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检测体内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体内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高从容综述张家庆审校胰岛素抵抗(IR)即其敏感性降低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故检测胰岛素(Ins)敏感性对研究这些疾病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活体内测量Ins敏感性的方法作一介绍。一、回顾1.外源性Ins作用研究:1936年...  相似文献   

2.
高脂饮食诱发大鼠胰岛素抵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的改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高脂饮食所致的大鼠胰岛素抵抗(IR)模型血及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脂肪占摄入热卡61%的饮食饲养大鼠7周,以葡萄糖-胰岛试验(G-InsTT)筛选出IR大鼠,以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其血甭、肝脏、红色股四头肌、脂肪匀浆中TNF-α的含量。结果 是饮食致IR大鼠血及组织中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高脂岛素血症呈正相关,与G-InsTT中的K值呈负  相似文献   

3.
38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8例高血压病(EH)患者及24例正常人空腹血清胰岛素(Ins)、C肽(CP)、血糖(S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Apo)含量进行测定,并推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EH组Ins、CP升高,但ISI显著降低,表明EH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同时伴有TG、TC、ApoB100、脂蛋白(a)[LP(a)]升高,HDL-C、ApoAI降低。相关分析表明,EH患者Ins与TG、ApoB100、LP(a)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ApoAI呈显著负相关。ISI与TG、ApoB100呈显著负相关,提示EH患者IR可能是影响脂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关系山东电力中心医院(250001)朱志荣为探讨冠心病与高胰岛素血症(HIS)、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笔者对33例冠心病患者及34例正常人进行空腹血清胰岛素(InS)、C肽(CP)、血糖(SG)测定,并计算了胰岛素敏感指数(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是否通过改变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状态影响胰岛素在肝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方法 分离培养Wistar大鼠肝细胞,以软脂酸或油酸与肝细胞共同孵育6、12、24小时,提取蛋白后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胰岛愫 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蛋白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沉淀和免疫杂交技术检测胰岛素刺激后胰岛素受体β-亚体单位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1)软脂酸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的抗胰岛素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肝硬化的抗胰岛素性丁惠国综述汪俊韬,于中麟审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是肝硬化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约有60% ̄80%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增多,表现为严重的抗胰岛素性(InsulinResistance)[1].抗胰岛素性是肝...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抵抗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在IR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在目前使用的多种IR模型中,鼠类IR模型最为常用。这类模型主要分为3型,即遗传型,喂养型和药物诱导型,以前两种较为常见。遗传型IR大鼠具有胰岛素敏感性的遗传性缺陷,能自发形成稳定的IR状态,适用于IR发生机理的研究。喂养型IR大鼠的IR可通过喂养特殊的高糖或高奚肪饲料诱导,它具有周期短、复制方法简单等优点,适用于药物等IR干预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抵抗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在IR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在目前使用的多种IR模型中,鼠类IR模型最为常用。这类模型主要分为3型,即遗传型,喂养型和药物诱导型,以前两种较为常见。遗传型IR大鼠具有胰岛素敏感性的遗传性缺陷,能自发形成稳定的IR状态,适用于IR发生机理的研究。喂养型IR大鼠的IR可通过喂养特殊的高糖或高脂肪饲料诱导,它具有周期短、复制方法简单等优点,适用于药物等IR干预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是否通过改变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状态影响胰岛素在肝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方法 分离培养Wistar 大鼠肝细胞,以软脂酸(0 .25 m mol/L) 或油酸(0.125 m mol/L) 与肝细胞共同孵育6 、12 、24 小时,提取蛋白后用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 的蛋白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沉淀和免疫杂交技术检测胰岛素刺激后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和IRS1 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1) 软脂酸和油酸实验组肝细胞的胰岛素受体蛋白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改变。(2) 肝细胞与软脂酸和油酸共同孵育12 和24 小时后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的酪氨酸磷酸化显著降低( P< 0 .05) 。(3) 肝细胞与软脂酸或油酸共同孵育6 小时,IRS1 蛋白量无明显变化,而12 和24 小时后则显著降低。(4)软脂酸和油酸实验组的肝细胞在胰岛素刺激后IRS1 的酪氨酸磷酸化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降低。结论 游离脂肪酸可能通过抑制IRS1蛋白表达、胰岛素受体和IRS1 的酪氨酸磷酸化阻滞胰岛素信号传导,引起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与其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EIA)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EIR)的关系。方法检测54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EIA、EIR及相关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冠心病患者的EIA、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血浆总胆固醇(TC)、血浆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低亲和力EIR位点数、ISI、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分2(HD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与不伴这些疾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前者的EIA、FINS高于后者,而ISI低于后者(P<001或P<005)。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的EIA与FINS、TG显著正相关,与低亲和力EIR位点数及ISI呈显著负相关,患者的低亲和力EIR位点数与FINS及TG呈负相关。结论(1)冠心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2)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其胰岛素酶活性及胰岛素受体活性异常有关;(3)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和红细胞胰岛素受体也许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糖耐量异常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变及其有关因素,对57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647例糖耐量低减(IGT)和54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和高胰岛素血症的百分率,在NIDDM组>IGT组>正常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FIns×空腹血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正常对照组、IGT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和原诊断糖尿病组(P<0.01)。各组肥胖者的ISI小于非肥胖者(P<0.01)。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ISI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糖尿病组和IGT组的ISI与血压也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SI与BMI呈负相关,部分与血压、血脂也有相关性。提示糖耐量异常者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ISI与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胰岛素降解酶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胰岛素降解酶(IDE)基因、酶蛋白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并初步探讨胰岛素降解抑制剂氯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的代大鼠肝细胞胰岛抵抗(IR)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IR细胞模型的IDE酶蛋白表达(EIP)及基因表达水平(EIG),同时检测IDE活性和反映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14C-2-脱氧葡萄糖掺入率及^14C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抵抗体内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Li F  Cheng H  Fu Z  Yang G  Liu S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5):316-319
目的 探讨几种常用胰岛素抵抗(IR)体内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试图进行改良。方法 分别用三种最小模型技术(MMT)、三种基础状态法,四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法对16例葡萄糖耐量正常(NGT)者和13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计算胰钫敏感性指数(ISI),并以经典MMT得出的ISI为标准,其余方法得出ISI与之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除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比值(FSG/FIn  相似文献   

