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固结不排水方式对饱和原状黄土进行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的有效围压、循环应力比、加荷频率、饱和度及超固结比对饱和黄土液化的影响。文献[2]认为黄土孔压因受到制约达不到围压,因而也达不到初始液化,试验表明,黄土可以达到初始液化,所以初始液化还是可以作为液化判别标准,研究还表明随着饱和度的减小,频率、超固结比的增大,饱和黄土的动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尾矿坝特殊的筑坝方式和筑坝材料,使得坝体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失稳破坏,对下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针对尾矿坝动力响应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运用等效线性原理进行尾矿坝动力响应分析。分析计算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某上游式尾矿坝的动位移、响应加速度、动应力以及库区液化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静力作用下,尾矿坝处于稳定状态。顺河向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出现在3h/4坝高节点处;堆积坝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为压应力;坝体顺河向、垂直向最大动位移较小。通过Matlab语言编写后处理程序,生成不同地震时程下的坝体液化区域,结果显示液化区主要集中在浸润线以下的沉积滩浅层区域,未贯穿整个坝体。  相似文献   

3.
某铀尾矿库黄土状粉土地基抗液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辉 《铀矿冶》2005,24(1):28-33
液化破坏是地震区水工建筑物造成失事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了排水减压措施在某铀尾矿库黄土状粉土地基抗液化处理中的应用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佳华  胡世丽  桂勇  张硕 《采矿技术》2018,18(4):76-79,86
对福建某尾粉砂进行了动三轴试验,采用应变控制,研究幅值对尾粉砂液化特性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应力随着振次的增加而降低,其降幅随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幅值在0.05~0.2mm,孔压均达不到有效围压;最大幅值为0.4mm时,孔压比为0.6~0.7,且偏应力曲线趋于0,试样出现初始液化,且初始液化的试样仍然具有一定抗剪强度;尾粉砂振动后的强度均比未经历振动的不排水强度低;尾粉砂不排水抗剪强度随着幅值的增加而降低,黏聚力也逐渐降低,剪切过程试样的破坏形式由剪切破坏发展为鼓胀破坏,幅值越大裂纹出现时间越早。研究认为,福建某尾粉砂呈现这样的结果与振动造成的孔压特性及试样颗粒结构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尾矿库加高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加高方法的安全性及其优缺点。在综合考虑安全、技术以及经济的基础上,选择了模袋法尾矿筑坝作为该尾矿库的加高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模袋法尾矿筑坝的加固机制及施工工艺。模袋法尾矿筑坝具有坝体强度高,排水固结速度快,工艺成熟,操作简单的优点,对其他尾矿坝的筑坝及加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内灰坝多采用分期、分级筑坝,初期坝是用粘土修建,子坝建筑在粉煤灰地基上。本文对粉煤灰地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子坝加高及排渗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鞍钢发电厂的燃煤灰渣──粉煤灰一直被视为废料而用筑坝的方法堆积储存,严重污染环境。为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难解问题。作者论述了历年来鞍钢对此进行的各种研究试验工作及综合利用的状况,最后提出了一些作者有关推广利用粉煤灰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别利用粉煤灰及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粉煤灰作为填料加入矿用聚氨酯内,制得聚氨酯/粉煤灰复合材料,研究了粉煤灰作为骨料进行充填的可行性及粉煤灰改性前后对矿用聚氨酯材料的抗压强度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完全可以作为填料充填至聚氨酯内部且50%含量的粉煤灰浓度最佳,硅烷偶联剂对粉煤灰的改性使其均匀分散在聚氨酯中,大大削弱了颗粒的团聚,且改性后的粉煤灰可以与聚氨酯形成化学交联结构,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的无机有机复配材料,使得聚氨酯/改性粉煤灰复合材料与聚氨酯/未改性粉煤灰相比较,其抗压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立峰  成春奇  朱向荣 《建井技术》2002,23(3):26-29,32
介绍了淮南新集电厂低热值煤粉煤灰基本性质,对该种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等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该粉煤灰用于井下巷道喷支护是可行的;用它作为喷射混凝土配料替代部分水泥和砂,不仅节约材料,降低支护成本,而且可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磷矿浮选细粒尾矿进行共振柱和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其在周期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包括剪切模量、阻尼比、抗液化剪应力和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剪切模量与平均固结应力的大小在对数坐标中呈正比、线性关系;阻尼比受平均固结应力影响小;抗液化剪应力受固结应力比、围压和振次影响明显,液化剪应力比与振次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并随着振次的增加而减小;动孔隙水压力比与振次的对数同样呈线性关系,并随着振次的增加而明显变大。  相似文献   

