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渤海海域的上第三系油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渤海湾盆地沉积与构造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迁移与演化、烃源岩与储盖层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盆地内的勘探现状分析了渤海湾海域上第三系的油气远景。认为盆地内凸起、低凸起以上第三系为主体,伴有东营组和前第三系油气藏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是目前渤海油气勘探最现实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2.
黄海海域陆相中生界油气远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黄海海域油气勘探已40余载,尚未实现油气突破,其找油前景引起石油地质学家的极大关注。根据前人的认识和最新研究成果,结合邻区油气地化资料,探讨了黄海海域中生界地层生、储、盖特征,特别是白垩系,它分布广,厚度大,烃源岩达到较好生油岩标准,并且生、储、盖组合理想,中生界是该区下部油气勘探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3.
黄海海域盆地构造演化特征与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黄海海域跨越扬子和华北两个板块构造单元 ,发育了北黄海和南黄海两个盆地构造单元。扬子和华北板块在这里沿五连—荣城—朝鲜的临津江断裂构造带于晚三叠至早中侏罗世碰撞缝合 ,形成了与秦岭 -大别超高压变质造山带成因意义完全相同的苏北张八岭 -朝鲜临津江超高压变质造山带。北黄海盆地就位于该变质造山带北侧的华北板块上 ,而南黄海盆地则位于该变质带南侧的扬子板块上。地震剖面和北朝鲜钻井资料证实北黄海盆地是晚中生代早期 ( J3 —K1)和新生代的叠合盆地 ,盆地基底为晚印支—早燕山期碰撞花岗岩和前寒武纪变质岩 ,局部可能残留有古…  相似文献   

4.
南黄海前古近系油气储层时代老、埋藏深,地震勘探中仍存在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和成像质量差等难题。在分析目标层岩石地球物理特征和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反射机制基础上,提出了南黄海前古近系油气地震勘探策略;在地震数据采集中,应在海况较好的条件采用长排列、高覆盖次数和较大容量气枪震源施工;数据处理的重点应为多次波消除、噪音衰减、速度分析和成像,针对深层弱反射信号的处理难题,建议采用叠前时间偏移和共反射面元叠加等先进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黄海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黄海盆地几十年油气勘探的简要回顾,认为目前仍然存在着盆地基本情况不清,勘探工作历史不清,油气资源潜力不清3个不清楚现状,在对围限黄海周围3个国家油气勘探情况综合分析后,重点对盆地,盆地性质,盆地演化历史和盆地含油气性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对下步油气勘探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黄海海域的中、古生代海相油气地震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在恶劣的采集环境下降低原始资料干扰难、提高强反射界面下目标层的反射能量难、复杂波场条件下多次波的识别与压制难以及复杂构造条件下地震精确成像难等诸多技术难题。在分析了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努力方向,即重新定位勘探流程;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开展采集和处理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与试验;强调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的有效融合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域油气勘探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海域的油气地质工作开始于1959年,目前已发现和圈定的主要沉积盆地有六个.1979年开始执行了对外合作勘探的方针,其合作面积有15万平方公里,钻井190余口,获油气井83口,已有两个油田投入生产.发现井及高产井不断出现,显示了我国海域的油气远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南黄海前新生代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黄海前新生代地层为中-古生代大套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由于该领域地质、地球物理的复杂性,勘探难度较大。论述了南黄海前新生代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难点和重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物理勘探的技术方法及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9.
蔡峰  孙萍 《海洋科学》2006,30(7):69-75
根据近年国内外在黄海海域的钻井和地震勘探,认为黄海海域发育一条“中朝造山带”,是秦岭-大别造山带向海域的自然延伸。“中朝造山带”两侧分别发育北黄海盆地与南黄海盆地,形成了明显不同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盆地演化特征。盆地内前新生界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远景。  相似文献   

10.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地块向海洋的延伸,区内发育巨厚的中、古生界海相地层,但目前针对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程度还相对较低。研究区前新生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涉及的科学问题非常多,难度也非常大。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目前南黄海盆地目前的油气勘探现状进行了详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该区油气勘探亟待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为今后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油气勘探做出方向性探索。  相似文献   