14.
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高血压(HT)及NIDDM合并HT三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胰岛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进行了测定。结果:(1)三患者组周围总阻(TPR)、甘油三酯(TG)和胰岛素面积(Ins)显著增高,HT和NIDDM合并HT组左室收缩期峰值室壁应力(PSS)显示增高;(2)三患者组PSS,TPR和TG与各自InsS分别呈显著正相关;(3)各患者组全血粘度(nb)升高,TPR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病患者升压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观察了33例高血压病病人和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糖、胰岛素等生化指标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测定了红细胞胰岛素受体(EIR)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通过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和红细胞膜上离子泵活力的测定,及血压与上述诸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高胰岛素血症致EH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IR),IR可能与EIR数目减少有关。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通过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和醛固酮浓度,改变细胞膜上离子泵等途径致高血压的。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IR)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患。其胰岛贮备功能及葡萄糖耐量正常提供了与NIDDM、肥胖患者不同的遗传学基础;人类的卵巢组织存在着胰岛素受体但无IR,由IR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通过胰岛素的促性腺作用使卵巢合成过多的雄激素、通过对GnRH反应增强使LH分泌亢进但无高峰等内分泌变化,导致其男性化特征、卵巢多囊变、长期不排卵、月经紊乱及X综合征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进一步研究,临床医师现已充分认识以IR和高胰岛素血症(HIS)与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冠心病发病相关。本文旨在讨论IR和HIS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关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实...  相似文献   

18.
葡萄糖及胰岛素对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的通过对牛血管内皮细胞(EC)的体外培养研究糖尿病(DM)状况下葡萄糖(Glu)、胰岛素(Ins)对EC凋亡的影响。方法吖啶橙/溴乙锭(AO/EB)荧光染色及DNA片段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EC凋亡定性,ELISA方法测定DNA片段定量EC凋亡。结果高浓度Glu(20mmol/L、40mmol/L)和Ins(300mU/L、3000mU/L)能够诱发EC发生凋亡。EC凋亡与Glu和Ins浓度成正比,并且为时间依赖性。低浓度Ins(30mU/L)明显改善Glu40mmol/L下所致EC的凋亡,但高浓度Ins与Glu有正性协同作用,增加EC凋亡。高浓度甘露醇(Man20mmol/L、40mmol/L)不引起EC明显凋亡。结论DM环境下高血糖、高Ins血症能诱发EC凋亡,促进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Western杂交检测二甲双胍治疗后自发发病的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内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后OLETF大鼠肝脏组织内IRS-1的蛋白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01),肌肉组织的IRS-1的蛋白表达亦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组织内IRS-1的蛋白表达则较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后能使OLETF大鼠靶组织内IRS-1蛋白表达发生改变,特别是它能明显增加肝脏组织IRS-1的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抗高血糖、改善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遗传学病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基因突变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281例病人通过糖耐量试验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低减组及糖尿病组,分别对之进行IRS1基因、β3AR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者和糖耐量正常者相比,IRS1基因、β3AR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胰岛素水平和IRS1基因、β3AR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糖尿病和β3AR基因多态性有明显关系。结论β3AR基因突变可能是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疾病的共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