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索女性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69岁的1143例门诊女性,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NT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按10岁为1个年龄组,将其分为5组,分别测定腰椎(L2~4)和髋部值,分别比较骨密度和T值(T-Score)。结果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最高值均见于30岁,40岁以后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50岁以后骨密度明显降低。腰椎骨量减少和OP检出率明显高于髋部,说明腰椎骨质丢失较髋部早。结论50岁以后的绝经妇女,对髋部骨密度正常而有症状者,应参考腰椎骨密度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与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及髋部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患者年龄、绝经年限、骨密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患者年龄及绝经年限的增长,髋部骨密度逐渐降低,年龄及绝经年限与髋部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腰椎骨密度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中,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年限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症重要的危险因素,髋部(特别是Ward三角)DEXA是骨密度测量的首选部位。  相似文献   

3.
程淑敏  侯洪春  王哲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617-6617,6624
目的 探索女性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69岁的1143例门诊女性,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NT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按10岁为1个年龄组,将其分为5组,分别测定腰椎(L2~4)和髋部值,分别比较骨密度和T值(T-Score)。结果 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最高值均见于30岁,40岁以后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50岁以后骨密度明显降低。腰椎骨量减少和OP检出率明显高于髋部,说明腰椎骨质丢失较髋部早。结论 50岁以后的绝经妇女,对髋部骨密度正常而有症状者,应参考腰椎骨密度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武汉市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特点,分析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变化规律,提高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进行体检的2 285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其中男性1410例,女性875例。检测部位为第1~4腰椎椎体。年龄20~79岁,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各年龄段的骨密度T值、低骨量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并用SPSS软件比较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男性腰椎骨密度T值峰值出现在20~29岁,峰值为-0.440±0.7198,随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缓慢下降,60岁以后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女性腰椎骨密度T值峰值出现在30~39岁,峰值为-0.1173±0.8198,40~49岁年龄段缓慢下降,在50岁以后呈加速下降趋势。女性在50岁以后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性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男性60岁以后,女性50岁以后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老年女性人群骨密度情况,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286例中老年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测、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的骨量渐减低,绝经后尤为明显,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本组从40岁至69岁,亦随年龄增长渐升高从14.1%增加到40.1%。结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常见,危害大,应引起重视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6.
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测定在骨质疏松诊断上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评价两者在骨质疏松诊断上的差别和意义。方法:2000-01/2004-03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总医院经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的190例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腰椎和髋部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χ2=20.7328,32.1887,P<0.05,Pearson列联系数0.3137,0.2336,Cramer列联小数0.2336,0.2910),符合人体骨质疏松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腰椎和髋部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发生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7.2082,3.1846,P>0.05)。结论:腰椎和髋部的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部位选择应综合分析与判断,以期达到早期发现与治疗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董飞  王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9):1323-132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接诊的104例绝经后女性,其中53例骨质疏松症女性设为观察组,51例无骨质疏松症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heK)、Ⅱ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骨钙素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与股骨颈、腰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atheK、PINP、β-crosslaps、骨钙素及TR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股骨颈、腰椎骨密度以及腰椎和髋部的总T值(简称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股骨颈骨密度、腰椎骨密度、T值与CatheK、PINP、β-crosslaps、骨钙素及TRAP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表达和骨密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与其身体成分间的相关性,以确定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从上海市徐汇区的社区中选择410名51~75岁绝经后健康女性,填写问卷调查表,行常规体检,并通过双能X线吸收仪(Lunar-Prodigy)测定其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分布。结果:肌肉、脂肪组织量与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骨密度值呈正相关,其中肌肉组织对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骨密度变异的贡献率是7.9%~24.8%,明显大于脂肪组织的贡献率。结论:上海地区绝经后健康女性的体脂量与其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骨密度间具有相关性。无论是脂肪组织还是肌肉组织均与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骨密度呈正相关,而肌肉组织是比脂肪组织更能决定骨密度的变异因素,提示临床干预骨质疏松时,需考虑患者加强锻炼以提高肌肉强度。  相似文献   

9.
