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的溶剂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在溶剂存在条件下进行的离心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尾油中的焦炭和固体物质,降低尾油的残炭值,改善尾油的性质,其结果优于自然沉降和尾油的直接离心沉降。对操作条件的考察表明,所用溶剂的芳烃含量越低,对尾油中固体物质、沥青质和重胶质的脱除率越高,处理后尾油的残炭值越低;剂油比越大,对沥青质、重胶质脱除的选择性越好,处理后尾油的残炭值越低。用低芳烃含量溶剂处理后的尾油作为悬浮床加氢裂化的循环油,可以得到较高的裂化转化率,其生焦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极性溶剂乙酸乙酯(E)-硫醚(S)脱除胜利减压渣油中沥青和金属Ni,考察了渣油胶体的沉降行为,得到了脱沥青油(DAO)高收率和金属Ni脱除率(D_(Ni))最佳实验室条件:E-S组成比90:10(重),溶剂比30(重)。常压下0℃沉降,DAO为59%,D_(Ni)为63%。同时脱油沥青可改质为建筑或道路沥青。进而研究了胜利减压渣油中Ni化合物的分布,应用XRD分析了C_S~(?)沥青质,探讨了E-S脱沥青脱金属Ni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脱油沥青反应活性,采用热处理工艺对其进行了处理,并对处理前后脱油沥青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采用FT-IR和1H-NMR对其官能团和分子结构变化进行了考察,。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与交联剂对苯二甲醇反应制备了改性沥青。研究表明,脱油沥青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了热裂解反应,热处理后的脱油沥青芳香分、胶质含量增加,沥青质含量降低,残炭率升高,软化点降低,芳香氢含量增加,反应活性提高。改性沥青具有较高的残炭率和β树脂含量,由其制备的石墨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辽河减压渣油为原料、汽油为溶剂、丙烷为抗溶剂,在温度50-100℃、压力3.0-5.0MPa及抗溶剂比为1.0-2.5的条件下,在RUSKA-2370-601高压无汞双釜PVT相平衡仪装置上对抗溶剂沉淀沥青质的相态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抗溶剂比与压力对沥青质沉淀过程的相态变化、脱沥青油收率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增大抗溶剂比及降低压力,都能降低轻相密度、轻相中脱沥青油的含量、脱沥青油的收率与残炭值,同时使脱沥青油中饱和分含量增加,并改善脱沥青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辽河减压渣油为原料、汽油为溶剂、丙烷为抗溶剂 ,在温度 5 0~ 10 0℃、压力 3.0~ 5 .0MPa及抗溶剂比为 1.0~ 2 .5的条件下 ,在RUSKA 2 370 6 0 1高压无汞双釜PVT相平衡仪装置上对抗溶剂沉淀沥青质的相态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温度、抗溶剂比与压力对沥青质沉淀过程的相态变化、脱沥青油收率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升高温度、增大抗溶剂比及降低压力 ,都能降低轻相密度、轻相中脱沥青油的含量、脱沥青油的收率与残炭值 ,同时使脱沥青油中饱和分含量增加 ,并改善脱沥青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添加不同数量胶质或沥青质的胜利减二线为原料油,采用2~#热载体,在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胶质、沥青质的转化。结果表明,在通常的反应条件下,胶质大部分转化为液体,沥青质大部分转化为焦炭。采用热接触改质,可脱除渣油中40~60%的S、N,90%左右重金属Ni以及85%以上的残炭,约90%的胶质和近乎100%的沥青质。  相似文献   

7.
胶质,沥青质,聚合物的含量对于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有较大影响。以溶剂分离法分离原油得到胶质,沥青质。以绥中36-1原油性质为参考配制模拟油乳状液,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究胶质、沥青质、聚合物的含量与乳状液脱水率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物含量的增加,胶质和沥青质含量的增加都会使乳状液稳定性上升。胶质、沥青质含量的比例关系也会使乳状液稳定性发生显著变化。胶质和沥青质对于乳状液的稳定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且这种协同作用对于乳状液稳定的影响比沥青质含量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CO2驱油中沥青质沉积条件及对驱油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明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4):729-731,748
在模拟榆树林油田地层条件下,通过高压物性及CO2驱油实验,研究了注CO2后沥青质的沉积条件,并对沥青质沉积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层温度(108℃)下,注气压力达到28.4 MPa时可明显出现沥青质沉积。随着温度增加,形成沥青质沉积的压力增加,沥青质沉积的程度增加;随CO2注入压力的增加,沥青质沉积量增加,原油中的沥青质含量降低,胶质、芳烃、饱和烃含量增加;达到28 MPa后沥青质沉积量逐渐减少,采出油中沥青质含量增加。沥青质沉积使采收率降低12.29%以上,在(25—28)MPa时采收率降低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残渣油族组分热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热重法(TG)评价了大庆减压渣油四组分和八组分(饱和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轻胶质、中胶质、硬胶质和沥青质)的热转化反应性能。按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了各组分的热转化动力学参数。根据相应组分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提出在研究残渣油复杂反应动力学时,可将残渣油分成饱和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软胶质(轻胶质+中胶质)、硬胶质和沥青质六个集总组分。  相似文献   

10.
