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低温热源发电制冷复合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吸收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和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总结了复合系统性能分析、效率评价,工质选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低温热源发电制冷复合系统中关键设备制造、系统优化设计、系统控制与集成化是制约该系统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提出开发新型工质及适用于该类工质的系统关键设备、建立适用于不同热源品质的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同时进一步提出加强系统控制以及对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是今后该领域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温差电器件的低温余热发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敏 Rowe  DM 《新能源》1992,14(7):10-16
  相似文献   

3.
贾磊  胡芃  陈则韶  孙炜 《太阳能学报》2004,25(4):443-446
为了对液化天然气(LNG)的冷能回收利用,对半导体热电材料在低温下的发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这种热电材料的发电性能随冷端温度变化的关系,并发现在热端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冷端温度在特定温度下热电堆的输出电动势达到最大值。运用数值方法理论计算了该热电堆在实验所处条件下的输出电动势。并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白忠恺  韩东 《节能技术》2009,27(6):541-545
设计了一种回收工业转炉余热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针对转炉转动的特点,研究设计了风冷式的冷端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对温度分布及速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风扇顸部冲击冷却的形式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使温差发电元件两端温差高达70℃,满足了半导体温差发电温差基本要求,该设计也满足自带风扇负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烧结工序中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两种余热分布规律及协同回收利用原则,对立式逆流冷却机、热废气-烟气双热源余热锅炉装置、三进口余热锅炉装置及双余热源集成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以宝钢2号烧结余热回收系统余热源参数为基础,在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携带热量不变的工况下,对研发的集成发电系统选定两种方案与原余热回收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烧结工序中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两种余热分布规律及协同回收利用原则,对立式逆流冷却机、热废气-烟气双热源余热锅炉装置、三进口余热锅炉装置及双余热源集成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以宝钢2号烧结余热回收系统余热源参数为基础,在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携带热量不变的工况下,对研发的集成发电系统选定两种方案与原余热回收方案进行热经济性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源集成发电系统两种方案的余热锅炉效率分别达到了73.4%和69.0%,发电净功率分别达到了16.40 MW和15.40 MW,研究结果可为中低品位余热高效回收装置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对暖风机的结构及原理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利用暖风机排烟余热进行温差发电提供暖风机送风电机动力的构想,设计了一种半导体热电发电机并对性能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对进一步实用化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的探讨,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探讨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建筑冷热源相耦合的系统[1-2]。该系统是一种具有良好节能效果的微电网系统,其通过分布式光伏电源来驱动建筑冷热源设备,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不仅保证了城市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缓解了城市电网的用电压力,同时也降低了CO2排放量。通过该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有机朗肯循环(ORC)热源温度变化引起的循环热效率、(火用)效率、发电效率等性能的变化情况,搭建以R245fa为循环工质的ORC发电系统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热源温度的提高使循环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升高,膨胀机入口温度、压力升高,膨胀比增大,等熵效率提升,膨胀做功能力增强,系统循环热效率、(火用)效率、发电效率均增大;在冷源温度为12℃,工质流量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热源温度从87.5℃上升至108.1℃时,循环热效率由4.1%提升到7.1%,系统(火用)效率由17.2%提升到30.0%,系统发电效率由4.1%提升到7.3%。  相似文献   

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一种新型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并以R600a作为工质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源入口温度为420 K、热源热水流量为0.2kg/s、热源蒸发温度为370 K的标准工况下,系统净发电量为2.74 kW,系统制冷量为11.99 kw,系统的(火用)效率达到25.83%,系统能量利用率为45.34%;系统(火用)损失主要发生在蒸汽发生器和喷射器中.在热源蒸发温度提高过程中,系统内部工质流量发生改变,导致系统净发电量和(火用)效率小幅下降,制冷量和能量利用率先增后降.当热源蒸发温度为370 K时,系统能量利用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张景韶  李绍莲 《新能源》1996,18(9):11-16
本文报道以常见低温热源做能源,通过温差电技术使之转换为电能的技术途径及样机的研制,并通过对样机性能的测试对这种发电方式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初步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热电发电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华军  韩刚 《太阳能》2002,(6):17-19
1823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Seebeck)发现了温差电流现象,即由两种不同金属构成的回路中,如果结点处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产生一个温差电动势。这就是著名的塞贝克效应或热电效应。12年后,法国科学家帕尔贴(Peltier)又发现了塞贝克效应的反效应———帕尔贴效应,即当电流通过由两种不同金属构成的回路时,结点处会产生吸热或放热现象。基于这两种物理现象,随后人们进行了金属材料热电发电的探索性研究。但是由于当时金属材料的热电性能较差,致使发电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很低,实用价值受到极大的局限性。因此,100多…  相似文献   

13.
14.
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火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性能通常用输出功率和工作效率来进行评价,但在低温差对低品位能的利用上,只用工作效率来评价是不全面的。从[火用]的角度对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火用]效率,用炯效率来作为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评价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差的减小,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但[火用]效率则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16.
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在铝电解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铝电解槽的结构与散热特点,通过计算侧部散热量及测试槽壁热流密度与温度,对温差发电技术在铝电解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研究。根据电解槽结构特点和温差发电的要求,设计加工温差发电装置,并在电解槽上进行现场实验,对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热电转换效率进行测试计算。数据表明,温差发电在铝电解中应用是可行的,为铝电解过程的节能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工农业干燥过程中存在的干燥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同时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低品位热能,设计了一种可控温湿度的中低温热源干燥系统,干燥系统由加热系统、排湿换气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和干燥室组成。介绍了其干燥工艺,分析了其运行性能和能耗情况,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发现该干燥系统气流温度和速度分布均匀、能耗低,系统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的干燥速率为0.122 kg/(kg∙h),整个过程的能耗因子为391.2 kJ/kg。系统适用于以地热能和工业余热等中低温热能为热源的工农业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电力与能源》2013,(3):226-230
板式蒸发器过热度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的重要参数,以低沸点有机物R600a为循环工质,结合200℃以下的低温热源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过热度控制理论及其控制策略,结合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进行了Simulink仿真验证。以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平台实验,通过热源变化引起的系统过热度的动态响应分析,验证了过热度作为控制对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海洋温差能发电的一种新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的明显差异蕴含着巨大的热力位能,叫做海洋温差能。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就是借助一种工质,使表层海水中的热能向深层冷水中转移,从而做功发电。  相似文献   

20.
汽车发动机排气废热的温差发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