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涵闸防止钉螺扩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钉螺经涵闸向垸内扩散,使垸内灭螺成果难以巩固。为了防止钉螺经涵闸向垸内扩散,对钉螺运动学及涵闸防止钉螺扩散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简要介绍各种不同的技术措施,并对各种措施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沉螺池是应用钉螺沉降、起动原理设计的水利阻螺设施,是涵闸引水阻螺的关键措施之一,可在阻止钉螺通过涵闸扩散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近20 a的运行实践表明:沉螺池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拦螺网的阻塞和拦螺墙的布置等。为此,利用水槽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螺池内设置一道拦螺墙加集螺槽的方案效果较好,拦螺墙应布置在沉螺池的上段,以布置在水流进入沉螺池通过过渡段后扩散基本均匀处为原则,拦螺墙等辅助设施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对水流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钉螺截留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钉螺主要通过吸附在各种载体上随水流漂移扩散的特点,研制了一种与渠首节制闸融为一体的钉螺截留装置。该装置由分离池,沉降池和集螺池组成,在分离池中,借助水跃水动力作用使钉螺与载体分离,然后被分离的钉螺借助重力的作用在低流速的沉降池中沉降到集螺池中,最后将钉螺中杀灭。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系统评价洞庭湖区已有水利血防工程不同工程措施的血防效果,分析其防控钉螺的机理,在洞庭湖区选择河道综合治理、涵闸防螺改造、灌溉渠道硬化护坡3类水利血防工程共12个试点进行研究。2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3个灌溉渠道硬化护坡工程和1个中层取水涵闸防螺改造工程血防效果好,钉螺分布面积和钉螺平均密度均下降了90%以上;其余3个河道、3个沉螺池防螺改造工程血防效果较差。河道与灌溉渠道工程灭螺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干扰钉螺生存、繁殖,进螺涵闸防螺改造工程主要是建立阻螺设施、阻止钉螺向垸内扩散。提出了从项目立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管理、血防效果、经济社会效益等6个方面综合评价水利血防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5.
因行洪、引水使钉螺由垸外向垸内扩散是血吸虫病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钉螺随水流扩散规律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极为重要。首先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侧堰分流的流场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钉螺随侧堰分流扩散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钉螺随水流扩散后并不是均匀分布在流场内,而是集中分布在侧堰附近上下游以及回流区域。这一结论为安全有效地灭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流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钉螺分布区和血吸虫病主要疫区之一。近年来,为改善湖泊水环境,从长江引水济湖的工程越来越多,钉螺会不会随着引水进入湖区进而引起血吸虫病流行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武汉市大东湖引水工程的实例出发,结合长江武汉市江段钉螺分布现状,研究钉螺随水流进入东湖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工建筑物钉螺扩散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80年代以来,防止水工建筑物扩散钉螺的研究取得的进展。采用沉螺池加栏网工程和中层取水工程时防止止灌溉闸扩散钉螺方面已取得实测资料,证明工程效果较好。三峡工程修建后,钉螺是是可能到库区?对钉螺在船体上的吸附能力研究之后,认为向扩散的可能性很小。提出的防止船闸扩散钉螺的几种措施,有待工程实践完善。水库建成后,下游河道环境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控制钉螺的薛生扩散。  相似文献   

8.
涵闸及渠道引水灭螺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钉螺的迁移和扩散,是造成血吸虫病蔓延、传播的主要途径.分析了钉螺的几何特征和生态特性,研究钉螺输移扩散特点和水动力特性,分析传统沉螺池和进口中层取水工程灭螺措施的优缺点,提出了新的沉螺池中层取水结构型式,针对钉螺借助于水流的3种扩散方式分别采取相应工程措施.通过4级拦漂措施,截断幼螺自身悬漂和成螺附着于漂浮物的水面输送扩散途径,通过3级消能降低流速使水中悬移方式扩散的钉螺自然下沉至沉螺池内,设置3道水中拦螺底槛拦截水底推移的钉螺.  相似文献   

9.
旋流排螺装置借鉴旋流排沙的原理,通过装置内产生的螺旋流使水和钉螺分离。为了探明装置内水螺分离机理,必须研究其流场全面图景。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结合流体体积函数(VOF)方法对旋流排螺装置的水气两相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研究二次流分布特性。计算的自由水面和三维流速分布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切向流速分布呈现强迫涡特征,流速随半径的减小而减小;隔板能够抑制边壁处向上运动的水流、减弱携钉螺溢出的二次环流,对钉螺的有效排除有着关键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控制涵闸渠道钉螺扩散,改进旋流排螺装置提供技术技撑。  相似文献   

10.
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钉螺扩散是血吸虫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综述了目 前关于环境因素对钉螺生存和扩散影响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温度、纬度、高程、水位、土壤 植被等环境要素对钉螺影响的程度。指出生态扩散是钉螺扩散的最基本过程。研究了环境变 化和人类活动对钉螺扩散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温度对钉螺扩 散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研究短时间(几年或几十年)钉螺扩散变化主要考虑洪涝灾害 等因素的影响;洪水对钉螺扩散影响具有两面性,洪水年水位抬高将抑制钉螺的生长,同时 洪涝灾害使钉螺从有螺地区向无螺地区扩散,因此出现洪灾后钉螺数量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 。  相似文献   

11.
防止江河钉螺扩散研究取得进展1995年10月10日湖北省科委在武汉主持召开《江河水系灌溉系统防治钉螺扩散技术研究》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江河水系扩散钉螺涵闸的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长江科...  相似文献   

