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BF-3/MCM-41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三氟化硼(BF3)负载在中孔MCM-41分子筛上,以环氧化物的醇解反应为探针反应,探讨了在BF3/MCM—41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不同溶剂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用:XRD、FTI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F3/MCM—41的催化活性因制备时溶剂的不同而不同,在苯、乙醇和丙酮3种溶剂中,以苯为溶剂时其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树脂和二苯基膦锂反应制备的膦化树脂负载钯、铂、镍作为苯乙烯、丙烯腈和硝基苯的加氢催化剂,考察负载钯催化剂于四氢呋喃、环己烷、石油醚、乙醇和其它醇溶剂中催化丙烯腈加氢反应活性,得知乙醇作溶剂时,初始加氢反应速度最大(R=12.2molH2/(molPd·min)).研究温度对负载钯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加氢反应的影响得知:60℃时,初始反应速度最大(R=7.61molH2/(molPd·min))。催化硝基苯的还原反应表明乙醇溶剂优于水。经40次重复实验,膦化树脂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无降低,而负载铂、镍催化剂则不然  相似文献   

3.
绿色催化在绿色化学与技术中的定位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为原料绿色催化合成已内酰胺和苯与乙烯绿色催化反应制乙苯为实例,重点介绍了绿色催化的定义,提出了绿色催化的狭义性和广义性,并指出其广义性在绿色催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对绿色催化在化工生产工艺绿色化、原料绿色化、生产环境友好的产品和医药中间体的开发、溶剂绿色化等方面的机遇进行了述评,得出绿色催化在发展对环境友好、造福于人类的绿色化学与技术的学科中将起到关键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钛硅分子筛催化苯乙烯氧化制苯甲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采用四丙基溴化铵(TPABr)为模板剂、硅溶胶为硅源合成的钛硅分子筛TS-1用于苯乙烯氧化反应。与采用经典法合成的TS-1相比,采用廉价原料合成的TS-1在苯乙烯氧化反应中的活性较低,但苯甲醛选择性高。钛硅分子筛中的骨架钛物种催化苯乙烯转化为苯乙醛,而部分缩合六配位钛物种催化苯乙烯转化成苯甲醛。与丙酮做溶剂相比,苯乙烯氧化反应选用醇类溶剂苯甲醛选择性高,其中,甲醇做溶剂时反应结果最好。V(甲醇)/V(苯乙烯)=3时,苯乙烯转化率最高,采用廉价原料合成的TS-1催化苯乙烯氧化制得的苯甲醛不含氯,可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5.
均相催化水合乙二醇工艺中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催化水合乙二醇工艺中使用的NY1催化剂在二甘醇、乙二醇、甘油以及乙二醇与甘油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并探讨了上述饱和溶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NY1在甘油中的溶解度最大;NY1较适宜的溶剂为20%乙二醇与80%甘油组成的混合溶荆。若用该混合溶剂代替原工艺中的纯乙二醇作为催化荆循环使用的溶剂,可以减少循环量,节省能耗,进一步完善均相催化水合乙二醇工艺。  相似文献   

6.
N,N'-4,4'-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的催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顺丁烯二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两步法合成N,N-4,,4′-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以甲苯和N,N′-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水沉析、旋转蒸发两种方式处理产品,并且对比了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和干氢催化树脂的催化效果。还讨论了反应温度、DMF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催化效果优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并且树脂可以反复使用。第一步酰胺化在室温下反应,第二步在树脂催化作用下,溶剂和水共沸不断蒸出生成的水,而且加入DMF可使环化反应在均相状态下进行。由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合成的产品,其纯度高。产品熔点在155~159℃之间,最高收率达92.1%。  相似文献   

7.
用传统和微波催化法制备N-(2-苯并噻唑)邻苯二甲酰亚胺.分别考察了微波催化法中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反应物料配比和溶剂等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微波功率为500W,反应物料摩尔配比为1:1.2,反应时间为6min,此时收率为90.8%;在其他反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无溶剂时,产物收率仅为87.4%.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芴酮为原料,水作为溶剂在碘催化下直接溴代制备2,7-二溴芴酮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的溶剂、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该制备方法选择水为溶剂、碘作为催化剂,在100℃下反应4h产率为60.3%.并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核磁波谱表征.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手性镍催化二乙基锌对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麦克尔加成反应条件,优化后的不对称麦克尔加成反应的一般条件为:低温(近反应溶剂冰点),常压,非质子非极性溶剂(环己烷).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CuCdCeOx/ZSM-5催化苯酚羟化反应的活性,探讨了催化剂用量,溶剂和温度对苯酚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在80℃,溶剂为甲醇,催化剂用量为苯酚的10%时,苯酚转化经为35.3%。  相似文献   

