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肺炎是我国婴儿死亡的第 1位死因 ,占全部婴儿死亡的2 0 %~ 30 % ,其中 80 %的婴儿死于家中或转院途中 ,85 %发生在农村和边远山区。为此 ,我们在湖北省巴东、长阳等 8个贫困地区对儿童肺炎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了研究。1.对象与方法 :1996年 6月~ 1997年 5月死于肺炎的 5岁以下儿童 2 12例为病例组 ;儿童死亡发生前后 1周内曾患肺炎的康复儿童为对照组 ,每 1个病例配对 2个对照 ,共 4 2 4例。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2月 ,在 8个贫困县随机抽取75 377例儿童作为干预监测组。病例对照相关资料采用 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  相似文献   

2.
<正> 由于推行新法接生和科学接生以及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它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实践中我们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新生儿破伤风,降低了死亡率。一、资料本院自1988~1992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3例(男38,女5),年龄为5~21天。旧法接生37例(86%),乡村医生接生(新法接生)6例(14%)。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多以张  相似文献   

3.
以宜昌市1975~1990年21例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病例为对象,进行新生儿破伤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表明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及防制对策重点在农村郊区。同时对育龄妇女及母婴破伤风抗体水平测定,育龄妇女保护率为3.75%,GMT为0.0014IU/ml,表明我市育龄妇女破伤风免疫水平是很低的;母婴破伤风抗体垂直传递呈明显的正相关(r=0.7096,P<0.0005)。儿童破伤风免疫成功率为100%。为了在1995年全球根除新生儿破伤风,建议我市从总体上加强EPI,促进妇幼卫生计划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来达到消灭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1996~1999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破伤风 (NNT)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 ,为掌握该病的流行规律及发病因素 ,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 ,现对江西省 1996~ 1999年NNT疫情进行分析。1.流行强度 :1996~ 1999年共报告 6 5 6例 ,死亡 10 2人 ,发病率 0 .2 4‰ ,死亡率 0 .0 4‰ ,病死率 15 .5 5 %。 1996~ 1999年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表 1)。表 1 江西省 1996~ 1999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分析年份 发病例数 死亡例数 发病率(‰ ) 死亡率(‰ ) 病死率(% ) 发病率 >1‰的县1996117180 .160 .0 2 15 .3 819971842 0 0 .2 80 .0 3 10 .87…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破伤风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赣州市从 1999年开始 ,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实行了专报 ,并进行了主动监测和个案调查。为了探讨影响赣州市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的因素 ,以便制订预防措施 ,现就赣州市 1999-2 0 0 1年专报系统的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人口资料 来源于赣州市统计局。1 2 疫情资料 来自 1999至 2 0 0 1年赣州市各县 (市、区 )站新生儿破伤风专报系统报告的疫情资料及法定传染病报表。1 3 分析方法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2 结果2 1  疫情概况  1999-2 0 0 1年累计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病…  相似文献   

6.
据 198 6年 WHO全球扩大免疫规划顾问小组会议统计 ,发展中国家 (不包括中国 )每年约有 80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 ,约占每年出生婴儿的 1‰。据 1984年从妇幼保健部门收集的资料统计我国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约为 0 .369‰。城市为0 .3‰ ,农村为 0 .79‰ ,我国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平均年龄为 7~ 8天 ,90 %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出生后头 2周内。1 建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为掌握新生儿破伤风发病与死亡情况 ,确认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 ,评估消除活动的进展及其发展动态。 1998年我市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保健人员每月要检查所在医院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  相似文献   

