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电网调度操作安全风险防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构成.该系统以操作票智能校核为中心.把PAS功能模块集成到操作票的开票过程中,形成完整的图上生成操作序列-安全校核-规程校核-翻译成操作指令票-自动模拟-风险评估-辅助决策与可视化展示的完整解决方案.规程校核采用指纹识别技术来支持底层规则对操作序列的校验,提出了基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面向调度操作的实时风险防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构成。系统以操作票智能校核为核心,融合PAS功能模块,诸如潮流计算、拓扑分析等,完成了基于逻辑防误、规程约束、安全断面约束、设备参数约束、梯级水库调度约束和计划检修时序约束等多约束条件下的调度操作风险辨识,最后通过风险预控知识库生成风险预控措施。实现了图形开票、操作票预演和校核、逻辑防误、安全分析和预控方案生成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安全校核的电网调度智能防误操作系统,利用完善的拓扑防误技术实现对调度操作票的安全校核,确保调度操作票的正确性。将调度操作票与检修计划技术关联,实现检修任务状态对调度操作票的安全管控功能,有效防止误调度事故,提升调度员工作效率,提高调度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设备安全防误与电网安全校核智能操作票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设备防误与电网安全校核智能调度操作票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了智能操作票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系统结构框架,分析了该系统的技术关键,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电力系统调度操作票传统安全校核依赖人工经验,易出错、易疏漏的问题,引入人工智能领域规则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面向调度操作票的智能校核方法。首先,介绍了规则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实施要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网调度操作票实际要求,采用自动学习和人工设置两种方法,构建了调度操作票校核规则库。通过对照调度操作票内容与规则库中规则的匹配关系,给出调度操作票的校核判定结果和错误改进意见。最后在某电网调度机构的实际应用情况,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操作票作为调度日常的生产工具,和油田电网安全生产紧密相关,基于分层结构知识库和推理机技术的电网调度智能操作票系统的研究,解决了调度智能推理、关联图形和模拟预演等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操作票的图形化智能出票,保障了油田电网安全。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是大庆油田电网的运行指挥中心,2004年开发的操作票系统,采用离线式校核,缺乏实时性,已不能满足智能电网管理模式和繁重工作量的需要。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一套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网操作票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操作票生成系统大多为单一智能体系统,在实时性和安全性方而需要提高的现状,设计了具有安令校核功能的多智能体操作票生成系统.建立了操作票生成系统的多智能体模型,采用了基于结构属性的任务分解与协调方法,研究了开票系统的实时安全校核机制,介绍了操作票的生成过程.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大幅度提高调度操作的实时件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电网调度误操作所致的电网事故,研发了具备智能防误功能的区域电网调度网络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利用PAS,SCADA系统、调度管理系统(DMIS)等资源实现调度指令的网络化流转,并通过状态校核、逻辑校核、下令流程校核等安全防误措施增强电网调度操作的安全性.该系统还实现了操作票数据接入、智能校验、网络发令、综合查询、智能日志等系统的互联和闭环操作.  相似文献   