12.
钉螺的静水沉速及其在江河中扩散运动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讨论了钉螺在水中运动的两个问题:钉螺的静水沉速和在江河中扩散运动方式。应用泥沙运动理论对钉螺静水沉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钉螺在静水中沉降阻力系数变化规律和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从而了解了大小钉螺沉降的阻力性质,并建立了大螺、中螺和幼螺不同的沉速公式。钉螺在天然河道中的扩散方式与河道水流的水力因素有关,根据长江中游和汉江中下游河流的水流特性、输沙特点,并结合钉螺在静水中沉降运动规律,提出了钉螺在上述河道中扩散运动方式的判别式。由于活钉螺的生物、生态特征对其迁移、扩散具有  相似文献   

13.
 沉螺池是水利血防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它是沉集和拦截水流中钉螺的建筑物,沉螺池内设置拦螺墙是近几年才实施的措施,作用在于提高拦螺效果。该措施实践时间不长,同时拦螺墙占了部分过水面积,水流通过此断面后流速较大,流态较复杂。为观察沉螺池中设置拦螺墙的阻螺效果及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并对其设计提出优化,进行了大量水槽试验。每次试验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研究拦螺墙相对开度和断面平均流速等因素对沉螺池拦螺效果的影响,并分别试验了设置1道拦螺墙和2道拦螺墙的效果。试验表明:拦螺墙可以有效拦阻水面漂浮物,但是水流通过拦螺墙后流态会发生显著变化,在拦螺墙下游形成一定长度的回流区,长度与拦螺墙相对开度、水流流速等因素有关。挟带钉螺的水流通过拦螺墙后进入回流区,流态紊乱,流速增大,对钉螺的沉落造成困难。建议仅设置一道拦螺墙,并且应该设置在沉螺池上游尽量靠近进水口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干流江滩钉螺密度消长态势,在沿岸江滩先后设置了25个螺情监测点,包括11个长江委水文站点和14个地方血防单位共同参与设置的站点。其中,15个监测点查到钉螺,且各监测点测到的活螺密度差异较大。与2003年比较,2014年活螺平均密度大幅下降,未见人患血吸虫病例。长江中游干流江滩有螺面积并不随洲滩面积扩大而增加,钉螺向堤内扩散机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中层取水是防止钉螺通过涵闸引水扩散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在长江流域血吸虫病疫区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阻螺效率的主要问题是取水口容易形成漩涡,吸入水体表面漂浮物,从而带进钉螺。应用理论分析和概化模型试验对取水口漩涡形成机理和特征及消涡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简单易行有效的消涡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漩涡发生在取水口上方与垂直方向夹角30度的区域,横向消涡梁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消涡措施。  相似文献   

16.
拦网防止钉螺扩散的方法存在着网孔易很快被河流中的漂浮物堆积,影响河渠的泄流能力,需经常清理或更换的缺点,给实际工程中的管理运行造成了不便。针对此问题,提出改进拦网通过网箱截螺的方法。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对比急流、缓流水流条件下的网箱对钉螺载体的拦截效果,研究发现网箱拦网式截螺法具有较好的拦截钉螺载体效果,既有防止钉螺扩散的作用,同时又有“堵而不死”的特点,不会堵塞河渠,使河渠基本上保持畅通。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李庆林 《治淮》1997,(4):30-3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引水口位于江苏省江都市,输水干线途经高邮、宝应(钉螺分布北界33°15’)。江都、高邮、宝应三县市都有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孳生。所以调水能否引起钉螺北移从而使血吸虫向北扩展是影响工程实施的一个关键问题。1978—1981年,进行了《南水北调是否会引起钉螺北移的研究》。技术鉴定作出“北纬33°15’以北形成有螺区是受到限制的”结论,但认为仍需对子代钉螺能否适应北方环境并生存繁殖作进一步研究,为此,淮委南水北调办公室委托江苏省血防所,于1991年至1994年开展了南水北  相似文献   

18.
<正> 蒲圻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历史上钉螺主要分布在长江、陆水河、黄盖湖、汀泗河四大水系,累计查出钉螺面积143516亩。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治理,已消灭钉螺面积116595亩,有螺面积减少了81%。1987年春季查螺,发现江、河、湖滩地区钉螺面积明显回升,与198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465亩。  相似文献   

19.
水利血防是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富水下游干流一期工程的水利血防设计中,根据该工程范围内河道外滩的现状特点,结合非汛期富池大闸具有反向挡水的条件,确定河道外滩采用“抬洲降滩灭螺”、“控制水位灭螺”和“涵闸设沉螺池灭螺”的综合水利灭螺措施,从而在防止疫区钉螺孳生、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胡鹏  唐家璇  杨泽凡  曾庆慧  杨明达 《水利学报》2021,52(12):1430-1438
漂流性鱼卵安全漂流的水动力条件对于生态流量目标制定、鱼类生境保护和早期资源量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求近天然条件下鱼卵安全漂流的临界水动力条件,本文通过建设室外大型明渠,对56种不同工况下,不同流速、水深、水面宽以及水流雷诺数对鱼卵漂流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面宽一定时,鱼卵安全漂流对流速的要求随水深的升高而降低;水深一定时,在一定流速范围内,水面越宽,鱼卵收集率越高;相比于单一流速条件,以水流雷诺数作为漂流性鱼卵能否安全漂流的判别条件更加科学合理,在明渠均匀流中,水流雷诺数达到7.9×104以上时,鱼卵收集率超过90%,实现安全漂流。相关成果对于开展天然河流鱼类产卵期敏感生态需水目标制定、鱼卵漂流轨迹模拟、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等具有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