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超宽带系统多用户检测算法复杂度过高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LDPC编码超宽带系统的迭代多用户检测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将Turbo迭代思想应用于LDPC编码超宽带系统的多用户检测中,并且采用软干扰抵消和最小均方误差滤波方法来简化接收机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证明,使用该算法接收机的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接收机,经过少数次迭代后多址干扰被有效地抑制,达到接近单用户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空时干扰抵消CDMA多用户信号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逐次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结构,结合单用户空时RAKE接收机提出一种空时逐次干扰抵消CDMA多用户检测,并推导了一种空时逐次干扰抵消CDMA多用户检测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说明了空时干扰抵消CDMA多用户信号检测算法的性能与单用户检测方法相比,其误码性能有相当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LDPC编码超宽带系统的迭代多用户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抑制多址干扰,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LDPC编码的超宽带系统的迭代多用户检测算法.所提出的迭代接收结构有3个级:脉冲检测器、符号检测器和信道译码器,每一级输出的软信息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先验信息.采用简化的超宽带离散时间信号模型,使接收机复杂度大大降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准多用户检测算法,并且经过少数次的迭代,即可有效抑制多址干扰,达到单用户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DS/CDMA通信系统中干扰消除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S/CDMA通信系统中 ,多个用户共用一个频带的多用户信号会产生多址干扰 ,本文详细介绍一类多用户检测算法 ,即干扰消除检测器及其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5.
Turbo CDMA多用户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简述了Turbo译码原理及逐符号最大后验算法,并将Turbo译码原理应用于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提出了基于Turbo译码原理的多用户检测接收机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案经过4次迭代之后,其误码率接近单用户界,这种接收机可去除多址干扰(MAI)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多载波直扩码分多址(MC—DS—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问题,将克隆选择算法应用于该系统的多用户信号检测,充分利用免疫理论中的克隆选择算法组合优化的能力,来同时确定每一个用户传输的符号位.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不仅克服了该系统的多址干扰,而且通过调整算法的参数,可以在检测时间和系统平均误码性能间进行均衡.与最佳多用户检测器相比明显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相同带宽相同检测算法的条件下,获得了比DS—CDMA系统更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多用户检测作为CDMA系统的抗多址干扰环节,在16bit或32bit专用微处理器或DSP上实现,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最佳多用户检测算法必然面临数值计算稳定性的问题.文中提出利用U-D分解渐消记忆滤波算法估计CDMA系统多用户接收器的最优判决向量,构造出一种收敛速度快、跟踪性能好、数值稳定性好的高性能盲空时多用户检测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抗多址干扰能力和较高的数值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在移动通信系统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系统框图、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性能,对将其利用于多用户检测器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阐述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用户检测器可以有效的解决多址干扰和抑制远近效应,其性能接近最优多用户检测器,优于传统检测器。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的盲多用户检测RAKE接收机(RakeKAL)模型。给出的接收机具有RAKE接收机的结构,它的每条支路可视为一个利用线性限制最小方差(LCMV)准则设计的多用户线性滤波器,用于抑制多址干扰(MAI);后接一个用于消除多径畸变(MPD)的多径结合器。利用Kalman滤波算法和自适应向量跟踪算法实现盲多用户检测和多径接收信号的最佳结合。该模型与传统多用户检测器比较具有所需参数少,不需要训练序列的优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接收机具有较强的抑制多址干扰和多径畸变的能力,并且能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10.
多用户MIMO系统上行检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多用户MIMO上行传输系统提出了两种新型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利用块对角化技术将多用户MIMO系统并行或者串行地分解为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从而使得适用于单用户MIMO系统的算法可以直接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达到与相应单用户MIMO系统相同的性能,而与传统的迫零算法相比,性能有很大的提高.此外,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串行多用户检测算法性能优于并行多用户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1.
