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由煤油共炼沥青砂制备MY沥青砂改性剂,与基质沥青配混,考察MY沥青改性剂加入量对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Y沥青砂添加剂加入,改善了沥青的高温性能和稳定性,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
制备MY改性沥青,对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以及延度进行检测,同时,对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与集料的粘附性能进行测试。测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性能和水稳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Y沥青砂添加剂加入改善了沥青的高温性能和稳定性,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沥青与石料的黏附性大小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性质。通过分子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沥青与石料的黏附作用,计算比较沥青改性前后与石料间的黏附功,并与水煮法沥青黏附性实验结果及沥青混合料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进行比对;同时考察沥青改性剂LM-S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采用LM-S改性后的沥青-石料体系的界面黏附功比基质沥青-石料体系提高了近26%,因而具有更好的黏附性;沥青混合料实验结果亦表明LM-S改性剂可显著提高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稳定性能及水稳定性性能,其中动稳定度分别提高了162%和43%。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增塑剂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特立尼达湖沥青(TLA)和布敦岩沥青(BRA)制备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进而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增塑剂对其改性,进行DSR和BBR试验分别评价其高低温性能,进行车辙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分别评价对应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结果表明:增塑剂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有不利影响,但能使其低温性能明显改善,且增塑剂掺量越高,上述效应越明显;DBP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不利影响程度高于TOTM,但对其低温性能的改善作用优于TOTM;DBP和TOTM对TL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不利影响程度高于BRA改性沥青,但对TLA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硅藻土物理和化学特性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对四种产地的硅藻土材料的SiO2含量、硅藻含量、平均粒径、比表面积及堆密度进行了测试,对四种硅藻土改性沥青及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基于灰色关联性分析了硅藻土材料特性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硅藻土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当硅藻含量及SiO2含量越高、堆密度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时,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为优异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硅藻土改性沥青的抗剪强度与沥青的高温性能及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相关性较好,可用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的评价;为了使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应使用SiO2含量和硅藻含量均大于80%的硅藻土.  相似文献   

6.
祝雯霞 《当代化工》2021,50(4):844-847
通过对比使用环氧改性沥青前后沥青混合料样品强度的变化等试验方法,评价环氧改性沥青对沥青混凝土耐久性和疲劳寿命的影响,以及环氧改性沥青作为沥青黏结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环氧改性沥青的沥青混合料拉伸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强度随着环氧沥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四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改性沥青可有效减少试样梁的挠度,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另外,采用在中间层加入环氧改性沥青的试验方法表明,使用环氧改性沥青作为黏结剂可改善两层之间的黏合强度.  相似文献   

7.
废轮胎加工制成的胶粉用于公路沥青路面中是废轮胎回收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胶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其本身就是良好的沥青改性剂,可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增大其粘度,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沥青路面的抗高温车辙性能、抗低温裂口性能、抗水性能,降低行车噪声。但是,胶粉本身与沥青的相互作用较弱,提高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是研发的重点。近年来,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是通过高速剪切工艺和化学助剂来提高改性效果,从而制备出高性能胶粉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8.
通过掺加红油增塑剂、C9石油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改性剂制备不同类型改性沥青,采用沥青针入度、旋转黏度、动态剪切流变、多应力蠕变恢复、弯曲梁流变等实验对其高低温及感温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基质沥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改性剂均可改善沥青感温性能,黏流活化能指标有助于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控制与调整;SBS改性剂是提高沥青高温性能的主要因素;红油增塑剂和SBS改性剂可以改善沥青低温性能,树脂则对沥青低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单一改性剂对沥青改性过程中会存在某些工程特性难以兼顾的缺陷,为了掌握多聚磷酸(PPA)与增塑剂联合组成的复合改性剂对沥青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PPA和增塑剂掺杂度对沥青的高低温特性和沥青混料路用特性的影响。以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点、软化点、延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强度、动态稳定性和残留稳定性等为研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增塑剂与PPA在单独应用后,无法同时改善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特性,但复合改性剂却可同时改善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特性。综合试验结果,复合改性沥青中PPA和增塑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9%和3.0%。  相似文献   

10.
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测试了不同再生粗骨料掺量的70号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和SBS(Ⅰ-D)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先增大后减小,破坏应变减小,浸水残留稳定度增大;再生粗骨料掺量为40%和60%左右时,70号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和SBS(Ⅰ-D)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分别达到最大;再生粗骨料掺量一定时,SBS(Ⅰ-D)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破坏应变和浸水残留稳定度均优于70号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结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沥青混合料的要求,得出了不同再生粗骨料时70号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和SBS(Ⅰ-D)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