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蛇肉是一种珍贵的传统保健食品资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VA,VE,VB1,VB2)、矿物元素(Ca、Zn、Fe、P、Mg、Mn、Cu)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其营养价值高于牛肉、鸡肉、鱼肉等肉制品;22.3%水解度的蛇肉酶解液含有蛇肉的全部营养素(蛋白质除外)种类,其营养价值明显优于牛奶、豆浆甚至优于豆腐脑;该有限酶解液还含有平均分子量为538D的低肽分子近3%(这占酶解液总氨基酸含量的56.3%),这说明蛇肉蛋白的这种有限酶解物是一种低肽含量占优势的低肽/游离氨基酸混合物.根据现代低肽吸收理论,它比原料蛇肉更易消化吸收、因而更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蛇肉酶解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蛇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VA,VE,VB1,VB2)、矿物元素(Ca、Zn、Fe、P、Mg、Mn、Cu)和人体必需氨基酸;酶解度为22.3%的蛇肉有限酶解物除了含有原料蛇肉的全部营养素种类(蛋白质除外,它已被水解为肽和氨基酸)外,还含有平均分子量为538Dalton的低肽分子近3%(占酶解液总氨基酸含量的56.3%)。  相似文献   

3.
衣美艳  侯虎  毛毛  郭红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175-180,186
以庸鲽鱼骨为原料,研究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及氨基酸组成特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水解度为指标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并进行酶解液的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液料比2:1,加酶量0.16%,酶解时间2 h,庸鲽鱼骨酶解液水解度为32.79%±0.33%;庸鲽鱼骨酶解液中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3.3%,其中部分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牛奶中乳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及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说明其营养价值较高;庸鲽鱼骨酶解液中含有丰富的呈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含量为34.2%,甜味氨基酸含量为41.4%,苦味氨基酸含量为38.2%,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2.6%。因此,庸鲽鱼骨酶解液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风味良好,可作为优质蛋白来源或特医食品与其它功能食品风味改良剂,以及呈鲜调味料的研发基料,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海洋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4.
蛇肉有限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有限酶解技术对蛇肉进行有控制的水解,得到低肽(平均分子量538)占优势的低肽/氨基酸混合物(酶解液)。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是:物料前处理方法为采用微波加热法(700W,2min)、料水比为1:2、酶活添加量为3600U/g样、酶种类为木瓜蛋白酶(Papain60)与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As1.398)的等活力混合双酶、pH6.5~6.8、温度55℃、反应时间5h。  相似文献   

5.
蚌肉酶解蛋白的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其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凝胶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测定蚌肉酶解蛋白粉中肽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及其氨基酸组成、一般营养成分,评价蚌肉蛋白酶解粉的营养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蚌肉资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蚌肉酶解蛋白中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呈不连续分布,其中由51个以上氨基酸组成、肽相对分子质量在6443以上的较长肽链占2.97%;由10~22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在1370~2970之间的肽链占1.08%;由6~10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在758~1370之间的寡肽占14.96%;相对分子质量在334以下的小肽及游离氨基酸占76.55%;酶解液中没有由23~50个氨基酸组成的中长肽链。蚌肉酶解蛋白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糖原、矿物质、必需氨基酸等含量丰富,与FAO/WHO推荐的成人、学龄儿童必需氨基酸需求量模式相比,其第一限制氨基酸均是组氨酸(His),氨基酸分分别高达118.63和99.89。  相似文献   

