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藏某铜铁矿石为矽卡岩型铜铁多金属矿石。矿石中可利用的元素主要为铁、铜,金、银可综合利用。采用先浮选铜后磁选铁的工艺流程,对该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究,很好地回收了铜、铁,并综合回收了金、银。  相似文献   

2.
左平  胡郑毛 《金属矿山》2008,38(4):77-80
用EDTA容量法测定铁矿石中的铝含量前必须先分离除去干扰元素,传统的分离方法须分有机试剂萃取、弱碱分离和强碱分离3步进行,流程比较复杂。为此,采用氨水分离和强碱分离两步法对传统方法进行了简化,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各步骤的适宜操作条件。对实际标准试样的测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分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达到要求,可实现天然铁矿石、铁精矿、烧结矿和球团矿中0.25%~5.00%范围内铝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
用化学分离法测定铁矿石中的磁铁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化学分离法测定铁矿石中磁铁矿的方案。指出,首先用醋酸-过氧化氢浸取,再用氟化氢铵分离,然后于沸水浴上加盐酸溶样测定,即可有效地消除碳酸铁、硫化铁、硅酸铁等矿物对磁铁矿亚铁测定的干扰。方法用于铁矿石中磁铁矿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国外某铁矿石铁含量为48.04%,有害元素硫、磷含量较低,赤褐铁占全铁的98.15%,铁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单体解离非常困难.为确定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当最终磨矿粒度为-0.076 mm占95%时,可以获得产率66.70%、铁品位63.68%、铁回收率88.2...  相似文献   

5.
砷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元素,冶金过程中,为除去砷的干扰,常采用“石灰法”等来固砷或除砷。江西钴银矿工艺研究中,就采用了石灰法。由于该矿硅、铁、砷的含量均较高,再因大量钙的引入,为砷的分析测试带来不少困难。在已有的测定方法中,分离干扰元素常用且比较方便的方法有碱熔融、水提取法,酸溶—亚铁氰化钾沉淀法及单质砷沉淀法等等。但对一些干扰元素(如硅等)含量较高且又引入元素钙及矿石中铁的含量超限的样品,上述分离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干扰元素对测定砷的影响。本文以江西钴银矿湿法冶金物料为试验样品,在分析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  相似文献   

