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无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和斑块发生率。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IMT和斑块发生率均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对可疑冠心病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测定,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58例接受脉造影的患者行颈动脉IMT及斑块超声检查,比较有无冠脉病变及不同程度冠脉病变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无冠心病者50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53例,多支病变组55例。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IMT[单支病变(0.91±0.1)mm),多支病变(1.08±0.15)min]分别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0.83±0.08)mm,P均〈0.057,冠心病患者的斑块检出率[单支病变52.6%,多支病变65.7%]分别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的32%(P均〈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的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P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颈动脉IMT可作为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超声检查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是近年无创性诊断和评估血管壁病变的有效方法。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IMT、斑块等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近年来也应用到中医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中,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现就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及中医药干预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U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两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对65例中青年(〈60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行血清uA、hs-CRP水平检测,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分别为(18.43±7.32)、(6.87±1.95)mg/L,血清uA分别为(321.52±20.74)、(105.82±26.21)μmol/L,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4.61%、13.33%,组间比较,P均〈0.01;梗死组有斑块者血清hs-CRP和uA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斑块者(P均〈0.01),尤以不稳定斑块者为著(P〈0.05)。结论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UA、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性质有关;联合检测两者可为预测脑梗死发病风险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bFGF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结果:bFGF含量:正常对照组(30例)为(247.82士9.45)μg/ml。硬斑组(89例)为(280.74土12.70)μg/m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软斑组(39例)为(317.16±13.42)μg/ml,混合斑块组(25例)为(340.84±11.76μg/m1),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型(38例)为(250.31±11.60)μg/ml。Ⅱ型(80例)为(270.11±13.12)μg/ml,Ⅲ型(10例)为(350.12±14.30)μg/ml,Ⅱ、Ⅲ型的bF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非常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bFGF水平反映老年冠心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早发冠心病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132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应用B型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情况,并进行随访,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早发冠心病患者平均2年随访期间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再发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73例(55%)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59例(45%)未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患高血压比例、冠心病家族史、患糖尿病比例以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0.01);两组疾病临床表型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特征无差异(P〉0.05)。两组介入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期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事件分男11为0、2和12例;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分别为0、1和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9.4%比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颈动脉超声阳性(OR=5.22,95%CI为1.34~lO.25,P=0.005)是早发冠心病介入术后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早发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近期预后有预测价值.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发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入选的187例未经治疗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总动脉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组。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同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高血压患者分为LYH组与无LYH组。结果①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正常组血清hs—CRP分别为(6.34±1.35)mg/L和(2.34±0.53)mg/L,LVMl分别为(138.6±16.8)g/m。和(105.5±8.5)g/m2,颈动脉斑块组血清hs—CRP、LVMI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②LVH组和NLVH组血清hs—CRP分别为(6.42±3.53)mg/L和(2.75±1.08)mg/L,IMT水平分别为(2.89±0.46)mm和(0.72±0.23)mm,LVH组血清hs—CRP、IMT均高于NLVH组(P〈0.01,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LVMI及IMT均呈直线正相关(r=0.58,P〈0.05;r=0.53,P〈O.05)。结论血清hs—CRP与LVMI、IMT均密切相关,表明hs—CRP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并且可能在高血压心血管重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40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行CD40分子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按照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分为:软斑组(88例)和硬斑组(72例),统计分析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CD40分子的表达水平关系,随访观察两组3年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与硬斑组比较,软斑组CD40分子水平明显升高[(2.88±1.34)g/L比(4.02±1.17)g/L,P〈0.05],3年内脑梗死发生率亦明显升高(1.39%比9.09%,P〈0.05)。结论:CD40是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其表达的高低可用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指导早期脑梗死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阿托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组,对照组仅给予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其余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6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CIMT和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CRP、CIMT及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CRP水平,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且两者联合应用效果好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6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70例非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颈动脉内径及脑梗死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7.5%),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0%),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7.5%)。斑块部位与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间差异间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控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入选2011-2013年我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168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每晚1次)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叶酸片(5 mg/0.4 mg,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1.5 g/次,3次/d),观察12个月.两组采用相同方法测量血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值、血压和血脂等.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IMT值[(1.16±0.16)mm比(1.27±0.23)mm]和颈动脉异常率[60%比69%]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治疗后IMT值[(1.08 ±0.13)mm比(1.30±0.21)mm]和颈动脉异常率[52%比70%]较治疗前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联合瑞舒伐他汀较单用瑞舒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预防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5岁以上、低冠心病危险、CIMT增厚(1.2~3.5mm)、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的5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和氟伐他汀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以及最大CIMT变化率、CIMT进展情况等。