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3对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海人藻酸(KA)受体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胚胎脑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记录技术,观察人参皂甙Rb3对NMDA电流的峰强度、平台期强度、平台期强度/峰强度百分比、失活时间常数的影响,并观察人参皂甙Rb3对KA电流强度的影响。结果:0.01μM人参皂甙Rb3能选择性地抑制NMDA平台期电流强度、平台期强度/峰强度百分比、失活时间常数,0.01μM Rb3+300μM NMDA组与300μM NMD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然而,不同浓度人参皂甙Rb3对不同浓度KA引起的电流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参皂甙Rb3能选择性地促进NMDA受体失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b1对ATP诱导大鼠海马脑片毒性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离体海马脑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人参皂甙Rb1对照组、ATP损伤组、人参皂甙Rb1(20μmol/L、40μmol/L、60μmol/L)组、亮蓝G(BBG)组、亮蓝G+人参皂甙Rb1组、2'-3'-O-(4-苯甲酰-苯甲酰)腺苷三磷酸三乙烷胺盐(Bz ATP)组和Bz ATP+人参皂甙Rb1组。测定脑片孵育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表达,Western blot测定海马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1/2)蛋白表达。结果:人参皂甙Rb1(40μmol/L、60μmol/L)组可明显降低ATP诱导的LDH释放,人参皂甙Rb1(60μmol/L)亦降低海马p-JNK1/2以及CA1区和齿状回n NOS的表达,人参皂甙Rb1(60μmol/L)对由P2X7受体激动剂Bz ATP诱导的LDH释放和n NOS、p-JNK1/2表达亦有明显抑制作用。P2X7受体抑制剂亮蓝G可明显减低ATP诱导的LDH释放,但BBG联合应用人参皂甙Rb1(60μmol/L)并未增强人参皂甙Rb1的保护作用。结论:人参皂甙Rb1可明显抑制ATP诱导的大鼠海马脑片毒性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2X7受体,进而减少nNOS和p-JNK1/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苷Rb1对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Rb1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后持续性钠电流变化率的影响,并与未用药时持续性钠电流缺血前后电流变化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模拟缺血5min后,持续性钠电流幅度由缺血前的(87.8±10.1)pA变为(169.9±18.4)pA,升高(94.5±4.4)%(P<0.01)。在模拟缺血液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浓度(20,60,100μmol.L-1)Rb1,5min后电流变为(147.2±12.9),(140.2±8.9),(110.6±4.6)pA,与缺血前比较分别增加(70.8±4.5)%,(44.6±3.9)%,(49.5±4.2)%(P<0.01),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参皂甙Rb1在缺血时可抑制神经元持续性钠电流的增大幅度。  相似文献   

4.
红参组方的注射剂中人参皂甙Rg1、Re、Rb1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的含红参组方的注射剂中人参皂甙Rg1、Re和Rb1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人参皂苷Rg1、Re和Rb1在4~400μg.ml-1、4~400μg.ml-1和8~800μg.ml-1峰面积与其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0%~108.91%(人参皂甙Rg1),94.78%~103.00%(人参皂甙Re)和102.71%~106.83%(人参皂甙Rb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含红参组方注射剂中人参皂甙Rg1、Re、Rb1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对胎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生长状态及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胎龄为15天的SD大鼠,获取DRG神经元并进行体外分散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Rb1(10μg/ml)组、中浓度Rb1(100 μg/ml)组、高浓度Rb1(1 000μg/ml)组,继续培养12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神经元的生长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DRG神经元细胞贴壁呈单层散在分布,突起互相交织形成网状.不同Rb1添加组DRG神经元细胞部分呈簇状聚集,突起较长且相互交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P主要表达于DRG细胞质中,添加Rb1后,SP的表达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Rb1浓度的增加,SP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人参皂苷Rb1可以促进胎鼠DRG神经元的生长,且能够调节DRG神经元SP的表达,对胎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GDNF mRNA)的表达规律性及人参皂甙Rb1对其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和Rb1治疗组。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2 h再灌注3 h~5 d制备脑缺血模型,在脑缺血2 h再灌注后3 h~5 d的各时间点取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GDNF mRNA水平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DNF mRNA表达在3 h~2 d分别有2个高峰。