6.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的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铁矿石中汞含量的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溶样方法、试液酸度、干扰元素的允许量及仪器工作条件。该方法检出限为0.032 μg/L,精密度为4.5%,线性范围为0~40 μg/L,加标回收率为97.2%~104.8%,可应用于铁矿石中汞含量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7.
云南某菱铁矿石保铁降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某菱铁矿石铁品位偏低,矿物嵌布粒度复杂,有害元素含量高,属难选矿石。本文对该矿石进行了反浮选脱硫磷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类似难选菱铁矿的预先降杂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进口铁矿石汞含量监测工作效率,建立了固体进样-直接测汞仪测定铁矿石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了铁矿石汞含量测定过程中的样品制备、干扰因素、仪器工作条件及检出限。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测汞仪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汞含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汞含量水平的铁矿石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3.90,加标回收率在95.0%~99.6%;固体进样-直接测汞仪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无需前处理和无药品试剂污染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合铁矿石中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王玉洁 《现代矿业》2013,29(11):197-199
介绍了应用灼烧量测试及校正铁矿石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铁矿石标样中各组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灼烧量校正荧光熔融法测定铁矿石中多组分含量,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是实用快速的铁矿石多组分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手工内磁选-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铁矿石磁性铁含量的方法与原理,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司家营铁矿矿石进行试验,确定了试样最佳研磨时间,保证了磁性矿物单体解离度和磁性铁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对同类矿山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BIF)是我国主要的铁矿资源类型,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生产。目前采场品位确定以传统化验方法为主,存在采样密度低、化验周期长、效率低、品位测试结果滞后等不足,导致矿体边界圈定不准确,增大了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并使得配矿质量受到影响。选择鞍千露天铁矿作为试验场,通过现场采样、光谱测试、模型构建、模型验证等试验流程,揭示了不同岩矿类型的光谱特征,建立了矿石品位与光谱特征之间的联系,对BIF铁矿快速原位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赤铁矿、磁铁矿与围岩之间的光谱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利用该类差异构建的岩矿类型识别和分类模型,其铁矿石与围岩的区分正确率为97.1%,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区分正确率达到93.5%;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PLS)构建的全铁品位回归模型的反演精度达到了3.43%。上述分析可为露天铁矿实现精准开采与合理配矿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光谱检测铁矿粉铁含量是一种新技术,具有无损、高效的检测优势。为了研究高光谱识别技术对铁矿选矿粉铁含量测定的精确度,选取了铁矿选矿粉作为测试样本,采集了不同铁含量铁矿选矿粉的高光谱曲线,经过平滑去噪和光谱特征提取后,开展铁含量光谱拟合实验和铁含量的反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选矿粉铁含量与高光谱曲线高度相关性波段为Fe的强吸收位置517~520 nm和873~888 nm;在吸收位置520 nm左右,进行了基于最小二乘的选矿粉铁含量的建模反演,反演实验结果的拟合度为0.9885,相对误差为7.26%,说明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铁矿粉铁含量检测准确度较高,为高光谱检测铁含量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善军  虞茉莉  王东 《金属矿山》2021,50(3):164-168
铁矿组分含量对衡量铁矿石品质优劣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测定方法存在周期长、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效率低等不足,而目前的光谱原位测试一般仅使用单一光谱范围,难以确定铁矿石中所有组分的含 量。选取鞍山式铁矿石作为试验样品,对样品进行了反射光谱与发射光谱的联合测试分析,并应用高光谱分析技术对矿石中的组分含量进行了定量反演。结果表明:通过将试验样品的反射光谱与发射光谱进行联合分 析与建模,可以反演出样品中Fe3O4、Fe2O3、SiO2各组分的含量以及铁品位、磁性率等重要指标;然后将所建模型应用于矿区现场分析与验证,得到的铁矿分布情况与矿区现场铁矿富集情况基本一致,全铁品位平均 预测误差为3.5%,效果较好。所提出的光谱联合分析方法具有原位测试、操作方便、速度快、效率高、时效性强、无污染等优点,在将来进一步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减小测试误差,为以后鞍山式铁矿原位测试和岩矿 智能感知,以至于无人采矿、智能采矿和智能配矿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拓宽灼烧减量检测对象的范围,根据不同种类的铁矿石,分析了水分、氧化亚铁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加以校正,得到更准确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5.
宁乡式高磷铁矿中磷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灰石晶体主要呈柱状、针状、集晶或散粒嵌布于铁矿石及脉石矿物中,粒度较小,难以分离,矿石中磷含量的高低对炼铁、炼钢都有较大影响。铁矿中磷的测定一般用磷钼酸铵容量法、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等,文中对测定宁乡式高磷铁矿中磷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阶段高铝铁矿石选别后铁精矿中含铝过高的问题,东北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高效的两性螯合捕收剂DTA-2,以某悬浮焙烧后磁选铁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提铁降铝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自然pH条件下,以DTA-2为捕收剂,淀粉为抑制剂,经1粗1精1扫反浮选流程试验,可以获得精矿TFe品位66.80%、Al2O3品位3.26%的指标。对浮选精矿产品进行分析发现:褐铁矿内部结构相对松散,其中包裹脉石矿物较多;粒度较大氧化铁颗粒周围黏连微粒(多小于1 μm)以氧化铝为主的脉石矿物,微细粒的铁氧化物和以氧化铝为主的脉石矿物集合成磁性聚合体,造成精矿含杂;粒度较粗的氧化铝矿物颗粒内部有微粒(小于1 μm)弥散状氧化铁颗粒,磁选精矿中石英、高岭石、云母、长石矿物与氧化铁矿物连生或微粒单体夹带进入浮选精矿造成精矿杂质含量较高。通过浮选的方法解决了悬浮焙烧后磁选铁精矿含铝过高的实际问题。试验结果对高铝铁矿石的提铁降铝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吉林某铁矿共伴生硫、磷、钴和钒等元素, 针对该矿石性质, 采用浮硫-浮磷-磁选联合工艺流程, 在原矿各品位均较低的情况下, 通过条件试验,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并在条件试验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 获得了硫精矿品位39.57%、回收率91.72%, 磷精矿品位33.16%、回收率86.09%, 铁精矿全铁品位高达68.36%, 有益元素钴和钒得到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18.
以基础地质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为导向,高精度磁法测量为手段,在齐大山矿区及其周边获取了大量高精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测数据进行系统的化极、解析延拓和方向求导等处理,压制干扰信息,突出不同深度有用矿致异常信息,与地质规律研究相结合,查明了区内隐伏构造发育和分布情况,厘清了矿(化)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为齐大山铁矿床的深边部探矿增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也为区域BIF铁矿床的攻深找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资源储量估算的准确性,分析矿石体重取值方法对资源储量估算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值方式的矿石体重赋值方法。首先基于某铁铜矿的勘探数据和勘探线剖面图,经过图形格式转换和坐标变换,构建了部分矿体的三维地质模型及地质数据库;其次进行矿石样品组合,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推估矿体品位;然后依据矿石样品体重与品位的测试值,建立了矿石体重与品位的线性、二次、三次及对数回归模型,经过分析比较,确定二次回归模型为矿石体重插值模型;最后在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内对矿石体重进行插值并估算储量,分析储量估算结果并与传统矿石体重取值方法估算的资源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上述2种方法估算的资源储量相差较小,采用基于插值方式估算的矿石平均品位稍高于传统方法,对于提高资源储量的估算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