9.
从操作票智能防误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地县一体化智能防误操作票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介绍其智能开票、安全防误校核及与调度自动化SCADA/EMS接口等功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具有自校核功能的配电网调度操作票生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具有自校核功能的配电网调度操作票生成系统设计思想,在设计的系统中,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在开票前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模块对绘制的电网接线图进行检查和校核,在开票过程中可以通过系统中的防误闭锁模块实现防误操作,另外还可以通过潮流计算模块判断所开列的操作票实施的安全可行性。接线图查错和分析子模块采用框架结构表示知识,通过智能推理判断图元连接的正确性;防误闭锁检查子模块使用逻辑表达式实现防误操作;潮流计算子模块采用前推回代潮流算法计算操作票可能对电网潮流造成的影响。结合实例,给出了系统的实现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可以很好地保证电网调度操作票开票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设系统保护有效解决了送、受端电网的频率安全问题。按照未来电网调控系统“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总原则、新一代调控系统总体设计思路、泛在电力物联网状态全面感知特征要求,结合系统保护装置分层调管的现状,提出了分布式系统保护可控资源池全景监视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阐述了装置模型数据拼接、可控资源池标签化、系统保护控制策略在线校核预警、系统保护调度运行智能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西北电网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有效提升了系统保护装置投运后的电网调控运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校核服务及实用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校核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一道重要安全防线。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服务总线和并行计算服务,研究实现了面向服务的安全校核功能,为日前计划编制、日内计划调整、电网调度操作提供可定制的支持多任务并行的安全校核服务。计划潮流生成是安全校核的基础,结合中国电网分级调度的运行模式提出了基于多断面潮流控制技术的计划潮流算法,并应用无功电压自动调整和潮流不收敛智能调整技术提高收敛性和结果合理性。研究了多级调度日前计划联合安全校核的实用化技术,通过计划数据校验和统计技术指标提高了安全校核的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调度操作业务安全防误管理的规范要求和当前主流的安全防误应用建设模式,提出了以调度倒闸操作流程及标准操作程序(SOP)为主线,在流程的不同环节调用相关安全防误校核的安全防误应用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具体设计实现,将SOP的管理防误与安全校核计算等技术防误无缝融合,实现了调度操作业务的全过程安全防误。  相似文献   

14.
基于.NET的智能型电网调度操作票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峰华  夏骏 《湖南电力》2009,29(2):8-11
随着电网的发展,日常运行操作的数量和频度日益增大,计算机辅助开票系统应运而生。文中介绍了一种智能型电网调度操作票管理系统,它采用最新的计算平台.NET Frameworks,构建了4层体系结构,实现了如用户权限区分管理、操作票流程强制管理、自动规范操作票生成、根据典型票自动拟票等多种功能,且实践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运行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调控中心的远方遥控操作要求实现到冷备用状态,这就对调控远方遥控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研究了实现调控和防误一体化的远方操作安全防误技术,对其中的调控和防误一体化建模、统一防误采集规范、一体化防误逻辑规则生成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该防误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某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立了调控与防误一体化的智能操作管理系统,解决了远方遥控到冷备用状态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调度大二次系统的智能化电网调度辅助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分析目前电网运行对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和调度决策的现状,从保障电网安全的角度指出了整合电力调度二次系统的必要性。二次系统信息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获取调度决策所需的全面信息,实现电网调度决策的智能化。它不仅可以保证电网安全性。还可提高电网经济性。在正常情况下防患于未然,在紧急情况下避免延误战机,将安全和灾变问题消灭在孕育阶段,进而防止大停电灾难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分析了整合后的电力二次系统给调度中心带来的好处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的中心任务.针对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在信息化水平和安全性校验等方面仍需提高的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图形化调度安全效能提升系统.该系统在图库一体化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电网操作的同步防误安全校验,并将甘特图等图形化技术应用于调度运行管理,全面提升了调度安全效能.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可以大大...  相似文献   

18.
电网薄弱环节分类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充分利用生产和调度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力系统专业分析技术,跟踪电网运行状态的长期变化趋势,梳理影响电网运行特性的因素,以电网薄弱环节分类识别方法实现电网状态的纵向分析,保障关键性的薄弱环节尽快得到解决,从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提出电网薄弱环节跟踪及分析系统的框架设计;以实际案例论证电网薄弱环节分类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及效果,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阐明该技术的目标是实现安全运行有裕度、事故事先有对策、睿智决策有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网调度操作票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混合模式,C/S客户端负责电网图形、基础数据和知识库维护,而应用是基于B/S客户端,主要负责开票、执行及调度操作票的管理。该系统现已成功运用于广西邕宁地区的电力系统中,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可以减轻调度员日常工作的强度,而且还为调度员提供先进的工作手段,提高调度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