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介绍了岩矿棉产品的现况,对生产中出现的废熔渣再次循环利用进行了研究.从制定的废熔渣投入方案1和方案2与原单独使用重矿渣对比发现:分别加入废熔渣30%与50%,焦炭、柴油、水和电的平均能耗均有下降;产品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质量比以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炼铁高炉渣通过离心法生产的矿棉纤维进行耐酸碱腐蚀、耐高温性能研究。通过测定酸碱腐蚀前后纤维样品的质量,计算出其质量保留率,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和性能研究,探讨其腐蚀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对高温处理前后的矿棉纤维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纤维的耐酸性优于耐碱性,矿棉纤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对炼铁高炉渣通过离心法生产的矿棉纤维进行耐酸碱腐蚀、耐高温性能研究。通过测定酸碱腐蚀前后纤维样品的质量,计算出其质量保留率,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和性能研究,探讨其腐蚀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对高温处理前后的矿棉纤维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纤维的耐酸性优于耐碱性,矿棉纤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高炉渣是目前排放量较大的一种典型工业废渣,我国有效利用率仅10%,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可利用排放热态高炉渣直接熔制人造岩石的新技术,其产品性能和工艺特点均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炉渣热态资源化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炉渣资源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高炉渣为吸附剂,探讨了高炉渣用量、吸附pH值、初始浓度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高炉渣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与吸附pH值、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等密切相关,吸附pH值在6.0~8.0时吸附较为适宜,且高炉渣吸附亚甲基蓝在18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状态.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高炉渣吸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炼铁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其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由其所带来的严峻的能耗和环保问题. 基于钢铁企业的碳素流和能量流,分析了其节能减排的核心问题以及节能潜力点,认为炼铁系统的减排主要在于减少煤焦等含碳燃料的消耗,节能主要在于高效地利用炉顶煤气的显热和潜热,以及充分利用炉渣显热. 分析了当前较先进的炼铁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如喷吹焦炉煤气、喷吹塑料、全氧鼓风、高炉渣显热回收等,这些技术均是在高炉工艺基础上开发的,其普及程度对中国炼铁产业的节能减排至关重要. 展望了炼铁系统节能减排未来的研究方向,短期应深入研究燃料消耗机理,提高煤焦等燃料的利用效率,同时调整高炉系统能源结构,拓展更多清洁能源为炼铁系统所用,开源节流. 长期应深入思考炼铁系统碳脱氧还原的本质,着手新工艺的探索性研究,以从本质上改变炼铁工艺高能耗高排放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含钛高炉熔渣氧化过程温度变化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含钛高炉渣为还原性渣. 基于"选择性析出技术"利用渣中钛资源,需要氧化炉渣,提高氧位. 熔渣中的还原态物质在氧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从而引起熔渣的温度变化. 本研究建立了模拟熔渣氧化过程温度变化的一个简易模型,并通过实验测量了含钛熔渣氧化过程中实际的温度变化. 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温度变化趋势与实测一致.  相似文献   

8.
钢铁冶金行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渣.高炉渣由于自身温度比较高,含热量丰富,对能源工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二次资源.世界上已有一些国家对高炉渣热量的回收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得却很少.本综述详尽地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对高炉渣热量回收利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炉渣热回收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产生的主要废渣,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高炉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加。高炉渣的堆积不仅增加环境负担,还是一种资源浪费。为提高高炉渣的附加值,以高炉渣为吸附剂,研究了高炉渣对La3+的吸附性能。用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衍射、氮气吸附脱附仪对高炉渣的理化性质做了表征。为进一步研究高炉渣的吸附行为及机理,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La3+在高炉渣上的吸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高炉渣颗粒分明,有微裂纹结构,是非晶态的玻璃体结构;在吸附行为实验中,实验数据分别满足准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镁碳砖在接触LF炉炉渣以后的抗氧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针对酒钢二炼钢LF炉渣线用镁碳砖,运用热力学、XRD、SEM等方法研究了镁碳砖在接触熔渣以后的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采用Al和Si复合金属粉作抗氧化剂,能有效的阻止镁碳砖中MgO和C的氧化,Al和Si首先和O2、CO2反应,其次氧化剂和熔渣反应生成MgO·Al2O3和SiO2,阻止、减弱了熔渣对砖的侵蚀;脱碳层的形成及高碱度渣的作用,使得MgO不易与C和熔渣反应,有利于镁碳砖抗熔渣侵蚀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高掺量矿渣水泥中掺少量可看作低质熟料的钢渣,弥补由于熟料掺量少造成的碱性不足。当混合材的总量为60%~65%时,钢渣掺量控制在15%~20%左右,只需采用普通外加剂,就能够生产425水泥。工业性试验在太钢东山水泥厂进行。  相似文献   

