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正成为越来越多产妇的选择。吗啡作为经典的镇痛药物为大多数麻醉师的首选,但其副作用发生率高。而布托啡诺是近年来出现的完全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其镇痛完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安全。本文比较吗啡与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布托啡诺是一种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它镇痛效果好,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无成瘾性[1]。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本文观察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镇痛时,能否有效镇痛,并降低恶心呕吐及依赖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吗啡分别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择期科手术需要硬膜外镇痛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B组和M组各30例.B组镇痛液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5 mg加布吡卡因注射液100 mg再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M组镇痛液配方为吗啡注射液5mg加布吡卡因注射液100 mg再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的镇痛效果和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痛头晕、呼吸抑制等.结果:两组配方术后镇痛效果相当(P>0.05),但B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镇痛与吗啡相比,镇痛效果相当,副作用发生率更少,更适合于妇科女性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4.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秦钟  高宏  孙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565-3567
摘要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科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 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30例,术毕前10min经硬膜外分别给予负荷量镇痛药, M组给予吗啡1mg,B组给予布托啡诺1mg;然后连接镇痛泵行PCEA,M组泵内药液为吗啡2mg+罗哌卡因90mg,B组泵内药液为布托啡诺2mg+罗哌卡因90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60ml,输注速度为2ml﹒h-1,观察记录术后5、10、20、30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镇痛效果满意,布托啡诺组恶心呕吐、皮肤搔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科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但应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薛鹏  张亚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71-4371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和吗啡在老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Ⅰ~III级,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50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各25例,分别接受PCEA治疗.观察并记录手术后1 h、12 h、48 h患者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及镇静效果均满意.吗啡组恶心呕吐为8例,皮肤瘙痒为6例,呼吸抑制为1例.而布托啡诺组三项为2例、0例和0例.结论 两者用于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镇痛效果相似,但布托啡诺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吗啡组.  相似文献   

6.
布托啡诺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腹产术后镇痛不同于其它腹部手术后镇痛,除充分镇痛外,还应考虑镇痛药物对子宫收缩影响。虽然硬膜外应用吗啡类镇痛药较其它途径应用吗啡类镇痛药量小,镇痛时间长的优点,但仍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反应。为此,作者探讨布托啡诺用于剖腹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术前联合应用恩丹西酮和布托啡诺,对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患者术后瘙痒及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是否优于单药应用。方法:选择限期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依据分组,手术消毒时,组1患者硬膜外注入吗啡2mg+0.9%氯化钠液(共5mL),组2硬膜外注入吗啡2mg+布托啡诺1mg+0.9%氯化钠液(共5mL),组3硬膜外注入吗啡2mg+0.9%氯化钠液(共5mL),同时静脉给予恩丹西酮8mg,组4硬膜外注入吗啡2mg+布托啡诺1mg+0.9%氯化钠液(共5mL),同时静脉给予恩丹西酮8mg。术后予患者自控硬膜卡镇痛(PCEA)持续镇痛,评定患者术后48h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镇静(Ramesay评分)以及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之间VAS、BCS及Ramesa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组2,组3,组4出现需要治疗的瘙痒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组1(P〈0.05);另外,组4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组2(P〈0.05),而且组4患者瘙痒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组3(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恩丹西酮在不影响吗啡镇痛效果的同时,可以显著减少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恶心呕吐以及瘙痒的发生率,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布托啡诺或者恩丹西酮,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李庆华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1545-1545
布托啡诺(商品名:诺扬)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具有镇痛效应强、镇痛时间长、胃肠道副作用少和对呼吸抑制作用小、药物依赖性小等特点,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本文应用芬太尼做对照,观察布托啡诺用于腹腔镜手术苏醒期及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或Ⅱ级行下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A组(对照组.100 mL 0.15%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100 mL 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加入3 mg布托啡诺)和C组(100 mL 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加入6 mg布托啡诺).术毕采用硬膜外镇痛,当疼痛评估VAS>3分时,给予1~2 mg布托啡诺静注追加镇痛.连续监测患者ECGⅡ、SpO2和NIBP,并记录患者术后4个时间点VAS评分、Ramesay评分、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及布托啡诺追加用量.结果:术后1 h和6 h,B、C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VAS评分较小(P<0.05),Ramesay评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00 mL 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加入3 mg布托啡诺术后硬膜外镇痛既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又不至于使患者过于抑制和嗜睡,同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较低,提高了患者术后镇痛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布托啡诺镇痛作用强,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特点,拟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途经自控镇痛时,是否能有效地镇痛,并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布托啡诺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08年10月,纳入探讨布托啡诺和吗啡用于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评价采用Rev Man 5.0软件.