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25年养老服务研究热点并预测未来我国养老服务发展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WO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3年—2017年发表的养老服务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展现近25年中美养老服务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结果]美国养老服务的研究热点总结为五大类:一是关于护理院养老质量的研究;二是关于家庭和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三是关于老年人心理服务的研究;四是关于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研究;五是关于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研究。我国养老服务研究热点为"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体系""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政府购买"5个方面。[结论]中国养老服务在未来将会以构建养老服务生态圈、多元化养老模式、建立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以及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内容为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李凤燕  张先庚 《全科护理》2011,9(33):3019-3020
[目的]探讨养老院中的护理服务模式,旨在提高养老院护理服务质量。[方法]讨论国内外养老院中的护理服务模式,重点阐释了国内3种模式:传统养老护理模式,中西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和开放式的养老院护理模式。[结果]通过对国内外养老院护理服务模式探讨,认为中西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老人喜爱的养老院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养老院中的护理服务模式要不断探讨与创新,以更好的服务老年人,解决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病的治疗与护理逐渐成为家庭和社会重要负担。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发展呈现速度快、规模大、高龄化等特点[1],且区域差别明显,与经济社会发展多不同步。持续护理退休养老社区(CRCC)[2]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养老社区模式,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助理、护理等综合性居住设施和服务,提高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指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本社区入住半年以上,患有高血压、冠心  相似文献   

4.
涂英  廖敏怡 《全科护理》2016,(13):1307-1309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685例家庭病床病人一般信息、居住状况、疾病及所接受的居家护理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病老年人对家庭病床的需求量较大,92.85%家庭病床病人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8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的比例高达42.49%;家庭病床分布范围广,空巢家庭占50.94%,老年夫妇与子女居住的家庭占39.15%,养老院居住占9.91%;家庭病床的主要收治对象是老年慢性病病人,其中脑血管意外的病人高达71.24%;居家护理内容广泛,基本医疗护理类47.29%,康复护理类14.97%,中医护理类37.73%。[结论]社区护士能满足患病老年人医疗康复服务的需求;社区护士将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发挥独特的专业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区护理是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面对社区内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工作,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康复指导、患者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1].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承担着医院外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工作[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同时由于我国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社会养老机制尚未健全,探讨建立有效的社区护理服务将对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起到积极作用[3].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及各民族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差异,有利于在多民族混居地区更好地开展老年社区护理,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春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养老需求,分析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及模式选择,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长春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6%的老人认为现今社区服务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并提出以社区医疗、老人活动中心、上门治疗为主的服务需求;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常性疼痛、慢性病和担忧养老;患有慢性病、不为养老担忧、专科或未上过学的老人更倾向于入住养老机构。[结论]政府应尽快完善长期照顾服务体系,以非正式长期照顾服务为基础,大力发展社区长期照顾服务,面向所有老年人,结合他们的具体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据WHO(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现有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3亿,占全国人口的15%,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421"家庭格局来临,这一比例还将大幅增加.因此,社区老年人养老护理也就成了新的热门职业. 本着为改进社区老年长期照护发展政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依据的目的,本研究采用信函调查、入户走访的方式,对连云港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护理需求现状、养老护理机构服务功能及行业状况、社区老年长期护理专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和分析[1],并进行可行性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梁清芳  张先庚 《护理研究》2013,27(8):767-768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社区养老院实施的疗效,寻求老年人最佳养老护理措施,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方法]从生活起居、情志、饮食、运动养生、中医特色护理技能5个方面进行护理,在干预前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老年人在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前后SF-36总分及6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社区养老院老年人中的应用疗效确切,且具有简、便、廉等优点,能较好地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州市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福州市220名社区养老老年人为对象,采用SF-12量表调查其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养老老年人生理健康得分为53.3分±15.5分,心理健康得分为61.6分±15.1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自评、慢性病患病种类、性别是社区养老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好,应加快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发展,为社区养老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成为养老护理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1]。医院、社区、养老院等养老机构需要更多护理人员的投入,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应加强其对老年护理课程的学习,提高其对老年护理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及对老年服务的积极态度[2-3]。服务性学习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补充[4],定期服务性学习可维持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人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对老年人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将服务性学习与老年护理课程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进行养老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调查表对北疆5个城市12个社区的54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北疆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为79.78%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10.02%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10.20%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年龄、民族、地区、文化程度、月收入、自理能力是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家庭养老目前虽然是北疆地区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但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需求有所增加,需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未来,我国人口的重度老龄化将对养老服务体系产生巨大的挑战[1],且空巢化、少子化弱化了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使长期护理服务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其中长期服务需求评估工具作为长期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守门人”,使其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3]。2021年我国采用《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作为统一的服务需求评估工具[4]。随着服务需求评估工具在全国范围的使用,其在甄别能力、评估结果可靠性、规范服务行为方面的问题将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3.
