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采用旋流煤粉燃烧方式的1 025 t/h锅炉结渣原因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旋流煤粉燃烧方式燃用贫煤的1025 t/h锅炉结渣问题,进行了冷、热态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调风旋流燃烧器的锅炉中、下层燃烧器区域结渣;高负荷结渣严重,低负荷结渣情况有所减缓,但掉渣更加频繁;锅炉前墙燃烧器区温度高于后墙.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和中心给粉燃烧器都具有大且稳定的回流区,并有较大的扩展角;下层燃烧器采用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可有效避免结渣.  相似文献   

2.
该燃烧器是哈尔滨锅炉厂自主研发的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是其稳定燃烧和降低NOx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探究了几种重要因素变化对该燃烧器冷态空气动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稳燃齿面积,总回流区面积变小,扩展角稍变大;缩短中心风管,总回流区面积有明显增加,扩展角变化不大;减小二三四次风的通流面积,回流区总面积有明显增加,扩展角变化不大;煤粉浓缩器向燃烧器内缩进,对回流区面积影响极小,但扩展角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电厂500MW机组双调风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冷态模化试验,分析了内扩口、中心风、旋流叶片对燃烧器射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燃烧器内回流区的形成机理及燃烧器的调节性能,对核燃烧器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模型实验台上,对直流二次风喷口扩角发言为时射流的混合特性、扩展角、回流区、相对回流量进行了单相冷态模化试验研究,相应地得出了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炉煤气热值低,不易点燃、燃烧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旋流燃烧器,通过冷态实验,研究该旋流燃烧器煤气侧旋流叶片角度分别在30°、45°、60°时出口气流对冷态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旋流叶片角度的增加,回流区明显增加,旋流强度逐渐增强,旋流叶片角度为60°时,得到最佳的回流区,回流区长1.98 d_(eq)、宽1.85 d_(eq)。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基本原理,通过在一台410t/h的锅炉上的冷态,热态实验,研究了直流二次风率对燃烧器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了直流二次风率与射流的扩展角,中心回流区直径及长度,一,二次风混合的关系,以及对燃烧器高效,稳燃,低污染,防结渣及防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贫预混低旋流燃烧器吹脱极限和流场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预混低旋旋流燃烧是增强火焰稳定性和控制NOx排放的有效手段,旋流器安装角对于火焰稳定性和流场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对两个不同安装角的低旋流燃烧器吹脱极限和冷、热态流场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吹脱旋流数与当量比呈线性关系,旋流器安装角较大时燃烧器稳定火焰的能力受当量比的影响较大。发散角、回流区和湍动能均受旋流器安装角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配风方式对旋流煤粉燃烧器NOx的排放及煤粉燃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争起  吴少华 《动力工程》1997,17(2):27-31,11
为了研究旋流燃烧器的NOx生成特性,在冷态试验台以及1台采用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220t/h燃用烟煤的锅炉上进行了试验,得出了一次风率对射流的扩展角、回流区以及一、二次风混合的影响,研究了单只燃烧器在不同化学当量比下的NOx生成特性,得出了上、下层燃烧器在不同配风情况下锅炉的NOx排放及煤粉的燃尽特性。  相似文献   

