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桥本氏病,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应给予甲状腺制剂补偿治疗,但临床上屡有漏诊而误为其他甲状腺疾病而行手术治疗。本院1982年2月~1991年12月因误诊手术治疗该病24例。本文就其漏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问题略加讨论。 临床资料 性别和年龄:男2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1:11。年龄最小14岁,最大57岁,平均37岁,其中35岁以上15例。 主要症状和体征:病史最短1个月,最长20年。全部病人均有甲状腺肿大,颈部不适或压迫感5例,甲亢表现8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6例,单侧结节性肿大10例,双侧结节肿大8例,甲状腺质地坚韧14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 992 - 0 1~2 0 0 2 - 1 2间共行各类甲状腺手术2 36例。均经病理诊断,其中4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病理诊断桥本氏病。现就诊治教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误诊的4例中,女3例,男1例。发病年龄2 8~4 4岁。全部病例均以颈部变粗或颈部肿块就诊,检查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质硬,无明显压痛。1例表现多汗、心悸、多食,肿大的甲状腺可随吞咽上下活动;1例病人术前基础代谢率高于正常;4例病人均未做131I吸收试验和甲状腺扫描。全部病例术前均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1例行1侧甲状腺全切除加…  相似文献   

3.
现将我院 1991~ 1998年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结核 1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15例中 ,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19~ 5 1岁 ,平均 38岁 ,以青壮年居多。首发症状 :颈部肿块 8例 ;头痛待查4例 ;耳闭 2例 ;自觉鼻腔异味 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 7天~11个月 ,平均 3.5个月。 8例有颈部肿块者中 ,单侧单发耳下淋巴结肿大 5例 ;单侧耳下及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单侧颈部串珠状肿块、双侧单发耳下肿块各 1例。胸透示肺尖钙化灶及活动性肺结核各 1例。鼻咽部所见 :粘膜贫血、肿胀伴细点状结节 14例 ;粘膜散在 1~ 3 mm直径之黄色结节 1例。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4.
吴文其 《华夏医学》2001,14(2):163-164
桥本氏病 (Hashimoto's Disease,HD)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我院 1980~ 1999年收治桥本氏病 32例 ,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全部为女性患者 ,年龄 2 1~ 5 8岁 ,平均 44 .7岁。病程 1月至 2 4年 ,平均 38.5月。1.2 临床表现以颈前区肿物、心悸、多汗、食欲亢进、消瘦等甲亢症状首诊者 19例 ,占 5 9.4% ;其余的以颈前区肿物就诊。甲状腺触诊 :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12例 ,双侧甲状腺结节状肿大 17例 ,单侧甲状腺或峡部肿物 3例。肿物质硬 14例 ,质韧16例…  相似文献   

5.
桥本氏病是非特异性甲状腺炎症 ,误诊率高 ,可达 85 % ,且治疗困难。本院 1989~ 1999年共收治桥本氏病 37例 ,现就外科诊治问题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7例中 ,男 2例 ,女 35例 ,男女之比为 1∶17 5。年龄 2 0~ 71岁 ,中位数 40岁。首发症状 :甲状腺肿大 2 6例 ,疼痛 3例 ,颈部压迫感 4例 ,心悸 1例 ,声音嘶哑 1例。检查 :轻度突眼 1例 ,甲状腺弥散性Ⅱ度肿大 17例 ,Ⅲ度 5例 ,结节性肿大 3例 ,质地均较硬。单结节 5例 ,气管受压 4例。1 2 辅助检查T3 升高 1例 ,降低 4例。T4 升高 2例 ,降低 3例 ,T3 H升高 3例 ,…  相似文献   

6.
涂建华  陈英 《广东医学》1997,18(11):756-757
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因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瘤及感染性淋巴结炎所致[1]。而近来颈部淋巴结结核似有增多趋势,且常不伴有肺结核,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进一步了解肿块大小与诊断上的联系,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0例共86个肿大淋巴结的CT征像,以探讨其对诊断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搜集了各类肿大淋巴结病例40例,共86个肿大淋巴结。其中:①非特异性炎症8例,21个肿大淋巴结,男5例,女3例,年龄5-63岁,平均28岁,首发症状为轻压痛或无痛性颈部肿块;②结核性13例,28个肿大淋巴结,男11例,女2例,年龄16…  相似文献   