结果:共纳入8个RCT,共502例.3个研究正确描述了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5个研究描述使用盲法,各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为B级.结果布托啡诺和吗啡均有满意的临床镇痛效果,布托啡诺能减少恶心呕吐[RR=0.30,95%CI(0.21,0.42)]、嗜睡[RR=0.23,95%CI(0.07,0.79)]和瘙痒[RR=0.23,95% CI(0.10,0.54)]的发生率.结论:现有资料表明,术后PCIA使用布托啡诺和吗啡均能得到满意的临床镇痛效果,但布托啡诺比吗啡能减少恶心呕吐、嗜睡和瘙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崔敏  司纪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44-2345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手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0.125%罗哌卡因+0.004%布托啡诺;B组:0.125%罗哌卡因+0.004%吗啡。观察术后4、8、122、4 h患者的镇痛舒适度和镇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视觉模拟镇痛评分与A组无明显差异,镇静程度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A组中有2例恶心呕吐,无皮肤瘙痒;B组中有18例恶心呕吐,15例皮肤瘙痒。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托啡诺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可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安全有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探讨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最佳剂量和配伍。【方法】180例(ASAⅠ~Ⅱ)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六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实验组(E2、E3、E4、E5、E6组)。镇痛液为:C组,0.125%罗哌卡因+0.005%吗啡;E2组,0.125%罗哌卡因+0.004%布托啡诺;E3组,0.125%罗哌卡因+0.005%布托啡诺;E4组,0.125%罗哌卡因+0.006%布托啡诺;E5组,0.125%罗哌卡因+0.007%布托啡诺;E6组,0.125%罗哌卡因+0.008%布托啡诺。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结果】①E2组VAs评分分别在4h、8h、12h点高于C组,E3、E4、E5、E6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E2组BCS评分在4h、8h、12h点低于C组,E3、E4、E5、E6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②并发症: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E2、E3、E4、E5、E6组,且差异显著。【结论】布托啡诺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发生率低,可以0.005%布托啡诺+0.125%罗哌卡因作为初始剂量,再根据病人的镇痛效果情况酌情增加布托菲诺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氯普鲁卡因与布托啡诺复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需镇痛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取硬膜外氯普鲁卡因与布托啡诺复合镇痛,对照组采取罗哌卡因与吗啡复合镇痛。比较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6、12、24h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氯普鲁卡因与布托啡诺复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镭  徐军美  杨昭云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30-3031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吗啡在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0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患者,分成2组,分别予布托啡诺复合布比卡因(B组)和吗啡复合布比卡因(M组)硬膜外术后镇痛,记录术后4、8、24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呕吐、尿潴留及瘙痒发生率以及满意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均满意,VAS评分<3分。呕吐发生率B组为7.5%,M组为22.5%,B组发生率较M组低。尿潴留发生率B组为7.5%,M组为55.0%,B组要低于M组。满意率B组为90.0%,M组为72.5%,B组的满意率要高。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布比卡因较吗啡复合布比卡因更适合于作为硬膜外术后镇痛配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芬太尼、吗啡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剖宫产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布托啡诺负荷剂量1mg;B组:芬太尼负荷剂量0.05mg;C组:吗啡负荷剂量5mg。三组背景输注量均为2mL/h,锁定时间均为15min。术后4h,8h,12h,24h,36h分别观察BP、HR、RR、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患者满意度、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镇痛效果和满意度相似;布托啡诺产生的镇静作用大于芬太尼、吗啡(P〈0.05);A、B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低于C组。结论:布托啡诺对剖宫产患者可提供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布托啡诺用于烧伤患者术后自控镇痛40例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用于烧伤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烧伤手术后应用布托啡诺自控镇痛泵患者进行镇痛效果、并发症观察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镇痛效果满意35例,轻微疼痛5例。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布托啡诺镇痛效果良好,但仍有一定副作用,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最为常见的麻醉并发症,成年女性PONV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4倍,在高风险的患者中PONV的发生率达70~80%[1]。布托啡诺常用于术后镇痛,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δ-受体、部分激动拮抗μ-受体而发挥作用[2-3]。昂丹司琼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药,具有较强的镇吐作用[4]。本研究探讨盐酸昂丹司琼不同给药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鞘内预先注射布托啡诺与吗啡对福尔马林诱导的炎性痛大鼠疼痛行为学及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吗啡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布托啡诺组鞘内预先注射布托啡诺10μg,吗啡组鞘内预先注射吗啡10μg,对照组鞘内预先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然后在三组大鼠的左后足掌面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致痛,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腰4~6节段脊髓背角c-fos受体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吗啡组和布托啡诺组没有明显的福尔马林致痛双相反应,且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腰4-6脊髓背角浅层及深层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FLIN)数量明显减少(q分别=5.65、4.78;5.85、6.27,P均<0.05),而与吗啡组比较,布托啡诺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更安静,疼痛加权评分减低,脊髓背角浅层及深层FLIN数量也明显减少(q分别=9.53、6.37,P均<0.05)。结论鞘内预先注射布托啡诺与吗啡能够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产生明显的抗伤害和镇痛作用,且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  相似文献   

20.
布托啡诺现广泛用于临床手术中及术后镇痛,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恶心和/或呕吐,尤在术后长时间镇痛时更为明显,影响病人术后康复,让家属担忧.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纯拮抗剂有可能降低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次研究探讨在布托啡诺中添加小剂量纳洛酮,以观察其在术后持续静脉镇痛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否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