9.
内二次风旋流强度对PAX燃烧器出口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使用重整化解(RNG-ASM模型,对PAX燃烧器的出口流场进行了冷态数值模拟,研究了内二次风旋流强度对PAX燃烧器的流场分布,回流区大小,回流量和扩展角的影响规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为PAX燃烧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验证了RNG-ASM模型在模拟强旋转受限射流流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双回流燃烧器实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国内电站锅炉燃用劣质煤所存在的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和燃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能产生内回流区和外回流区的双回流新型结构直流燃烧器,分析讨论了它的实验室冷态试验和热态试验结果,介绍了这种燃烧器在工业应用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设计公称直径为DN200的低流阻系数轴流式止回阀,并准确分析其压力损失和流阻特性,在其原有的结构基础上,用汇源法设计止回阀的阀芯结构,得到结构优化后的轴流式止回阀。基于FLUENT(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提供的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结构优化后的轴流式止回阀进行三维流道数值模拟,求解出不同工况下的压力云图和速度流线图,计算出优化后的止回阀流阻系数在0.272以下,小于优化前的0.4。最后,总结出进口压力、进口速度与流阻系数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止回阀流道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影响止回阀流阻系数的主要因素是进口平均速度,随着进口流速的增大,止回阀的流阻系数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进口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压力的变化对止回阀的流阻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在汽轮机通流部分流量的计算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公式中流量系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流量系数对流量的精确度影响很大。文中针对传统流量公式中流量系数与速度系数之间关系的不准确性,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修正,使流量系数和速度系数的求解更加细化,通过推导找出了一个修正系数,使二者关系得到了改进,使得流量的求解值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3.
层流炉在热解和气化动力学等领域有了大量应用,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自行设计了层流炉,并引入将二次气流预热的方法,使得炉内流动满足严格层流要求。利用热电偶对炉内温度场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层流炉内温度分布均匀,温差在接受范同内,二次气流能够使得加热段人口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升温速度更快,并对实验室规模层流炉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毛宁  张冬阳  王雷  何平 《热能动力工程》2012,27(1):7-12,13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1.5级轴流带冠涡轮的流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全冠、部分冠以及改进的部分冠密封的流场及总体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冠密封,未改进的部分冠密封降低了涡轮的效率,而改进的部分冠使效率提高到与全冠基本相等。由于叶冠容腔泄漏流周向速度与主流速度不同,导致90%以上叶展出口气流角小于主流的出口气流角,与未改部分冠相比,改进的部分冠减小了这种气流角差别和掺混损失。未改部分冠前部存在压力面向吸力面的横向流动,这种流动造成很大的损失,而改进的部分冠密封减弱了这种横向流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了两种平均粒径相近(均为2 mm),密度不同的固相颗粒(空心玻璃珠和小米)作为输送原料进行管网分流分析,通过逐渐降低来流输送空气流量,依次改变气固两相流体固气质量比、两分支管路间夹角的大小等因素,对比两种固相物料在分支管路中各自阻力特性的变化和两分支管路相互间的压差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含气率对混流泵压水室内的流场影响,以某厂生产的导叶式混流泵为研究对象,应用商业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在不同份额含气率条件下压水室内部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混流泵压水室出口处的流速要比其他位置上的流速大,不符合压水室出口处能量转换的定律,而且随着含气率的增大混流泵压水室在径向流道方向上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并在压水室外壁上出现局部的高压现象,这对混流泵压水室强度有一定的考验。在靠近导叶出口处的压水室内有大量的气体聚集,影响混流泵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Flow boiling in microchannel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f capillary forces and constraint effects on the flow pattern and heat transfer. In this article we utilize the features of gas–liquid flow patterns in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s under adiabatic conditions to explain the regularities of refrigerants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The flow-pattern maps for the upward and horizontal nitrogen–water flow in a microchannel with the size of 1500 × 720 μm were determined via dual-laser flow scanning and compared with corrected Mishima and Ishii prediction.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was studied fo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icrochannel heat sink with similar channels using refrigerants R-21 and R-134a. The data on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were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mass flux from 33 to 190 kg/m2-s, pressure from 1.5 to 11 bar, and heat flux from 10 to 160 kW/m2. The nucleate and convective flow boiling modes were observed for both refrigerants. It was found that heat transfer deterioration occurred for annular flow when the film thickness became small to suppress nucleate boiling. The mechanism of heat transfer deterioration was discussed and a model of heat transfer deterioration wa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进气测量层流流量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海  邬喜来  梁桂森 《柴油机》2009,31(6):44-46,56
介绍了自行开发的用于发动机进气测量的层流流量计,该流量计基于气体在层流段流量与压差成正比的原理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流量计较好地解决了发动机进气流量测量中存在的进气脉动大、测量范围广等问题,具有测量精度高,量程比大,阻力小等优点,可用于发动机进气测量及性能标定。  相似文献   

19.
付经伦  刘建军 《动力工程》2007,27(5):707-712
研究了大功率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在不同气流角及不同总压分布下的流场,以模型为对象进行了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排汽缸入口较大的旋流角会恶化排汽缸性能,而总压沿径向变化梯度为负时则有利于改善排汽缸气动性能.基于这一结果提出了通过改变总压分布抑制由于来流方向对排汽缸性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一维理论对轴流压气机的初步设计作进一步的研究。导出了多级轴流压气机特性关系,建立了在给定通流部分形状时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解析关系,并以某三级压气机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多级轴流压气机的初步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