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于2004~2007年共收治哮喘持续状态29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9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定标准。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21~72岁,平均51岁。本次发作诱因:上呼吸道感染23例,有明确过敏源接触3例,无明确诱因3例。  相似文献   

2.
1983年以来,用0.1%普鲁卡因静脉点滴,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32例,均为用一般茶硷类、激素及β_2受体兴奋剂等治疗未缓解的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男15例,女17例。年龄26~71岁.外源性哮喘8例,内源性哮喘10例,混合性哮喘14例;合并肺气肿肺心病者23例;重度哮喘20例,哮喘持续状态6例。 治疗方法 对一般药物效果不佳的顽固支气管哮喘,给予0.1%普鲁卡因30ml静滴,每日一次,滴速为30滴/分钟。先做皮肤过敏试验。10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用激素,其他对症治疗不变, 结果 显效:(用药后哮喘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血气恢复正常)17例,占53.1%,有效:(症状体征部分缓解)8例,占25.0%,总有效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4):427-428
目的:探讨持续吸入布地奈德对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并选择20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比哮喘患儿和正常儿童血清IL-23的水平以及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3的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IL-23水平M值为2.4mg/L,Q25~Q75为1.2~5.6g/L;哮喘组相应指标为15.3mg/L、6.1~28.7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23水平M值为15.3mg/L,Q25~Q75为6.1~28.7g/L;治疗后,相应指标为2.5mg/L、1.5~5.7g/L,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L-23参与了哮喘发生发展,持续吸入布地奈德可以提高哮喘儿童的疗效,且能调节血清中IL-23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哮喘持续状态系指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经过一般治疗(12h以上)仍未能控制症状者。本院自1986年1月~1995年12月,对因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而入院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50例.并与传统方法的40例做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
哮喘持续状态系指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经过一般治疗(12h以上)仍未能控制症状。本院自1986年1月~1995年12月,对因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而入院的90例患,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50例.并与传统方法的40例做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6.
董湘陵  刘新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12):1158-1158,1161
重症哮喘或持续状态不能缓解的原因之一是并发症的出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并发症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支气管哮喘并发纵隔气肿是哮喘并发症中急重症,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们所遇到的8例重症哮喘合并纵隔气肿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男4例,女4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2岁。支气管哮喘病史5~20年不等,本次重症哮喘发作持续均为48h以上,经解痉、平喘、抗炎等措施处理无效者,其中2例发生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的重度呼吸困难  作者简介:董湘陵(1952-),女,…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们应用山莨菪碱合用心痛定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5~65岁。全部病例均有多年支气管哮喘发作史。其中感染性哮喘14例,过敏性哮喘6例。全部病例经抗感染、吸氧、应用平喘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显著或无效,且哮喘持续状态。1.2 治疗方法给予山莨菪碱20mg加50%葡萄糖缓慢静注,然后给予山莨菪碱40~80mg加5%葡萄糖250ml缓慢静滴。心痛定10~20mg每6小时1次舌下含服。待状况改善后,继续采取其它综合措施维持治疗。根据情况山莨菪碱可每日应用1~2次。2 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急症,应及时合理抢救治疗。1985年4月至1992年5月,我们对临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31例患者采用酚妥拉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将住院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随机分为酚妥拉明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哮喘是儿科长期躯体疾病之一,在哮喘缓解期予以预防性抗炎治疗,它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色甘酸钠、酮替酚等,降低气道局反应性,是目前公认的防治哮喘的有效办法;但由于疗程长,一般1~3年,有一定副作用;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顺从行为,导致预防性抗炎治疗不规范,不能做个体化用药、坚持用药这是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1]。本文选择23例缓解期预防性抗炎治疗的哮喘患儿对其顺从行为(compliance)进行调查如下:1资料和方法我们对23例符合哮喘诊断标准’“’并接受预防性抗炎治疗的患儿进行了提问调查。其中男14例女9机年龄最大12岁…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6年3月以来采用硝苯吡啶和硫酸镁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病人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一年,最长25年。合并肺部感染44例、肺气肿30例、肺心病24例、哮喘持续状态12例、肺性脑病5例。 治疗方法 在抗炎、平喘、祛痰、止咳、激素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1987年以来,我院采用持续静滴前列腺素(PGE_1)、硫酸镁的方法,治疗7例重症支气管哮喘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7例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女4例,男3例,年龄24~56岁.外源性哮喘5例,感染性哮喘2例.哮喘病史12~26年,哮喘发作持续时间3~32天.本组患者入院前后均经氨茶碱、肾上腺素能药物、给氧、激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抗炎等治疗无效.据有关诊断标准7例均属重症或极重症哮喘.其中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出血者各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变化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76例为哮喘组(包括轻度哮喘组49例,中度哮喘组20例,重度哮喘组7例),其中接受吸入布地奈德治疗3个月患儿55例为治疗组,余21例为未治疗组,选取同时期同年龄组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检测对照组、哮喘组、治疗组、未治疗组患儿血清IL‐23的水平。结果哮喘组血清IL‐23水平的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17.22(6.94~30.15)g/L,对照组为3.46(1.54~5.89)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哮喘组IL‐23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增高(P<0.05);治疗组在吸入布地奈德前IL‐23水平为15.89(6.12~31.47)g/L,治疗后为7.91(4.33~15.02)g/L,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23水平升高,吸入布地奈德可降低IL‐23水平。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高反应性疾患,少数病人哮喘持续发作,生命垂危,我院联用机械通气和氯胺酮救治13例重症哮喘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例均符合重症哮喘诊断标准[1],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27~63岁。病程平均达23年。经吸氧,控制呼吸道感染,解痉平喘,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纠正脱水和营养支持,病情并未获得缓解,Pa-CO2进行性升高。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紫绀明显,R平均为36次/分,P平均为148次/分,PaO2平均为5.06kPa。1.2 血气分析:鼻导管吸O23~4升/分情况下,PaO24.67~5.73kPa,PaCO29.47~12.13kPa…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2年8月至1997年8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持续状68例,经内科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4例加用多巴胺,654-2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68例为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8版的诊断标准,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女20例,男14例,年龄23~49岁;对照组34例,女21例,男13例,年龄21~47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哮喘程度等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氧疗控制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糖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  相似文献   

