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城市森林游憩区的内涵,认为城市森林游憩区的质量构成包括环境质量、服务质量、景观质量和游憩者满意度等四个方面.其中,环境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游憩区景观质量和游憩者满意度提高的现实路径,因此环境和服务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城市森林游憩区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游憩者提供更好的游憩体验.在此基础上,以南京紫金山森林游憩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结合游憩区质量构成的基本要素,分析在环境和服务质量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安徽省2000年森林资源统计资料及Costanza等的评价方法,对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3563.41×106$·a-1,约占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总价值的3.04%,其中营养循环的贡献最大(约占42.08%),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占总价值的74.13%、19.67%和6.2%,反映出其极强的生态功能;在安徽省各树种中,阔叶林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占40.2%).  相似文献   

3.
何爱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129-1130,1135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量化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估是监测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效果的理论基础。以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游憩费用法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估,计算出其游憩总价值。这些结果可为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管理决策和旅游资源补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5.
成都市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城市化趋势,使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吸引的中心.城市游憩商业区作为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介绍游憩商业区(RBD)的概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都城市RBD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对其游憩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可为景区(点)的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问卷调查,利用经典的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旅行费用法对宏村古村落旅游资源2008年的国内游憩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为23593.14万元,在此基础上对TCM的核算过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张楠  朱立琴 《四川环境》2021,40(2):208-213
河流治理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经济问题,而且涉及人民根本利益,所以在面对严峻的河流问题,探寻其症结所在,探索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则显得尤为重要。河长制作为新时代治理河流的治河政策,对于缓解我国河流治理困境以及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转向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河长制的实施背景,从维护河流生态价值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梳理河流治理体制现状,强调研究河流治理价值取向的重要性,通过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的理论的研究,辨析河流治理的价值取向,并从意识层面出发、从保障与监督机制以及立法协调角度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得出其对维护河流生态功能、维持河流生态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河流管理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庆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03-705,743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斑块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它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的发展态势。研究了游憩斑块空间结构方面的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斑块的宏观特征,发现旅游投资及游客流动的规律,更有助于把握斑块、廊道与基质三者的关系。从类型、等级方面详细地分析了长春郊区游憩斑块的空间结构,提出了斑块优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正确认识城市森林的价值是搞好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展望了未来城市森林的研究方向,论述了城市森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森林认证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为源动力,并将这种需求通过市场传递给企业。企业实施认证将认证信号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认同度增加,进而形成反馈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价值得以发现、形成、传导和实现。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森林认证的价值驱动模型,用以阐述森林认证的价值创造机理,为森林认证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娱乐文化功能是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研究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娱乐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对我国生态系统脆弱但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的内涵与构成,利用国内外有关娱乐文化价值评估的数据资料,总结得出了娱乐文化价值量的重要性,并说明了其评估方法。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生态脆弱但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3S技术的支持下,以1990年和2005年的TM图像解译数据为基础,采用谢高地的评价方法分析了乌苏-奎屯-独山子地区景观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特征,为研究该地区水土开发与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1990-2005年,乌苏-奎屯-独山子地区农田、灌木林地、城镇及工业用地、盐碱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其他乔木林地、草地、冰川和沼泽面积均减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1990年的9 182.84×106元减少到2005年的8 627.96×106元,减少量为554.87×106元,减少率为6.04%。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以湖泊资源丰富的武汉市为例,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测定该市湿地破碎化程度,借助GIS技术评估该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探讨了城市湿地破碎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武汉市湿地总体破碎化趋势有所缓和,但人工湿地相较于自然湿地破碎化程度要高,特别是2010—2015年湿地总面积下降了2.80%,而斑块密度上升了4.12%,湖泊破碎化程度较高。②2000—2015年,武汉市湿地ESV增长了323.27亿元,各类型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为湖泊>水库坑塘>河流>沼泽。③湿地景观破碎化与部分调节性、支持性和文化性服务功能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作者运用网络测度指标对河北省太行山区一森林生态旅游区内的景区网络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选用中位点法对景区内服务设施选址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黄金坪水电站为例,采用碳税法、造林成本法以及工业氧价格替代法计算气体调节功能价值,并采用其它多种方法计算水土保持价值,以估算水库淹没区耕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通过研究,使水库淹没区耕地总价值构成及量化趋于合理,为进一步完善淹没区耕地补偿构成和补偿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横向补偿通常多限于单要素或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补偿,如何向调节服务功能贡献区实施多要素综合补偿,仍缺少有效解决方法。本研究基于最大熵增理论本研究提出了“熵增曲面法”,构建调节服务价值扩散的曲面模型。此模型更符合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特点,视调节服务价值为有形的正态分布曲面,曲面动态稳定的扩展状态表达了价值的对外输出。本文以梁子湖流域为例,先利用当量因子法计算出研究区各区的生态调节价值,再用上述方法对区域间调节服务价值补偿问题进行分析,并讨论了考虑环境激励的补偿优化办法。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e区)应支付给武汉市江夏区(a区)、鄂州市梁子湖区(b区)、咸宁市咸安区(c区)和大冶市金牛镇(d区),分别为303.8万元、 1866.6万元、 582.4万元、 615.2万元,共3368.0万元。该方法能明确“谁补谁、补什么、补多少”的补偿问题,对邻近区域性的调节服务补偿均可展开分析,为多要素、综合性、系统化的生态补偿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困境的基础上,本文将国内外区域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模型相结合,运用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2016年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2009-2016年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从科学评估生态服务价值、完善生态补偿标准方法的制定、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将绿色GDP纳入生态涵养区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探讨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更加直观地揭示了生态涵养区生态服务的重要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为建立更加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与水环境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娴婷 《四川环境》2010,29(4):80-84
本文研究了城市发展与水环境污染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对水污染排放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人口密度(γ1=0.4456)工业发展(γ3=0.3498)环保投入(γ2=0.2656)。通过弹性系数预测法分析了上海废水排放与人均GDP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SERVQUAL模型为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依据SERVQUAL模型的基本原理,结合乡村旅游的服务内容和特点,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改进,指出应确立合理的旅游者预期,并从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产品特色与乡村性保持、社区参与、人才培训四个方面提高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的服务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