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者的落实力,是新时代京津冀大中型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必要抓手。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提升京津冀大中型企业管理者落实力的迫切性,分析了京津冀大中型企业管理者落实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落实意识、明确落实标准、完善落实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京津冀大中型企业管理者落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是新时代京津冀大中型企业竞争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京津冀大中型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强化京津冀大中型企业管理者自我管理的迫切性,从注重政治自律、提高思想觉悟,强化业务学习、提升能力素质,加强自我约束、规范行为习惯等方面提出了强化京津冀大中型企业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杨杰 《河北企业》2018,(9):123-124
提升京津冀大中型企业员工执行力,是京津冀区域内大中型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京津冀大中型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提升京津冀大中型企业员工执行力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京津冀大中型企业员工执行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提高思想认识、倡导自觉自律、严格岗位规范等方面阐述了提升京津冀大中型企业员工执行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化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源。现代企业欲提升核心竞争力,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完善。文章基于文献研究,通过对陕西某国有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并分析了样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意识认知类问题和实践操作类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国有企业管理者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求得长远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至海、罗君来在《搞好大中型企业必须增强资产增殖力》中,就如何增强大中型企业资产增殖力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作者系两位实际工作者,故文风朴实,在大量实证性材料中,显出文章结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黄凯阳 《人力资源》2023,(15):92-93
<正>在现实管理中,许多管理者发现这样一些现象:用传统的培训模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员工已经很优秀,可是还希望员工能够更优秀;希望员工有主动思考的能力,还有高效的执行力;尽管宏观环境的发生变化,也希望员工能够创造更高的业绩。想要实现这些目标,最佳的选择是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实现从传统学习到行动学习的转型,而管理者的角色也要完成从传统管理者到促动型管理者的转型。行动学习对于明星企业来说,已经内化至各种管理活动、培训项目、绩效发展项目中。不同企业赋予它不同的外在形式,如通用电气公司的“群策群力”、微软的“团队精神”、摩托罗拉的“六西格玛”、丰田的“持续改善”等,实质上都是行动学习。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8,(13):240-242
大学生学习力是其提高学习成绩和提升学习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温州商学院大学生学习力的调查,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学习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发布了一系列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中小民营企业促进法》。民营制造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也纷纷开始转型升级,通过各种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作为企业当中重要且关键力量--生产部门基层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提升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生产部门基层管理者组建胜任力素质模型,通过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全面提高基层管理者综合技能,特别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研究石化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构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石化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测评指标体系。为避免多个因素带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结合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建立了石化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期客现有效地评判其胜任力,适应石化企业客观、可靠、有效地识别、选拔和聘用中层管理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李洁 《企业研究》2012,(22):132-133
企业员工的学习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可采用以下策略来提升员工的学习力:一是有效激励使之产生学习源动力;二是环境支持使之产生学习持久力;三是教育培训使之产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担负着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的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近年来,京津冀省市循环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忽略区域分工、缺乏持久合作力等因素制约了协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京津冀三地现实情况出发,面向循环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从而提高经济要素组合利用水平,提升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经理人员的重视。正如彼得圣吉所说:“缺乏学习能力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悲惨的,但对一个组织来说是致命的。因为缺乏学习能力,很少有企业能够存活相当于人类寿命一般的时间——大多数存在了不到40年就夭折了。”因此,关于组织创新过程中的组织学习问题备受企业管理学界关注。要使组织不断提高学习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王光远 《中国审计》2005,(24):37-39
自2003年中期以来,经过各级内部审计协会、大中型企业和各级政府与非盈利组织的共同努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已初步形成了学习准则、完善制度、规范工作的热潮.特别是各级内部审计协会的会长、秘书长,既是行业的管理者,又是内审方面的专家,大家带头宣讲准则、请标杆企业传授经验、在协会网站上及时发布国内外相关信息、组织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进行探讨等,使得准则的贯彻执行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京津冀区域发展体系的不断改革,对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新要求。为推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提升对协同应急管理工作的认知,有效解决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困境。京津冀区域协同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也是实现各个区域之间合作发展、协调进步的必然方式,这样也能推动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协同管理和发展的作用和优势。基于此,文章结合京津冀区域协同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问题,分析加强区域协同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意义,最后提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策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管理的作用和优势,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不断推动相关工作的合理开展。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3,(4):59-63
"钝感力"是管理者的重要能力,是企业管理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内力"。文中分析了管理者"钝感力"的内涵、特征及影响管理者"钝感力"发挥的各类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评价管理者"钝感力"的指标体系。基于忍耐力、包容力、专注力、进取心和身体顿感评价准则,将熵权法和AHP法相结合,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管理者"钝感力"的熵AHP评价模型,对管理者"钝感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计算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安排 ,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 ,从 4月下旬开始 ,分批分类 ,有序展开 ,到 10月底告一段落。全省 38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中共有 34 98名领导成员参加了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经过各级党委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全省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一是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普遍受到一次较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增强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找准抓住了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  相似文献   

17.
胡勇 《中外企业家》2012,(10):65-66
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企业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成功企业的实践反复证明:提高企业的学习力和创新力是获取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首先,提出了提高企业的学习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企业竞争已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更是学习力、创新力的竞争。其次,思考了提高企业学习力、创新力的途径。要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再次,阐明了需纠正的几种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是21世纪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经营管理的核心力量。近几年,胜任力研究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胜任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因此,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胜任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指出其中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从管理理念、决策机制、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人员管理五个方面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的知识型企业,正面临着新信息、新技术、新管理等竞争,传统的管理体制与方式已无法适应今天的创新与变革,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保持其优势,增加其整体组织学习力,如何有效的提升组织学习力成为培育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于某中型IT知识型企业,在分析与整理其有关组织学习力的相关资料后,提出了构建组织学习力提升的PDCA循环的整体思路和设想,以期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