7.
李印  刘梅  张居芬 《医学争鸣》2009,30(6):529-529
1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患甲状腺肿块10a.10a前发现颈部肿块约核桃大小,无疼痛,近来肿块有所增大.曾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未经特殊治疗.2mo前自觉呼吸困难,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入我院行右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查体:双颈部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边界欠清,质硬,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8.
猫抓病是一种自限性以局部皮肤损害及引流区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临床少见。面颈部发病占全身发病的43%。本院自 1992年以来收治 5例面颈部猫抓病。1 临床资料男性 4例 ,女性 1例。年龄最大 6 2岁 ,最小 19岁。颈动脉三角区 2例 ,颌下区及颏下区各 1例 ,锁骨三角区 1例 ,肿块直径小于 5cm。 3例患者肿块界线清晰 ,活动 ,表面光滑 ,2例与周围界线不清。肿块质地中等偏硬 ,均有压痛或轻压痛。2例轻度发热、乏力、食欲减退 ,1例局部皮肤损害。病程 2~3周 4例 ,3年 1例。 5例患者血常规均正常 ,病理诊断报告猫抓病。本组术前均使用抗…  相似文献   

9.
<正> 例1:女,48岁,工人。无意中发现颈部无痛性肿块。体检:全身状态良好,无消瘦,心脏听诊正常,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耳鼻口腔喉无病变。甲状腺左右两叶对称,不肿大,左锁骨上窝处触及核桃样肿块,质硬,固定。疑为转移癌。施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包膜完整,损伤包膜及瘤体易出血。术后病理诊断为桥本氏病。随访9年无甲状腺肿大及甲减。例2:女,18岁,学生。发现左颈部肿块2年,近期增大伴疼痛。既往无呼吸道消化道重要器官病史。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正常,耳鼻喉口腔无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临床资料张某,女,60岁,以颈部肿物20年,明显增大2月余为主诉于1990年6月5日入院。无甲亢症状.查体:表浅淋巴结不肿大,颈部偏右可触及约10×6×8cm~3之肿块,质硬,表面尚光滑,边界清,气管左移不明显,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B超示甲状腺实质性肿瘤.于1990年6月8日手术,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鳞状细胞癌,行拍片胃镜检查未发现食道及肺肿瘤。2月后在西安发现肺转移死  相似文献   

11.
急性坏死性咽峡炎,临床少见。我科自1989年IO月至1995年9月收治6例本病患者,经抢救治疗2例获得成功痊愈出院.4例抢救无效死亡。为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5~8岁3例.22~25岁3例。1.2临床表现:6例均以发热、咽癌、吞咽困难为主诉2~5天入院,4例伴颈部肿胀,压病(+),4例伴呼吸困难先后行气管切开术,1例张日受限。入院时体温38.1~38.4℃5例.体温正常1例。咽部均呈弥漫性充血肿胀.以软腭更明显.肿胀膨隆,双扁桃体正Ⅱ°肿大充血以及软腭、咽后壁均附着大…  相似文献   

12.
1988~1999年我院儿科共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23例,临床分析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年龄2~14岁,其中2~3岁5例,3~7岁10例,7~14 岁8例.男17例,女6例. 1.2 症状和体征可有发热、咽痛、咳嗽、头痛、呕吐、颈部淋巴结肿大、腹痛、腹泻、关节肿痛等.其中发热最为多见,共有20例,发热持续1周以上有14例,发热2周以上有7例,其中1例反复发热达半年.其他较为常见的症状为咳嗽7例,呕吐5例,头痛、腹痛各3例,发现颈部肿物3例.体检可发现咽充血,扁桃体红肿或有渗出物,淋巴结或肝脾肿大.部分病例有皮疹.本组淋巴结肿大19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17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包括颈部、颌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6例,肝肿大11例,脾肿大6例.皮疹3例,分别为红色斑丘疹、出血点、粟粒样皮疹各1例.咽充血17例,扁桃体红肿,有渗出物3例.  相似文献   

13.
阑尾粘液囊肿在临床上较少见,因症状多不典型,以致术前术中难以确诊。现将我院1972年3月至1985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42~59岁,平均53.4岁。病程1天至1年半,右下腹有疼痛8例,压痛6例,肌紧张2例,下腹胀痛及腹泻1例。右下腹有肿块5例、上腹有横行肿块1例,肿块约4~7×3~5cm~2大小,肿块质硬尚能活动的4例。作  相似文献   