7.
东莞市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及控制措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东莞市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开展常规监测和主动监测,采取旨在提高住院分娩率的综合干预措施,并比较加强干预前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结果 1998~2 0 0 3年东莞市户籍人口无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年发病分别为10 1、95、116、112、6 9、6 1例。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后,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年平均发病率从1998~2 0 0 1年的0 6 8‰下降至2 0 0 2~2 0 0 3年的0 33‰(P <0 0 1)。结论 流动人口是控制新生儿破伤风的重点人群,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产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凌 《中国医师杂志》2002,4(10):1123-112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围产儿死亡及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 ,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提高产科质量 ,防止和减少本病的发生率 ,作者将经我院确诊的 15 6例HIE及CT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15 6例。男婴 98例 ,女婴 5 8例 ,胎龄 <37周 2 6例 ,37~ 4 2周 12 5例 ,>4 2周 5例。出生时体重 :<2 5 0 0g者 2 0例 ,2 5 0 0~ 4 0 0 0g者 132例 ,>4 0 0 0g者 4例。分娩方式 :顺产 6 2例 ,剖宫产 4 6例 ,胎头吸引器或产前助…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而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因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脐带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在我国,近年来总体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在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995年,卫生部下发通知,将其由丙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尽管医护人员认真治疗和护理,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仍很高。虽然采用了对待产妇进行免疫预防以及在分娩期间实行良好的卫生防护和无菌消毒等措施,然而在不发达国家,破伤风仍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作者对133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人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用统计学方法总结出影响新生儿破伤风预后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后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多于出生后第7天或第4~6天起病,故又称“七日风“或“四六风“.在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破伤风是造成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发病率亦偏高,与家中接生及旧法接生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尽管医护人员认真治疗和护理,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仍很高。虽然采用了对待产妇进行免疫预防以及在分娩期间实行良好的卫生防护和无菌消毒等措施,然而在不发达国家,破伤风仍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作者对133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人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用统计学方法总结出影响新生儿破伤风预后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2002年急诊科急救死亡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深圳市卫生局指示 ,为了解深圳市急救网络运转的现状 ,查找急救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降低急救死亡率和伤残率 ,进行了深圳市自 2 0 0 2年急诊科急救死亡病例调查。现调查分析如下 :一、资料来源和方法(一 )资料来源 :2 0 0 2年经全市 6 0个急救网络医院院前、门诊和急诊入院急救的死亡病例共有 315 1例 ,其中院前死亡 112 2例、急诊科死亡 5 83例、急诊住院死亡 14 4 6例 ,有急诊科急救记录的调查表共有870份。(二 )调查方法 :由我中心设计《急救死亡病例调查表》 ,全市共组织 6个调查组 ,每组负责 10家网络医院的调查 ,逐份对照病历填写…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破伤风是目前我国农牧区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掌握我国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将我国4个项目县的新生儿破伤风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 发病资料来自我站1991~1994年统计资料档案。2 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降低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产后出血死亡社区干预措施”在项目县中的研究结果 ,对开展研究项目的 5个县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调查 ,重点进行了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知识、态度、行为 (KAP)调查分析 ,评估社区干预措施的效果 ,在 5个课题县对 6 79名妇女进行了 KAP问卷调查 ,并与项目健康教育基线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育龄妇女保健知识水平较项目实施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主要是改善了对产前检查、孕期营养、新法接生、住院分娩和母乳喂养等方面的认识。从调查对象主动接受产前检查和寻求住院分娩的行为改变可观察到项目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 ,课题结束时 5县住院分娩率从 1992年的 19.6 5 %提高到 2 0 0 0年的 6 1.91%。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孕产妇死亡降低一半 ,说明了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孕产妇提高利用保健服务的能力 ,获得产前保健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不洁接生引起的破伤风杆菌由脐侵入的一种急性感染疾病。其病死率高。本文对1992年至1996年11月在我院住院死亡的52例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分析。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2001~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新生儿破伤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05年深圳市妇幼信息系统监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圳市2001~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在0.42‰~2.07‰之间,死亡率在0.03‰~0.36‰之间,两率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1年全市6区中有5个区报告新生儿破伤风,2005年仅有3个区报告新生儿破伤风,2001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1‰的有宝安区、龙岗区,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1‰的区数已下降为零。宝安区和龙岗区合计占全市总例数的88.35%。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户籍加暂住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352例新生儿破伤风均为院外分娩,新生儿破伤风的母亲均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结论:新生儿破伤风多发生于流动人口中。不安全接生是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原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控制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提倡和推广住院分娩,是目前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与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我们从 1996年 5月~ 1999年 4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川芎嗪和脑活素治疗HIE 4 0例 ,现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80例HIE患儿均符合 1989年济南会议制订的临床诊断依据和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4 0例。川芎嗪组 :男2 6例 ,女 14例。入院日龄 <4小时 2 5例 ,4~ 2 4小时 15例 ;轻度 14例 ,中度 2 0例 ,重度 6例。脑活素组 :男 2 4例 ,女 16例 ;入院日龄 <4小时 2 6例 ,4~ 2 4小时 14例 ;轻…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死亡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卫生工作状况和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收集我院从 1990~ 2 0 0 1年新生儿病例 80 3例 ,对其中 4 1例死亡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以了解我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及有关因素 ,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本文收集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11年新生儿住院病例 80 3例 ,其中新生儿死亡 4 1例(5 11% )。男 2 5例 (6 0 98% ) ,女 16例 (39 0 2 % ) ,男∶女 1 5 6∶ 1;早产儿 2 3例 (5 6 1% ) ,足月儿 17例(41 4 6 % ) ,过期产儿 1例 (2 4 4% )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 2 5…  相似文献   

20.
为如期实现1995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本文通过北京市1990年~1992年新生儿破伤风报告病例及农村地区18~40岁的育龄妇女的破伤风免疫水平的调查分析,对北京市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免疫策略进行了探讨。1990~1992年,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病例10例,其中死亡6例。其中远县占80%(8/10)。均具有角弓反张、肌肉强直等典型病状。患儿母亲年龄为23~33岁,否认有关接种史,90%(9/10)病例为在家旧法接生所致。北京市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破伤风PHA抗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