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中药封包联合穴位艾灸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于厦门中医院妇科就诊,并接受腹腔镜术后伴腹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意愿,选择常规护理者纳为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联合中药封包与穴位艾灸者纳为观察组。对比2组术后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12 h、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封包联合穴位艾灸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的腹胀及疼痛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情绪状态,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观察两组首次排气的时间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比对照组高。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快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综合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选取100名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综合护理(艾灸+耳穴埋豆+穴位按摩),比较2组患者VAS评分、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腹胀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腹胀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采用中医康复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程度,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且术后腹胀的住院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多下床活动、床上翻身等方法缓解术后腹胀。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观察两组首次排气的时间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能快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6h、12h、24h、36h这4个时间段首次排气的患者例数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 (1)治疗组患者术后6h、12h的首次排气患者例数分别为20(33.33%)、24(40.00%),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远早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腹胀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无腹胀率为90.00%,对照组的无腹胀率为66.67%;治疗组腹胀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董海英 《光明中医》2023,(3):558-560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5例乐安县中医院妇科就诊并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天和第3天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可促进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艾灸预防腹腔镜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按腹腔镜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足浴联合艾灸治疗,观察2 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听诊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8.33%(11/60),对照组为70.00%(42/6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2.475,P=0.000).结论:中药足浴联合艾灸能有效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艾灸神阙、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主要观察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治疗能明显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对妇科术后腹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诊的80例术后腹胀患者,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行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蠕动时间等都显著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60、4.285、6.392,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0%80.00%,χ2=6.135,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对妇科术后腹胀的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肠胃蠕动,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对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需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20例,根据方便抽样原则将2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缓解患者术后腹胀,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以及腹胀的严重程度均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术后接受常规妇科微创手术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妇科微创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穴位按摩治疗联合中药贴服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且术后出现腹胀的住院患者9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让患者多下床活动,翻动身体,缓解术后的腹胀症状。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服进行针对性治疗。试验过程中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的时间以及排气后腹胀缓解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要显著早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程度要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今后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的中医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的中医护理,3d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12.5%)、恶心呕吐发生率(27.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恢复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艾灸预防腹腔镜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腹腔镜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足浴联合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听诊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8.33%(11/60),对照组为70.00%(42/6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75,P=0.000)。结论:中药足浴联合艾灸能有效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肠蠕动的时间、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术后听诊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经卡方检验,P=0.001,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艾灸能有效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耳穴埋豆方法对减轻腹腔镜术后腹胀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术后进行双侧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联合取脾,大肠,皮质下,交感耳穴埋豆治疗。于术后6h、12 h、24 h、48 h评定两组病人腹胀情况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6 h、12h、24 h、48 h腹胀情况及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联合耳穴埋豆能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的腹胀,促进术后病人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隔姜艾灸穴位对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4年在我科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取2011~2012年共38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选取2013~2014年共380例,采用隔姜艾灸穴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最早时间和肛门排气最早时间。结果:比较术后肠蠕动恢复最早时间和肛门排气最早时间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艾灸穴位对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较明显,能够有效缩短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朝蓉  曹静  杨涛 《陕西中医》2013,(11):1452-1453
目的:观察肠复贴对妇科开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妇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80例均术后当日使用肠复贴(木香、丁香、肉豆蔻、三棱、白豆蔻、人参等)神阙穴穴位贴敷,观察并记录患者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肠梗阻发生,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肠梗阻;治疗组患者4例患者出现腹胀,对照组16例患者出现腹胀;术后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治疗组患者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应用肠复贴能有效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陆旦旦 《新中医》2020,52(9):135-137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术后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2组术后均给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艾灸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记录2组产妇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泌乳时间,术后6 h、12 h、24 h和36 h的切口疼痛情况,与术后48 h腹胀的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泌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和36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25.00%,低于对照组的60.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利于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能帮助减轻切口疼痛和腹胀,促使产妇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热罨包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罨包治疗。比较两组的腹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结果:治疗组腹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罨包可以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