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妇女文化素质与生育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其生育观念,优生节育知识及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地位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影响其生育水平。本文从妇女的婚育年龄,总和生育率,活产子女,生育孩次构成等方面,来分析广东妇女文化素质与生育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一个意识形态破旧立新的过程。思想上,既要看到传统生育文化转变的艰巨性,又要看到面临的良好机遇。实践上,要重视宣传教育,从群众需求入手,创新宣教方式,丰富宣教内容。效果上,要看各级领导是否更加重视;看宣教形式和内容是否与时俱进;看党群干群关系是否更加密切;看新型婚育观念是否逐步确立。近年来,潍坊市走出了一条搞好“三个结合”、确立“四大支柱”、打造“四化品牌”的路子,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论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优生优育优教,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对于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遵循生育文化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重视文化独立作用、加强政府调节职能、积极做好"两个结合"、坚持"三个代表"思想,是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龙开义 《西北人口》2010,31(1):95-99,10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形成了具有明显兵团特色的新型军垦生育文化。本文拟从移民文化、党政军企合一的军垦文化、兵团特色的妇女文化等视角来揭示兵团新型军垦生育文化的成因.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林湘华 《南方人口》2011,26(6):49-55
文章从妇女自身意愿,也就是妇女对子女需求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年龄、受教育年限、初婚年龄、户口、工作、居住地和所属地区、生育经历等对妇女意愿生育孩子数的影响,特别是考察了妇女自身的生育经历对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并将年龄与生育经历的交互作用考虑进去。生育经历作为一个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变量,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妇女的生育意愿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新型生育文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义 《南方人口》2003,18(1):23-28
新型生育文化是一种与传统生育文化既有联系又有根本区别的现代生育文化 ,它的效应的产生和发挥对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本文对我国新型生育文化效应发挥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实证研究 ,主要涉及到新型生育文化效应的指标设置、运用、问卷调查分析以及促进效应有效发挥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渊深,其内涵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8.
中国育龄妇女递进生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对递进生育模式优点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文章以1982、1990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育龄妇女分孩次递进生育模式研究为例,分析中国育龄妇女递进生育模式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4年8月在西藏拉萨市进行的15~49岁育龄妇女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拉萨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节育、生育意愿及孩子价值,从中发现藏族妇女的生育观念较汉族先进。  相似文献   

10.
深圳流动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利用“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状况”调查数据,设计了4个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生育子女数、初婚初育、初婚二孩生育和初婚三孩生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婚和多育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它和生育意愿有一定的关联。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它对三孩生育的影响最强。经济收入水平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很复杂,收入水平提高产生的短期效果可能是促进生育率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女性人口文化程度与其平均活产子女数、总和孩次递进率以及初婚年龄与其生育水平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定量分析, 并得到反映其相关程度的定量关系式, 从而揭示出女性人口文化程度对其生育水平所具有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四普”、“五普”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间接估计技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探讨生育水平下降过程中,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并以蒙古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生育水平下降到较低水平时与出生人口性别比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临安市的生育文化变迁作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临安生育文化变迁的现象进行了描述,然后,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对临安生育文化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最后,我们从社会保障、独生子女优惠措施的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等方面对临安生育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出生率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晨阳  杨卫军 《西北人口》2009,30(1):72-75,80
建国以来,我国出生率发生了重大转变,随着9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我国高等教育将面临学生数量下滑趋势,未来高等院校将会出现生源不足的困境。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还比较低,加之政府财政时高等教育支持的力度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阅,因此,尽管出生率会不断下降,但对高等院校整体上生存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死亡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死亡的解释和修正可以用多种方法。本文试图从社会经济与死亡水平的相关角度,分析2000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死亡水平的准确性,并从这一角度提出对死亡水平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生性别比水平与数据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多套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目前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数据是否可靠、出生性别比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普查数据中0岁人口组性别比明显偏低,该年龄组的数据质量不可靠,判断我国出生性别比水平的态势应以其他低年龄组性别比的数据为主。普查数据中低年龄组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女(婴)孩漏报的现象,导致低年龄组性别比一定程度的虚假性升高,影响了对我国真实出生性别比水平的判断。但是,即使扣除了这个因素,各个年龄组的性别比依旧远远高于正常值。所以,中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偏高的情况是真实的,只是真实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并没有普查数据所显示的那么高。  相似文献   

17.
甘肃人口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科  项亮 《西北人口》2004,(2):51-54,58
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甘肃人口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文盲人口大幅度减少,但人口文化教育的城乡差别、年龄差别和性别差别比较大,与全国相比仍处于后列。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ypes of activity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for older men and women at different ages. Based on cross-sectional data that included 220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persons aged 65 and older in southern Taiw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cipation rates in many activities declined with age for both genders. Social activity and solitary leisure 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QOL for old-old men, but not for young-old men. Only social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QOL for young-old women,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any activity and QOL for old-old women.  相似文献   

19.
在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有关出生人口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成果总结和述评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典型发达国家的出生人口数据,对出生性别比的长期变动趋势、种族(民族)差异及母亲年龄与出生性别比的统计关系等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更全面、客观和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标,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庄渝霞 《南方人口》2006,21(1):41-50
目前学术界对出生性别比偏高原因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出生婴儿性别次序先后与下一孩次性别关系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和女婴存在漏报、瞒报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本文在对三大传统观点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先从生物学、计划生育政策、医学技术三个方面,而后从性别偏好,最后从女性地位低这三级递进的层次,推演和探析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从而明晰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终极原因在于女性地位低这一事实。并努力从女性地位、男性偏好以及出生性别比三者关系上构造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