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循环和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法降低医院急诊抢救室医疗设备的故障率与故障频次,优化急救医疗设备管理流程。方法 临床工程处联合急诊抢救室成立管理小组,进行现状把握,统计急诊抢救室从2022年1月至6月的医疗设备的故障待机时间、使用时间与故障频次。组织全员进行头脑风暴,利用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探究故障原因并制定实施对策。统计对策实施后2022年7月至12月的数据,比较故障率和故障频次变化,评价对策实施的效果。结果 开发了设备管理软件MEIS,实现医疗设备的自助查询、报修、追溯功能。改善后的医疗设备使用时间为96 946 h,故障待机时间为369 h。目标达标率为112.5%,进步率为62.38%。对策实施后较实施前急救医疗设备故障率(1.01%vs 0.38%)和故障频次(121次vs 51次)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利用PDCA循环和6S管理法降低了急救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故障频次,规范了急救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使用、故障管理、计量管理流程。有助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力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直观刻画静脉溶栓患者的急救过程,发现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首先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日志信息,经过标准化、映射等步骤获取患者的轨迹数据;接着利用过程挖掘工具ProM构建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模型并由临床专家对模型的正确性、简洁性进行评估,再由医疗信息专家根据反馈结果制定新的过程挖掘策略,通过这一迭代挖掘过程,最终得到能够反映医疗机构静脉溶栓治疗实际的过程模型;之后计算模型中关键事件的发生时间中位数,分析医疗机构静脉溶栓治疗的时效性,确定是否存在院内延误及原因;最后由临床专家及管理者基于时效性分析的结果制定流程改进方案。结果对合作医院125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反映该院静脉溶栓治疗时效的依赖图模型,该模型直观展示了该院静脉溶栓治疗不同阶段(急诊室与住院)医疗人员主要完成的临床活动及完成时间;分析了该院院内延误的原因:静脉溶栓场所不在急诊室,溶栓患者需要进行转运以及神经内科医生参与救治的时间较晚。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该院溶栓治疗可以在急诊室进行,当怀疑患者为卒中时,急诊医生应呼叫神经内科医生参加急救流程。  相似文献   

3.
在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各类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平台、数字化医疗仪器、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可穿戴个人健康设备、健康信息平台会生成海量的健康医疗信息,形成健康医疗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可以完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而且可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现实的带动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介绍,针对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我国健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出一个能够融合医疗与健康信息的、覆盖我国国民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医疗数据平台——国家卫生与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对建立该平台的总体设想进行了描述,并对该平台的建设方式、运营方式、数据来源及平台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杨瑾 《医学信息》2005,18(2):96-97
医院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对医院进行现代化、数据化管理,为各级领导、部门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与决策支持。在医院管理、临床医疗、护理、财务、后勤物资、医保等多层次多部门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促使医院的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医院信息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增长快速且复杂,同时各部门之间(包括院外,如医保)的数据需要实现共享及交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目前区域医院信息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医疗信息采集困难、数据标准不统一、医疗信息共享流程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实现医疗信息在区域内有效共享。方法:研究HL7医疗信息交换标准和WebService技术,设计了基于Windows平台下的HL7引擎和WebService接口,HL7引擎主要包括HL7消息构建与解析,非标准数据通过HL7引擎转化为HL7标准数据,WebService接口为数据交互提供传输通道。结果:HL7引擎的引入实现了异构系统之间数据的无缝传输,构建WebService接口灵活地实现了跨平台、跨操作系统、跨语言的医生工作站与远程服务器的数据交互。结论:解决了医院信息共享问题,并建立了医疗系统间信息交换的快速通道,提高了医疗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为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糖、呼吸障碍等的健康管理系统提供了一定参考,该平台的实现对医疗信息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医院局域网的发展与现代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要求,构建基于局域网的医疗设备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成为迫切需要,实现医院设备器械管理的规范化、数据准确量化、决策过程的程序化。