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针对新型吸收式制冷机组,设计了接入云平台的制冷机组远程监控系统.重点解决控制现场传感器分布分散、多网络协议异构与本地设备云平台接入的问题,实现了云平台与控制现场的数据共享及远程监控.控制现场采用现场总线技术,设计智能节点,搭建CAN传感器网络.通过嵌入式技术,设计了一款嵌入式云网关,网关采用数据缓存帧作为多协议转换的缓存器,采用无线模块建立与云平台的通路并使用EDP协议,实现控制现场信息对云平台的接入.在云平台设计了制冷机组云监控平台,通过设备信息的云注册与监控界面的设计,建立接入设备在云平台映射,完成机组运行参数在云平台的实时更新.本设计采用本地控制设备接入云平台的方法,实现了新型吸收式制冷机组本地实验数据远程共享和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ZigBee和ARM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用于实现远程无线信息以及各种现场数据的采集和传输。研究了ZigBee的通讯原理,采用基于ARM的S3C2440芯片为核心设计的硬件电路,利用传感器进行水质各参数的实时数据采集,设计了一种基于CC2430的WSN节点,通过公网GPRS通道为传输手段,构建了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测试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水质参数的无线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通信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网络,实现数据采集、无线定位、远程监控、设备管理等功能,结合ZigBee、WIFI、GPRS等无线网络的优点,构建一个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无线网络和移动通讯刚络的远程数据采集、定位与控制、异常事件报警,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终端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利用具有接收、转发数据助能的无线网络接收,实现异构网络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交互与共享,达到无线定位,短信报警、上位机软件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电器试验设备监控系统的一些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和试验数据。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功能;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数据库,实现了系统对不同类型、不同地点的试验设备的通用化;利用Redis缓存降低了磁盘I/O,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试验设备的远程启停控制;通过WebSocket技术和Redis订阅发布模式,实现了由设备端到客户端的高效数据推送;利用ECharts框架实现了静态和动态试验结果数据的可视化。经测试,系统运行效果符合预期,证明了以上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GSM/GPRS无线网络的远程用电监控系统;该系统由若干安装在现场的监控终端和监控中心计算机组成;终端通过PPP协议与远端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协商,建立GPRS底层数据流通讯,在此基础上又用软件TCP/IP协议栈封装和解析数据流,从而实现了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因此,监控中心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每台终端建立可靠的双向联系;当网络条件不好时,系统也支持终端和监控中心之间用短消息来通信,该系统可实现远程抄表,实时监控,防窃电,报表打印等功能,并在实际运行中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对SNMP中MIB信息和协议数据单元扩充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应用软件的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对应用程序类中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监控功能。论文详细介绍了其管理信息存储的优化设计过程。包括三种存储设计方案及其优缺点的比较、内存映射文件的存储数据结构设计、插入类节点、变量节点和删除节点等数据管理算法、数据刷新算法等。通过内存映射文件方式存储管理信息,高效地完成了收集各应用程序实例的监控信息任务并实现了监控信息的存储、共享和监控模块与管理代理间实时信息交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场设备的远程监控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重点介绍了西门子S7-200PLC和4台HGM6300发电机组自动化智能仪表之间基于MODBUS协议的通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系统可以远程监控发电机组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及进行远程控制功能,确保了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个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路灯监控管理系统,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节点、远程控制终端(RTU)和监控中心组成.在单个路灯中嵌入无线传感模块,形成具有采集、收发信息数据,控制各个路灯节点以及自组织等功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与节点之间采用多跳通信协议,监控中心与各个监控终端之间的通信方式采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通信技术(cPRs).通过简单的监控终端软件设置,可实现分时、多级调光控制等不同亮灯模式,达到合理分布光源,节约能源的管理目标.该系统可为城市道路、生活小区和高速公路等场景提供高效照明,同时也可为城市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一个崭新的通讯平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电力线载波基础上的网络化、分布式抽油机井巡回监测系统,给出了各测试节点的硬件组成和系统监测管理平台,制定了通讯协议并介绍了系统远程硬件复位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上风电安装船升降系统现场控制所带来的人力资源浪费、操作人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文中开发了远程监控系统。在该系统中,4台西门子S7-200系列PLC通过PPI协议构建了一主三从的PPI网络作为下位机,以IPC作为系统的上位机,在上位机中,以Win CC组态软件开发了海洋风电安装船的监控系统。为实现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采用PC Access搭建了下位机主站的OPC服务器,海洋风电安装船的监控系统通过访问OPC服务器从而获取PLC中有关数据。基于Win CC Web服务器构建了风电安装船Web服务器,远程用户通过Internet访问该Web服务器,实现了对海上风电安装船的远程监控。试验运行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借助网络实现对海上风电安装的集中、远程监控,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范蟠果  陈雪 《测控技术》2011,30(12):41-44