15.
梁玲珍 《右江医学》1999,27(1):55-55
我科自1995年元月至1997年10月共收治哮喘患儿105例,其中哮喘持续状态15例,经正确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激素等综合治疗,配合积极有效地护理,全部病例临床治愈出院,现将一些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儿15例中,男8例,女...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的肺部过敏性疾患。按其起病与临床表现分为三种类型,即内因性哮喘(感染性),外因性哮喘(吸人性),混合因性哮喘(兼有上述两型的特点)。剧烈哮喘经一般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治疗达12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者称哮喘持续状态。1991~1993年,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哮喘持续状态患者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持续状态的发病诱因与常见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9例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一般资料与治疗方法,分析其发病机制及诊治特点。结果:患者在综合系统治疗后显效27人(45.8%),有效29人(49.2%),无效3例(5.1%%),总有效率为94.9%。经过紧急对症救治,无一例出现死亡情况。结论: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多为Ⅰ型过敏和气道高反应,现代医学表明与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及时合理的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和机械通气能够有效的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 1996~ 2 0 0 1年用气雾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 19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2例中 ,住院治疗 134例 ,门诊治疗 5 8例。男女之比为 2 .3∶1。年龄 2月~ 3岁 16 0例 ,~ 6岁 2 6例 ,~ 9岁 6例。根据我国 1987年 4月成都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分型标准》、《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诊断常规 (试行 )》将 192例患儿分为儿童哮喘 30例 (其中 3例为哮喘持续状态 ) ,喘息性支气管炎 4 8例 ,婴幼儿哮喘 33例 ,疑似婴幼儿哮喘 5 5例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2 6例。其中重型 14例 ,极重型 13例。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哮喘的持续状态是此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常可危及病人生命。临床上对哮喘持续状态多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下简称激素)给予短期治疗,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16例哮喘持续状态应用激素治疗及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16例均为典型的哮喘持续状态,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37.4岁。16例均在抗菌素、支气管舒张药应用的同时使用激素,即地塞米松10~30mg/d,治疗3~IM即停药或逐渐减量。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激素负作用者5例,约占31.2%,其中血压升高2例.消化道出血2例,糖尿病加…  相似文献   

20.
硫酸镁和心痛定联用治疗哮喘持续状态36例任玉珍胡立平王连才(阳信县人民医院,251800)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用硫酸镁与心痛定联用治疗哮喘持续状态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其中支气管哮喘27例,慢性喘息性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