14.
陈健 《海南医学》1996,(1):17-18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往因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抗甲状腺胞浆微粒体抗体(TM)等测定及甲状腺针刺活检未普遍开展,确诊率低,经常误诊.现将术后病理活俭确诊的42例误诊作一分析。本组42例中男6例,女36例,年龄24-64岁,3O岁以下6例,31一千O岁22例,51岁以上者14例。病程1一6个月9例,7一12个月3例,2一5年23例,6一15年7例。42例甲状腺均肿大,单侧?大9例,双侧忖33例。质H”硬14例,皿呼更28例。吞咽阻塞有异物感7例,声嘶3例,颈痛1例,甲状腺区闻及杂音2例,有甲状腺机能亢…  相似文献   

15.
我院 1 986年 1月~ 1 998年 6月收治青年男性甲状腺单发结节 5 1例 ,现分析于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2 9岁。多数患者为偶然发现颈部肿块 ,发现至就诊 3天~ 1年 ,声音嘶哑和呛咳者 2例 ,颈部不适感 2例 ,气急 1例 ,合并甲亢 3例。 5 1例均在甲状腺内触及孤立性肿块 ,结节直径最小 1 0cm ,最大 5 0cm。 5例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1 2 辅助检查 B超检查 38例 ,其中实性结节 2 9例 ,囊性结节 9例 ,甲状腺同位素扫描检查 1 0例 ,冷结节 6例 ,凉结节 3例 ,温结节 1例。X线平片检查 3例 ,1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2年至2001年共查出异位甲状腺病人三例,其中二例手术前未确诊,为手术后病理确诊,另一例经CT扫描和ECT扫描确诊。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例1女,46岁。因颈前肿块5年,近半年增长加快而来诊,以甲状舌骨囊肿入院,查体见甲状软骨前上方有一约3cm×2cm×2cm质硬,表面光滑的肿块,随吞咽上下活动,甲状腺不大,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舌盲孔未见分泌物。B  相似文献   

17.
桥本氏病与亚急性甲状腺炎6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结合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40例桥本氏病和2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巨检和镜检的特点,为临床提高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取1993年3月~2003年3月亚急性甲状腺炎术中切除甲状腺组织经病理确诊。切片行HE染色后普通光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40例桥本氏病均为女性,年龄20~69岁,平均45.5岁。20例亚甲炎,男1例,女19例,年龄22~50岁,平均40.2岁。结论 桥本氏病和亚甲炎多见于女性,以颈部包块为共同特征。桥本氏病巨检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镜检主要为淋巴滤泡形成。亚甲炎巨检与周围组织有粘连,镜检主要为肉芽肿形成。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及原因,甲状腺癌诊断及二次手术原因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3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18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近4年甲状腺癌发病率是前12年总数的1.5倍,前12年甲状腺癌占甲状腺手术的3.3%,近4年上升为8.9%。体检中发现甲状腺质硬、固定、形状不规则肿块63例(占33%),颈部肿大淋巴结22例(占12%),超声提供依据134例(占72%)。甲状腺癌伴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等65例(占35%)。二次手术53例(占28%)。结论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与长期补碘有关,诊断中注意家族史、甲状腺结节的特点、颈部肿大淋巴结、甲状腺癌伴发病、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如首次手术不彻底,需要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述建  肖颖 《河北医学》2005,11(9):825-826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容易误诊误治。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4年8月年共收治本病8例,术前均误诊为“乳腺癌”,后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资料,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例均为女性,年龄26~33岁,中位年龄29岁,均已婚已育。病程1月至8个月,无乳腺外伤史。3例有长期口服避孕药史。8例均表现为乳腺肿块,左乳7例,右乳1例,其中内上4例,中下1例,中内3例。肿块直径2cm~6cm,质硬或韧,表面不平,界限不清,活动差,均无明显压痛,皮肤红肿破溃。其中4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  相似文献   

20.
1979年4月,我们试用0.66%碘酊注射液对地方性甲状腺肿(下称地甲病)患者184例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总有效率97.8%。经6年的随访观察,未发现复发及其他不良后果。现小结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 1979年4月~1980年6月,取接受本法治疗的、资料比较完整的184例,其中有碘盐供应区160例,非碘盐供应区24例。男8例,女176例,男女之比为1:22。年龄最小10岁,最大52岁。病程5个月~34年。患者的诊断,原则上按当时我省三型三度分法。患者居住在地甲病流行区,排除颈部肿块疾患,甲状腺有肿大。临床分型: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增大,质软,摸不到结节。结节型:腺体呈多种形态肿大,可摸到一个或数个结节。混合型:甲状腺呈弥漫性增大,并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