6.
通过碱提酸沉法制备野生山毛豆蛋白,并模拟人体消化环境,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分析山毛豆蛋白的消化行为。结果表明:山毛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7.12 ± 0.35)%,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4.17 ±0.48)%,山毛豆含有18 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从非必需氨酸酸来看,山毛豆蛋白与大豆蛋白有相似的氨基酸组分,氨基酸平衡状况较好,接近参考蛋白模式;山毛豆的体外消化率为(84.86 ± 0.75)%,大豆的体外消化率为(91.71 ± 0.88)%,山毛豆酶解液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比大豆的略低,但山毛豆酶解液中甘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大豆酶解液高很多,游离氨基酸(FAA)含量比大豆的略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组合酶对牛骨素和鸡骨素的复合骨素酶解液呈味物质的影响,选取四种组合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菠萝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制备复合骨素酶解液,测定四种复合骨素酶解液的水解度、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肽分子量分布等呈味物质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Alkaline proteinase+Flavourzyme,A+F)和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Protamex+Flavourzyme,P+F)酶解液的水解度最大,分别为10.67%和11.27%;对呈味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A+F酶解液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无味氨基酸含量最高,A+F和P+F酶解液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四种酶解液中肌苷酸较另两种核苷酸含量高,A+F酶解液总核苷酸含量最高;比较四种酶解液味精当量,A+F酶解液EUC值最大;A+F和P+F酶解液中分子量<1000 Da肽段含量最高,制备复合骨素酶解液的呈味效果更好;主成分分析表明A+F组合酶综合得分最高,A+F组合酶为美拉德反应提供丰富反应底物。  相似文献   

8.
酶解蚕蛹蛋白制备氨基酸饮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素酶加入到木瓜蛋白酶酶解蚕蛹蛋白过程中 ,可使酶解液中氨态氮含量提高 9%~ 11% ,与不加纤维素酶的对照处理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显著性 (p <0 0 5 )。利用其酶解液可配制成氨基酸饮料。氨基酸饮料中含蛋白质为 171 6 2mg/ 10 0mL ,8种游离状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蛋白质含量的 2 7 4 5 %。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鸡肉蛋白的酶解工艺条件,采用复合酶解的方法,研究了酶种类及酶解工艺条件对水解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鸡肉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pH为7.0,料液比为1:2,酶解温度为58℃,复合蛋白酶(添加量0.33%)酶解2 h后,不灭酶,加入风味蛋白酶(添加量0.67%)再酶解2 h;并在此酶解条件下,研究测定了鸡肉蛋白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成分和含量,以及酶解液中肽分子量分布的情况。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含量丰富;酶解液的肽相对分子质量都集中在1000u以下,酶解过程中多肽不断减少,寡肽不断增加;酶解3.5 h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 u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含量可达99.85%。  相似文献   

10.
利用胰蛋白酶限制性酶解牡蛎肉,研究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对牡蛎酶解液的感官评分、肽分子量分布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解度的增大,牡蛎酶解液的鲜味、酸味和甜味先增加后降低,而咸味和苦味则一直增加;分子量>10 kDa和5~10 kDa肽比例逐渐减少,3~5 kDa肽比例先增加后减少,1~3 kDa和<1 kDa肽比例逐渐增大。<1 kDa和1~3 kDa肽比例最高的是DH62.02%酶解液。6种水解度牡蛎酶解液中各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升高。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均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水解度的增大,6种酶解液中TAV>1的氨基酸数量逐渐增多。6种水解度牡蛎酶解液中谷氨酸TAV值均大于1,且随着水解度的增大TAV值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1.
酶解蛇肉低肽营养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代生物酶解技术对蛇肉进行有控制的水解,并经适当的精制,生产出营养成分丰富、含有约3%短肽分子(平均分子量是538)的低肽营养液。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是:料水比为1:2、酶活添加量为3600U/g样、酶种类为木瓜蛋白酶(papain60)与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AS1398)的等活力复合酶、pH6.5-6.8、温度55℃、反应时间6h。  相似文献   

