缺口很大,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课程的针对性不够明确。本文将根据计算机市场的构成、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现状来分析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为扩大学生的择业面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作为热门专业之一,一方面人才缺口很大,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课程的针对性不够明确.本丈将根据计算机市场的构成,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现状来分析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为扩大学生的择业面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行业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当前重庆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入手,以行业需求调研、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提出如何做好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农林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工作实践,试图寻找一些解决农林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计算机教学改革、定向培养等几方面考虑怎样让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2.
《经营管理者》2011,(19):167
近10年来,我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计算机类人才大量短缺。然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众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另一方面IT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本文从目前的产业现状、企业岗位需求情况、IT毕业生规模等几方面分析总结了高职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并将我们在实际的就业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办法和措施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3.
窦秋 《管理科学文摘》2010,(15):156-157
目前中职网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现困难,原因很多。作者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翟广辉 《办公室业务》2012,(21):194+196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更应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为目的。本文通过开展课堂"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构建"校企合作"实训体系,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与探索,通过对我院连续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本文的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赵萍 《管理科学文摘》2009,(12):168-169
职业院校计算机技能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应根据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技能教学的现状,从技能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专业技能教材、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6.
曹雄琦 《科学咨询》2023,(9):165-167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多个行业中应用成效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该项技术的应用,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随之增加。中职学校主要以教授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而言,教师应该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培养出更多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师要结合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开发特色化的教育体系,加大教学模式改革力度,注重中职学校就业教育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职业化教育特色,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为此,本文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背景,围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展开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企业普遍反映学生专业技能不高,综合素质太差.本文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实现校企结合,定向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等几方面考虑,打造中职计算机专业品牌,为劳动力市场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让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计算机应用课程及授课对象的特点,从计算机理论和技能教学两个方面阐述了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理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技能能力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针对GIS专业如何更好地提高计算机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结合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从注重课程衔接、加强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就业教育,因此行业的需求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追求。我们的学科教学目的就不再是理论体系或者专业技能体系的要求,而是职业素质的提高或者说是就业岗位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自身的素质。因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