给予人参皂甙Rb1后,GDNF mRNA表达在2 d达高峰。根据2组间GDNF mRNA量的比较,给予人参皂甙Rb1后,在同一时间点,GDNF mRNA的量明显增多。对GDNF mRNA的量统计分析显示,Rb1给药组各时间点GDNF mR-NA的量远远高于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P<0.01),提示人参皂甙Rb1诱导GDNF mRNA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GDNF mRNA的表达与缺血性损伤有一定的联系,人参皂甙Rb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胰岛素抵抗(IR)的C2C12骨骼肌细胞葡萄糖利用的影响,并基于AMPK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2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组,模型组以0. 25 mmol/L棕榈酸,1%小牛血清白蛋白培养16 h诱导IR,人参皂苷Rb1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以1、3、10、30、100μmol/L浓度的人参皂苷Rb1分别干预24 h和48 h,通过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反映葡萄糖消耗量,并应用CCK8试剂盒及光镜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对C2C12细胞活性及形态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分析人参皂苷Rb1对C2C12细胞AMPKα、SIRT-1、PGC-1α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应用shRNA沉默AMPKα的表达,构建AMPKα低表达的骨骼肌细胞模型,以1、3、10、30、100μmol/L浓度的人参皂苷Rb1分别干预24 h和48 h,与不含人参皂苷Rb1的培养液比较,再次验证人参皂苷Rb1对C2C12细胞葡萄糖利用的影响及其与AMPK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1、3、10、30μmol/L人参皂苷Rb1对C2C12细胞形态及活性无显著影响,而100μmol/L人参皂苷Rb1造成C2C12细胞活性降低及部分细胞死亡。10,30μmol/L人参皂苷Rb1能够促进IR的C2C12骨骼肌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人参皂苷Rb1能够上调C2C12细胞AMPKα、SIRT-1、PGC-1α的基因表达(P 0. 05)。10、30μmol/L人参皂苷Rb1亦能增加AMPKα低表达的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P 0. 05),而该作用程度低于其对棕榈酸诱导的C2C12细胞IR的影响,且RT-PCR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b1能上调AMPKα低表达的C2C12细胞SIRT-1、PGC-1α的基因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b1能够有效促进IR的C2C12骨骼肌细胞葡萄糖消耗,该作用与调节AMPK信号通路有关,但除AMPK信号通路亦有其他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和人参皂甙Re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中枢神经递质DA、5-HT、Ach和GAB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人参皂甙Rb1组、人参皂甙Re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分别灌胃给药,取下丘脑组织制备标本,检测神经递质DA、5-HT、Ach和GABA的含量。结果:人参皂甙Rb1和人参皂甙Re均能有效提高DA和Ach的含量(P〈0.05-P〈0.01),降低下丘脑GABA和5-HT的含量(P〈0.01)。与人参皂甙Re比较,人参皂甙Rb1在降低GABA和5-HT含量、提高DA含量方面效果更优(P〈0.05),但在提高Ach含量方面效果相对较差(P〈0.05)。结论:人参皂甙Rb1和人参皂甙Re均可通过不同靶点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运动性疲劳状态下中枢神经递质紊乱的情况,达到抗运动性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九种人参皂甙单体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九种人参皂甙单体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离体海马脑片模型,结合电生理学技术,在大鼠海马脑片上电刺激CA3区的Schaffer侧支纤维,并记录CA1区锥体细胞层的诱发电位,观察海马脑片在模拟缺血条件下诱发电位的变化及人参中9种单体皂甙Rb1、Rb3、Re、Rd、Rg1、Rg2、Rh1、Rh2、F11对它的影响。结果:人参皂甙Rb1、Rb3、Rg1、Rh2、F11(600μmol/L)可使缺氧损伤电位(HIP)出现率明显减少,突触前排放(PV)消失时间延长,群峰电位(PS)恢复率和恢复程度明显提高。结论:人参皂甙Rb1、Rb3、Rg1、Rh2、F11有明显的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h2对H_2O_2损伤保护作用及与GABAA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小鼠制备离体海马脑片,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ABA组、人参皂甙Rh2(20μmol/L、40μmol/L、60μmol/L)组、荷包牡丹碱组、荷包牡丹碱+人参皂甙Rh2组,每组20张脑片。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测定H_2O_2损伤后海马CA1区细胞活力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色素C表达,电生理技术记录顺向群峰电位(OPS)观察突触传递变化。结果:人参皂甙Rh2(40μmol/L、60μmol/L)可明显提高H_2O_2损伤后海马CA1区细胞活力,降低海马CA1区细胞色素C表达,海马脑片OPS恢复率和OPS恢复程度亦明显提高。人参皂甙Rh2的保护作用和外源性GABA作用相似并可被GABAA受体抑制剂荷包牡丹碱所阻断。结论:人参皂甙Rh2可减轻H_2O_2对海马CA1区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与激活GABAA受体而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6.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