针对油田特殊地域环境引发的通信设备铺设难度大、稳定性差、现场作业危险等问题,为实现油井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标准化传输,设计了一套基于Connect ME模块的油田远程智能监控系统.Connect ME模块完成了串口到以太网的数据转发,为现场设备提供了以太网通信接口.同时在LabWindows/CVI下开发了系统远程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串行设备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了IT领域中常见的远程监控的实施方案。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了一种实时、可靠的串行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使原本不具备联网功能并分散各地的串行设备连接到以太网中,充分利用现有的Internet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通过研究嵌入式S3C2440模块的串口以太网通讯,设计了软件的实现方案,在串口以太网通讯中应用多线程技术,实现了串行设备的串行协议与TCP/IP协议的转换。方案中利用OpenVPN建立远程隧道链接,通过telnet远程登陆嵌入式平台,对嵌入式端进行监控。经过实验测试,串行数据在远程监控的计算机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实现了对串行设备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变电所检测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高压开关综合保护器将煤矿井下变电所各种保护检测信号转换成CAN总线数据,每个变电所设置1个或多个监控分站;监控分站采用基于PIC18F4680单片机和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开发的CAN总线-以太网协议转换器将CAN总线数据转换成以太网数据帧,并通过以太网传输;地面监控中心的上位机采用多线程技术将以太网数据帧转换为Modbus协议数据,实现对井下变电所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功能。实际应用表明,采用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网络结构可以较好地满足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以太网技术和RS-485协议的网络化数据采集系统,远程监控中心和上位机通过以太网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上位机和数量众多的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之间则使用RS-485串行总线和串口协议进行通信,系统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远、组态灵活方便,可靠性和实时性都比较高,该实现方案可应用于冶金、化工、煤矿等大型工矿企业的生产过程的远程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5.
针对ZigBee传输距离短的不足,结合以太网的远程特性,设计了基于ARM平台的ZigBee网关.硬件采用STM32处理器和ZigBee CC2530,在操作系统μC/OS-Ⅱ的基础上实现TCP/IP协议和ZigBee协议的移植.经测试,该网关通用性好,实现了ZigBee与ARM数据通信,通过以太网实现了数据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6.
蒋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9):2435-2436,2442
为实现对家居环境的远程和无线控制,提出了一种将无线通信技术与以太网接入技术整合进行家居环境安全智能监控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根据家居环境安全的实际需要,选用相应传感器进行环境变量的数据采集,利用无线射频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送;并通过以太网接口芯片ENC28J60实现以太网接入,达到对整个家居环境安全进行远程监控的目的;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流程,阐述了本方案的具体应用;经与远程终端的联通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Ping通及接入以太网,从而满足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设备间数据的以太网传输,对TCP/IP协议进行深入了研究,设计了基于FPGA和PHY物理层芯片88E1111的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系统采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以太网传输协议,并利用Xilinx提供的M AC以太网控制器IP核完成帧校验和封装,物理层实现采用88E1111芯片.结合系统设计需求对TCP/IP以太网数据协议进行裁剪,仅保留UDP协议、IP协议和ARP地址解析协议.经测试,千兆以太网能够稳定、高效地实现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对基站监控系统的遥调、遥控和遥信,本文制定了监控系统数据传输协议,设计了基于LabWindows/CVI平台的网络通信软件.在恶劣的网络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数据传输协议可有效的实现远程多数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传输.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监控分站普遍使用现场总线与以太环网相结合方式实时性差的缺点,基于TCP/IP制定了完善的通信控制协议,采用ENC28J60网络接口芯片设计了分站接口控制电路,实现了监控主机与监控分站之间的数据收发控制.该分站采用定时计数、LCD液晶显示、ENC28J60网络接口和远程控制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液晶显示、数据处理、控制输出、声光报警和远程控制的功能.经过实验表明,上位机收到数据信息与监控分站采集信息一致,实现了网络的可靠通信.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串口与工业以太网之间数据的传输,采用嵌入式Intemet技术,以高性能、低功耗32位RISC结构的ARM9微处理器S3C2410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inux为核心,设计了智能工业以太网网关,并基于ARM-Linux平台,在网关中构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最后,将特定工业监控设备串口通信协议集成到网关中.经测试和实践表明,该网关性能稳定,可以提供Web服务,为数据采集和工业控制系统的异构集成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