陈侠  潘胜茂  唐省三  邱翠琼 《全科护理》2016,(30):3163-3165
[目的]了解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心理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访谈法,对10例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深入访谈并用Giorigi的现象学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早期的心理表现为不适感和被束缚感;短期后表现为被动适应与理解,长期住院存在着孤独感、不确定感及矛盾心理。其中,孤独感和不确定感是最主要的心理感受并贯穿住院的整个过程。[结论]护理工作人员应将老年人的心理感受纳入护理计划,以设计人性化护理模式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城镇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利用状况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寿命的延长,老龄化和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同时由于我国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社会养老机制尚未健全,探讨建立有效的社区护理服务将对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国内外医养结合服务利用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方法 在多个数据库信息平台采集国内外至今有关医养结合服务利用的研究文献,统计发文量并进行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包括科研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等。结果 纳入国外文献140篇,国内文献29篇。国际上该领域研究成果突出,跨国、跨机构的科研合作较多,老年人家庭护理、社区养老服务利用和患精神疾病老年人、残疾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利用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起步较晚,深度略显不足,多围绕居家与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论 国内研究数量与质量暂时落后于国际。未来应丰富有关社区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利用研究,剖析不同人群异质性服务利用特征,进一步深入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国内外老年人心理护理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收录的老年人心理护理相关研究,应用Citespace及Hist Cit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0年—2016年共有4 084篇老年人心理护理相关论文,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共86个国家参与研究,美国在研究水平及机构分布上处于领先地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老龄化、抑郁、压力等心理症状及其危险因素,老年人心理护理评估工具的开发及相关研究方法等方面,未来研究趋势偏向抑郁、住院老年人群、充血性心力衰竭、女性、宗教信仰、精神衰弱。[结论]建议从本研究得出的热点和前沿入手,对国内外老年心理护理研究进行追踪分析,尝试并探寻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以提高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社区志愿养老服务现状及与医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意愿的相关性,为开展志愿养老长效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医学生志愿养老服务问卷、自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西安市高校600名医学生和453名年龄≥60岁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3.6%的社区有志愿养老服务,医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意愿为98.3%,参与率为23.0%。老年人幸福度得分为(30.4±10.0)分,低于国内常模,与居住地、疾病个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健康、是否接受过志愿服务和社区有无志愿服务有关(均P0.05)。医学生和老年人对养老志愿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认知大致相同。老年人护理需求与医学生愿意提供的需求一致,"与老年人聊天,做好心理慰藉""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和"为老年人测血压、血糖、插胃管等护理操作"排名前3位。[结论]老年人幸福度低,医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意愿强烈,但发展不充分,老年人护理需求与医学生愿意提供的需求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近15年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及护理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WOS)数据库中2001年—2015年发表的护理教育文献中的主题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分析,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展现近15年美国护理教育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结果]通过对中心度高的关键词分析美国护理教育研究热点,2001年—2005年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社区教育、正念减压、护理信息学、遗传学)、教学模式(混合教学、人类病人模拟器、网络教育)、症状管理和循证护理实践;2006年—2010年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环境卫生课程、护理课程整合质量和安全内容、沟通技能教育)、教学模式(以学习为中心、高保真模拟、团队学习)、护士职业倦怠、临床护理教学(养老院作为实践教学场所、带教师资培养);2011年—2015年为博士教育、教学内容(跨文化能力)、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远程在线教育)、临床护理专家、护士短缺、护士继续教育。[结论]纵观近15年美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从关注护理教学和基础技能,到职业发展,再到继续教育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随着护理教育全球化不断深入,美国护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慢慢向职业价值、群体健康、信息系统、批判性思维等领域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养老模式下新疆维吾尔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探求维吾尔族老年人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边社区、乌鲁木齐市敬老院及老年公寓的425名维吾尔族老年人,应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家庭养老组(居家组)维吾尔族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及性格、情绪、适应得分高于社会养老组(P0.05),人际方面社会养老组高于居家组(P0.05)。[结论]维吾尔族老年人居家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社会养老组,是比较适合维吾尔族养老的模式,但需注意满足其人际交往需求。  相似文献   

20.
袁畅  代亚丽  赵洪军 《护理研究》2014,(15):1816-1818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乌鲁木齐市8所养老机构的48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得分为(27.62±7.68)分,其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身体状况、收费;医疗护理需求得分为(16.75±5.33)分,其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退休工资、身体状况和被探望次数;休闲娱乐需求得分为(8.18±3.09)分,其影响因素为年龄、身体状况和疾病种数;精神心理需求得分为(8.81±2.89)分,其影响因素为民族、身体状况和被探望次数。[结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各维度需求均较高,提示社会、家庭及养老机构需重视老年人服务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