背景:作为骨折发生的重要临床预测因子,骨密度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护骨素基因是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重要候选基因.目的:探讨护骨素基因T245G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09/2010-04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常规查体的老年人281名,其中男182名,女99名.应用PCR-RFLP结合DNA测序检测护骨素基因T245G多态性,使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受试者腰椎、髋部标准位置及前臂的骨密度.同时收集受试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观察项目.应用ANOVA方法分析护骨素基因T245G多态性与各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在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中,T245G基因T,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老年男性中,GG和TG基因型具有较高的腰椎骨密度,而TT基因型的腰椎骨密度较低(P < 0.05),Ward's三角区及前臂骨密度在各基因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绝经后女性中,T245G多态性与骨密度无关,说明护骨素基因与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骨质疏松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锥体骨密度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期间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不同年龄阶段椎体骨质疏松的情况。结果:不同年龄阶段骨质量测定的均值存在差异。根据骨密度的测定将其分为两个标准,骨密度≤x-2.0SD,骨密度≤x-2.5SD。经测定发现,所有患者的骨密度均不足x-2.0SD,其中65例骨密度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量均差的值越小。结论:对骨质疏松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锥体骨密度能够起到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详细的数据,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尿肌酐(uCr)和尿吡啶酚(uPYD)的影响。方法:PMOP患者5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肌注降钙素治疗,干预组加用运动、饮食和日光浴等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干预前后检测血BGP、uPYD、uCr;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腰椎、髋部BMD。结果:干预组腰椎、髋部BMD较治疗前增加,血清BGP、uPYD/Cr均下降(P<0.05),对照组腰椎、髋部BMD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绝经妇女患者及早进行必要的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PM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妇女不同骨骼部位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党生  林芸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510-1512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不同骨密度测量部位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方法:记录277例中老年妇女的年龄、测量身高和体重,采用HologicQDR-2000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全身、腰椎正侧位、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s三角的骨密度。统计各年龄组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结果:各部位的骨密度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最高的部位50~59岁组是腰椎侧位,大于60岁各组是Wards三角。结论:随年龄的增长,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随测量部位不同而不同。腰椎侧位和Wards三角分别是50~59岁和60岁以上妇女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性最高的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健康志愿者腰椎及髋部不同部位骨密度结果,提高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依据。方法:对30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30~79岁,男110名,女190名,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腰椎及髋部不同部位(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并按不同年龄组进行结果分析。结果:①女性腰椎2~4(L2-4)BMD50岁后下降明显(t=3.96~5.62,P<0.001);股骨颈和Ward’s三角BMD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各组间差异t=2.01~6.91,P<0.05~0.001,t=2.88~7.34,P<0.001);大转子BMD在50岁组和60岁组与其他各年龄组之间有明显的下降(t=4.19~5.24,P<0.01~0.001)。②110名男性L2-4BMD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股骨3个部位的BMD50岁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各组间差异t=2.13~0.87,P<0.05~0.001)。③女性BMD4项值与年龄及绝经年限明显负相关(r=-0.312,P<0.01;r=-0.532,P<0.01;r=-0.418,P<0.01;r=-0.642,P<0.001);男性与年龄及BMI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女性在更年期后以L2-4BMD下降为主;男性以髋部BMD变化为主。骨密度的测定提供了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州地区1204例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量徐州地区中老年骨密度,分析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GE-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徐州地区2005-2008年1204例中老年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分别做股骨上端及第2~4腰椎椎体测量,并按5岁为一个年龄组分组.以峰值骨密度减低2.5标准差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徐州地区男、女各部位骨密度逐年降低,女性55岁后骨量下降较男性显著(P<0.01),骨质疏松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对中老年人应加强普及骨质疏松预防知识,对于55岁女性和65岁男性,同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田玥  朱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67-2368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全髋置换关节手术(THA-CL)前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29例THA-CL老年患者进行术前1 d和术后3个月正位腰椎和健侧髋部的BMD检测,按照术前1 d的检测结果 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结果 THA-CL后腰椎及健侧髋部骨密度均有所下降.骨质疏松组的腰椎骨量丢失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健侧髋部的骨量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HA-CL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丢失快于非骨质疏松者.术后应给予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加强康复锻炼,以避免进一步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6.
