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脾虚湿热血瘀型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脾虚湿热血瘀型REG患者32例做为REG组,健康志愿者20例做为正常组,正常组不予干预,REG组予健脾清化散瘀饮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REG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正常组及REG组治疗前后EGF、bFGF、Ki67表达的变化。结果中医临床证候、胃镜、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8.14%、84.375%。与正常组比较,REG组治疗前胃黏膜EGF、bFGF、Ki67表达明显提高(P0.01,P0.05);REG组治疗后胃黏膜EGF、bFGF、Ki67表达较与治疗前明显下调(P0.01,P0.05)。结论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脾虚湿热血瘀型REG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Ki67、bFGF、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中药清热利湿饮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表达IL-6mRNA、IL-8mRNA、IL-10mRNA和分泌IL-8、IL-10的作用机制。方法:以HaCaT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RT-PCR技术及ELISA方法观察中药清热利湿饮提取液对经TNF-α诱导活化的HaCaT细胞表达IL-6mRNA、IL-8mRNA、IL-10mRNA和分泌IL-8、IL-10的影响。结果:清热利湿饮对经TNF-α诱导活化的HaCaT细胞IL-6mRNA和IL-8mRNA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在药物浓度为10g/L和12.5g/L时,HaCaT细胞IL-10mRNA的表达量增强较为明显,与TNF-α诱导活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清热利湿饮对经TNF-α诱导活化的HaCaT细胞IL-8的分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IL-10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清热利湿饮可下调IL-6mRNA、IL-8mRNA的表达,上调IL-10mRNA的表达,且此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同时可降低细胞IL-8的分泌,但对IL-10的分泌无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急性乳腺炎患者与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3例不同中医证型急性乳腺炎患者外周血清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18例健康体验者进行比较。结果:103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证型中,热毒炽盛证最多,其次为正虚毒恋证,而气滞热壅证最少。与对照组比较,急性乳腺炎组IL-6、IL-10及TNF-α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3例急性乳腺炎组患者的证型分组中,热毒炽盛证、气滞热壅证、正虚毒恋证各组的IL-6表达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炽盛证、气滞热壅证、正虚毒恋证各组的IL-10、TNF-α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毒炽盛证组的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与气滞热壅证组、正虚毒恋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及TNF-α水平可作为急性乳腺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为急性乳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化饮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胃黏膜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识别鉴定清化饮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相关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30例(治疗组),给予清化饮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健康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胃黏膜总蛋白,获得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经GS710扫描仪扫描后使用PDQuest 8.0软件分析获得差异蛋白质点。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胃镜下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病理疗效总有效率80%。健康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胃黏膜蛋白质点数依次为(510±22)个、(527±49)个、(526±30)个。经图像分析统计后发现: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21个蛋白表达上调,10个蛋白表达下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表达上调21个蛋白质中治疗后有18个表达降低,而表达下调10个蛋白质中有9个表达增强。结论清化饮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镜下及病理表现,清化饮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可能是通过调节胃黏膜蛋白质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疗效。方法:将108例CAG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益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胃苏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胃镜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脾虚湿热瘀血证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IL-8、IL-11、TNF-α和G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研究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胃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健脾益胃汤组方治疗CAG疗效显著,尤其适于基层医院推广营养。  相似文献   

6.
魏德增 《四川中医》2020,38(6):170-173
目的:观察黄连甘草汤加减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ROU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连甘草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溃疡面积、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生活质量[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溃疡面积、溃疡愈合时间、VAS评分、血清IL-6、IL-10、IL-17、TNF-α水平及PRO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黄连甘草汤加减对ROU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主观疼痛感,缩短病程,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养胃舒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健脾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病理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 78%,Hp转阴率为90. 32%,对照组有效率82. 22%,Hp转阴率为70. 00%,观察组有效率、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β、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拟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炎症和胃黏膜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中医辨证分为气阴虚和气阳虚证型组,分别计算主症积分和证候总积分,检测TNF-α、IL-1和IL-6水平,进一步分析比较上述指标在气阴虚与气阳虚证型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气阳虚组平卧困难主症积分及证候总积分高于气阴虚组(P<0.01);22组TNF-α、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气阳虚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气阴虚组。3相关分析显示,TNF-α、IL-1及IL-6水平均与气阴虚、气阳虚证候积分呈正相关(r=0.335,P<0.01;r=0.202,P<0.01;r=0.201,P<0.01)。提示CHF气阳虚证较气阴虚证为重。结论:CHF患者TNF-α、IL-1和IL-6水平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气阳虚高于气阴虚,TNF-α、IL-1及IL-6可能在气阴虚向气阳虚证候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血清水平可作为气阴虚、气阳虚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抗感解毒汤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SIRS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常规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抗感解毒汤,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及TNF-α、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96.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但治疗组水平下降更明显,与单纯西药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TNF-α、IL-6均参与了SIR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药抗感解毒能够降低炎性TNF-α、IL-6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心祛风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29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加舒心祛风汤,治疗2组29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加舒心饮,对照组2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治疗1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1组TNF-α、IL-6与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治疗1组IL-6水平低于治疗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心祛风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心理干预降低银屑病复发率是否与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有关。