方法采用图形化的企业级应用程序Power Builder 9.0设计制作用户界面,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构建基于局域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客户端使用Windows XP系统,采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CP/IP)传输数据。结果构建了基于C/S模式的医疗设备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框架、数据库和统计体系。结论有效地实现了医院设备从日常管理、故障申报到维修服务、数据统计等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与质量控制,让有限的医疗设备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医疗信息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给医疗信息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openEHR规范的两层建模思想提高医疗信息系统的灵活性,适应医疗信息需求的变化。但面临查询数据量巨大、查询条件复杂多变的个性化操作需求时,基于openEHR两层建模方法实现医疗信息系统查询性能较低,这主要与底层数据存储模型有关。数据仓库多维数据模型具有高性能查询的优点,通过建立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数据集市,可以加快数据查询速度。由于基于openEHR规范两层建模方法实现的医疗信息系统的特殊性,传统的数据仓库构建方法使得用户的参与性较低并且费时费力。针对这一问题,以openEHR规范的两层建模思想为基础,提出模板到动态数据仓库多维数据模型的映射方法,实现多维数据模型的用户可配置,利用映射路径加快ETL的实施,为医疗行业提供一种可操控、可扩展并真实反映用户需求的数据仓库构建方法。对该方法进行性能上的验证,结果表明,在10 861 522条数据中查询329条数据时,基于该方法构建的数据集市是基于openEHR两层建模方法生成的数据库的5.6倍,是基于传统方法构建的数据集市的0.97倍。  相似文献   

8.
由繁多的医疗业务系统搭建而成的医院信息化架构,正在遭遇"信息孤岛"问题,医院内部各个业务系统相互异构,难成一体。如何实现患者有效医疗信息在医院内部的无障碍交互且进一步完成患者纵向诊疗信息的区域内互通共享,已成为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参考IHE技术框架,立足于HL7标准,阐述了医疗信息院内交互与区域共享的整体架构,详细说明了离散的患者医疗信息从分布于不同医院的各个业务系统到通过信息交换平台进行院内交互再到集中存储于区域临床数据库(CDR)并得以通过Portal技术完整展示和共享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 ,医疗质量管理特别是医技科室的检查质量的可靠性及诊断的准确性显得更为重要 .建设数字化医院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是医院管理系统发展的趋势 ,大量医院和医学数据的分布和多源性数据 ,只有通过信息化的建设获得其中有用的信息 ,即从原始的数据库中提取与决策和管理相关的信息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新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如CT、MR1、DSA、ECT、CR、DR、PET等 ,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丰富的影像资料还具体标准DICOM 3 0接口 ,方便影像信息能够采集和处理数字化医疗的基本结…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可实现对肺结节的检测与分类,提高早期肺癌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肺癌辅助诊断已逐渐成为该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度学习算法在肺结节检测和分类中的研究,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两大广泛使用的肺CT影像数据库:肺部图像数据库联盟与图像数据库资源计划(LIDC-IDRI)和2017数据科学杯(Data Science Bowl 2017)。然后,对多种不同深度网络架构的肺结节检测与分类研究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最后,讨论了深度学习在结节检测和分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结论,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探索一种全新的"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急救类设备实时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多种方式采集不同类型、品牌、型号的医疗设备的接口数据,实现重点急救类设备实时化维护管理和大数据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磊  刘兵  李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2):1806-1809,1820
目的:探讨各种急症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医疗气象预报模型,为预防和控制各种急症的发病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济南市急救中心2007~2008年的急诊病例和同期天气资料,利用SAS9.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因素与各种急症发病人数的相关分析,利用Matlab7.0软件构建急症发病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网络进行评价。结果:气象因素及其变化与各种急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根据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显示,除CO中毒预测准确率较低外(46%),其余各类急症的预测准确率为76%~89%。结论: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急症医疗气象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数据集成平台(data integration platform,DIP),整合医院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构建临床数据共享库,为疾病的治疗及医院的管理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J2EE技术以及ICE中间件通信技术实现DIP的数据通信,完成数据仓库建设工作.