特超稠油水热裂解降粘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特超稠油开采难的问题,进行了无水及有水条件下超稠油的裂解实验,通过族组分、气相色谱仪及红外光谱仪对水热裂解反应前后稠油裂解降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稠油经过无水参与的裂解反应后,胶质含量减少,沥青质的含量大幅上升,芳烃的含量大幅下降,饱和烃含量略有增加。超稠油经过有水参与的裂解反应后,沥青质及胶质的含量降低,饱和烃与芳烃的含量增加。无水存在的情况下,超稠油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了裂解及聚合反应,且以生成沥青质的聚合反应为主,主要由芳烃及胶质聚合转化生成沥青质,稠油黏度增加。高温水参与了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后,其中的聚合反应得到了抑制,促进了裂解反应的进行,使稠油的重质组分向轻质组分转化,稠油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溶剂油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溶剂,以溶剂油作溶剂合成了铜酞菁,在蒸出溶剂油时采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水蒸汽蒸馏,经热盐析作用除去残油。该方法减少了对大气和地表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回收的同时降低其产生量与最终处置难度,采用调质 三相分离工艺进行减量化处理。研究了破乳剂与絮凝剂种类与用量,加热温度、离心转速与离心时间3个工艺参数对油田清罐底泥和炼厂污水处理厂底泥的减量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破乳剂与絮凝剂的最佳组合为P-A(1%)+ CPAM(1.5%),加热温度、离心转速、离心时间分别不低于80 ℃、4 000 r/min和10 min,分离后出泥中的含固率可超过40%。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快速测定焦化蜡油族组成的薄层色谱/氢火焰(TLC/FID)检测法,使用2种展开剂可以将试样很好地分成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以经典柱色谱法测得的数据为基准,考察了方法的准确度,2种方法的绝对偏差不大于3%.同时对方法的精密度进行了考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简单快速,每分析10个样品仅需3h,为蜡油族组成分析提供了一个方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一直严重依赖原油进口,进口重质原油或高硫石油是大势所趋,而重油所产生的渣油处理是世界难题。为了解决炼油工业的重油轻化、工业标准、渣油处理、油品质量等四大难题,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济安金信)、济安永蓝(北京)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济安永蓝)与加拿大氢能技术合作伙伴以及国内著名工程公司强强联合,研制出了浆态床有机催化加氢(JESO)工艺技术。该技术使用浆态床工艺与油溶性有机催化剂相结合,开发了渣油加工创新工艺。有机催化剂颗粒为纳米级,具有很好的油溶性和分散性,有效地实现了加氢和抑焦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低强度旋流气浮处理含油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强度旋流气浮技术是基于弱离心力场的非常规气浮技术,利用离心力强化油滴与气泡的碰撞、黏附,可提高浮选效率。为了优化低强度旋流气浮的浮选性能,研究旋流强度、含油量、回流比和气泡注入方式(顺流、逆流)对浮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场处于低雷诺数湍流运动时,气泡与油滴能高效地完成碰撞、黏附、浮升,同时可避免湍流对气泡-油滴聚合体稳定性的破坏;低强度旋流浮选时,气浮筒对水力波动的适用能力强,且能有效地处理低含油量污水;气浮筒在顺流或逆流时具有不同的最优浮选区间,当入口旋流强度为17.0 g(顺流)或13.0 g(逆流)时,浮选效果最佳,当含油量为500 mg/L,回流比为20%~35%(顺流)或30%~35%(逆流)时,除油效率不低于75%。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渣油超临界溶剂部分逆流革取过程中溶剂比对脱沥青油收率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次平衡萃取和逆流萃取工艺比较,这种工艺可以在较低的溶剂比下操作.低溶剂比(2.2)下脱沥青油收率及性质与高溶剂比(4.0)下的脱沥青油收率及性质相当.这种工艺可以改善过程溶剂比的分配,因而能降低过程的溶剂比.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段串联加氢裂化工艺,进行了新型化工原料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研发工作.200 mL固定床加氢评价结果表明:以大庆VGO为原料,在控制原料(177℃)馏分油转化率为63%的转化率条件下,加氢裂化轻石脑油(65℃)收率为15.1%,可作为乙烯裂解原料或清洁汽油调和组分;重石脑油(65~177℃)收率为48.3%,芳潜为49%,是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柴油(177~320℃)硫含量低于15μg/g,芳烃含量低于5%,可作为清洁柴油调和组分;尾油(320℃)收率为11.1%,BMCI值为5,是优质乙烯裂解原料.2 000 h的活性稳定性试验表明,研制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能够满足工业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将植物油试样放入密封的平衡瓶中,在一定温度下,使残留溶剂气化达到平衡。取液面上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测定,再以六号溶剂标准溶液为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溶剂残留含量,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的定量测定方法。此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19.
对三种原料油的催化裂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数据表明,渣油加氢蜡油是优质催化裂化原料.混合油及孤岛减压蜡油裂化性能较差.而且后两种原料油的产品分布均劣于渣油加氢蜡油.预计使用混合原料油进行工业催化裂化生产时,由于焦炭及汽油产率、转化率、催化剂的重金属污染等与其它两种原料油不同.生产中需要在再生器取热、反应温度、回炼比、新鲜催化剂补充量等方面相应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选择合适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可得到较高的液体收率,同时使结焦量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处理加工重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重油悬浮床加氢催化裂化的工艺条件是:反应压力为中压7.0~8.0Mpa;温度410℃~430℃,且循环比在66:34至70:30 之间;过程采用镍分散型催化剂能够很好的抑制生焦,同时获得较高的轻油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