结果:治疗两年后,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氟伐他汀组总胆固醇[(6.18±0.13)mmol/L比(5.03±0.81)mmol/L]、甘油三酯[(2.45±0.72)mmol/L比(1.97±0.56)mmol/L]、LDL-C[(4.09±1.81)mmol/L比(2.95±1.10)mmol/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0.32)mmol/L比(1.25±0.30)m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CIMT[(0.989±0.373)mm比(0.748±0.220)mm],CIMT进展率(0.0131mm/年比0.0014mm/年)明显减小(P<0.05,P<0.001)。结论:对于具有动脉硬化证据的中老年人,氟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其进展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左室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102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冠心病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1例,另有高血压病患者51例(高血压康复组)。冠心病康复组和高血压康复组进行有指导的康复运动训练,对照组未进行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前及24周后查血压、血脂、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心电图平板负荷试验、6 min步行试验等项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康复组和高血压康复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66.2±6.26)%:(69.53±5.04)%:(68.41±5.08)%,P0.05],颈动脉斑块明显缩小[左斑块(2.14±1.62)mm:(1.21±0.87)mm:(1.35±1.35)mm,右斑块(1.81±0.93)mm:(1.01±0.89)mm:(1.12±0.95)mm,P均0.05],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359.27±89.58)m:(457.12±62.05)m:(426.45±52.68)m,P0.01],自感劳累分级减少[(14.84±0.78):(14.35±0.66):(14.39±0.60),P0.01]。上述指标冠心病康复组和高血压康复组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利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老年男性颈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共50例HbAlc≥6.0%的老年男性患者(A组)和48例HbAlc〈6.0%的老年男性患者(B组)纳入本研究,采集其空腹及餐后2h血标本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使用动态血压检测仪和彩色多普勒测量受检者的血压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 (1)A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尿病病史、三酰甘油、24h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均高于B组(P〈0.05);(2)B组左侧CIMT为(0.98±0.18)mm、右侧为(0.92±0.18)mm,内膜增厚率为62.5%,斑块检出率为37.5%;A组左侧CIMT为(1.22±0.18)mm、右侧为(1.16±0.19)mm,内膜增厚率为94%,斑块检出率为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男性的CIMT与HbAlc、吸烟史、餐后2h血糖、24h收缩压、糖尿病病史相关。结论HbAlc是老年男性颈动脉硬化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超敏C反应蛋白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5例,非冠心病组为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及血清雌二醇有无差异,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①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28±3.95)mg/L比(1.78±1.28)mg/L,P〈0.05]。②冠心病组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80.46±12.39)pmol/L比(113.62±16.87)pmol/L,P〈0.05]。③绝经后女性冠心病血清hs~CRP水平与血脂及雌二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s~CRP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血清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既往曾发生胸痛胸闷症状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0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51)和非冠心病组(n=55),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雌二醇(E2),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比较两组有无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平均年龄(64.37±1.12)岁,非冠心病组平均年龄(63.16±1.00)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E2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19.31±1.20)pg/ml vs.(31.70±4.25)pg/ml,P<0.05],ACE水平则高于非冠心病组[(67.96±6.59)U/mL vs.(58.38±5.31)U/mL,P<0.05],同时雌激素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呈负相关(r=-1.652,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可能与E2水平较低和ACE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和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血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入选冠心病患者148例(CHD组),非冠心病患者148例(非CHD组),每组又分为高血脂组和正常血脂组,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中CRP、UA和TBIL的水平,观察其与冠心病及血脂的关系。结果:与非CHD组比较,CHD组CRP[(2.69±2.04)mg/L比(6.85±4.76)mg/]、UA[(268±67.83)μmol/L比(300±76.1)μmol/L]水平显著升高(P<0.01,<0.05),TBIL[(14.8±3.03)μmol/L比(12.3±3.37)μmol/L]水平明显降低(P<0.05),CHD组中高血脂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脂组[(8.27±2.56)mg/L比(6.43±1.65)mg/L,P<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CRP、UA水平与CHD呈正相关(r=0.91,0.7874,P<0.05~0.01),TBIL水平与CHD呈负相关(r=-0.874,P<0.05)。结论: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的相关性,以及是否有性别差异。方法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长期随访研究"的研究对象中,172例7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内膜中层厚度(IMT)1.3mm诊断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根据有无斑块及斑块回声的特点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扁平斑块和硬斑块)和易损斑块组(软斑块和溃疡型斑块)。同时测定hsCRP、血脂、血清肌酐、尿酸。结果颈动脉斑块组(n=131)血清hsCRP为(3.2±2.5)mg/L,显著高于无斑块组〔(2.0±1.8)mg/L,n=41,P=0.005〕。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血清hsCRP水平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RR=1.299,95%CI=1.052~1.604,P=0.015)。进一步分析显示易损斑块组血清hsCRP为(4.2±2.5)mg/L,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2.5±2.2)mg/L〕和无斑块组(P0.001)。后两组之间血清hsCRP则无显著差异(P=0.278)。分别分析男性和女性血清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易损斑块组的血清hsCRP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其稳定性相关,易损斑块者的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斑块者和稳定斑块者;并且这种相关性在7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都存在,未观察到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与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高血压患者82例,单纯糖耐量减低患者84例,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86例,采用彩色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 M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中Lp(a)。结果:高血压并IGT的患者的Lp(a)值[(179.5±23.4)mg/L],颈动脉I MT[(1.24±0.11)mm],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138.8±17.8)mg/L,(0.94±0.14)mm]及单纯糖耐量减低组[(142.3±18.0)mg/L,(1.02±0.12)mm],P均0.05。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患者Lp(a)与I MT值呈正相关(r=0.654,P0.05)。结论:Lp(a)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观察不同人群脂蛋白a[1ipoproteina,Lp(a)]的水平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符合高血脂诊断标准的4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高血脂合并CHD组),36例CH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TD)患者(高血脂合并CHD+2TD组),39例非CHD非2TD患者(对照组)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测定Lp(a)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高血脂合并CHD组及高血脂合并CHD+2TD组的血清Lp(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11.6)mmol/Lvs.(26.6±4.2)mmol/L,P〈0.05;(39.4±10.7)mmol/Lvs.(26.6±4.2)mmol/L,P〈0.05];而高血脂合并CHD组与高血脂合并CHD+2T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类药物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清Lp(a)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高血脂合并CHD+2TD组下降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1±7.3)mmol/Lvs.(37.1±11.6)mmol/L,P〈0.05;(26.1±6.8)mmol/Lvs.(39.4±10.7)mmol/L,P〈0.05;(26.6±4.2)mmol/Lvs(21.2±6.3)mmol/L,P〈O.05]。结论CHD患者的血清Lp(a)浓度高于非CHD患者,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血清Lp(a)的浓度,在合并2TD的CHD患者中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