方法:将60例临床治愈的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8、36个月后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8个月、36个月后,治疗组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对照组,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随时间推移,其表达水平越高。结论:中药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的维持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表达水平,从而降低银屑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清化法治疗慢性肾炎气虚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慢性肾炎气虚湿热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A组38例,对照B组4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益肾清化法治疗;对照A组雷公藤多苷口服;对照B组肾炎康胶囊口服。3组患者均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完成疗程1周后统计中医证候疗效及疾病疗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 h Up、尿微量白蛋白、尿红细胞计数,同时检测血清IL-2、TNF-α及IL-6的水平,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疾病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 0.01);3组治疗后24 h Up、尿微量白蛋白均降低(P 0.05,P 0.01),以治疗组最为显著;治疗后血清IL-2均升高,TNF-α、IL-6均降低(P 0.01),但治疗组IL-2高于对照组(P 0.01,P 0.05),TNF-α和IL-6均低对照组(P 0.05,P 0.01)。结论健脾益肾清化法治疗气虚湿热瘀阻证慢性肾炎患者,能显著地降低尿蛋白排泄量,并能升高血清IL-2,降低TNF-α及IL-6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脾清肠饮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温脾清肠饮、柳氮磺胺吡啶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西药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仍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温脾清肠饮治疗UC疗效显著,下调IL-6、IL-8、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养胃方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健脾养胃方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胃泌素(GAS)、生长激素(G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萎缩积分、肠化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PGE2、GAS、GH、TNF-α、IL-12水平及胃黏膜萎缩积分、肠化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养胃方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整胃黏膜血管活性因子和胃黏膜营养因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及多糖对胃溃疡(GU)模型大鼠胃组织JNK、p38 MAPK基因、蛋白及其介导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采用乙酸直接烧灼法复制GU模型,将GU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盐酸雷尼替丁0. 3 g/kg组和白及多糖0. 125、0. 25、0. 5 g/kg组,每组10只。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蒸馏水,连续15日。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胃溃疡病灶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6含量,RT-PCR法检测胃溃疡病灶组织TNF-α、IL-1β、IL-6、JNK及p38 MAPK基因表达水平,WB法检测JNK及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GU大鼠病理见胃底腺结构紊乱,胃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等,溃疡长度显著增加,胃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6含量升高,基因表达显著上调,JNK及p38 MAPK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与GU模型组比较,白及多糖0. 5 g/kg组大鼠病理见胃黏膜出现较多腺体,炎症细胞浸润、坏死层明显减少,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明显降低;白及多糖各剂量组TNF-α、IL-1β及IL-6含量明显降低,基因表达均下调,JNK及p38 MAPK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以白及多糖0. 5 g/kg组最显著。结论:白及多糖可通过下调JNK及P38 MAPK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6异常分泌而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法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观察组3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10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程亮亮 《吉林中医药》2014,(12):1246-1248
目的观察消糜膏对宫颈炎患者宫颈局部IL-1β及TNF-α及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自愿接受课题研究的宫颈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及中药组,各50例。自月经干净第3天开始用药,西药组采用α-干扰素栓,中药组采用消糜膏(由硼砂、樟脑、冰片、青黛、玄明粉、黄柏、象皮炭、儿茶、炉甘石、珍珠粉、轻粉、乳香、没药等药按照一定比例制成膏剂),隔日阴道上药1次,7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宫颈局部IL-1β、TNF-α及EGF的表达。结果 2组药物均可明显抑制宫颈局部IL-1β和TNF-α的表达,促进宫颈EGF的表达,治疗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2组治疗后IL-1β、TNF-α及EGF的含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糜膏能明显抑制宫颈局部炎性因子,促进表皮生长因子,从而达到治疗宫颈炎的目的,且疗效优于干扰素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SD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健脾清化方干预组和盐酸罗格列酮干预组,每组10只。健脾清化方干预组给予健脾清化方灌胃(19. 3 g/kg,20倍人体剂量),盐酸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1. 3 mg/kg,20倍人体剂量),其他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1周后,造模并取材。观察各组SD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羟自由基(OH)抑制能力的水平,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10水平,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TNF-α、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Scr、BUN均显著增加(P 0. 05),抑制羟自由基能力、NOS、NO水平提升(P 0. 05),SOD水平明显下降(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干预组及罗格列酮干预组Scr、BUN(P 0. 05)水平均明显降低,NOS(P 0. 05)、NO显著下降,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与SOD水平显著提升(P 0. 05)。模型组、盐酸罗格列酮组与健脾清化方组IL-1β、IL-10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罗格列酮组与健脾清化方组的IL-1β水平更低,IL-10的水平更高。盐酸罗格列酮组的IL-1β水平比健脾清化方组更高,IL-10水平更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盐酸罗格列酮组与健脾清化方组大鼠肾组织的NF-κB、TNF-α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提升。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罗格列酮组与健脾清化方组NF-κB、TNF-α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与盐酸罗格列酮组比较,健脾清化方组的NF-κB、TNF-α蛋白表达量更低。结论:健脾清化方可明通过降低NO、NOS水平,增强SOD和抑制OH自由基能力,从而延缓急性肾缺血再灌注SD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减少对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翘散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同期另选78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给予对照组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与健康组儿童比较,MPP组患儿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散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后,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TNF-α水平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痞和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8,11(IL-8,IL-1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0例CAG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口服兰索拉唑片,30mg,1次/d;和多潘立酮片,10 mg,3次/d。连续使用6周。若幽门螺旋肝菌(Hp)阳性,再采用标准4联根除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香砂六君丸,9 g/次,2次/d。观察组采用消痞和胃方内服,每天1剂。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胃镜下征象及病理积分评价;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8,IL-11和TNF-α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胃镜下征象及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L-8,IL-11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质子泵抑制剂和胃动药治疗的基础上,消痞和胃方能减轻CAG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病变,减轻炎症反应,这有利于阻止胃癌前病变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