11.
由顺丁烯二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两步法合成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以甲苯和N,N′一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用水沉析、旋转蒸发两种方式处理产品,并且对比了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和干氢催化树脂的催化效果。还讨论了反应温度、DMF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催化效果优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并且树脂可以反复使用。第一步酰胺化在室温下反应,第二步在树脂催化作用下,溶剂和水共沸不断蒸出生成的水,而且加入DMF可使环化反应在均相状态下进行。由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合成的产品,其纯度高。产品熔点在155~159℃之间,最高收率达92.18%。  相似文献   

12.
以正辛醇为溶剂,在常压下对木粉生物质进行催化液化,液化产物经γ-氧化铝负载的Ru-Co-Mo催化剂进行常压催化裂解,得到生物燃料油。对液化产物及其后的催化裂解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常压下的木粉液化率可达90.31%;经过催化裂解后的液化油产率可达69.73%;正辛醇回收率达90%;所得到的液化产物具有很好的可燃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二氯二茂钛/金属氢化物为催化剂,考察其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性能.发现二氯二茂钛/四氢锂铝在室温下即可有效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对于直链烯烃,产物只有β加成和加氢产物.溶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有影响,乙醚为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14.
催化氧化H2S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提出以H2S为原料,NOx O2催化氧化H2S制备不溶性硫磺的新工艺,分析了该工艺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和不溶性硫的稳定性原理,并对该催化氧化的工艺条件和浸取荆的选取进行了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催化氧化荆HNO3、FeCl3浓度分别为15%~20%、8%;催化氧化反应温度为30~40℃;使用三种低毒混合溶剂为浸取荆,其沸点为80~90℃、有不易燃烧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5.
芳香族胺在三氯化钐催化下与环丙啶反应,得到了1,2-二胺类混合物;并研究了溶剂、温度及不同稀土三氯化物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钒络合物催化剂及其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并对1—辛烯、环己烷、甲苯、正己烷和正庚烷的均相及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非均相催化剂不但具备与均相催化剂相似的催化氧化性能,还对伯醇和对位产物有较好的择形选择性。本研究还考察了乙腈、二氯甲烷等溶剂对烃类均相及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溶剂效应,提出并验证了钒络合物催化剂作用下烃类催化氧化反应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脂肪酶是一种能够在非水相体系中催化酯交换的生物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脂肪酶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工业化的成本和效率.针对温度、时间、溶剂和酰基供体对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溶剂极性对脂肪酶催化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时间和酰基供体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清洁氧化反应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化学工程研究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实现清洁液相氧化反应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催化技术、绿色氧化剂技术、绿色溶剂技术、强化技术等.通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建立了用于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技术、绿色氧化剂技术、绿色溶剂技术、强化及耦合技术的绿色过程集成技术,以顺利实现清洁氧化.  相似文献   

19.
室温离子液体及其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对室温离子液体的研究状况。对室温离子液体作为高效绿色溶剂,广泛应用于油页岩的处理、天然气的净化、核燃料的加工,在有机合成中作为绿色替代溶剂来进行Diels-Alder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反应、镜像选择烷基化等反应中的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且,讨论了室温离子液体组成环境友好催化体系,在替代传统强酸催化剂用于稠环芳烃的烷基化反应、各种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Beckmann重排反应、芳香族化合物的氢化反应以及聚合反应中,具有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催化体系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V(acac)3-Al(i-Bu)2Cl催化体系的相态,通过Tyndall效应,电镜观察和超过滤实验,证明了V(acac)3-Al(i-Bu)2Cl催化体系在深有丁二烯的甲苯溶剂中以小颗粒分散,粒径在1-100nm之间,为胶体催化剂,属于高度分散的多相催化体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位于胶粒表面,催化颗粒是无定形的,以较佳配比所得的催化剂颗料较小,分布均匀,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活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