采用开源工具JasperReport,实现数据分析的展现.结果 数据集成是实现数据分析的前提,保障了医疗数据的来源真实可靠.结论 数据集成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结合的一体化流程,减少了临床和科研人员的二次录入工作,节约了数据处理的时间.数据挖掘的结果为医院的医疗以及管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临床用药咨询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药品信息和疾病药物治疗方案的内容,我们统计了一个基本数据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支持。采用Visual Basic(VB)语言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设计了“临床用药咨询系统”。该系统在临床用药上解决了药物信息量大的难题,在使用上运行准确、快捷,操作灵活。以便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应急借调的基础数据,寻找急救医疗设备应急借调流程中重要影响因素。进而缩短急救医疗设备有效应急借调时间,提高急救医疗设备运行稳定性,保障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方法针对急救医疗设备(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利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借调数据,现场调查,逐项改善应急借调环节,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对比。结果原有应急借调流程已明显不适应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现状,借调时间长,急救医疗设备运行状态无法保障。应急借调流程必须做出相应改进,从而保障急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持续对急救医疗设备的应急借调流程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帮助医院管理部门找到急救过程中的安全盲点,持续改进。提高了医护人员抢救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患者急救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肿瘤的多中心诊疗、病历数据繁杂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对肿瘤临床数据可进行有效管理、信息共享、查询统计及数据挖掘的数据库系统。方法通过导出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所需的信息到中间数据库,运用ASP.NET技术对中间库进一步过滤,将数据整理为具有结构化、标准化字段的肿瘤数据库。结果本系统实现了病历分析、统计,并采用基于模糊数学的方法实现了临床辅助决策。结论该系统可规范医生诊治流程,有利于多科室共同治疗,体现了多学科一体化模式在诊治肿瘤中的医疗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是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相关理论和技术,为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提供诊疗决策的支持系统.本文根据临床神经外科疾病特点,提出基于KD、DB、和MD的框架系统结构,并构建临床疾病知识库、病人信息数据库和决策模型库,为下一步实现NCDSS功能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变化,社区急救在发展中早已成为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关键构成,其不仅肩负着日常医疗作用,同时在面对突发急诊急救情况时也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近几年,社区急救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未来究竟要如何强化并健全社区急救能力建设,满足人员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出社区急救在急诊急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卫生部门与从业人员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文章便基于这一点,对此展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9.
神经系统疾病是影响人类寿命和生存质量的常见疾病,磁共振图像(MRI)和磁共振波谱(MRS)分别提供了病变结构像和代谢物含量改变信息。综合分析MRI和MRS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因此磁共振数据共享与辅助诊断平台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基于MRI和MRS的专家辅助诊断系统以脑肿瘤、阿尔茨海默症、轻度认知障碍为重点,以DICOM格式标准的MR图像和LCModel量化后的MRS结果为数据基础,使用MySQL建立后台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医学数据,并采用Java进行系统的后台和前端开发。该系统提供了病人信息查询、MRI及其属性标签查看与下载、MRS量化结果显示与下载、MRS与MRI的位置配准及其空间可视化等功能,为医生、研究人员、管理员等提供不同权限的需要。该系统的建立为医生的病情诊断和科研人员实施研究提供了极大帮助,推进了远程资料共享和自动化诊断的进程,并促进临床和科研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0.
肿瘤的早期筛查有望提高患者生存率,对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为分析临床记录、医学影像、基因信息等不同形式的数据提供先进的数据平台,也为肿瘤早期筛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契机。文章阐述了医疗大数据的概念及对医疗行业的意义、医学大数据在肿瘤早期筛查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包括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肿瘤早期筛查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大数据应用于肿瘤早期筛查的前景,旨在为大数据技术在肿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