11.
The stability of tailings dams is affected by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location of the phreatic surface inside the dam, the effects of the capillary fringe, and the unsaturated zone above the zero pore pressure level.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drainage systems in tailings dams was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eepage in the dam,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tailings properties, and the type of drainage systems. First, general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in tailings dams were studied and the effects of non-homogeneity were investigated.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 a silty tailings dam with a height of 15 m, unsaturated plus capillary seepage flux can reach 13% of the total seepage. The total head vs. discharge volume curve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and their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Then, stability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he results of seepage analyses for different construction method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drainage systems. Finally, a number of practical conclusions are drawn regarding dam stabil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oe, blanket, and chimney drains in different construction methods. Using a blanket and/or a chimney drain can increase the stability safety factor by up to two times,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material.  相似文献   

12.
在厘定水文地质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成功地解决了困扰水库正常运行的坝基渗流问题 ,获得了关于坝基渗透稳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认识。研究表明 ,目前大坝的运行状况正常 ,水库在缓慢蓄水过程中 ,截水槽的薄弱部位可以得到渗透加固 ,截水槽中的填土与岩石结合面的抗渗比降可达 45以上 ;上游铺盖与截水槽结合下游排水的防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坝基渗流 ,这为水库投入正常高水位 (31 9 5m ,32 7 5m ,331 8m)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渗流作用和地震作用是影响尾矿坝稳定的主要因素。以云南省某尾矿坝为研究背景,基于Geo-studio软件考虑初始渗流场的影响,研究尾矿坝渗流作用下的稳定性,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动位移与加速度、液化区域与震时的关系、坝坡抗震稳定性、震后永久位移及地震作用下浸润线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尾矿坝在渗流-应力分析中处于稳定状态。在地震作用下,尾矿坝的水平位移沿着坝高向上不断增大,最大水平位移分布在堆积坝顶部。初期坝顶和堆积坝顶加速度放大倍数分别为1.67和1.87倍。液化区域主要分布于堆积坝浅层区域。尾矿坝震后永久变形量较小,不会发生整体滑塌,但震后浸润线位置较震前显著提高,考虑增设排渗措施防止发生渗流破坏。  相似文献   

14.
卡尔曼滤波法在大坝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将变形量和变形速度看作状态向量 ,将变形加速度看作动态噪声 ,利用卡尔曼滤波法进行大坝变形分析 ,实例分析表明这种分析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供了尾矿坝材料(尾矿砂、尾矿泥)的地下剪切波速度的原位孔内测定结果,研究了这些筑坝材料的剪切波速度随深度和沉积距离的变化规律.这一规律,可为中国通常使用的上游筑坝的尾矿坝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及坝体稳定性计算提供有用的数据.文中列举了我国最高尾矿坝动力稳定分析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Flyashisakindofwastefromapowerplantwithcoalasfuelandisusuallydumpedinaflyashlagoon .La goonsoccupyalotoflandanddamsforlagoonsusuallyuseclayasfill.Usingflyash ,insteadofclay ,asfillcaneffectivelyincreaselagooncapacityanddecreaseinvestmentforclay .Flyashisalsousedasfillofroadandbuild ingfoundationandotherprojects[1~ 3] .1 Basicpropertiesofflyashandclay  ThespecificgravityofflyashfromXiahuayuan ,No 15 0andBaotouPowerPlantsis 2 12 ,2 12and 2 17respectivelyandtheirgraincompositionsareshow…  相似文献   

17.
槽孔管排渗体系对降低尾矿坝浸润线具有重要作用,而以往研究多基于一维试验单独测定土工布的渗透系数,对槽孔管外包土工布整体系统的渗透特性研究较少。首先设计研发了一套针对槽孔管外包土工布排渗体系的径向流试验设备,进而基于研发的试验设备,开展不同水头差及不同土工布层数下槽孔管排渗体系的渗流试验,研究土工布层数和水头差对排渗体系渗透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水头差增加,槽孔管排渗体系渗透系数具有逐渐增加的规律;随外包土工布由一层增加到二层是渗透系数具有明显减小,但随着土工布层数继续增加渗透系数又出现轻微增加的情况。本文试验结果可为槽孔管外包土工布整体结构在尾矿坝排渗降渗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的利用价值与其中的残余炭含量密切相关。在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基础上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采用干法脱炭技术降低粉煤灰中残灰炭含量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基本思路。摩擦电选试验表明 :这种干法脱炭的思路是切实有效的 ,这一思路将为解决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形图建立尾矿坝模型,在三维渗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浸润线,建立合理的材料分区。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等效线性粘弹性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重点分析坝体的反应加速度、动位移、动剪应力、动剪应变和残余变形等动力反应情况。根据残余变形情况,确定尾矿坝的永久变形。结果表明: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不强烈,坝体的永久变形不是很大,震陷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游法尾矿坝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游法尾矿坝是我国尾矿坝的主要坝型,其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我国上游法尾矿坝在筑坝、渗流、排渗、地震反应、管理、监测以及环境影响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并着重介绍了大石河尾矿坝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基于渗流的上游法尾矿坝研究的几个建议。这些内容对指导上游法尾矿坝设计以及中后期管理,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