12.
韩延阳 《大氮肥》2014,37(5):351-352
气化装置捞渣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堵渣、漂链、回程段积渣严重、机头回程链卡涩频繁等现象,造成捞渣机多次故障跳车.对捞渣机进行技术改造,避免捞渣机故障跳车,延长捞渣机主要部件刮板、导轮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对矿渣掺加比例达到75%的阿利特高炉矿渣水泥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其强度在28d至6个月期间继续增长;胶砂试体湿涨和干缩率略低于硅酸盐水泥样品数值;这种水泥有很高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14.
姜晗  陈平  邹小平 《水泥工程》2014,27(3):74-76
为缓解矿渣等高活性混合材资源的紧张,通过对矿热炉渣、矿渣、精炼渣三种渣按照不同比例复掺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在加入激发剂后,当矿热炉渣掺量为25%、矿渣为5%、精炼渣为5%时,可配制达到PC42.5水泥;当矿热炉渣掺量为30%、矿渣为15%、精炼渣为5%时,仍可配制合格的PC32.5水泥。  相似文献   

15.
黄从远 《水泥工程》1996,(1):21-22,20
湖北某水泥厂在8.3万T立窑水泥生产线上,成功地开发高铁早强矿渣水泥,并通过了国家建材局水泥专家参加的省级鉴定。该水泥具有早强高,硬化快,抗硫酸盐侵蚀和胶凝性能好等性。  相似文献   

16.
电解锰渣部分代石膏作缓凝剂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云  刘飞  包先诚 《水泥》2006,(2):22-24
利用锰渣部分替代石膏作水泥缓凝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得出以下结果:锰渣部分替代石膏作水泥缓凝剂在理论和试验方面均是可行的;锰渣与石膏掺量总和在6%~7%(锰渣最高掺量为5%)范围内比较适宜;利用过程中要重视均化与计量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结晶器保护渣渣膜结构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获得现场不同位置及由结晶器渣膜热流模拟仪获得不同时刻的渣膜,对比分析了渣膜的厚度、结晶率、晶体的分布、大小、类型. 结果表明,结晶器渣膜热流模拟仪铜探头浸入45 s时获得的实验室渣膜与现场弯月面附近45 s的现场渣膜厚度和结晶率相当;现场渣膜随位置在晶体分布上演变规律与实验室渣膜随时间的演变类似;现场渣膜与实验室渣膜的晶体的类型相同,但是晶体大小还存在差异. 因此,可以通过结晶器渣膜热流模拟仪方便、有效的模拟实际结晶器内保护渣渣膜的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18.
李永恒 《化肥设计》2004,42(1):41-47
回顾了煤气发生炉炉算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设计、开发、研制历程,介绍了炉算在小型、中型氮肥厂的实际应用情况,从炉算的高度和布风结构设计方面论述了炉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宫晨琛  余其俊 《水泥》2009,(12):1-3
用电炉还原渣在高温重构的转炉钢渣作高活性钢渣胶凝材料,并探讨重构钢渣的水化进程、水化产物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重构钢渣的水化热曲线在水化13-35h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热峰存在,而未重构钢渣水化72h未见任何放热峰。SEM照片清晰显示相较于未重构铜渣,重构钢渣水化产物数量更多,水化浆体结构更为致密。随着水化龄期的延长,重构钢渣水化XRD图谱中硅酸盐矿物特征峰明显降低,无定形的C—S—H含量提高。重构过程有效改善了钢渣的后期强度,掺重构钢渣水泥的抗压强度的活性指数最高达104.0%。  相似文献   

20.
在炼钢转炉排渣的同时,将一定比例的电炉还原渣和煤渣加入到渣盘中,利用熔融钢渣的余热对钢渣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在线重构。结果表明,重构处理明显降低了钢渣中的fCaO含量,改善了钢渣的易磨性和压蒸安定性,钢渣粉的28d活性指数提高了1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