楼慧玲  彭程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77-3379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寻求降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途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2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曾发生骨折分组,采集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缺乏阳光照射的人数及女性比例高于无骨折组,L2BMD、股骨大转子BMD、转子间BMD及总髋部的BMD低于无骨折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是否有骨折史为应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性、年龄、缺乏阳光照射、总髋部BMD是骨折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定期监测总髋部BMD、适量增加阳光照射有利于降低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腰椎定量CT(QCT)与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DXA)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中老年健康体检者180例,均选择QCT与DXA,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骨量减少的检出率,比较年龄与性别差异下的QCT腰椎定量检测的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结果 QCT检查方式对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29.44%和11.67%)均明显高于DXA(12.22%和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QCT检查方式对60~69岁(33.71%和16.85%)、≥70岁(37.50%和20.00%)受检者的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50~59岁(15.69%和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女性受检者的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检出率(35.19%和18.51%)明显高于男性(20.83%和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椎QCT检测方法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DXA检测方法,60岁以上为骨质疏松症与骨量减少的多发年龄,女性受检者的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多态性及中医证型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影响骨密度的自身因素。方法:①选择2003-01/2004-04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骨科门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80例,年龄45~70岁,绝经年龄40~58岁。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肾阴虚118例、肾阳虚42例、肾阴阳两虚20例。②用美国Hologic(4500W)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区骨密度。③记录患者自身因素: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④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多态性。⑤计量资料两组比较正态分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用Bivariate分析患者自身因素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结果:纳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者18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比较,3种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差异不明显(P>0.05);3种中医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差异也不明显(P>0.05)。②在维生素D受体基因bb型中,肾阴阳两虚患者第2~4腰椎骨密度明显低于肾阴虚型(P<0.05),其他证型间差异不明显(P>0.05)。③在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bb型与Bb型骨密度相近(P>0.05)。④在相关性因素中,年龄和绝经年限与4个部位的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206~-0.441,P<0.05~0.01);身高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的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171~0.222,P<0.05~0.01);体质量与股骨颈呈显著正相关(r=0.188,P<0.05);绝经年龄、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r=0.032~0.158,P>0.05);年龄与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345,-0.427,P<0.05),而绝经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r=-0.018~-0.246,P>0.05)。结论:①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多态性及中医证型分类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存在相关性。②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质量是影响维生素D受体基因bb型患者骨密度的因素。年龄是影响维生素D受体基因Bb型患者骨密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黄红  周仲佑  杨建  苏敏 《临床医学》2012,32(7):29-31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老年人骨密度(BMD)现状,为广东粤西沿海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采用美国Hologic QDR 4500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480例老年人的腰椎及髋部进行测量及分析。②按年龄、性别输入数据,以5岁为1个年龄组,分别计算骨密度。结果①60、70、80岁男性第2~4腰椎BMD分别为0.932、0.870、0.739,女性分别为0.831、0.707、0.647。②60、70、80岁男性Neck和Ward’s区BMD分别为0.752和0.683、0.734和0.650、0.671和0.593;女性分别为0.724和0.650、0.617和0.568、0.556和0.482。③60、70、80岁骨质疏松患病率男性为15.1%、28.9%和25.0%,女性为24.0%、47.5%和62.5%,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湛江地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腰椎和髋骨的骨密度逐渐下降。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同龄女性组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男性组。  相似文献   

20.
对50例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骨密度正常患者,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和99mTc-MDP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骨质疏松患者组核素骨显像出现放射性分布异常部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骨质疏松患者组核素骨显像的腰椎和股骨ROI放射性计数比值与腰椎和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值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可出现放射性分布异常,其ROI放射性计数比值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