多径衰落信道下基于SE-CMA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Sign Error Constant Modulo Algorithm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并将它推广到多径情形。试验仿真证明,在时延远小于符号周期的情况下,这种多用户检测算法能很好地抵消多址干扰和克服多径衰落。与基于子空间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的收敛性能稍弱,但稳态性能稍强,其复杂度为O(NL),低于子空间多用户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CDMA系统中自适应阵列天线结合相关检测抗干扰技术,并在理论和模拟上对改进前后的抗多址干扰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验证了当有用信号方向与其他用户的多址干扰方向不同时,新的方法的性能大大优于传统相关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小多址干扰(MAI)对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性能的影响,把TURBO码译码和多用户检测器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TURBO码译码器根据多用户检测器生成的软信息计算后验概率,在下一次迭代过程中这个编码比特的后验概率被用作先验信息反馈给多用户检测器,一般完成3次以上迭代后,进行硬判决输出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使系统性能能得到很大提高,与单用户的性能相差不到1dB.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最佳多用户检测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优化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优化神经网络最佳多用户检测器,将DS-CDMA通信中的多用户信号检测问题看作一种组合优化问题,利用神经网络能有效地求解优化问题的优势:推导了一种优化神经网络最佳多用户检测器,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1)在误比特性能和抗多址干扰性能上这种检测器均优于传统检测器和解相关检测器;2)在抗"远近"干扰能力方面,这种检测器优于传统检测器而弱于解相关检测器;3)易于实时应用和VLSI实现。  相似文献   

15.
设计CDMA最佳接收机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减少和消除系统中存在的符号间干扰(ISI)及多址干扰(MAI).干扰的消除可由均衡及多用户检测技术来实现.本文针对异步CDMA的上行链路系统模型,以最小均方误差(MMSE)作为检测准则,采用并行的部分判决反馈方法进行干扰抵消,推导出一种能同时消除ISI并且极大限度抑制MAI的判决反馈型多用户检测器结构,并通过仿真证明其具有比传统线性检测器更为优良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Chebyshev混沌序列的产生,在高斯白噪声环境下,对基于多址干扰(MAI)最小准则的最佳Chebyshev混沌序列与传统Gold序列分别用于DS-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研究表明,基于MAI最小的最佳Chebyshev混沌序列与传统的伪随机序列具有类似的相关性,而且,Chebyshev混沌序列对初值极其敏感.通过给不同用户分配不同初值,可以得到互不相关混沌序列,满足码分多址的要求.加性高斯白噪声环境下,使用优选Chebyshev扩频的异步DS-CDMA系统在单用户情况下的误码率性能与传统Gold序列相近,而在多用户情况下,优选Chebyshev混沌序列具有较优的抗多址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由于 CDMA系统中存在多址干扰( MAI), 3G系统容量和性能受到了一定限制.利用多用户检测技术( MUD)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多用户检测的系统结构,性能测试,几种常用 MUD算法,最后对多用户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由于CDMA系统中存在多址干扰(MAI),3G系统容量和性能受到了一定限制。利用多用户检测技术(MUD)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多用户检测的系统结构,性能测试,几种常用MUD算法,最后对多用户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技术,通过将模拟退火融入进遗传算法,运用到多用户检测技术上,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该多用户检测技术在抗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的能力方面均接近于最优多用户检测器,优于传统的多用户检测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低密度扩展(LDS)系统性能对LDS多用户检测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LDS非正交多址系统中多用户检测和信道编码译码联合迭代的方案.将各用户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译码后的软信息回传给多用户检测器,提高了多用户符号检测的可靠性,而多用户检测性能的提高又进一步提高了LDPC码译码的性能.在相同条件下与多用户检测和LDPC码译码单独进行的方案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联合迭代算法明显改善了误比特率,系统负载越大,联合迭代带来的性能改善也越大.同时,联合迭代还缩小了不同用户误码性能的差异且即使在系统负载达到200%时,误码性能也与单用户的性能相差不大.联合迭代算法在不增加接收机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显著提升了LDS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