11.
南黄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几年少量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表明,南黄海印支面以下存在厚达5000m以上的海相中,古生界,而且保存远比苏北陆区好,是南黄海新的勘探领域,中部隆起和勿南沙隆起稳定,面积大,有望找到大中型油气田,是具有远景的勘探新区。南黄海的油气勘探,中部隆起和勿南沙隆起应注意寻找与两个不整合面有关的,上有盖层封堵的非构造型内幕原生油气藏,在有利凹陷区以及隆起与坳陷接合部位应注意寻找中,上古生界再生油气藏;北部坳陷在注意寻找陆相中生界油气藏的同时还应注意寻找断块潜山型海相中,古生界再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12.
南黄海盆地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黄海盆地是目前中国近海惟一未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含油气盆地,其找油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前人的认识和研究成果,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含油气系统中烃源岩的演化阶段和凹陷分类原则,南黄海盆地在平面上可划分为6个含油气系统,每一个含油气系统都发育各具特色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圈闭和运移条件。其中北部坳陷北凹中生界含油气系统和南部坳陷南四凹古近系含气系统为两个已知的含油气系统,北凹以寻找泰州组含油气系统的原生油气藏为主,南四凹以寻找阜宁组含油气系统的次生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13.
海洋油气的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是直接为局部构造排序和钻探井位优选而采取的一种综合性的油气勘探技术。首先是进行目标区海底油气渗漏的地球物理识别,具体包括: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对海水表面油膜的识别,利用侧扫声纳、多波速和浅地层剖面测量对海底表面特征的识别,以及利用二维、三维地震对海底深层特征的识别等;然后是开展目标区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包括取样站位布设,样品采集和处理,地球化学指标分析测试,地球化学异常提取和综合评价等。通过对南黄海目标区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以及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可能油气渗漏区,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探测,识别出了单指标异常和多指标综合异常,划分了4个地球化学区。地球化学区与目标区内的局部构造和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地球化学区含油气性优劣的排序是Ⅰ区〉Ⅲ区〉Ⅱ区〉Ⅳ区。据此建议钻探井位布设在Ⅰ区即ZC7-1构造或Ⅲ区即ZC133构造上。  相似文献   

14.
渤海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洋经济产业构成中,海洋油气开发是新兴海洋产业。在渤海海洋经济构成中,海洋油气占渤海海洋经济比重的8.5%,占渤海新兴海洋产业构成的19.4%。渤海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能缓解我国油气安全问题,同时也为经济快速增长的渤海经济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一、渤海丰富的油气资源1. 油气资源总量渤海沉积盆地的生油凹陷面积大,有效勘探面积为5.3万km2,其中仅新生界生油岩层就厚达3 200 m,生油岩体约2.4万km3。2000年提出的预测资源量是97亿t。2. 已形成了油田产业群渤海在200万年以前,形成了蕴藏丰富油气资源的渤海沉积盆地。在渤海海…  相似文献   

15.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ight survey cruises in different season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Yellow Sea (YS) and East China Sea (EC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08.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and hydrolog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during each cruise.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otal suspended sediment mass was approximately 0.18 × 109 tons in the surveyed area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s. Highly turbid waters were found in the shallow waters between the Subei coast,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the Zhejiang coast with seasonal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6.
拖缆与海底地震仪联合勘探技术在野外地震调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油气资源的地震调查方法的研究。其中对海底地震仪(OBS)的研究能够给深水油气调查提供有力的保障,OBS在海底的布设是联合采集的关键,对OBS观测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OBS采集的野外资料的总体质量和后期解释。因此,通过研究,可以选择设计最佳的观测系统,为联合勘探技术提供基础数据,降低采集费用、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广角地震(WARRP)是一种针对高速屏蔽层下弱反射层地震勘探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大排列(排列长度可达6~30 km)采集、大能量震源激发、特殊的采集装备、广角反射和折射联合观测;处理中采用以正演模拟、多波分离、远道信息提取和VVO(速度随炮检距变化)分析等与常规处理不同的手段。介绍了广角地震的技术方法,在正演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南黄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