12.
类蛋白反应及其在肉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蛋白反应是食品科学领域涉及蛋白质的一个重要反应,可以通过肽键结合的方式对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进行补充,一般认为是蛋白质水解的逆反应,可以提高肽的生物活性、改善蛋白的加工特性、减少酶解液苦味。到目前为止,类蛋白反应已应用到鱼蛋白、大豆蛋白、乳蛋白等多个领域,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很好地解决了蛋白肽存在的生物利用率有限、酶解液味苦等问题。我国是肉类消费大国,肉类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1/4,类蛋白反应应用于肉类工业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蛋白资源,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该文综述了类蛋白反应的3种作用机制,影响类蛋白反应的因素以及类蛋白反应在肉类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以期为蛋白质的深度利用以及高值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 amino acid analysis, peptide mapping, and heat stability of bovine milk lysozyme are presented. The bovine milk lysozyme molecule contains approximately 154 amino acids and is strikingly different in amino acid content from human milk lysozyme and egg white lysozyme. Tryptic hydrolysis yielded 26 peptides, all of which are unique from tryptic peptides of human milk lysozyme and egg white lysozyme. In addition, bovine milk lysozyme was more heat stable than human milk lysozyme at pH 4.0 but more labile at pH 7.0 and 9.0.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heat stabil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乌鳢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鱼。在传统商品鱼养殖后期采用“生态净养”技术,降低产品脂肪含量,去除“土腥味”、提高肉质紧实度,使商品乌鳢品质提升。结果表明:净化组肥满度(p<0.05)和水分、粗脂肪(p<0.01)均高于池塘组。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传统池塘。穿刺模式下硬度、弹性、破裂强度均高于池塘组,差异极显著(p<0.01);触碰模式中净化组硬度、咀嚼性、回复性高于池塘组差异显著(p<0.05),净化组挥发性气味物质与五点快感评价法总体高于传统池塘。Fe、Cu、Zn、p等矿物元素均高于池塘组。综上,生态净养养殖乌鳢品质特性更佳,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有良好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李斌 《食品科学》2015,36(21):156-161
以狼山鸡为实验材料,分析Alcalase酶解鸡肉蛋白规律。结果表明:酶解鸡肉蛋白的最适酶解温度为45 ℃、酶添加量为2.0 U/g、酶解时间为4 h;酶解过程中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有较多的氨基酸释放,并且可溶性氮也有大量的累积,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0~50 kD之间;在酶解产物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分别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并且在酶解产物中亲水性氨基酸(hydrophilic amino acid,HLAA)与疏水性氨基酸(hydrophobicamino acid,HBAA)比值在1.41~1.52之间;通过对酶解产物游离氨基酸营养价值的分析,在不同酶解时间的酶解产物中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该必需氨基酸指数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ood Agriculture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O/WHO)推荐的成人理想氨基酸模式相类似。  相似文献   

16.
周亚军  张玉  陈艳  王淑杰 《食品科学》2021,42(14):240-247
为探究发酵牛肉干不同加工阶段理化性质和风味品质的变化,以牛臀肉为原料,接种木糖葡萄球菌和清酒乳杆菌制作发酵牛肉干,并对牛肉干在发酵前后及成品的营养成分、质构、色泽等理化特性及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发酵前相比,接种复合发酵剂的牛肉干pH值、水分活度、亚硝酸盐残留量、硬度、咀嚼性均显著降低(P<0.05);红度值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且鲜味氨基酸占比最高;游离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为主,其中油酸占比最大;发酵后牛肉检出47 种挥发性化合物,高于发酵前42 种,提高了牛肉干中醛、醇、酚、酯、酸、含氮及其他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发酵牛肉干质构及色泽明显改善,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产品营养价值、风味品质及质量安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细点圆趾蟹蟹肉为材料,研究电子束辐照对蟹肉营养和滋味成分的影响,为电子束辐照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7 kGy及以上剂量组蟹肉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下降比较明显;辐照没有改变蟹肉的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种类,各组蟹肉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之比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均分别超过40%和60%,为质量较好的蛋白质;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电子束辐照对蟹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无显著影响;随着辐照剂量增加,蟹肉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但呈鲜、甜鲜味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说明适当的辐照剂量对蟹肉氨基酸的呈味有改善作用;蟹肉中的主要呈味核苷酸是5’-肌苷酸二钠,辐照后蟹肉5’-腺苷酸和5’-肌苷酸二钠含量有所上升,而5’-鸟苷酸二钠含量有所下降,辐照对蟹肉鲜味有提升作用;结合鲜味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的鲜味协同效应,各辐照组味精当量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 kGy组蟹肉的味精当量值最高,达到17.92%。综合蟹肉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和滋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分析,认为1~9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对蟹肉营养和滋味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可用于对蟹肉进行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